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旅行人类学
1
作者 田俊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30,共13页
本文旨在消除学界对旅行的消费主义误读,从人类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旅行的本体意义。作为一种地理的空间位移行为,旅行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从远古时代非洲智人的群体迁徙一直延续到当代的跨国流动。人类学意义上的旅行,不仅涵盖族群... 本文旨在消除学界对旅行的消费主义误读,从人类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旅行的本体意义。作为一种地理的空间位移行为,旅行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从远古时代非洲智人的群体迁徙一直延续到当代的跨国流动。人类学意义上的旅行,不仅涵盖族群迁徙、地理探险、军事远征、商贾贸易、外事交往等各种空间位移行为,而且指涉人类在从事这些行为时的各种思想交锋和碰撞,由此体现出人类的现代性进程。因此,古典人类学认为,人类的核心进程就是旅行,对旅行的忘却就是人类自身的失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旅行 旅行人类学 现代性进程
下载PDF
英国旅行文学的起源
2
作者 田俊武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19-29,共11页
英国旅行文学的源头,不应追溯到古希腊神话和文学,因为希腊与英国相距甚远,在远古时期与英国没有任何社会和文化的交集。英国旅行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欧神话和文学。北欧地理上距离英国最近,北欧人在公元8世纪后不断入侵并定居英国... 英国旅行文学的源头,不应追溯到古希腊神话和文学,因为希腊与英国相距甚远,在远古时期与英国没有任何社会和文化的交集。英国旅行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欧神话和文学。北欧地理上距离英国最近,北欧人在公元8世纪后不断入侵并定居英国,他们的神话和文学对正在形成期的古英语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北欧神话、萨迦文学中的旅行叙事,成为古英语文学中旅行叙事的源头。古英语诗歌中的《航海者》和《旅行咒》以及古英语时期产生的英国民族史诗《贝奥武夫》即英国旅行文学滥觞期的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旅行文学 古英语 北欧神话文学 源头
下载PDF
外国语言文学批评的“道”与“术”——评杨金才教授《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
3
作者 田俊武 徐思园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7-133,共7页
杨金才教授主编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围绕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和方法论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度探讨。这本著作既符合外语教育改革的趋势,又符合守正创新的理念。该书既可以作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者的通识教... 杨金才教授主编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围绕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和方法论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度探讨。这本著作既符合外语教育改革的趋势,又符合守正创新的理念。该书既可以作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者的通识教材,也有助于提升跨学科的科研能力,是一部学理清晰、内容详实、例子生动、道术结合的科研工具书,对于新时期我国外国语言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语言文学 学术规范 方法论 杨金才
下载PDF
“我是谁”——论《穿越》中的后殖民旅行叙事
4
作者 田俊武 孙玉晴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57-67,112,共12页
从后殖民旅行叙事视角分析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穿越》,作者认为主人公跨越美墨边境时所进行的送狼、追马和寻弟三次归“家”之旅,分别暗含了主人公对墨西哥种族身份的追寻、对美国民族身份的重构以及最终陷入这两种身份认同的困... 从后殖民旅行叙事视角分析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穿越》,作者认为主人公跨越美墨边境时所进行的送狼、追马和寻弟三次归“家”之旅,分别暗含了主人公对墨西哥种族身份的追寻、对美国民族身份的重构以及最终陷入这两种身份认同的困境。美国殖民史和墨西哥移民史使得墨西哥裔美国人在美利坚民族性和墨西哥种族性的裹挟中形成了复杂的流散身份。美墨边境作为再现美国后殖民文化的重要场域,跨越美墨边境之旅实现了流散族群身份认同和身份重构的双重表征。主人公越界之后游离于两种身份之间的“双重他者”形象既喻示了种族身份与民族身份冲突之下墨西哥裔美国人的身份危机,又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旅行中霸权因素的在场所导致的流散身份的居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马克·麦卡锡 《穿越》 后殖民旅行叙事 美墨边境 流散身份
下载PDF
月球书写与弥尔顿的《失乐园》——17世纪英国宇宙旅行文学中的“多重世界”
5
