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谈电化教学与现代语文教学
1
作者 田传宝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99-101,共3页
所谓电化教学就是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知识信息的教学,也称视听教学。如在教学中使用幻灯、电影、录音、录像、语言实验窒、电子计算机等屯教器材和相应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教学上的运用,是教育发... 所谓电化教学就是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知识信息的教学,也称视听教学。如在教学中使用幻灯、电影、录音、录像、语言实验窒、电子计算机等屯教器材和相应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教学上的运用,是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教学手段 现代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育现代化 思想教育 教学设备 语言实验 视听教学 电子计算机
下载PDF
“追比”注解商榷
2
作者 田传宝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1999年第Z2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促织》 大老爷 《官场现形记》 明清小说 教学参考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封建官府 课文注释 规定的期限 解释为
下载PDF
萧乾的“乾”字怎么读
3
作者 田传宝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1999年第Z2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萧乾 冰心 饼干 正确读音 语文课本 深厚友情 红玫瑰 参考书 海内外 三老
下载PDF
吻之魔力——《吻》诗赏析
4
作者 田传宝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2年第6期12-12,共1页
《吻》是英国无名氏的一首小诗。 乍读,什么玩意儿?再读,真有玩意儿。三读,的确是好玩意儿! 唐代诗评家司空图从文艺美学角度提出“味外之味”、“韵外之韵”、“象外之象”的艺术原则,《吻》深得作者之韵味。全诗由8个小句缀合而成,... 《吻》是英国无名氏的一首小诗。 乍读,什么玩意儿?再读,真有玩意儿。三读,的确是好玩意儿! 唐代诗评家司空图从文艺美学角度提出“味外之味”、“韵外之韵”、“象外之象”的艺术原则,《吻》深得作者之韵味。全诗由8个小句缀合而成,写得风味独具,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前6句用错位的语言写“我”慌不择路的行为,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荒谬透顶,令人惊诧;后2句如神来之笔,直接突入单纯的、真实的东西——“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道晚安时你给我的一吻!”读来是如此地家常亲切,如此地真诚感人,这才是点睛之笔啊!是这美妙、甜蜜、极具魔力的睡前一吻,使“我”神魂颠倒、魂魄出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诗 赏析 语文 教学 阅读 中学
下载PDF
“刮目相看”与“另眼相看” 被引量:1
5
作者 田传宝 《语文月刊》 2001年第8期23-23,共1页
1.意义不同。"刮目相看"也作"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相看"亦作"另眼看待"、"另眼相待",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即特别重视。2.侧重点... 1.意义不同。"刮目相看"也作"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相看"亦作"另眼看待"、"另眼相待",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即特别重视。2.侧重点不同。"刮目相看"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而"另眼相看"则侧重于待人接物采取的不同态度。3.适用对象不同。"刮目相看"指不同时间对同一个对象的不同看法,如《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起初不好读书,后来听从孙权劝告,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用对象 侧重点 三国志 读书 看法 孙权 多指 不同时间 吴国 成绩
原文传递
变换 变幻
6
作者 田传宝 《语文月刊》 2002年第5期13-13,共1页
这两个词都含有变化的意思。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所指的事物较实在具体,常带宾语;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所指的事物多变化无常,难以捉摸和预料,大多概括和抽象,一般不带宾语。
关键词 变换 带宾语 所指 事物 不规则 概括 抽象 内容 进攻方式 改变
原文传递
说“海”
7
作者 田传宝 《语文月刊》 2002年第11期15-15,共1页
《说文》曰:"天池也,以纳百川者。" 《现代汉语词典》释"海"乃"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如中国的渤海、黄海等,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黑海。 "海"往往含有"大"的意思。... 《说文》曰:"天池也,以纳百川者。" 《现代汉语词典》释"海"乃"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如中国的渤海、黄海等,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黑海。 "海"往往含有"大"的意思。如海碗——特大的碗;称人喝酒有"海量"——很大的酒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 渤海 海量 黄海 天池 青海 陆地 黑海 大湖
原文传递
品位 品味
8
作者 田传宝 《语文月刊》 2000年第10期19-19,共1页
1.意义不同。"品位"的常用义是"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品味"的意思是"尝试滋味,品尝,仔细体会,玩味,(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2.结构不同。"品位"为并列结构,"品"... 1.意义不同。"品位"的常用义是"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品味"的意思是"尝试滋味,品尝,仔细体会,玩味,(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2.结构不同。"品位"为并列结构,"品"、"位"古来就有同义的因素,二者相辅相成拼合成"品位","品"含"等级、档次"义,可分上中下或三六九筹诸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位 物品质量 并列结构 文艺作品 常用义 风味 滋味 品尝 尝试 同义
原文传递
一幅寓意深刻的妙联
9
作者 田传宝 《语文月刊》 2000年第11期8-8,共1页
有一幅对联,独具一格,含义隽永,百读不厌。联云: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上下联不易一字,完全相同,实属罕见,堪称怪联。撰写这幅对联的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徐渭,为诫其子孙读书砺志,珍惜年华。
关键词 寓意深刻 读书 对联 文学家 徐渭 明代 含义 撰写 著名 记忆力减退
原文传递
“鸣”是马发出的吗?
10
作者 田传宝 《语文月刊》 1999年第7期38-39,共2页
韩愈的《马说》中"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人教社初中语文第四册课本译作"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之,无意义。"显然,教材认为"鸣"是马发出的。除教材之外,有不少书中对"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句... 韩愈的《马说》中"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人教社初中语文第四册课本译作"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之,无意义。"显然,教材认为"鸣"是马发出的。除教材之外,有不少书中对"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句作了类似的解释。童第德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韩愈文选》释为:"千里马虽然哀鸣,牧马的人不懂得它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 韩愈 初中语文 无意义 解释 出版社 古籍出版 语文学习 译作 课本
原文传递
“致仕”略说
11
作者 田传宝 《语文月刊》 1998年第8期34-34,共1页
我国古代官吏年老退休叫"致仕",即交还官职之意。起于殷商,成制于汉,发展于唐,在宋后不断改进完善,直至明清。老子曾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德篇》白居易也有著名的诗句"七十需致仕,礼法有明文"... 我国古代官吏年老退休叫"致仕",即交还官职之意。起于殷商,成制于汉,发展于唐,在宋后不断改进完善,直至明清。老子曾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德篇》白居易也有著名的诗句"七十需致仕,礼法有明文","年高需告老,名遂合退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吏致仕 改进完善 天之道 古代官吏 老子 白居易 年龄 公孙 官职 刺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