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早子沟金矿典型岩石微观结构特征及其渗透性研究
1
作者 叶美娜 仲海书 +3 位作者 张震 李保珠 田向盛 张英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2-1152,共11页
电镜扫描(SEM)常应用于岩土工程研究,通过对岩石样的细观扫描、微观成像可得到岩石表面形貌的放大图片,来研究岩石的渗透系数。将电镜扫描用于观察矿石的微观结构特征,可以评估矿石的渗透性,为矿山开采和矿井排水等工作提供依据。本文... 电镜扫描(SEM)常应用于岩土工程研究,通过对岩石样的细观扫描、微观成像可得到岩石表面形貌的放大图片,来研究岩石的渗透系数。将电镜扫描用于观察矿石的微观结构特征,可以评估矿石的渗透性,为矿山开采和矿井排水等工作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在甘肃早子沟金矿采集的矿井岩石的孔隙裂隙进行电镜扫描实验,获得了该矿井岩石的细观图像;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对电镜扫描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最佳阈值Tb;利用Image-Pro-Plus软件对进行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孔隙参数进行提取;最后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以观察矿井岩石的渗流通道和连通性。研究结果表明,对早子沟金矿矿井岩石的SEM图像的解析,可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互印证,从该矿床矿井中采集的不同岩石类型普遍显示出较低的孔隙率和渗透率特性。在孔隙率相近的不同岩石样本中,分形维数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指标来区分孔隙结构复杂性。由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岩石的微观孔隙渗流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可知,该金矿岩石样本的连通度较差,因此该区域地层富水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扫描 渗透性 MATLAB Image-Pro-Plus软件 早子沟金矿 甘肃
下载PDF
甘肃加甘滩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田向盛 第鹏飞 +2 位作者 刘东晓 王建飞 何广武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3期40-51,共12页
位于西秦岭夏河—合作断裂带南侧的加甘滩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金矿床。为了确定金的载金矿物及其赋存形式,利用显微测试技术对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原生矿石样品进行了详细观察,... 位于西秦岭夏河—合作断裂带南侧的加甘滩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金矿床。为了确定金的载金矿物及其赋存形式,利用显微测试技术对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原生矿石样品进行了详细观察,确定原生浸染状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含砷黄铁矿和毒砂,但在扫描电子显微镜背散射(BSE)图像观察中均未发现自然金包裹体,故确定金在载金矿物中的赋存形式为次显微不可见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的赋存状态 次显微不可见金 加甘滩金矿 甘肃省
下载PDF
西秦岭造山带早子沟金矿床金矿化特征及找矿潜力评价
3
作者 田向盛 孙新春 +1 位作者 邱昆峰 王玉玺 《黄金》 CAS 2024年第4期65-70,共6页
早子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夏河—合作地区,是夏河—合作地区乃至西秦岭造山带经济价值最高的金矿床之一。基于早子沟金矿床找矿勘探新近发现的地质现象,对早子沟金矿床地质和金矿化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前人年代学数据,对微细... 早子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夏河—合作地区,是夏河—合作地区乃至西秦岭造山带经济价值最高的金矿床之一。基于早子沟金矿床找矿勘探新近发现的地质现象,对早子沟金矿床地质和金矿化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前人年代学数据,对微细浸染型/细脉状毒砂-黄铁矿型和脉状石英-辉锑矿-自然金型2类金矿化的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进行探讨,认为二者成矿时代相差较大,可能存在不同的源区。早子沟金矿床2类金矿化分别在浅部岩体周围断裂发育部位和深部低角度断裂发育部位显示出了较好的成矿潜力,应作为下一步找矿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子沟金矿床 矿床地质 矿床成因 潜力分析 深部找矿 金矿化
下载PDF
加甘滩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探 被引量:11
4
作者 代文军 史文全 +2 位作者 李鸿睿 田向盛 姚兴华 《黄金》 CAS 2016年第1期18-22,共5页