作者 张建萍 田俊武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随着《天体运行论》在1543年出版,“新天文学”领域成就斐然,一系列不同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地心模式”的有形宇宙假设相继出现,后续各种天文观测技术与实践更是突飞猛进。此背景下,可追溯至古希腊的“宇宙旅行文学”重新流行,想象式... 随着《天体运行论》在1543年出版,“新天文学”领域成就斐然,一系列不同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地心模式”的有形宇宙假设相继出现,后续各种天文观测技术与实践更是突飞猛进。此背景下,可追溯至古希腊的“宇宙旅行文学”重新流行,想象式描述着星球之间的互动、各星球上的生物状态等。“多重世界”是其书写的对象也是存在前提。因17世纪英国正好处于新、旧天文学交替时期,此时的“多重世界”呈现出两个特点。首先,违背宗教教义的它曾一度举步维艰,最终不得不妥协为基督教化后的世界;其次,伽利略等的发现主要聚焦月球,故“多重世界”的故事常常发生在那里,直至牛顿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种空间束缚才逐渐解除。《失乐园》在17世纪英国宇宙旅行文学中非常特殊,弥尔顿笔下的“多重世界”因“中和”特征不同于当时诸多月球书写:态度方面,它中和了开普勒的“激进”和伽利略的“保守”;内容方面,它中和了新、旧有形宇宙假设;范围方面,它中和了月球书写与其他星球书写。因其特殊性,燕卜荪又将它称作“弥尔顿类型”的“宇宙旅行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世界 宇宙旅行文学 月球书写 《失乐园》
下载PDF
山西潇河灌区参考作物腾发量和降水的随机特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田俊武 尚松浩 +1 位作者 孙丽艳 温守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6-30,共5页
气象要素的随机变化对于农田水分的动态变化与优化调控具有重要影响.根据山西潇河灌区1978~2003年共26年的气象资料,利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逐旬的参考作物腾发量(ET0).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ET0序列和降水(P)序列的... 气象要素的随机变化对于农田水分的动态变化与优化调控具有重要影响.根据山西潇河灌区1978~2003年共26年的气象资料,利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逐旬的参考作物腾发量(ET0).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ET0序列和降水(P)序列的随机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将以上序列分解为趋势项、周期项(包括均值和标准差)和平稳随机项.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潇河灌区ET0序列具有递增趋势,而降水具有递减趋势,同时二序列存在负相关关系;去除趋势项的ET0和P序列的旬均值和标准差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可以用Fourier级数的二阶分量来描述;二序列的平稳随机成分可以用自回归模型来描述.以上结果可以进一步用于农田墒情的随机预报和作物灌溉制度的随机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腾发量 降水 随机特性 时间序列分析
下载PDF
浅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意象 被引量:18
7
作者 田俊武 程宝乐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25,共3页
意象是连接思想与情感的桥梁.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包含多种意象.本文主要分析了其中的自然意象和时间的意象.这些意象的使用使得莎士比亚154首十四行诗读来如一幅连绵的画卷.透过这些意象,我们也能洞察诗人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 十四行诗 意象 自然 时间
下载PDF
霍桑《红字》中的人名寓意研究 被引量:54
8
作者 田俊武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9-103,共5页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擅长用人物特殊命名法刻画人物,突出作品主题。其代表作《红字》便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这部作品中,霍桑综合运用了希腊神话和圣经典故、谐音、以词述意、首字母暗含以及词形近似等方法来给四位主要人...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擅长用人物特殊命名法刻画人物,突出作品主题。其代表作《红字》便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这部作品中,霍桑综合运用了希腊神话和圣经典故、谐音、以词述意、首字母暗含以及词形近似等方法来给四位主要人物命名,使作品蕴含多重寓意和多元主题。女主人公Hester Prynne的名字蕴含着“美丽、激情、轻率、欲望、灵魂净化以及对人性的探究”等意义。男主人公 Arthur Dimmesdale的名字含有“一个犯了通奸罪的人因性格怯懦而把罪恶隐藏在阴暗的心中”之意。 Hester的丈夫 Roger chillingworth的名字基本寓意是“恶棍、复仇和冷酷”,是人性恶的代表,但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 Hester与 Arthur的女儿Pearl的名字有“珍贵、美好与纯洁”等人性善的内涵,她的善反衬出Hester、Arthur人性中恶的一面,并促使他们“负罪行善”,从而达到霍桑所提倡的“道德自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命名 寓意 HesterPrynne ArthurDimmesdale
下载PDF
论福克纳作品中的“四位一体”生态思想 被引量:4
9
作者 田俊武 姜德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3,共5页
福克纳前瞻性的生态意识不仅领先于生态文学半个世纪,而且体现了自然与伦理的高度统一。本文着重从福克纳的乡土情结、本土文学中的自然传统对他的影响及其作品中展现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几个方面入手,从生态批评理论的角度重读福克纳... 福克纳前瞻性的生态意识不仅领先于生态文学半个世纪,而且体现了自然与伦理的高度统一。本文着重从福克纳的乡土情结、本土文学中的自然传统对他的影响及其作品中展现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几个方面入手,从生态批评理论的角度重读福克纳及其经典作品,认为福克纳的生态思想与海德格尔"四位一体"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生态批评 自然环境 乡土情结 四位一体
下载PDF
自我欲望的满足——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白日梦情结 被引量:13
10
