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分 于建斌 李红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952-954,共3页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治疗 黄褐斑 临床作用 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加味 临床疗效观察 中青年女性 抗氧化作用 治疗结果 机制研究
下载PDF
激素依赖性皮炎及其诊疗 被引量:59
2
作者 田分 张守民 《医学综述》 2005年第10期911-913,共3页
关键词 激素 激素依赖性皮炎 诊断标准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田分 孙锡喜 邵雅静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6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究光动力疗法(PDT)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B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B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DT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免疫... 目的探究光动力疗法(PDT)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B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B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DT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免疫指标、美容效果及疗效。结果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3%vs 26.67%,6.67%vs 30.00%),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vs 63.33%),P<0.05;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96.67%vs 86.67%),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CD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BCC,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且美容效果好,可能与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基底细胞癌 复发 细胞免疫
下载PDF
幼儿获得性梅毒一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田分 卢改会 +1 位作者 胡艳阁 孙锡喜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第5期274-274,291,共2页
临床资料患儿,女,2岁6个月。足月顺产,父母带养,家庭经营KTV娱乐城。无明显诱因于外阴及肛周出现绿豆大鲜红色丘疹3个月,无明显自觉症状,至当地诊所按湿疹及微量元素缺乏治疗效果差。皮疹渐增大融合成斑块,表面湿润,界限清楚,遂于2012... 临床资料患儿,女,2岁6个月。足月顺产,父母带养,家庭经营KTV娱乐城。无明显诱因于外阴及肛周出现绿豆大鲜红色丘疹3个月,无明显自觉症状,至当地诊所按湿疹及微量元素缺乏治疗效果差。皮疹渐增大融合成斑块,表面湿润,界限清楚,遂于2012年11月来我院就诊。其母代诉发病以来患儿无搔抓外阴及反常哭闹等反应,无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梅毒 微量元素缺乏 家庭经营 肛周 红色丘疹 足月顺产 代诉 搔抓 梅毒患者 梅毒螺旋体
下载PDF
手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田分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于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的118例皮肤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手术组,每组59例。手术...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于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的118例皮肤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手术组,每组59例。手术组使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手术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联合组完全恢复者49例,总有效率为96.61%,明显优于单纯组的8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8%,明显的低于单纯组的1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满意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大大提升了患者满意率,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手术 皮肤肿瘤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满意率
下载PDF
观察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6
作者 田分 《药品评价》 CAS 2018年第12期55-57,61,共4页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对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10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膦甲酸钠治疗,比较2组恢复效果、T淋巴细胞亚...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对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10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膦甲酸钠治疗,比较2组恢复效果、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可有效缩短止痛、止疱、结痂等时间,缓解神经疼痛,利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而促使病情早日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膦甲酸钠 阿昔洛韦
下载PDF
荨麻疹患者390例变应原检测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史天威 张敏 +5 位作者 陈燕辉 田分 王艳云 丁治云 余红星 李雪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68-470,共3页
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过敏性疾病,有15%~20%的人群一生中至少发作过1次,并且随着近来工业化的发展,其发病率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为分析查找病因以利于更好的防治,笔者对郑州人民医院390例荨麻疹患者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p... 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过敏性疾病,有15%~20%的人群一生中至少发作过1次,并且随着近来工业化的发展,其发病率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为分析查找病因以利于更好的防治,笔者对郑州人民医院390例荨麻疹患者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pricktest,se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下载PDF
梅毒患者血清IgM抗体持续时间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卢改会 孙锡喜 +4 位作者 胡艳阁 许华青 张巧 刘晓璐 田分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3-264,294,共3页