加甘滩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南缘,是西秦岭西段近年来勘查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矿体主要呈脉状、板状、透镜状赋存于下三叠统隆务河组长石石英变砂岩、粉砂质板岩内,并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金矿化与硅化、赤(褐)铁矿化、碳酸盐化... 加甘滩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南缘,是西秦岭西段近年来勘查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矿体主要呈脉状、板状、透镜状赋存于下三叠统隆务河组长石石英变砂岩、粉砂质板岩内,并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金矿化与硅化、赤(褐)铁矿化、碳酸盐化、毒砂化及辉锑矿化等关系密切。通过对区域地质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蚀变组合特征等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成矿具有多阶段性,成矿热液具多期性,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构造蚀变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加甘滩金矿床 甘肃
下载PDF
甘南地区三个特大型金矿主矿体及矿石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耀宇 雒晓刚 +3 位作者 刘春先 殷超 田向盛 麻红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250-252,共3页
甘南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以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勘查院为主要勘查单位,用20余年的时间,在甘南地区已发现和探明了3处特大-超大型、3处大型、10处中型共16处中型以上金矿矿产地,确立了夏河-合作和玛曲-碌曲两个金矿富集区,本文对... 甘南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以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勘查院为主要勘查单位,用20余年的时间,在甘南地区已发现和探明了3处特大-超大型、3处大型、10处中型共16处中型以上金矿矿产地,确立了夏河-合作和玛曲-碌曲两个金矿富集区,本文对玛曲县大水、合作市早子沟和夏河县加甘滩三个特大-超大型金矿的主矿体及矿石特征做一初步的总结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金矿 主矿体特征 矿石特征 对比分析 甘南地区
下载PDF
西准噶尔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晓伟 杨春霞 +1 位作者 刘景显 田向盛 《矿产与地质》 2012年第5期423-429,共7页
西准噶尔地区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年龄多集中于300Ma左右,在时代上属于晚石炭世,A型花岗岩具有具有高硅、低铝、富碱、准铝质-弱过铝质、贫钙、低镁,10000×Ga/Al比值较大,强烈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及Zr、Y、Ga等元素,Sr... 西准噶尔地区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年龄多集中于300Ma左右,在时代上属于晚石炭世,A型花岗岩具有具有高硅、低铝、富碱、准铝质-弱过铝质、贫钙、低镁,10000×Ga/Al比值较大,强烈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及Zr、Y、Ga等元素,Sr、Ba强烈亏损,稀土配分模式图呈现典型的右倾"海鸥型"等,并且在A1-A2型花岗岩判别图解显示具有典型的铝质A型的A2型花岗岩特征,表明A型花岗岩可能是年轻地壳(洋壳和岛弧)部分熔融形成的英云闪长-花岗闪长岩质岩浆经进一步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具备规模成矿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碰撞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西准噶尔
下载PDF
甘肃早子沟金矿矿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及H-O-S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东晓 第鹏飞 +6 位作者 张鑫 王玉玺 汤庆艳 王金荣 龚全胜 梁志录 田向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5,共8页
对早子沟金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测温和H-O-S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20.8~257.5℃,主要集中于150~230℃(平均为178.0℃),冰点温度介于-3.6^-0.1℃(平均为-1.6℃).由此计算得到盐度介于0.18%~5.86%(平均2.61%)... 对早子沟金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测温和H-O-S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20.8~257.5℃,主要集中于150~230℃(平均为178.0℃),冰点温度介于-3.6^-0.1℃(平均为-1.6℃).由此计算得到盐度介于0.18%~5.86%(平均2.61%),密度介于0.78~0.97 g/cm3(平均0.91 g/cm3).对6件石英样品的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DV-SMOW)介于-99.8^-91.40,δ(18OH2O)介于-2.53~4.08,表明成矿流体可能由岩浆水或变质水与大气降水或地下水混合形成.黄铁矿样品的δ(34S)均为负值,具有较窄的分布区间,介于-14.2^-7.6,说明成矿物质可能由区域内的岩浆岩或变质岩所提供.早子沟金矿可能形成于晚三叠世秦岭造山带后碰撞的伸展构造环境中,此时岩石圈拆沉导致软流圈上涌,引发下地壳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岩浆作用晚期热液携带成矿物质向上运移,经受了大气降水或地下水的混合作用,最终,含矿热液在构造破碎带中沉淀、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特征 H-O-S同位素 早子沟金矿 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东秦岭蓝田和牧护关岩体地球化学、锆石SIMS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刘锐 陈觅 +2 位作者 田向盛 胡珩 杨德品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9-480,共12页
