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事人宪法援引的实践考察与规范化路径
1
作者 魏健馨 田圣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05-215,共11页
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可有效回应社会层面对宪法实施的功能需求,进一步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大数据分析,可以清晰地把握宪法援引案例的总体分布情况。通过类型化梳理,当事人的宪法援引方式包括罗列式、关联式、说明式... 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可有效回应社会层面对宪法实施的功能需求,进一步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大数据分析,可以清晰地把握宪法援引案例的总体分布情况。通过类型化梳理,当事人的宪法援引方式包括罗列式、关联式、说明式和回应式,法院对不同援引方式的回应主要包括不予支持、纠正援引和认可援引。司法实践显示,对当事人的宪法援引有回应的必要,但法院的回应率相对较低。法院对当事人宪法援引的重视程度、规范化程度以及回应能力均需进一步提升。为此,应确立援引原则、明确回应情形、开展援引培训、制发指导性文件和案例,以推动宪法援引规范化发展,使其成为有迹可循的宪法实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裁判 宪法援引 宪法实施 宪法治理
下载PDF
宪法学视角:统一战线团结功能的再塑造
2
作者 魏健馨 田圣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1-109,共9页
统一战线在为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奠定坚实群众基础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其核心功能可以简要概括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功能,通过达成社会共识来实现既定的国家目标。统一战线相关制度规范作为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 统一战线在为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奠定坚实群众基础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其核心功能可以简要概括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功能,通过达成社会共识来实现既定的国家目标。统一战线相关制度规范作为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宪法并拥有不可否认的正当性。在国际格局和主要国家间力量对比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应当通过团结功能的再塑造挖掘其当代价值,使其保有与时俱进的活力。通过宪法学视角审视统一战线的团结功能的再塑造,重在制度与机制的并举,通过宪法增进国家认同,强化制度优势,获得国内与国际两方面的双重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 团结功能 国家认同
下载PDF
宪法援引中的社会调控功能
3
作者 魏健馨 田圣文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23-33,共11页
对司法裁判的大数据检视,可以获知法官或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进行宪法援引的做法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具有普遍性。宪法援引属于司法领域的宪法实施,同时也是宪法适用的初级阶段,有助于宪法解释制度的落实。宪法援引过程体现了宪法的法规范... 对司法裁判的大数据检视,可以获知法官或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进行宪法援引的做法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具有普遍性。宪法援引属于司法领域的宪法实施,同时也是宪法适用的初级阶段,有助于宪法解释制度的落实。宪法援引过程体现了宪法的法规范功能、法秩序统一功能、提供权源基础功能以及社会调控功能。风险社会下,“国家—社会—个人”多元结构显现,对宪法社会调控功能的需求进一步放大。社会调控功能作为结果导向的衍生性功能,建立在另外三种功能的基础之上,其中法规范功能与法秩序统一功能属于基础性角色,提供权源基础功能则充当连接性角色。以上功能相互作用,使宪法援引成为宪法调控社会系统内部分化、促进各类主体之间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援引 社会调控 宪法功能 宪法实施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法治保障研究
4
作者 魏健馨 蒋露 +1 位作者 田圣文 李洪琛 《天津法学》 2023年第2期5-15,共11页
基层社会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通常被认为是具有人口、文化、地缘属性的组织形态,与社会成员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从农耕文明向商工文明的转型,基层社会的传统属性已有重大改观。国家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挑战和更... 基层社会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通常被认为是具有人口、文化、地缘属性的组织形态,与社会成员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从农耕文明向商工文明的转型,基层社会的传统属性已有重大改观。国家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挑战和更高要求。依据治理理论,基层社会治理表现为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和治理目标的多向度性。在法学视域中,法治保障是基层社会治理和保持社会秩序稳定的基本要求和必要途径。法治保障的回应体现在,国家法与“民间法”并举,强化法治思维,健全配套机制,实行“三治”融合。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对基层社会治理法治保障进行深入研究正当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 基层社会治理 法治保障
下载PDF
我国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及其法治化进路 被引量:4
5
作者 田圣文 苑银和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46-50,共5页
将ODR(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分为在线协商、在线调解、在线仲裁、在线诉讼的概括性分类方式并没有厘清ODR与ADR之间的区别,无法满足当前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需要,应综合考虑参与纠纷解决的主体性质,将ODR分为法院式ODR、自主式ODR与复合式OD... 将ODR(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分为在线协商、在线调解、在线仲裁、在线诉讼的概括性分类方式并没有厘清ODR与ADR之间的区别,无法满足当前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需要,应综合考虑参与纠纷解决的主体性质,将ODR分为法院式ODR、自主式ODR与复合式ODR并作分类考察。相比于我国ODR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应用困境,其所面临的法律困境更为紧迫,尽管如此,当前仍不宜采取制定单行法的方式对ODR进行调整,应在现有法律体系基础上通过法律解释、法律调整等方式逐步纳入ODR,由法院式ODR带动自主式ODR发展,以进一步明确我国ODR的发展方向,实现ODR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R 纠纷解决 法院信息化 法治化