目的观察梅毒患者血清IgM抗体持续时间,探讨其规律性。方法将本院2014年5月-2015年3月125例新发梅毒患者分为18~35岁、36~50岁和51~67岁三个年龄组,比较各年龄段IgM变化情况。结果经规范驱梅治疗后血清IgM抗体消退情况如下:18~35... 目的观察梅毒患者血清IgM抗体持续时间,探讨其规律性。方法将本院2014年5月-2015年3月125例新发梅毒患者分为18~35岁、36~50岁和51~67岁三个年龄组,比较各年龄段IgM变化情况。结果经规范驱梅治疗后血清IgM抗体消退情况如下:18~35岁的患者于治疗后1个月开始消退,主要集中在1~4个月;36~50岁于治疗后1个月开始消退,主要集中在3~6个月;51~67岁于治疗后3个月开始消退,主要集中在6~10个月。结论血清IgM抗体消退时间受患者年龄、作息规律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TP-IgM抗体 消退时间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NB-UVB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艳云 田分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9-960,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NB-UVB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 56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27例仅NB-UVB照射治疗;两组均每晚口服扑尔敏片4mg,并辅以身心健康...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NB-UVB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 56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27例仅NB-UVB照射治疗;两组均每晚口服扑尔敏片4mg,并辅以身心健康教育,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55%,对照组为70.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NB-UVB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片 NB-UVB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下载PDF
NB-UVB联合复方氟米松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艳云 田分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57-1158,共2页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60例皮肤科门诊掌跖角化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联合治疗方法,即隔日1次NB-UVB照射,初始剂量通常为最小红斑量(MED)的70%或者(0.3...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60例皮肤科门诊掌跖角化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联合治疗方法,即隔日1次NB-UVB照射,初始剂量通常为最小红斑量(MED)的70%或者(0.3~0.5)J/cm2,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2次/d;对照组30例仅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2次/d。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UVB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UVB 复方氟米松软膏 掌跖角化性湿疹
下载PDF
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复发诱因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改会 胡艳阁 田分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第7期445-445,448,共2页
1资料与方法 360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及儿科门诊和病房,男229例,女131例,年龄1~19岁,其中5~14岁302例。8—12岁176例,14—19岁38例,5岁以下20例。复发病例占226例,男14... 1资料与方法 360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及儿科门诊和病房,男229例,女131例,年龄1~19岁,其中5~14岁302例。8—12岁176例,14—19岁38例,5岁以下20例。复发病例占226例,男142例,女84例,其中172例(76.11%)由外院转入或首次发病曾在县市级医院诊治。将临床公认的生活中可能诱发单纯型过敏性紫癜复发的因素分为过度活动、饮食不当及长时间保持某个体位,患者就诊时详细询问发病前可能的诱因。并将这些因素归纳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型过敏性紫癜 复发诱因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县市级医院 儿科门诊 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 复发病例
下载PDF
清肺健脾方治疗中重度痤疮瘢痕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艳阁 田分 +2 位作者 房凤霞 邵雅静 王丽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1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肺健脾方治疗中重度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痤疮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清肺健脾方治疗,疗程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皮损... 目的:观察清肺健脾方治疗中重度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痤疮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清肺健脾方治疗,疗程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皮损积分、痤疮继发瘢痕权重评分(ECCA)、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皮损积分、ECCA及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炎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健脾方治疗中重度痤疮瘢痕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减轻皮损和痤疮瘢痕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清IL-1、IL-6、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瘢痕 清肺健脾方 皮损积分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派瑞松治疗阴囊湿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艳云 田分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8期3386-3387,共2页
目的观察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派瑞松治疗阴囊湿疹的疗效。方法临床阴囊湿疹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派瑞松治疗;对照组仅予派瑞松乳膏治疗,3周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派瑞松治疗阴囊湿疹的疗效。方法临床阴囊湿疹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派瑞松治疗;对照组仅予派瑞松乳膏治疗,3周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派瑞松治疗阴囊湿疹与单用派瑞松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湿疹 氟芬那酸丁酯 派瑞松
下载PDF
TAP1、TAP2和HLA-1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
14
作者 李延 陶娟 +4 位作者 刘业强 杨井 田分 陆捷洁 涂亚庭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年第7期487-489,共3页
目的:检测抗原处理相关转运蛋白(transporters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和HLA-Ⅰ类分子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恶性黑素瘤组织TAP1、TAP2和HLA-Ⅰ类分子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 目的:检测抗原处理相关转运蛋白(transporters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和HLA-Ⅰ类分子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恶性黑素瘤组织TAP1、TAP2和HLA-Ⅰ类分子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以20例色素痣组织作为对照研究。结果:在77例恶性黑素瘤组织中,TAP1、TAP2和HLA-Ⅰ类分子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8%、11.69%和63.64%,HLA-Ⅰ类分子的表达与TAP1和TAP2成正相关;而TAP1、TAP2和HLA-Ⅰ类分子几乎在所有的色素痣组织中都为阳性表达。结论: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TAP1、TAP2和HLA-Ⅰ类分子的表达水平下降,可能与人恶性黑素瘤细胞的免疫逃逸表型有关。TAP1和TAP2的表达下降可能是导致HLA-Ⅰ类分子表达下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TAP HIA—I类分子
下载PDF
