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二项风险模型破产概率的鞅方法证明 被引量:1
1
作者 唐玲 田兆信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4-15,44,共3页
讨论一般情形的复合二项风险模型,首先构造一个离散鞅,应用可选抽样定理和收敛定理,给出该风险模型的最终破产概率公式的简洁证明,并得出最终破产概率一个易于计算的上界表达式.
关键词 复合二项风险模型 破产概率 可选抽样定理 收敛定理
下载PDF
浅谈碑刻的源流与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兆信 田登强 《艺术家》 2019年第12期153-153,共1页
一、碑刻特点的基本概述简单来讲,“碑”是镌刻文字并有固定形制的地面立石,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碑”最早出现在《仪礼》与《礼记》中——“东面北上,上当碑南”。由此可知,早在周朝时期,碑就已经被立于周朝宫庙中,但... 一、碑刻特点的基本概述简单来讲,“碑”是镌刻文字并有固定形制的地面立石,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碑”最早出现在《仪礼》与《礼记》中——“东面北上,上当碑南”。由此可知,早在周朝时期,碑就已经被立于周朝宫庙中,但此时却只是用来判定时间的。根据历史文献可知,在西汉时期前,碑大多作为一种工具而被加以利用,还未在其上进行刻字作业,此时石碑不仅具有使用时间长、使用范围广的显著特点,且自原始社会末期到西汉时期的两千多年间,无论石碑还是木碑,在其顶部都会有一个圆洞,后人把这个洞称为“穿”。西汉以后,实用碑逐渐向刻字碑转变,无论在墓穴中还是在宫庙中,石碑上都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人们的生平事迹,也刻写一些纪功颂德的文字。最早时,这种碑也被称为祠庙碑,与实用碑不同的是,祠庙碑的额下有“穿”,显然是由墓穴下棺的碑发展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 西汉时期 《礼记》 原始社会末期 祠庙 碑刻 文化传承 生平事迹
下载PDF
雕刻类牌匾的典型工艺探究
3
作者 田兆信 田登强 《艺术大观》 2019年第16期0203-0203,共1页
通常情况下,对于雕刻类的牌匾而言,需要结合牌匾类型、使用场合以及使用对象来确定具体的工艺技法。本文就雕刻类牌匾的典型工艺做了相关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 雕刻类 牌匾 典型工艺
下载PDF
论传统匾额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4
作者 田兆信 田登强 《艺术大观》 2019年第8期30-30,共1页
在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匾额作为承载丰厚文化内涵、拥有独特艺术价值的载体,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彰显文人志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主要阐述了现阶段匾额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传统匾额 文化内涵 艺术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