蓝田和牧护关岩体位于东秦岭造山带西端,两者以洛南-栾川断裂为界。前者主要岩性为巨斑状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而后者主要由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选自两岩体的锆石韵律震荡环带发育,Th/U大于0.1,属于岩... 蓝田和牧护关岩体位于东秦岭造山带西端,两者以洛南-栾川断裂为界。前者主要岩性为巨斑状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而后者主要由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选自两岩体的锆石韵律震荡环带发育,Th/U大于0.1,属于岩浆成因锆石,其SIMS U-Pb年龄分别为147±2 Ma和149±1 Ma,均形成于晚侏罗世。蓝田和牧护关岩体锆石εHf(t)值分别集中于-16.9^-7.2和-9.3^-6.8,二阶段Hf模式年龄集中范围分别为1.7~2.3 Ga和1.6~1.8 Ga,指示它们的岩浆来源可能主要为新生的早-中元古代地壳物质。岩石地球化学进一步指示二者形成经历了古老地壳熔融、围岩混染、岩浆混合和结晶分异等复杂演化过程。综合研究表明,东秦岭地区约150 Ma的岩浆作用代表了该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石圈伸展作用,其动力学背景很可能与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大陆边缘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U-PB年龄 HF同位素 岩石圈伸展 东秦岭
下载PDF
甘肃加甘滩超大型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及控矿因素 被引量:7
9
作者 白云 李鸿睿 +1 位作者 史文全 田向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124,共8页
甘肃加甘滩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北缘,是夏河—合作金矿带南缘新发现的具有超大型找矿潜力的金矿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分析了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并剖析了控矿因素。研究表明:(1)由矿床厚度变化规律可知,矿区西... 甘肃加甘滩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北缘,是夏河—合作金矿带南缘新发现的具有超大型找矿潜力的金矿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分析了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并剖析了控矿因素。研究表明:(1)由矿床厚度变化规律可知,矿区西部见矿厚度明显大于东部,表明矿体具有往西部深部延伸的趋势;(2)由品位变化规律可知,品位高值集中区主要位于矿区5#~0#线中部区域,表明该区为成矿物质沉淀集中区,矿区西部至东部品位总体体现出由高至低的演化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可能从西部被运移至东部;(3)由总体矿化富集规律可知,矿区西部矿化强度明显大于东部,中部虽然存在着一低洼地带,但可能是存在构造破矿的原因。通过对矿床控矿因素的解析,认为地层、构造及蚀变作用等因素与矿床的形成密不可分,其中,构造为主要控矿因素。结合矿床矿化富集规律、控矿因素及矿区最新钻探施工成果,进一步分析认为矿区西部深部及其外围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下一步探矿工作应围绕矿区西部深部或北西部外围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矿化富集规律 品位变化规律 控矿因素 找矿潜力
下载PDF
甘肃夏河—合作成矿带早子沟金矿绿色矿山建设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向盛 侯翠霞 +3 位作者 姜桂鹏 于明海 吴锋 蒲万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7-1732,共6页
建设绿色矿山是新形势下保证矿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在恢复生态系统基础上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早子沟金矿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第一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树立了绿色发展理念,在采矿... 建设绿色矿山是新形势下保证矿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在恢复生态系统基础上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早子沟金矿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第一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树立了绿色发展理念,在采矿、选矿、资源高效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均进行了科技创新,确保了矿山开发、生态环境、地方群众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具有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矿山及社区环境生态化的高标准绿色矿山企业,可为区域绿色矿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河—合作成矿带 早子沟金矿 绿色矿山 矿产资源
下载PDF
甘肃省合作早子沟金矿半工业试验研究
11
作者 田向盛 仲海书 +2 位作者 张涛 郭军锋 聂赵军 《西部资源》 2022年第5期162-165,共4页
