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姆婚姻题材戏剧《装聋作哑》中女性伦理身份的转变
1
作者 田卓艳 《吕梁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4-8,共5页
《装聋作哑》是英国戏剧家毛姆三部婚姻题材戏剧之一。它讲述了一位上流社会的夫人康斯坦丝面对自己丈夫的出轨行为所做出的前后不同的两次伦理选择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伦理身份的转变。通过对毛姆《装聋作哑》的文学伦理学解读,并与《恶... 《装聋作哑》是英国戏剧家毛姆三部婚姻题材戏剧之一。它讲述了一位上流社会的夫人康斯坦丝面对自己丈夫的出轨行为所做出的前后不同的两次伦理选择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伦理身份的转变。通过对毛姆《装聋作哑》的文学伦理学解读,并与《恶性循环》进行的平行研究,可以发现毛姆通过这部戏剧为读者留下了两个婚姻伦理问题:失去爱情基础的婚姻应该走向何处?女性在获得经济独立之后,应该如何对待自身伦理身份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聋作哑》 康斯坦丝 伦理身份 伦理选择 伦理启示
下载PDF
群文阅读之“婚姻”母题探究
2
作者 田卓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2期18-19,共2页
婚姻是人生大事,也是文学创作不竭的源泉,是文学作品的重要“母题”。古人吟唱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出了饮食男女的心声与追求;为一人而生,为一人而死,梁山伯与祝英台至死不渝的爱情让我们为之哭,也为之笑。当... 婚姻是人生大事,也是文学创作不竭的源泉,是文学作品的重要“母题”。古人吟唱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出了饮食男女的心声与追求;为一人而生,为一人而死,梁山伯与祝英台至死不渝的爱情让我们为之哭,也为之笑。当然,我们也曾为“三岁为妇,靡室劳矣”的她愤愤不平,为“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的刘兰芝暗自流泪。婚姻是一本难懂的书,我们分析悲剧的成因,我们渴求美满的幸福,婚姻承载了太多悲欢离合,让人害怕,又令人着迷。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美好的婚姻也有各自的幸福,探究古文中那些美好的婚姻,或许能找到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河之洲 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刘兰芝 梁山伯与祝英台 至死不渝 饮食男女 文学创作
下载PDF
自我与他者:《喜福会》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3
作者 田卓艳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66-69,共4页
《喜福会》中的"中国形象"既展现了一定时期内中国贫困、落后的一面,也表现出人物对苦难的面对与反思以及在苦难中对自我的找寻。"中国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两代人从矛盾到理解、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出个人主义... 《喜福会》中的"中国形象"既展现了一定时期内中国贫困、落后的一面,也表现出人物对苦难的面对与反思以及在苦难中对自我的找寻。"中国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两代人从矛盾到理解、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自由平等观与家长制的中美文化差异,体现出中美两种文化和谐共处的可能性,中美两种异质文化可以以爱的包容心态取长补短,兼容并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福会》 中国形象 自我与他者 谭恩美
下载PDF
近二十年国内苏童作品的叙事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卓艳 贺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6年第3期64-72,共9页
国内对于苏童作品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关于苏童小说艺术特色和审美追求的探讨多集中于叙事学研究。以近二十年来国内学者从叙事学角度对苏童作品进行的研究为立足点,结合数据分析,从经典叙事学(包括视角、声音、叙述者、叙述... 国内对于苏童作品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关于苏童小说艺术特色和审美追求的探讨多集中于叙事学研究。以近二十年来国内学者从叙事学角度对苏童作品进行的研究为立足点,结合数据分析,从经典叙事学(包括视角、声音、叙述者、叙述接受者、叙述时间、叙述话语、叙述结构、叙述语言)与后经典叙事学(包括空间叙事学、修辞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认知叙事学)两个大方面进行考察,分析其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并试图为今后国内学者运用叙事学理论研究苏童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或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童 叙事学 述评
原文传递
用爱心驱散抑郁的阴霾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卓艳 段亚鑫 《班主任》 2020年第8期36-38,共3页
【案例描述】高一时进入我班的小水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从小学起就担任班长职务,管理能力与沟通能力出色。此外,她还多才多艺——古筝十级,喜欢舞蹈,擅长做主持人,在校园各大活动中都能见到她的身影。
关键词 案例描述 主持人 沟通能力 抑郁 小学 多才多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