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芯污泥碳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1
作者 冯云凤 熊亚 +1 位作者 田双红 伍志趼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2期31-36,共6页
以市政污泥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热解手段,制备了磁芯污泥碳壳材料(M@SC)。结果表明:M@SC由于独特的核@壳结构,外壳污泥碳对内核的磁粉起到一定的屏蔽和稳定作用,其耐酸性和耐碱性远高于传统的磁性碳球(FSC),有效比表面积大。磁化分析表... 以市政污泥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热解手段,制备了磁芯污泥碳壳材料(M@SC)。结果表明:M@SC由于独特的核@壳结构,外壳污泥碳对内核的磁粉起到一定的屏蔽和稳定作用,其耐酸性和耐碱性远高于传统的磁性碳球(FSC),有效比表面积大。磁化分析表明,M@SC的磁滞回归线近似为“S”型,比饱和磁化强度高20 emu/g,剩磁和矫顽力低,容易进行磁分离,具有良好的顺磁效应。M@SC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经过3次热再生后,仍保持较高的磁性,且吸附效率依然超过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芯 污泥碳 复合材料 再生
下载PDF
古丈茶区优异茶树单株资源的筛选 被引量:3
2
作者 田双红 黄旦益 +5 位作者 易强 周跃斌 向功旺 向德斌 刘青如 沈程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9期48-54,共7页
为了解古丈群体品种单株间生化成分的变化及差异情况,初步判断各茶树资源的特点和适制性,筛选一批符合不同茶类要求的优良单株,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古丈地方茶树资源春季鲜叶主要生化成分(茶多酚、游离氨基... 为了解古丈群体品种单株间生化成分的变化及差异情况,初步判断各茶树资源的特点和适制性,筛选一批符合不同茶类要求的优良单株,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古丈地方茶树资源春季鲜叶主要生化成分(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咖啡碱、茶氨酸和儿茶素)的含量,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测定结果为基础。通过主成分分析出共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6.90%;聚类分析将10个供试样及2个对照样分为4类,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在各分类间存在较大差异,测定的其他生化成分含量差异不明显。所研究的古丈茶树资源整体表现为高水浸出物、高氨基酸、高可溶性糖、低茶多酚、低酚氨比、低咖啡碱。试验从10个供试茶样中筛选出8个适制绿茶单株、2个红绿茶兼制单株,其中游离氨基酸高于4%的种质资源3份、茶多酚含量低于16%的种质资源3份、咖啡碱低于2%的种质资源为1份、酚氨比低于5的种质资源3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古丈县 生化成分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武夷岩茶原料加工岩茯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双红 郭嘉凤 +3 位作者 张晨禹 王铭涵 朱旗 沈程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42-248,共7页
以武夷岩茶为原料,通过4种不同处理方法加工成岩茯茶,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岩茯茶成品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水浸出物含量增加,生物碱的含量增加,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下降。4种岩茯茶组内多重比较表... 以武夷岩茶为原料,通过4种不同处理方法加工成岩茯茶,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岩茯茶成品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水浸出物含量增加,生物碱的含量增加,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下降。4种岩茯茶组内多重比较表明,高压汽蒸渥堆和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的岩茯茶(ZFG)茶多酚含量与未经处理直接按照茯砖茶工艺压制的岩茯茶(F)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高压汽蒸渥堆处理的岩茯茶(ZF)、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的岩茯茶(FG)、ZFG的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与F之间均未存在显著差异;F与ZF在儿茶素总量上没有显著差异;F与F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儿茶素总量、非酯型儿茶素上存在显著差异,F与ZFG在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儿茶素总量、非酯型儿茶素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F与其他三种处理茶样的茶氨酸(Theanine)及亮氨酸(Ieu)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岩茯茶成品茶可显著改善武夷岩茶的滋味口感,使之更醇和,鲜爽,为探究武夷岩茶加工成茯砖茶成品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岩茯茶 感官审评 品质成分
下载PDF
湖南茯砖茶品质特征及其香气组分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沈程文 邓岳朝 +4 位作者 周跃斌 齐冬晴 贺群 田双红 林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8,共11页
以湖南省15个有代表性的茯砖茶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结合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并通过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了湖南茯砖茶的品质特征和香气组分上的差异。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茯砖茶香气以菌香为主要特点,部分茯... 以湖南省15个有代表性的茯砖茶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结合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并通过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了湖南茯砖茶的品质特征和香气组分上的差异。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茯砖茶香气以菌香为主要特点,部分茯砖茶稍带沤味、烟气、欠纯正。GC-MS分析结果表明,香气物质含量最多的为醇类(15个样品平均相对含量为23.01%),其次为酸类(18.85%)、酮类(11.10%)、醛类(9.20%)、酯类(4.28%)、碳氢化合物(3.78%)、其他类(2.67%)、杂氧化合物(1.06%),酚类物质(0.07%)的含量最低。茯砖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5个样品的平均相对含量,茶多酚为10.88%、氨基酸0.66%、咖啡碱3.83%、可溶性糖7.27%、水浸出物3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香气成分 感官品质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一种含芴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5
作者 田双红 舒东 孟跃中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1,共4页
采用先磺化法,通过控制双酚芴、二氟苯甲酮和磺化二氟苯甲酮的比例,合成了磺化聚芴醚酮,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制备成质子交换膜,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足够的机械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好电池性能.