利用MPP小型浮选连续试验系统对甘肃省合作早子沟金矿进行半工业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金精矿品位达98.25g/t,富集比为56.5,回收率为79.06%,金回收率高,成本低,金精矿产品中银品位也达到了84.98g/t,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适用于对金尾... 利用MPP小型浮选连续试验系统对甘肃省合作早子沟金矿进行半工业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金精矿品位达98.25g/t,富集比为56.5,回收率为79.06%,金回收率高,成本低,金精矿产品中银品位也达到了84.98g/t,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适用于对金尾矿资源的大量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子沟金矿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微细粒浸染型
下载PDF
甘肃省合作早子沟金矿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分析
12
作者 田向盛 仲海书 +2 位作者 聂赵军 郭军锋 张涛 《西部资源》 2022年第6期168-170,182,共4页
对甘肃省合作早子沟金矿矿石样品进行的精细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矿石中金属矿物相对含量为5.59%,其中,金属硫化物占5.02%,金属氧化物占0.57%。脉石矿物相对含量为94.41%,以石英为主。化学分析显示:样品平均金品位6.32g/t,金矿物以自然... 对甘肃省合作早子沟金矿矿石样品进行的精细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矿石中金属矿物相对含量为5.59%,其中,金属硫化物占5.02%,金属氧化物占0.57%。脉石矿物相对含量为94.41%,以石英为主。化学分析显示:样品平均金品位6.32g/t,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金矿物粒度分布以微粒金为主,占60.13%。矿石工艺类型为中等硫化物微细粒浸染型含金矿石。通过本次矿石矿物结构特征分析研究,将为该矿区制定合理的选冶工艺提供了矿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子沟金矿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微细粒浸染型
下载PDF
甘南地区加甘滩金矿床主矿体特征及其与区域典型矿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耀宇 姚兴华 +1 位作者 田向盛 冯兰君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1期50-63,共14页
甘南地区是甘肃省重要的金矿集中分布区,经过30多年的地质勘查,分别形成了以早子沟、加甘滩、以地南等金矿床为代表的夏河—合作金矿富集区和以大水、辛曲等金矿床为代表的忠曲—大水金矿富集区。采用典型矿床解剖和金矿富集区区域类比... 甘南地区是甘肃省重要的金矿集中分布区,经过30多年的地质勘查,分别形成了以早子沟、加甘滩、以地南等金矿床为代表的夏河—合作金矿富集区和以大水、辛曲等金矿床为代表的忠曲—大水金矿富集区。采用典型矿床解剖和金矿富集区区域类比的方法,通过系统总结加甘滩特大型金矿床主矿体特征,并对比分析2个金矿富集区勘查程度达到详查或勘探的5个大中型典型金矿床主矿体特征及其控矿因素,以期为甘南地区大中型金矿床地质研究提供范例。加甘滩金矿床主矿体规模以中型为主,金平均品位为2.20×10^(-6)~3.77×10^(-6),查明金资源量占矿区总资源量的57.27%;对比可知,5个金矿床的矿带规模大,其长度大于1000 m,控制斜深大于400 m,主矿体数量占矿区全部矿体数量的1.98%~7.14%,除加甘滩金矿之外,其余矿床查明金资源量占矿区总资源量的75%~79%,单个主矿体资源量大于1.5 t,且特大型、大型和中型金矿床分别圈出大型、中型和小型资源量规模的主矿体;夏河—合作矿集区主矿体规模为大中型,金平均品位小于3.5×10^(-6),忠曲—大水矿集区主矿体规模为中型,金平均品位大于5×10^(-6),即后者矿体规模相对较小但品位较富。研究表明:2个金矿富集区主矿体的控矿因素主要为断裂和中酸性岩脉。研究认为加甘滩金矿仍具有很大的勘查空间和找矿前景,若加大矿区近外围及深部探矿力度,有望大幅提升矿区金资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富集区 控矿因素 主矿体特征 典型矿床 深部找矿 加甘滩金矿 甘南地区
下载PDF
甘肃某超大型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鸿睿 史文全 田向盛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47,共4页
甘肃是西秦岭地区金矿床的主要集中区,新近又发现了一超大型金矿床。为了更好地利用该金矿资源,进行了详细地选矿试验研究。针对原矿中矿物种类复杂(金属矿物较少,非金属矿物含量较大)、嵌布粒度细小且不均匀的特性,通过全泥氰化法提金... 甘肃是西秦岭地区金矿床的主要集中区,新近又发现了一超大型金矿床。为了更好地利用该金矿资源,进行了详细地选矿试验研究。针对原矿中矿物种类复杂(金属矿物较少,非金属矿物含量较大)、嵌布粒度细小且不均匀的特性,通过全泥氰化法提金的工艺流程,获得了金浸出率85.13%的良好指标,因此推荐该方法作为矿床矿石的选矿工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选矿试验 甘肃
下载PDF
西准噶尔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晓伟 杨春霞 +1 位作者 刘景显 田向盛 《甘肃地质》 2011年第2期11-19,共9页
西准噶尔地区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年龄多集中于300Ma左右,在时代上属于晚石炭世,A型花岗岩具有高硅、低铝、富碱、准铝质—弱过铝质、贫钙、低镁,10 000×Ga/Al比值较大,强烈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及Zr、Y、Ga等元素,Sr、B... 西准噶尔地区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年龄多集中于300Ma左右,在时代上属于晚石炭世,A型花岗岩具有高硅、低铝、富碱、准铝质—弱过铝质、贫钙、低镁,10 000×Ga/Al比值较大,强烈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及Zr、Y、Ga等元素,Sr、Ba强烈亏损,稀土配分模式图呈现典型的右倾"海鸥型"等,并且在A1-A2型花岗岩判别图解显示具有典型的铝质A型的A2型花岗岩特征,表明A型花岗岩可能是年轻地壳(洋壳和岛弧)部分熔融形成的英云闪长—花岗闪长岩质岩浆经进一步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具备规模成矿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碰撞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西准噶尔
