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醇胺乳酸盐离子液体吸收SO_2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性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晨星 任树行 +2 位作者 侯玉翠 田士东 吴卫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7-24,共8页
测定了常压下乙醇胺乳酸盐-水二元混合体系纯组分及混合液在303.15~333.15 K温度内的密度和黏度,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通过Jouyban-Acree模型将密度、黏度数据与温度和组成进行关联,得到关联参数。实验还测定了不同水分含量下该体系饱... 测定了常压下乙醇胺乳酸盐-水二元混合体系纯组分及混合液在303.15~333.15 K温度内的密度和黏度,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通过Jouyban-Acree模型将密度、黏度数据与温度和组成进行关联,得到关联参数。实验还测定了不同水分含量下该体系饱和吸收SO2后的密度、黏度。结果表明:该二元混合体系的密度随着温度以及水含量的增大而下降;在水分含量低时该体系的黏度随着温度以及含水量的增大而急剧下降;在水分质量分数超过60%时,含水量对黏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在相同条件下饱和吸收SO2后,该体系的密度和黏度比吸收前的略有增大。另外,分别由密度和黏度实验数据计算不同温度及组成下该二元体系的超额摩尔体积VE和混合黏度变化Δη,结果均为负值,产生了负偏差,说明离子液体与水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乙醇胺乳酸盐 密度 黏度 吸收 SO2
下载PDF
离子液体水溶液吸收模拟烟气中SO_2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晨星 任树行 +3 位作者 侯玉翠 王一鸣 田士东 吴卫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22-227,共6页
建立了一套放大脱硫装置,利用该装置研究了乙醇胺乳酸盐([MEA]L)水溶液在不同条件下吸收SO2的性能,确定出了较优的实验条件,并在该条件下进行吸收-解吸SO2循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烟气中SO2的去除率随[MEA]L中水分的增加而增加;SO2的去... 建立了一套放大脱硫装置,利用该装置研究了乙醇胺乳酸盐([MEA]L)水溶液在不同条件下吸收SO2的性能,确定出了较优的实验条件,并在该条件下进行吸收-解吸SO2循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烟气中SO2的去除率随[MEA]L中水分的增加而增加;SO2的去除率随着气液比的减少而增加,在气液比为420,SO2浓度为2850~14280 mg·m-3范围内时,出口烟气中SO2浓度均小于285 mg·m-3,满足排放标准;烟气中的CO2对[MEA]L水溶液吸收SO2没有影响;利用蒸汽对富液进行解吸再生,解吸后的贫液可以继续使用,并且仍具有很高的SO2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乙醇胺乳酸盐 水溶液 吸收 解吸 SO2
下载PDF
基于煤层气甲烷富集的固体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3
作者 程春晖 明淑君 +3 位作者 庞磊 田士东 李克伦 李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15-6232,共18页
煤层气(CMM)中的甲烷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可持续的低碳清洁能源,亦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爆炸和温室气体污染物。因此寻找一种稳定且高效的甲烷富集技术,对于增加目前煤炭开采业的安全系数及克服常规天然气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煤层... 煤层气(CMM)中的甲烷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可持续的低碳清洁能源,亦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爆炸和温室气体污染物。因此寻找一种稳定且高效的甲烷富集技术,对于增加目前煤炭开采业的安全系数及克服常规天然气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煤层气中存在大量杂质已成为其工业化大规模利用的关键技术障碍,尤其是对二氧化碳和氮气污染物的高效分离。本文综述了在煤层气甲烷富集真空变压吸附工艺(VPSA)过程中的两个主要方向:二氧化碳捕集(CO_(2)/CH_(2)分离)和天然气净化(CH_(2)/N_(2)分离),其中制备高效分离甲烷气体混合物的固体吸附剂是VPSA技术的核心突破点。进而重点分析和比较了碳基吸附材料、沸石分子筛和金属有机骨架这三种典型的固体吸附剂在上述两个方向上分离或吸附甲烷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其中在吸附剂表面耦合不同功能的官能团或在纳米尺度上微调其孔隙结构将是不断提高煤层气甲烷富集吸附分离效率的有效途径。此外还讨论了固体多孔材料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希望在帮助研究人员了解CMM甲烷富集吸附剂的技术前提下,理解并设计出新型吸附剂以期满足工业上多重苛刻的甲烷分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甲烷富集 固体吸附剂 二氧化碳捕集 天然气净化
下载PDF
新型溶剂离子液体用于NO_x排放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田士东 张生军 +3 位作者 杜秉霖 李克伦 王奕晨 张红星 《当代化工》 CAS 2019年第12期2939-2943,共5页