关键词 双酚芴 聚芳醚酮 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
下载PDF
适制绿茶与红绿茶兼宜品种挥发性香气组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贺群 黄旦益 +5 位作者 卢翠 齐冬晴 田双红 林娟 周跃斌 沈程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63-1378,共16页
以31个适制绿茶品种和红绿茶兼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技术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茶鲜叶固样挥发性香气组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31个样品中共检测出8类148种香气组分。由主成分分析可知,醛类、脂... 以31个适制绿茶品种和红绿茶兼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技术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茶鲜叶固样挥发性香气组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31个样品中共检测出8类148种香气组分。由主成分分析可知,醛类、脂肪酸类为其主要香气组分类别。红绿茶兼宜品种的挥发性香气组分组成复杂,棕榈酸和香叶醇相对含量较高;适制绿茶品种中α-甲基-α-[4-甲基-3-戊烯基]环氧乙烷甲醇和己醛相对含量较高。此外,适制绿茶和红茶另含共有香气组分4种和9种。这些芳香物质对同茶类适制性品种的特征香气贡献较大。该研究结果可为高香型适制绿茶品种和红绿茶兼宜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制绿茶品种 红绿茶兼宜品种 挥发性香气成分 SDE GC-MS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莽山茶区13个野生茶树单株理化品质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铭涵 田双红 +4 位作者 郭嘉凤 张晨禹 谢念祠 谭振华 沈程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4期46-53,共8页
旨在了解莽山茶区13个野生茶树单株的优势组分,从而根据育种目标进行大量培育繁殖,为莽山茶区选育新的适制性强的专属优良品种奠定基础。通过对13个莽山茶区野生茶树单株表型性状的观测统计,以及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全自动氨基酸分... 旨在了解莽山茶区13个野生茶树单株的优势组分,从而根据育种目标进行大量培育繁殖,为莽山茶区选育新的适制性强的专属优良品种奠定基础。通过对13个莽山茶区野生茶树单株表型性状的观测统计,以及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和HPLC法测定其内含成分中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含量以及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13个试样内含成分总体表现为高水浸出物、高可溶性糖、高茶多酚、低氨基酸、低酚氨比。推测其中1个资源有望成为红茶适制性品种,4个有望成为绿茶适制性品种,尤其以MS-9单株茶多酚和茶氨酸含量均较高,推测其为提取茶多酚和茶氨酸的特异性优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莽山 野生 表型性状 生化成分
下载PDF
基于色谱-质谱技术分析高湿条件下霉变黑毛茶品质成分变化及真菌毒素残留 被引量:8
8
作者 胥伟 姜依何 +1 位作者 田双红 朱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93-298,共6页
为了解高湿条件下黑毛茶霉变过程的品质成分变化及真菌毒素残留问题,本研究通过人工高湿促霉培养,考察黑毛茶霉变过程中多种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并探讨高湿霉变过程黑毛茶3种真菌毒素的残留.结果表明,高湿条件下霉变黑毛茶茶多酚、儿茶... 为了解高湿条件下黑毛茶霉变过程的品质成分变化及真菌毒素残留问题,本研究通过人工高湿促霉培养,考察黑毛茶霉变过程中多种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并探讨高湿霉变过程黑毛茶3种真菌毒素的残留.结果表明,高湿条件下霉变黑毛茶茶多酚、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含量呈现随着霉变程度加重而下降的趋势,嘌呤碱总量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儿茶素组分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下降为主,氨基酸组分以茶氨酸含量下降为主,茶碱略有上升.研究均未在霉变黑毛茶中检出赭曲霉毒素A、呕吐毒素及黄曲霉毒素B1,表明真菌毒素并非广泛存在于黑茶样本中,污染霉菌可能是导致黑毛茶真菌毒素残留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毛茶 霉变 品质化学 真菌毒素
下载PDF
基于GC-MS和PCA分析黑毛茶高湿霉变过程挥发性组分 被引量:9
9
作者 胥伟 姜依何 +1 位作者 田双红 朱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98-205,共8页
以同一批黑毛茶为原料,在高湿条件下进行促霉处理,按处理进程取样,同时收集市场霉变黑茶样本,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挥发性组分,结合黑茶香气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茶霉变样品中检出23种共有组分,38... 以同一批黑毛茶为原料,在高湿条件下进行促霉处理,按处理进程取样,同时收集市场霉变黑茶样本,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挥发性组分,结合黑茶香气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茶霉变样品中检出23种共有组分,38种人工霉变样品共有组分,43种自然霉变样品共有组分。棕榈酸、六氢法呢基丙酮、异植醇、叶绿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甲酯为霉变黑茶样品的主要组分。主成分分析法考察霉变黑毛茶风味的挥发性组分,结果表现为蘑菇醇、异植醇、叶绿醇、2,3-辛二酮、硬脂酸、壬醛、长叶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β-环柠檬醛、2,6-二甲基环己醇、芳樟醇与第1主成分高度正相关。该类组分呈味特性为花香带油哈味及泥土气味,这与感官审评的风霉味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毛茶 霉变 挥发性组分
