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莫匹罗星治疗脓疱疹
1
作者
田军新
郑云云
李普
《甘肃科技纵横》
2021年第5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和对比莫匹罗星与金霉素治疗儿童脓疱疹的临床效果,为脓疱疹患儿找到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脓疱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最早收治时间为2019年1月,最晚为2020年1月,入组后,采用随机双盲法对其进...
目的:分析和对比莫匹罗星与金霉素治疗儿童脓疱疹的临床效果,为脓疱疹患儿找到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脓疱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最早收治时间为2019年1月,最晚为2020年1月,入组后,采用随机双盲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例数均为30例,研究组采用莫匹罗星治疗,对照组采用金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脓疱疹消退时间、皮损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儿脓疱疹消退时间(1.09±0.43)d、皮损愈合时间(3.58±1.12)d、住院时间(5.68±1.3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4.64±1.02)d、(6.27±1.34)d、(7.55±1.69)d,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显著高于对照组(80%),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0%,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脓疱疹患儿采用莫匹罗星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促进患儿脓疱疹消退和皮损愈合,还能缩短患儿整体预后周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其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匹罗星
金霉素
脓疱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尿微量蛋白检测早期评估缺氧缺血性脑病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姜洁
田军新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水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肾脏损伤早期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10—2011年住院的足月HIE患儿为HIE组,同期选择产科分娩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均在生后3天内检测尿β2微球蛋白(β2-M)、尿微...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水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肾脏损伤早期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10—2011年住院的足月HIE患儿为HIE组,同期选择产科分娩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均在生后3天内检测尿β2微球蛋白(β2-M)、尿微量白蛋白(MA)、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SC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HIE组(76例)出生后3天内尿β2-M和M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2例)[β2-M:(5.7±1.7)mg/L比(1.4±0.5)mg/L,MA:(32.5±21.5)mg/L比(7.9±2.9)mg/L,P<0.05];尿β2-M、MA的异常检出率均高于BUN、SCr[82.9%、89.5%比4.0%、9.2%,P<0.05]。结论窒息患儿出生后3天内检测尿β2-M和MA可作为早期判断HIE合并肾脏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性
脑
肾功能损伤
尿Β2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原文传递
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学分析和研究
被引量:
15
3
作者
葛桂芝
张维红
+1 位作者
朱国蕊
田军新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 探讨甘肃白银市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感染状况、流行特点及轮状病毒(rotavirus,RV)血清型分型.方法 收集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腹泻患儿粪便标本519份,其中住院181例,门诊338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
目的 探讨甘肃白银市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感染状况、流行特点及轮状病毒(rotavirus,RV)血清型分型.方法 收集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腹泻患儿粪便标本519份,其中住院181例,门诊338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RV、杯状病毒(human calicivirus,HuCV)、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EADv)、人类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的检测,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RV检测阳性标本进行血清型分型.结果 检测的519份标本,4种病毒总阳性率为45.09%,其中RV 34.68%、HuCV 7.32%、EADv 2.12%、HAstV0.96%.RV是导致该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180份RV阳性标本,G血清型流行优势菌株为G3型(35%),其次是G1型(20.6%),比例最低是G4型(2.2%).P基因型最常见的毒株类型是P8型(63.3%),其次是P4型(10%),最少的是P10型(0.6%).其发病高峰在每年10月、11月和12月为主,患病年龄以6~23月龄婴幼儿为主.结论 RV是导致白银地区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其次为HuCV、EADv及HAstV.RV亚型以[P8]G3为主,存在混合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流行特点
婴幼儿
原文传递
题名
莫匹罗星治疗脓疱疹
1
作者
田军新
郑云云
李普
机构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甘肃科技纵横》
2021年第5期88-90,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和对比莫匹罗星与金霉素治疗儿童脓疱疹的临床效果,为脓疱疹患儿找到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脓疱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最早收治时间为2019年1月,最晚为2020年1月,入组后,采用随机双盲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例数均为30例,研究组采用莫匹罗星治疗,对照组采用金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脓疱疹消退时间、皮损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儿脓疱疹消退时间(1.09±0.43)d、皮损愈合时间(3.58±1.12)d、住院时间(5.68±1.3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4.64±1.02)d、(6.27±1.34)d、(7.55±1.69)d,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显著高于对照组(80%),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0%,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脓疱疹患儿采用莫匹罗星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促进患儿脓疱疹消退和皮损愈合,还能缩短患儿整体预后周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其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莫匹罗星
金霉素
脓疱疹
分类号
R753.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尿微量蛋白检测早期评估缺氧缺血性脑病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姜洁
田军新
机构
甘肃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11-112,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水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肾脏损伤早期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10—2011年住院的足月HIE患儿为HIE组,同期选择产科分娩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均在生后3天内检测尿β2微球蛋白(β2-M)、尿微量白蛋白(MA)、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SC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HIE组(76例)出生后3天内尿β2-M和M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2例)[β2-M:(5.7±1.7)mg/L比(1.4±0.5)mg/L,MA:(32.5±21.5)mg/L比(7.9±2.9)mg/L,P<0.05];尿β2-M、MA的异常检出率均高于BUN、SCr[82.9%、89.5%比4.0%、9.2%,P<0.05]。结论窒息患儿出生后3天内检测尿β2-M和MA可作为早期判断HIE合并肾脏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
关键词
缺氧缺性
脑
肾功能损伤
尿Β2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原文传递
题名
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学分析和研究
被引量:
15
3
作者
葛桂芝
张维红
朱国蕊
田军新
机构
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基金
白银市科技局基金项目(Gk20083-2-042A)
文摘
目的 探讨甘肃白银市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感染状况、流行特点及轮状病毒(rotavirus,RV)血清型分型.方法 收集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腹泻患儿粪便标本519份,其中住院181例,门诊338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RV、杯状病毒(human calicivirus,HuCV)、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EADv)、人类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的检测,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RV检测阳性标本进行血清型分型.结果 检测的519份标本,4种病毒总阳性率为45.09%,其中RV 34.68%、HuCV 7.32%、EADv 2.12%、HAstV0.96%.RV是导致该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180份RV阳性标本,G血清型流行优势菌株为G3型(35%),其次是G1型(20.6%),比例最低是G4型(2.2%).P基因型最常见的毒株类型是P8型(63.3%),其次是P4型(10%),最少的是P10型(0.6%).其发病高峰在每年10月、11月和12月为主,患病年龄以6~23月龄婴幼儿为主.结论 RV是导致白银地区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其次为HuCV、EADv及HAstV.RV亚型以[P8]G3为主,存在混合感染情况.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流行特点
婴幼儿
分类号
R72 [医药卫生—儿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莫匹罗星治疗脓疱疹
田军新
郑云云
李普
《甘肃科技纵横》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尿微量蛋白检测早期评估缺氧缺血性脑病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姜洁
田军新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3
2
原文传递
3
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学分析和研究
葛桂芝
张维红
朱国蕊
田军新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3
1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