简述了离子液体、低共熔离子液体、固载化离子液体用于NO_x去除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离子液体吸收NO_x的规律和反应机理,进一步介绍了离子液体在NO_x分析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对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了目前存在的... 简述了离子液体、低共熔离子液体、固载化离子液体用于NO_x去除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离子液体吸收NO_x的规律和反应机理,进一步介绍了离子液体在NO_x分析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对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低成本、高效的离子液体及其材料,离子液体去除NO_x工艺系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NO_x分析检测方法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为新型NO_x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吸收 分离 传感器 NO_x
下载PDF
用于烟气脱硫活性半焦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士东 杜秉霖 +3 位作者 张生军 李克伦 张文权 王奕晨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51-2354,共4页
综述了以半焦或煤为原料制备脱硫活性半焦及其性能的研究现状。对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用于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活性半焦的制备,活性半焦去除污染物过程的动力学、热力学及相关数学模型... 综述了以半焦或煤为原料制备脱硫活性半焦及其性能的研究现状。对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用于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活性半焦的制备,活性半焦去除污染物过程的动力学、热力学及相关数学模型以及活性半焦的清洁化生产工艺是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为新型烟气净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半焦 活化 成型 制备
下载PDF
煤热解半焦的活化及其脱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田士东 张文权 +3 位作者 欧曜文 李克伦 杜秉霖 苏长罗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56-1359,共4页
对两种不同热解工艺产生的半焦XR和ZR的脱硫性能进行分析,发现其穿透硫容均小于2.5 mg/g,不适合直接应用于烟气脱硫。利用CO_(2)活化法制备了两类活性半焦XC和ZC,并考察其脱硫性能及孔隙结构。结果表明,ZC具有最佳综合性能,优化的制备... 对两种不同热解工艺产生的半焦XR和ZR的脱硫性能进行分析,发现其穿透硫容均小于2.5 mg/g,不适合直接应用于烟气脱硫。利用CO_(2)活化法制备了两类活性半焦XC和ZC,并考察其脱硫性能及孔隙结构。结果表明,ZC具有最佳综合性能,优化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950℃,活化时间2 h,CO_(2)流量150 mL/min,其综合硫容达到70.9 mg/g;XC和ZC均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20 nm和1.84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 脱硫 CO_(2) 活化 硫容
下载PDF
低温烟气中NO_x脱除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田士东 郑化安 +3 位作者 张生军 王奕晨 张红星 杜秉霖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1期15-17,20,共4页
针对低温烟气中氮氧化物(NO_x)难以处理的现状,开发低温烟气脱硝技术引起科研工作者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对低温SCR法、活性焦法、氧化-吸收法以及新型方法(如离子液体法、膜法、生物法)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 针对低温烟气中氮氧化物(NO_x)难以处理的现状,开发低温烟气脱硝技术引起科研工作者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对低温SCR法、活性焦法、氧化-吸收法以及新型方法(如离子液体法、膜法、生物法)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探讨了各种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低温烟气脱硝技术的关键以及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推动烟气中NO_x的全面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 低温 脱硝 SCR 活性焦 氧化-吸收
下载PDF
离子液体及其材料用于除汞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田士东 郑化安 +3 位作者 张生军 谭晓婷 李克伦 岳婷婷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0期72-75,共4页
汞污染防治为目前环保领域内关注的热点方向之一,开发新型除汞技术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溶剂,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使用离子液体及其材料除汞新技术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对常规离子液体、... 汞污染防治为目前环保领域内关注的热点方向之一,开发新型除汞技术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溶剂,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使用离子液体及其材料除汞新技术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对常规离子液体、功能化离子液体以及固载化离子液体用于液体除汞和气体除汞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讨论了离子液体及其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为基于离子液体及其材料除汞新技术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废水 天然气 烟气
下载PDF