下载PDF
变温发酵对保靖黄金茶1号夏季鲜叶制成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念祠 周浩 +4 位作者 周品谦 彭云 田双红 王坤波 包小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0-226,共7页
变温发酵是指通过调整不同发酵时间段的温度以控制酶活性,充分发挥酶促氧化作用,实现工夫红茶品质提升的发酵方法。为筛选适合保靖黄金茶1号夏季原料实践生产的工夫红茶最优变温发酵参数,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茶素、游离氨基酸... 变温发酵是指通过调整不同发酵时间段的温度以控制酶活性,充分发挥酶促氧化作用,实现工夫红茶品质提升的发酵方法。为筛选适合保靖黄金茶1号夏季原料实践生产的工夫红茶最优变温发酵参数,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茶素、游离氨基酸等主要滋味物质,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C-MS,SPME/GC-MS)测定主要香气成分,结合感官审评及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e value,OAV)分析样品关键风味成分。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变温发酵优于恒温发酵和自然发酵,变温发酵以28℃2 h+22℃1 h制得茶样审评得分最高,具有香气持久、甜香带花香、滋味甜醇回甘的特点。OAV分析表明,β-芳樟醇、香叶醇、反-2-壬烯醛、2-甲基丁醛是保靖黄金茶1号变温发酵28℃2 h+22℃1 h形成甜香带花香品质的重要贡献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红茶 工夫红茶 变温发酵 滋味 香气
下载PDF
磁芯@污泥碳的制备及作为生物填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伍志趼 熊亚 +1 位作者 冯云凤 田双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4-70,共7页
文章以市政污泥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热解手段,制备了磁芯@污泥碳球(M@SC)。外壳污泥碳对内核的磁粉起到一定的屏蔽和稳定作用,其耐酸性和耐碱性均高于90%;内核Fe3O4部分氧化成为Fe2O3,产生催化作用,有效比表面积大于污泥制备的碳球;M@S... 文章以市政污泥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热解手段,制备了磁芯@污泥碳球(M@SC)。外壳污泥碳对内核的磁粉起到一定的屏蔽和稳定作用,其耐酸性和耐碱性均高于90%;内核Fe3O4部分氧化成为Fe2O3,产生催化作用,有效比表面积大于污泥制备的碳球;M@SC的磁滞回归线近似为“S”型,比饱和磁化强度高于20 emu/g,剩磁和矫顽力低,容易进行磁分离,具有良好的顺磁效应。生物填料实验表明:M@SC填料挂膜速率明显高于SC填料,挂膜量更大,说明弱磁场对生物膜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M@SC生物填料最佳的实验条件是:停留时间为90 min,不曝气和投料比为20%,其COD、NH4^+-N、TN和TP的出水浓度能分别低于15、3.9、11和1.0 mg/L,均达到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核@壳 污泥碳 生物填料
下载PDF
产妇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护理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舒灵芝 陈瑜琼 +2 位作者 牟利华 田双红 张珍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2期128-128,130,共2页
目的:探讨产妇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顺产分娩产妇1 100例,分两组,观察组600例,对照组5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法助产,观察组均采取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并给予体位指导、产前准备、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产妇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顺产分娩产妇1 100例,分两组,观察组600例,对照组5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法助产,观察组均采取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并给予体位指导、产前准备、心理护理、产前评估、指导分娩速率等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17.8%,会阴裂伤18.3%,会阴水肿7.0%。对照组会阴侧切66.0%,会阴裂伤31.0%,会阴水肿21.4%。观察组发生肩难产0.67%,对照组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指导、产前准备、心理护理、产前评估、指导分娩速率等护理措施是产妇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护理的关键,能够明显减少产妇的损伤和新生儿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卧位分娩 无保护会阴接生 护理
下载PDF
