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涂擦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压力冲击按摩法促进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冰 田军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局部涂擦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压力冲击按摩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将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 目的探讨局部涂擦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压力冲击按摩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将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手术前后均给予喜辽妥软膏局部涂擦血管,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促进术肢血管扩张和再充盈,加速内瘘成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术后2周起给予局部压力冲击按摩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4周时内瘘血管内径、血管壁厚度、每分钟血流量及内瘘首次使用时间、首次使用及血液透析4周后血流量和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两组患者内瘘血管内径、血管壁厚度、每分钟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观察组内瘘血管内径、血管壁厚度、每分钟血流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瘘首次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使用及血液透析4周后血流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瘘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涂擦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压力冲击按摩法可有效促进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按摩 动静脉瘘
下载PDF
6183例恶性肿瘤病例构成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冰 田军苗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对南阳市某医院收治的6 18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恶性肿瘤构成特点,为该地区肿瘤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病例上报系统中2014年1月-2016年5月登记的所有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诊断编码信息及年龄、性别... 目的对南阳市某医院收治的6 18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恶性肿瘤构成特点,为该地区肿瘤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病例上报系统中2014年1月-2016年5月登记的所有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诊断编码信息及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提取ICD-10诊断编码对患者按照疾病进行归类并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构成比位于前3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消化系统肿瘤(17.74%)、呼吸系统肿瘤(16.19%)及生殖系统肿瘤(15.81%)。不同性别恶性肿瘤构成比不同,男性位于前3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消化系统肿瘤(23.46%)、呼吸系统肿瘤(18.20%)及中枢系统肿瘤(16.69%);女性位于前3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乳腺肿瘤(26.37%)、生殖系统肿瘤(22.15%)及呼吸系统肿瘤(13.97%)。年龄<40岁、年龄40~60岁及年龄>60岁的男性患者分别有894例(44.24%)、1 009例(53.16%)及1 345例(59.41%),而相同年龄段的女性患者分别有1 127例(55.76%)、889例(46.84%)及919例(40.59%)。不同年龄段男女恶性肿瘤患者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015,P=0.000)。结论不同性别及年龄段南阳地区恶性肿瘤患者所患肿瘤类型及构成不同,可能与各群体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因此,恶性肿瘤防治工作应从社区入手,结合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群体实施个体化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率 预防
下载PDF
外耳缺失修复术中皮肤扩张器破裂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军苗 田园青 袁玉英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外耳缺失修复术中皮肤扩张器破裂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118例外耳缺失修复术患者皮肤扩张器破裂时间、注水量、破裂原因等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扩张器破裂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结果 118例患者共121只患耳,共使用扩张... 目的探讨外耳缺失修复术中皮肤扩张器破裂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118例外耳缺失修复术患者皮肤扩张器破裂时间、注水量、破裂原因等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扩张器破裂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结果 118例患者共121只患耳,共使用扩张器123只,发生破裂5只,发生率为4.13%;3只破裂处于扩张后期,2只破裂处于扩张前期;5例扩张器破裂患者外耳修复术均顺利完成,效果满意。结论患者性别、年龄、注水时机与注水量等均是造成扩张器破裂的主要原因;通过加强对患者健康宣教,注意保护,严格执行注水指征,可有效降低扩张器破裂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缺失 外耳修复术 皮肤扩张器 破裂 原因分析 预防
下载PDF
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出血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田军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9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总结18例扁桃体摘除术后发生出血的患儿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18例出血患者均得到及时止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顺利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发现出血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急救...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总结18例扁桃体摘除术后发生出血的患儿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18例出血患者均得到及时止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顺利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发现出血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急救护理工作,可避免患儿病情恶化,促进康复,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摘除术 出血 急救护理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军苗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7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与患者交谈、组织肾友会、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形式,对206例透析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目地的健康宣教,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与患者交谈、组织肾友会、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形式,对206例透析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目地的健康宣教,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健康教育1个月后,206例维持性透析患者对疾病知识、自我护理知识、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及控水依从性和治疗依从性均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较健康教育前大幅提升;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分阶段实施科学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力,科学的实施自我护理,有效降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透析 健康宣教 治疗依从性 满意度
下载PDF
新生儿脐部分阶段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军苗 《临床研究》 2016年第12期148-149,共2页
目的 探讨分阶段化脐部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带脱落及愈合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32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4例,对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结扎、剪断脐带、换药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分... 目的 探讨分阶段化脐部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带脱落及愈合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32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4例,对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结扎、剪断脐带、换药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分阶段观察护理,及时修剪残端,促进脐带脱落,预防感染发生.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脐部发生感染3例,出血1例,平均脐带脱落时间为10天;观察组新生儿仅1例发生局部红肿,经对应治疗后痊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平均脐带脱落时间为8天,较对照组短.结论 根据新生儿不同生长周期,对其脐部进行分阶段护理,及时修剪残端,保持脐部干燥,可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减少脐部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带 护理 效果
下载PDF
负压辅助愈合装置在难愈性创面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军苗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第11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负压辅助愈合装置在难愈性创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软组织缺损难愈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抗感染治疗及加强换药等常规治疗,观... 目的观察负压辅助愈合装置在难愈性创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软组织缺损难愈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抗感染治疗及加强换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负压辅助愈合装置促进难愈创面愈合;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进入红期所需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总体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换药次数较对照组少;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辅助愈合装置能够及时清除难愈创面组织渗出液及炎性分泌物,减轻组织水肿程度,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新生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难愈性创面 负压辅助愈合装置 创面愈合
下载PDF
PICC拔管后肢体胀痛因素分析及预防管理措施
8
作者 田军苗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6期86-87,共2页
目的通过对PICC拔管后术侧肢体发生胀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诱发肢体胀痛的主要诱发因素,并提出有效预防管理措施,以降低临中PICC拔管后肢体胀痛发生率。方法对247例PICC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引起肢体胀痛的主要因素... 目的通过对PICC拔管后术侧肢体发生胀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诱发肢体胀痛的主要诱发因素,并提出有效预防管理措施,以降低临中PICC拔管后肢体胀痛发生率。方法对247例PICC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引起肢体胀痛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主要诱发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结果肢体缺乏适当锻炼、静脉回流不畅、局部静脉血管内壁存在损伤或存在局部炎症等是PICC拔管后发生肢体胀痛的主要诱发因素。可通过加强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适当进行肢体活动,做好留置导管期间自我维护,避免局部血栓形成,预防局部血管受损,可有效降低PICC拔管后肢体胀痛发生率。结论引起PICC拔管后肢体胀痛的因素不仅包括患者自身因素,而且还有置管技术和科学维护方面的因素;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置管成功率等能够有效降低PICC拔管后肢体胀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拔管 肢体胀痛 原因 护理
下载PDF
纳美芬联合醒脑静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田军苗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7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分析纳美芬联合醒脑静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美芬联合... 目的分析纳美芬联合醒脑静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美芬联合醒脑静,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生理、社会、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与醒脑静联合高压氧在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清醒时间,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美芬 醒脑静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治疗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