作者 田俊武 唐博 《广西社会科学》 2007年第7期106-108,共3页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经历为原型,塑造了一个逃避社会和追求艺术的画家斯特里克兰德的形象。然而由于毛姆独特的叙事视角和不可靠的传记式虚构,读者始终无法清楚了解作品中主人公出走的真正原因。根据弗洛伊德...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经历为原型,塑造了一个逃避社会和追求艺术的画家斯特里克兰德的形象。然而由于毛姆独特的叙事视角和不可靠的传记式虚构,读者始终无法清楚了解作品中主人公出走的真正原因。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促使主人公出走和进行艺术追求的是其白日梦情结,成因是为了自我欲望的满足,即对艺术的追寻和对女性的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白日梦情结 心理分析
下载PDF
从天堂到地狱——论乌托邦文学在英国的发展与嬗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俊武 王庆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9-73,共5页
乌托邦文学是一种描绘理想政治体制和生活方式的文学。像其他国家的类似范畴文学一样,英国的乌托邦文学经历了乌托邦、讽刺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发展,与之相适应,其艺术手法也经历了写实、反讽和讽喻的演变。这种发展和嬗变不但丰富了乌... 乌托邦文学是一种描绘理想政治体制和生活方式的文学。像其他国家的类似范畴文学一样,英国的乌托邦文学经历了乌托邦、讽刺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发展,与之相适应,其艺术手法也经历了写实、反讽和讽喻的演变。这种发展和嬗变不但丰富了乌托邦文学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也为揭示社会的变迁及其在人类心灵上的折光提供了形象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 讽刺乌托邦 反乌托邦 写实 反讽 讽喻 乌托邦文学 英国
下载PDF
论西方悲剧的功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田俊武 高原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12-116,共5页
悲剧作为西方古老的艺术,几乎成为古代和现代文论家不容跳过的研究对象。纵览西方历代古典文论家的观点,我们发现悲剧不但是缓解压力、净化人类心灵的一种途经,而且对现实社会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悲剧的魅力还在于它能折射出人们求生的... 悲剧作为西方古老的艺术,几乎成为古代和现代文论家不容跳过的研究对象。纵览西方历代古典文论家的观点,我们发现悲剧不但是缓解压力、净化人类心灵的一种途经,而且对现实社会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悲剧的魅力还在于它能折射出人们求生的本能,激发人类的生命力,加强人们追求生命意义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力量 净化 教育 生命力
下载PDF
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8
13
作者 田俊武 程保乐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9期130-134,共5页
西方悲剧理论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启蒙运动时期的发展,出现了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黑格尔、高乃依、莱辛、叔本华、尼采等许多著名的悲剧理论家。这些悲剧理论家的理论经过后人的肯定与批判、继承与发展... 西方悲剧理论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启蒙运动时期的发展,出现了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黑格尔、高乃依、莱辛、叔本华、尼采等许多著名的悲剧理论家。这些悲剧理论家的理论经过后人的肯定与批判、继承与发展,成为悲剧理论的宝贵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悲剧理论 发展
下载PDF
国内外斯坦贝克研究的进展和缺失 被引量:8
14
作者 田俊武 王成霞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3,共4页
斯坦贝克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大家,他的小说诗学具有多元的特征。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批评界将他界定为一个“无产阶级”或“社会抗议”作家,这就影响了学界对他的研究。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斯坦贝克研究的主要方法、出现的主要文章和专著以... 斯坦贝克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大家,他的小说诗学具有多元的特征。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批评界将他界定为一个“无产阶级”或“社会抗议”作家,这就影响了学界对他的研究。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斯坦贝克研究的主要方法、出现的主要文章和专著以及这些方法和专著的主要内容,对于国内外学界尤其是中国学界了解斯坦贝克研究的进展和缺失并从而激发新的研究兴趣和视角不无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贝克研究 无产阶级作家 进展 缺失
下载PDF
论麦克白夫人的魔性性格 被引量:5
15
作者 田俊武 童心丹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6-79,共4页
魔性是一种与人的善良本性相对立的特性,也是导致人物悲剧的重要原因。作为剧中的第四女巫,麦克白夫人劝丈夫谋权篡位和最终的自杀,都是因为本性中的魔性性格使然。分析麦克白夫人的这种魔性性格,对于揭示该剧的深层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麦克白夫人 魔性 自杀 性格悲剧
下载PDF
《每个人》、《圣经》和斯坦贝克的中篇小说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俊武 张成美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78,共5页