脑脊液异常的102例梅毒并发HIV感染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锡喜 许华青 +1 位作者 刘晓璐 田分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分析梅毒并发HIV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颅脑核磁共振成像、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2例脑脊液检查异常的梅毒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梅毒患者中男97例,女5例;平... 目的:分析梅毒并发HIV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颅脑核磁共振成像、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2例脑脊液检查异常的梅毒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梅毒患者中男97例,女5例;平均发病年龄(45±3)岁。所有患者HIV初筛及确证试验均为阳性,确诊神经梅毒者51例,排除神经梅毒者51例。所有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均为阳性。脑脊液检查:35例RPR阳性,98例TPPA阳性,56例梅毒螺旋体(TP)-IgM试验为阳性,29例蛋白定量升高,10例WBC计数≥1.0×10^9/L。51例确诊神经梅毒患者中,一期及二期梅毒并发HIV发展为神经梅毒患者比例为14.7%,平均时间为9个月。结论:一期或二期梅毒并发HIV患者比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未治疗彻底的患者更易引起神经梅毒,脑脊液TP-IgM阳性率较高,早期梅毒并发HIV感染患者建议行脑脊液TP-IgM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梅毒 神经梅毒 脑脊液
下载PDF
梅毒妊娠期患者抗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74例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华青 田分 +3 位作者 刘晓璐 胡艳阁 邵雅静 孙锡喜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20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梅毒妊娠期患者抗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梅毒妊娠期患者74例,将其中接受规范抗梅毒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因各种主客观原因未能接受抗梅毒治疗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 目的:观察梅毒妊娠期患者抗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梅毒妊娠期患者74例,将其中接受规范抗梅毒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因各种主客观原因未能接受抗梅毒治疗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组发生早产、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8.3%)显著低于对照组(4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新生儿存活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6%),而新生儿RPR阳性率、TPPA阳性率和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35.4%、54.2%和4.2%)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100.0%和22.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结论:梅毒妊娠期患者进行抗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RPR阳性率、TPPA阳性率及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不良妊娠结局 新生儿预后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
下载PDF
老年肛周扁平湿疣1例
17
作者 许华青 卢改会 +7 位作者 孙锡喜 胡艳阁 邵雅静 张巧 刘晓璐 荆颖慧 付津平 田分 《皮肤病与性病》 2016年第6期441-442,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因肛周皮疹2月余就诊。患者自2个多月前肛周出现多个扁平丘疹,未诊治,后皮损逐渐增多,自觉不适遂来我科就诊。丧偶,男男性接触史。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余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因肛周皮疹2月余就诊。患者自2个多月前肛周出现多个扁平丘疹,未诊治,后皮损逐渐增多,自觉不适遂来我科就诊。丧偶,男男性接触史。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余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肛周密集分布蚕豆大小暗红色扁平增生物,表面颗粒状,部分融合成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扁平湿疣 老年 体格检查 浅表淋巴结 皮肤科检查 临床资料 扁平丘疹 性接触史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及预防复发
18
作者 田分 张守民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4年第11期43-44,共2页
尖锐湿疣(CA)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治疗后复发是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给医患双方带来极大烦恼。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CA73例,并观察其复发情况.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尖锐湿疣 预防措施 CA 临床资料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
19
作者 田分 《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1年第6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痤疮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温阳导滞针刺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ERK1/2、JNK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田分 唐景殊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332-336,共5页
目的:温阳导滞针刺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ERK1/2、JNK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方法: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予温阳导滞针刺法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目的:温阳导滞针刺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ERK1/2、JNK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方法: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予温阳导滞针刺法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10、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ernal-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H2-terminal kinase,JNK)mRN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IgA、IgE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IL-10、ERK1/2、JNK mRNA、VAS评分、IgM、IgA、IgE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β、IL-6、IL-10、ERK1/2、JNK mRNA、VAS评分、IgM、IgA、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0.70%,对照组有效率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导滞针刺法能有效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ERK1/2、JNK基因表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愈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ERK1/2、JNK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温阳导滞针刺法 ERK1/2 JNK 血清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