原文传递
甘肃加甘滩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10
16
作者 田向盛 王建飞 +2 位作者 赵志成 何广武 丁伟强 《甘肃地质》 2016年第1期25-31,共7页
位于西秦岭夏河—合作断裂带南侧的加甘滩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特大型金矿床。共发现了316条金矿体,赋存于三叠纪隆务河组石英长石砂岩夹粉砂质板岩中,呈雁行状、羽状分布。矿体产出严格受F1断裂破碎带控制,呈脉状、长条状、透镜... 位于西秦岭夏河—合作断裂带南侧的加甘滩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特大型金矿床。共发现了316条金矿体,赋存于三叠纪隆务河组石英长石砂岩夹粉砂质板岩中,呈雁行状、羽状分布。矿体产出严格受F1断裂破碎带控制,呈脉状、长条状、透镜状、不规则状产出,矿体厚度变化较大,分支复合,膨大缩小明显,倾斜方向上矿体连续性较差,多尖灭再现。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赤铁矿、褐铁矿、辉锑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绢云母、少量方解石等,近地表主要为褐铁矿化碎裂砂岩型,原生金矿石主要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化板岩型。矿石结构包括粒状结构、交代结构、胶状结构、纤维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星点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网脉状构造、碎裂构造、纹层状构造等。围岩蚀变强烈,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成矿作用可划分为两期4阶段。初步分析表明矿床属于中—低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该金矿类型的发现与勘查,对于甘南地区金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加甘滩金矿 甘肃 西秦岭
原文传递
金川铜镍矿床中新生代抬升冷却过程:来自裂变径迹的证据
17
作者 田向盛 杨婧 +1 位作者 刘东晓 第鹏飞 《甘肃地质》 2016年第2期50-55,75,共7页
本文基于热年代学理论,利用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数据及对磷灰石热史的模拟,分析探讨金川铜镍矿床在中新生代的抬升冷却过程,认为金川超基性岩体自中生代以来一直处于持续的冷却抬升阶段,且在中侏罗世和晚白垩世早期经历了两期快速... 本文基于热年代学理论,利用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数据及对磷灰石热史的模拟,分析探讨金川铜镍矿床在中新生代的抬升冷却过程,认为金川超基性岩体自中生代以来一直处于持续的冷却抬升阶段,且在中侏罗世和晚白垩世早期经历了两期快速的抬升冷却事件,推断此事件与青藏高原后期活动时间相对应,证明金川岩体受到该事件的远程效应波及,致使该矿床遭受了一定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铜镍矿床 锆石 磷灰石 裂变径迹 抬升冷却
原文传递
甘肃天水市喂儿沟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含矿性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窦小雨 田向盛 胡晓隆 《甘肃地质》 2016年第1期45-51,共7页
喂儿沟金及多金属矿勘查区,通过开展1:10 000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出单元素和综合异常。元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u、As、Sb、Pb元素是找矿指示元素,R型聚类分析可将元素组合分为中低温和高温元素组合。结合勘查区地层、岩性、构造分布... 喂儿沟金及多金属矿勘查区,通过开展1:10 000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出单元素和综合异常。元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u、As、Sb、Pb元素是找矿指示元素,R型聚类分析可将元素组合分为中低温和高温元素组合。结合勘查区地层、岩性、构造分布特征和元素异常展布,对圈定出的8处综合异常进行评价筛选,甲类综合异常为Ap-2、4、8,元素异常套合好,浓集中心明显,在异常区内均发现金多金属矿体;乙类异常为Ap-3、6、7,具有进一步查证价值。该区的找矿成果表明,在甘肃西秦岭地区土壤测量成为方便、快捷的找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测量 地球化学异常 异常查证 含矿性评价 喂儿沟金矿 西秦岭地区
原文传递
甘肃夏河县直合完干金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窦小雨 田向盛 +4 位作者 付男 刘春先 邵小靖 罗永贤 刘龙 《甘肃地质》 2012年第2期50-53,共4页
直合完干金矿处于西秦岭褶皱带北部,属夏河—合作金、汞、锑、银成矿带,通过对矿区土壤地球化学资料研究,显示了金土壤异常与金矿化蚀变带空间分布的吻合性,金异常成为金矿化带重要的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开展异常查证及矿区找矿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西秦岭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直合完干金矿 夏河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