斯坦贝克的许多小说或隐或显地构建在寓言剧《每个人》和《圣经》的文本框架之内。由此,他的小说不再是传统学界所认为的"社会抗议"文字,而是对人类具有永久性警示作用的力作,因为它们揭示了人类亘古以来一个崇高而宏大的主题... 斯坦贝克的许多小说或隐或显地构建在寓言剧《每个人》和《圣经》的文本框架之内。由此,他的小说不再是传统学界所认为的"社会抗议"文字,而是对人类具有永久性警示作用的力作,因为它们揭示了人类亘古以来一个崇高而宏大的主题,即善与恶冲突背景下的人类的出行和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个人 圣经 斯坦贝克 寓言模式
下载PDF
白日梦、男权思想、女性意识——三个家庭教师形象背后的作家世界观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俊武 唐博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92-96,共5页
在19世纪的欧洲产生了三部反映家庭教师生活的长篇小说,即斯汤达的《红与黑》、萨克雷的《名利场》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三部小说中主人公形象和命运的截然差异反映了斯汤达的白日梦情结、萨克雷的男权思想和夏洛蒂的女性意识... 在19世纪的欧洲产生了三部反映家庭教师生活的长篇小说,即斯汤达的《红与黑》、萨克雷的《名利场》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三部小说中主人公形象和命运的截然差异反映了斯汤达的白日梦情结、萨克雷的男权思想和夏洛蒂的女性意识。揭示三个家庭教师形象背后蕴藏的作家世界观对于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这些家庭教师小说具有一定的认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师 白日梦 男权思想 女性意识
下载PDF
作为精神先知和家庭奴仆的老李——浅析《伊甸之东》中怪诞的华人形象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俊武 高原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72-75,共4页
国内文学评论界已经从多个角度研究了美国现代小说大师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但斯坦贝克笔下的华人形象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评论家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他的晚年作品《伊甸之东》中怪诞的华人形象老李。老李是西方文明的救赎者,他的出... 国内文学评论界已经从多个角度研究了美国现代小说大师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但斯坦贝克笔下的华人形象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评论家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他的晚年作品《伊甸之东》中怪诞的华人形象老李。老李是西方文明的救赎者,他的出现是为了弥补作者的心灵创伤;而作家同时又把他塑造成一个顺从的、无事业的仆人和被女性化而无婚姻的男人。这反映了斯坦贝克复杂的思想,一方面希望用东方道教文明来拯救没落的西方,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东方主义那可恶的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形象 精神救赎 东方主义 他者
下载PDF
鲁迅《阿Q正传》的叙事视角初探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俊武 丁杨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80-82,共3页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它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依靠精神胜利法而活着的悲剧性小人物阿Q的典型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因此关于这部小说的研究也很多。然而纵观国内外有关《阿Q正传》的文献,学界对《阿Q正传》内容的研究多于对其叙...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它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依靠精神胜利法而活着的悲剧性小人物阿Q的典型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因此关于这部小说的研究也很多。然而纵观国内外有关《阿Q正传》的文献,学界对《阿Q正传》内容的研究多于对其叙事形式的探讨。文章从叙事学的角度,对《阿Q正传》的叙事视角进行了研究,认为该书在总体的零聚焦全知型叙事视角的模式下,运用了视点转换、视角模式转移和视角越界等叙事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了作者所预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视角 视点转换 视角模式转换 视角越界
下载PDF
约翰·斯坦贝克和欧美文学传统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俊武 李群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10,共4页
斯坦贝克和欧美文学传统的关系,是斯坦贝克研究中被忽视的一个问题,这种忽视导致了评论界对斯坦贝克小说诗学的一种简单化的解读。其实斯坦贝克在成名前和成名后曾阅读过大量的书,具有丰厚的文学积淀,这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小说诗学追求,... 斯坦贝克和欧美文学传统的关系,是斯坦贝克研究中被忽视的一个问题,这种忽视导致了评论界对斯坦贝克小说诗学的一种简单化的解读。其实斯坦贝克在成名前和成名后曾阅读过大量的书,具有丰厚的文学积淀,这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小说诗学追求,即小说主题的史诗性、叙事手法的多元性、文本内涵的丰富性和小说语言的诗意性。不了解斯坦贝克和欧美文学传统的关系,我们就很难把握斯坦贝克的小说诗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贝克 欧美文学传统 小说创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