茶树两段法育苗与覆膜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云 蔡姣 +1 位作者 涂洪强 田双红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67-69,共3页
针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黄金茶传统育苗和栽培技术中存在的育苗周期长、茶苗定植成活率低、新建茶园成园迟、投产前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两段法育苗与覆膜栽培技术模式。2017—2020年进行试验示范的结果表明:与湘西州传... 针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黄金茶传统育苗和栽培技术中存在的育苗周期长、茶苗定植成活率低、新建茶园成园迟、投产前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两段法育苗与覆膜栽培技术模式。2017—2020年进行试验示范的结果表明:与湘西州传统育苗和栽培技术相比,育苗周期缩短7~10个月,定植成活率提高36.1%;采用两段法育苗技术繁育的穴盘苗和营养钵苗定植后的株高和树幅明显优于普通茶苗,采用覆膜栽培新建茶园的除草效率提高300%,每年可减少人工成本400~450元/667m^2。该技术模式在湖南湘西推广具有明显提高茶苗质量与定植成活率、增强生长势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靖黄金茶 两段法育苗 覆膜栽培 湘西州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护理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舒灵芝 陈瑜琼 +2 位作者 牟利华 田双红 张珍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1期151-151,153,共2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应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自愿不选择分娩镇痛的产妇为对照组,每组各40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应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自愿不选择分娩镇痛的产妇为对照组,每组各40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效果显著,加强麻醉前护理、麻醉中护理、分娩护理和产后护理是护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护理
下载PDF
茶树MFLP技术体系的建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15
作者 贺群 蔡翔 +4 位作者 沈程文 林娟 田双红 卢翠 王旭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234-4241,共8页
微卫星锚定片段长度多态性(microsatellite-anchor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MFLP)分子标记技术是结合AFLP和SSR双重原理创造的。本研究采用通用荧光引物M13-F-IRDye700(5'-CACGAC GTTGTAAACGAC-3'),利用MFLP分子标记技... 微卫星锚定片段长度多态性(microsatellite-anchor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MFLP)分子标记技术是结合AFLP和SSR双重原理创造的。本研究采用通用荧光引物M13-F-IRDye700(5'-CACGAC GTTGTAAACGAC-3'),利用MFLP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了适合茶树的PCR反应体系,从324对引物体系中,筛选出6对最适合的引物对,对壶瓶山的44株茶树样品进行试验,分析其亲缘关系。6对MFLP选择性扩增引物共同扩增出28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32条,多态性为80.6%,得出44株有性繁殖茶苗两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10~0.58之间,这表明同一地理位置,不同有性繁殖群体的基因组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MFLP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绿茶糯米酒的工艺 被引量:15
16
作者 林娟 刘晓玲 +3 位作者 田双红 贺群 张志旭 沈程文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9-103,共5页
以绿茶和糯米作为主要原料,探究绿茶糯米酒加工的最佳工艺,拟开发一款兼具绿茶和糯米酒风味,又具有保健功效的低酒精饮品。在前人对糯米酒发酵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究加曲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最佳发酵条件;在此... 以绿茶和糯米作为主要原料,探究绿茶糯米酒加工的最佳工艺,拟开发一款兼具绿茶和糯米酒风味,又具有保健功效的低酒精饮品。在前人对糯米酒发酵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究加曲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最佳发酵条件;在此发酵条件下对茶粉添加量、料水比和维生素C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探讨其对绿茶糯米酒品质风味的影响,并对成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测。通过正交优化确定工艺参数为:加曲量0.5%,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3 d,茶粉量2%,料水比1︰0.6 g/mL,维生素C添加量0.15%。经测定该配方所制得的绿茶糯米酒的理化指标为:酒精度(vol) 3.4%±0.26%,总糖度26.00±0.42 Brix,总酸度4.09±0.38 g/L (以乳酸计),p H 3.35±0.26,卫生指标符合发酵酒国家安全标准。该参数条件下生产的绿茶糯米酒清亮透明有光泽,具有绿茶的浅绿色,酒味与茶味协调,冷藏后饮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糯米酒 发酵