下载PDF
环境权主体辨析及其在我国宪法中的表达
6
作者 田圣文 苑银和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8-34,共7页
探讨环境权入宪问题之前应首先就环境权主体问题加以明确。受非人类中心主义影响,有学者主张将“自然体”作为环境权主体,但从权利本身及逻辑自洽角度都难以实现其主体价值证成。以“人”作为环境权主体的理论中,公民、公众、国家及社... 探讨环境权入宪问题之前应首先就环境权主体问题加以明确。受非人类中心主义影响,有学者主张将“自然体”作为环境权主体,但从权利本身及逻辑自洽角度都难以实现其主体价值证成。以“人”作为环境权主体的理论中,公民、公众、国家及社会等主体各有其局限性。环境权主体的确定既要求实体性与整体观,又要求区分权利享有主体与行使主体。结合环境权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环境权主体宜界定为人类,人类环境权是一种自得权。尽管我国当前尚未明确环境权,但我国《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义务的规定及其指导下的环境立法确保了环境权利的实现,而“生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入宪更是为人类环境权的进一步实现提供了宪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权入宪 环境权主体 生态文明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宪法实施视域中司法裁判宪法援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魏健馨 田圣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3,共9页
全面推进宪法实施采用广义的宪法实施内涵,有利于将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规范贯彻落实到国家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是宪法实施在司法领域的具体实践,因此,对宪法援引的实证研究能够获得宪法实施的直观印象。借助于... 全面推进宪法实施采用广义的宪法实施内涵,有利于将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规范贯彻落实到国家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是宪法实施在司法领域的具体实践,因此,对宪法援引的实证研究能够获得宪法实施的直观印象。借助于新兴的大数据技术,检索含有宪法援引内容的裁判文书,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形成关于宪法援引案件的系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运用宪法学原理对宪法援引进行解析,以主体为宪法援引的区分标准,将其分解为当事人宪法援引与法院宪法援引两种不同类型,便于深入考察司法实践中宪法援引的具体方式和实际效果,进一步印证宪法援引在推进宪法全面实施过程中所具有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实施 司法裁判 宪法援引 大数据 宪法观念
下载PDF
司法裁判中宪法援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魏健馨 田圣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133,207,共14页
推进宪法的全面实施要求进一步考察司法领域中的宪法实施路径。宪法援引是宪法在司法领域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大数据视角下的数据检索与案例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情况,从而展开司法领域中宪法实施的实证研... 推进宪法的全面实施要求进一步考察司法领域中的宪法实施路径。宪法援引是宪法在司法领域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大数据视角下的数据检索与案例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情况,从而展开司法领域中宪法实施的实证研究。以援引主体为标准,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可分为法院宪法援引和当事人宪法援引。对不同时段宪法援引案件进行全国性、地方性大数据统计以及具体案例的归纳分析,检视当前我国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现状,发现法院的宪法援引案件数量明显少于当事人的宪法援引案件;无论是宪法援引的形式还是社会影响力,法院的宪法援引比当事人的宪法援引更具代表性;两种宪法援引都存在规范化问题。宪法援引应遵循基本的原则,设定适当的前提条件,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应就宪法援引的规范性要求作出统一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司法裁判 宪法援引
下载PDF
爱国统一战线功能的宪法学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健馨 田圣文 《天津法学》 2022年第4期5-13,共9页
爱国统一战线为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发挥着独特作用。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化以及大国关系的紧张化,爱国统一战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通过功能重塑挖掘其当代价值。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兼具时代功能并发... 爱国统一战线为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发挥着独特作用。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化以及大国关系的紧张化,爱国统一战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通过功能重塑挖掘其当代价值。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兼具时代功能并发挥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一核心功能,本质上属于特定的社会共识。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的规定代表了人民意志对爱国统一战线的认可,具有宪法上的正当性。促进达成国家认同是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功能的具体路径之一,也是爱国统一战线的运行机制所在。国家认同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面向,爱国统一战线的功能重塑需要国内与国际的双重推动,具体体现在增进宪法认同、完善制度建设、协同海内外力量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统一战线 社会共识 国家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