原文传递
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固定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嘉凤 田双红 +3 位作者 易晓芹 贺群 谢念祠 沈程文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121,共7页
选用6种不同类型茶树品种一芽二叶鲜叶固定样,以Folin-Ciocalteu(福林酚)法测定其茶多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儿茶素、咖啡碱和没食子酸含量,三氯化铝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比较了不同品种茶叶鲜叶的主要抗氧化成分含量的差异。并... 选用6种不同类型茶树品种一芽二叶鲜叶固定样,以Folin-Ciocalteu(福林酚)法测定其茶多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儿茶素、咖啡碱和没食子酸含量,三氯化铝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比较了不同品种茶叶鲜叶的主要抗氧化成分含量的差异。并通过分析其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亚硝基以及羟自由基(-OH)的实验研究,探讨了龙井群体种,龙井43号,云南群体种,云抗10号,安化群体种,槠叶齐6种不同茶树类型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安化群体种的茶多酚(23.66±0.02%)和儿茶素(12.84±0.11 mg/mL)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龙井群体种,龙井43号,云南群体种,云抗10号,安化群体种,槠叶齐6个品种类型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安化群体种的抗氧化活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鲜叶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原文传递
4个不同苯甲醇含量茶树品种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念祠 贺群 +2 位作者 田双红 王晓 沈程文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214-3223,共10页
香气是茶叶品质决定因子之一,苯甲醇作为一种芳香族醇,参与茶叶香气物质形成。本研究选用4个苯甲醇含量不同的茶树品种,分别是‘薮北’(苯甲醇含量低)、‘湘妃翠’、‘牛皮茶’(苯甲醇含量中等)和‘铁香茗’(苯甲醇含量高),通过Illumina... 香气是茶叶品质决定因子之一,苯甲醇作为一种芳香族醇,参与茶叶香气物质形成。本研究选用4个苯甲醇含量不同的茶树品种,分别是‘薮北’(苯甲醇含量低)、‘湘妃翠’、‘牛皮茶’(苯甲醇含量中等)和‘铁香茗’(苯甲醇含量高),通过Illumina Hiseq^TM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上述4种茶树一芽二叶的转录组进行测序,通过Blast搜索比对,共有151 198条Unigene获得了基因注释。4种茶树在新陈代谢路径中注释的基因数最多,其中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和萜类和聚酮化合物代谢途径可能与茶树苯甲醇合成有关,通过对4种茶树样品的Unigene与NR数据库比对,发现5条可能编码茶树苯甲醇合成途径的关键酶β-葡萄糖苷酶基因,这些相关研究为分析茶树香气功能基因提供理论指导,为香气相关候选基因的发掘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Illumina高通量测序 苯甲醇 Β-葡萄糖苷酶 转录组分析
原文传递
模拟酸雨胁迫对茶树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易晓芹 田双红 +3 位作者 贺群 周湛 周跃斌 沈程文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88-3193,共6页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并且茶树在中国被广泛种植。酸雨是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本研究选用一年生茶树幼苗作为实验材料,品种为湘妃翠,采用盆栽的方法培养,通过模拟pH值2.5、pH值3.5、pH值4.5酸雨以及自来水(pH值6.5)作为对...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并且茶树在中国被广泛种植。酸雨是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本研究选用一年生茶树幼苗作为实验材料,品种为湘妃翠,采用盆栽的方法培养,通过模拟pH值2.5、pH值3.5、pH值4.5酸雨以及自来水(pH值6.5)作为对照对茶树进行全喷淋,探究模拟酸雨对茶树幼苗生长状况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4.5模拟酸雨对茶树幼苗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pH值2.5模拟酸雨对茶树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茶树幼苗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PSⅡ最大光能转换率)、Fv/Fo(PSⅡ潜在活性)在pH值2.5酸雨胁迫下与对照组相比都显著降低,Fo(初始荧光产量)则显著增大。由此说明pH值2.5模拟酸雨对茶树幼苗具有较强的胁迫作用,pH值4.5模拟酸雨对茶树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模拟酸雨 叶绿素荧光 叶绿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