粉煤灰酸法改性及其对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奕晨 张生军 +3 位作者 田士东 张红星 李克伦 谭晓婷 《煤化工》 CAS 2018年第2期62-65,共4页
采用硫酸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并将改性后的粉煤灰用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根据处理效果,确定粉煤灰最佳改性条件为:H+浓度1.75 mol/L,改性温度常温,改性时间2 h,每升废水中改性后粉煤灰投加量10 g,水处理p H 3.0~4.5。在此基础上,探讨二氧... 采用硫酸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并将改性后的粉煤灰用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根据处理效果,确定粉煤灰最佳改性条件为:H+浓度1.75 mol/L,改性温度常温,改性时间2 h,每升废水中改性后粉煤灰投加量10 g,水处理p H 3.0~4.5。在此基础上,探讨二氧化硫改性粉煤灰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硫可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废水COD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77.7%和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酸法改性 二氧化硫 焦化废水 深度处理
下载PDF
影响乙炔清净废硫酸所制石膏利用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红星 谭晓婷 +3 位作者 王奕晨 岳婷婷 袁璐璐 田士东 《山东化工》 CAS 2016年第5期22-25,共4页
分析了乙炔清净废硫酸所制石膏不能生产出合格水泥的原因,指出废硫酸中的固体杂质、有机物及鏻盐杂质是影响废硫酸所制石膏在水泥生产中的主要原因,对这三者的有效清除能够显著提高最终制备的水泥的品质。
关键词 废硫酸 乙炔 清净 石膏 原因
下载PDF
利用乙炔清净废硫酸制备石膏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红星 谭晓婷 +6 位作者 王少杰 王奕晨 岳婷婷 袁璐璐 田士东 张生军 郑华安 《聚氯乙烯》 CAS 2016年第4期34-36,41,共4页
介绍了废硫酸制备石膏的生产工艺:通过对乙炔清净废硫酸进行处理,然后再与电石渣浆中和,最后制成石膏。采用该石膏可以生产出合格的水泥。
关键词 废硫酸 乙炔 清净 石膏 水泥
下载PDF
磷石膏-废氨水固定CO_2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晓婷 郑化安 +3 位作者 张生军 田士东 张红星 王奕晨 《化工矿物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18,44,共5页
利用企业废氨水、磷石膏与CO_2制备硫酸铵和碳酸钙,可以实现磷石膏和废氨水的资源化利用。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氮硫比、CO_2流量、搅拌速度和水洗预处理对硫酸钙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60... 利用企业废氨水、磷石膏与CO_2制备硫酸铵和碳酸钙,可以实现磷石膏和废氨水的资源化利用。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氮硫比、CO_2流量、搅拌速度和水洗预处理对硫酸钙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60min、液固比8.0、氮硫比2.4、CO_2流量500mL/min、搅拌速度300r/min、水洗预处理3次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硫酸钙的转化率可达到96.11%。试验结果对磷石膏固废的综合利用和CO_2减排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废氨水 二氧化碳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高级氧化及其催化剂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克伦 张生军 +4 位作者 田士东 张红星 王奕晨 谭晓婷 杜秉霖 《陕西煤炭》 2020年第S01期154-158,共5页
随着工业发展,高效水处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高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高效、快速、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高级氧化技术及其催化剂技术在废水处理方面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在已有的研究中... 随着工业发展,高效水处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高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高效、快速、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高级氧化技术及其催化剂技术在废水处理方面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在已有的研究中,高级氧化处理过程中,催化剂可有效促进自由基的快速生成和高效利用,提高反应速率,最终实现温和反应条件下的废水处理。文中介绍了高级氧化处理技术,评述了芬顿氧化及其催化剂、类芬顿氧化及其催化剂、臭氧氧化及其催化剂、湿式氧化及其催化剂、微波氧化及其催化剂、光催化氧化及其催化剂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高级氧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催化剂 难降解 废水
下载PDF
CO_2直接羧基化制备芳香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文涛 田士东 +5 位作者 薛其才 张媚 寇永利 聂颖颖 张生军 郑化安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0期62-66,共5页
芳香酸是一类重要的、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学品,目前大多数芳香酸的生产过程会涉及氧化反应或多步反应,存在副产物多、原子经济性差、成本高和环境不友好等缺点。理论上,芳香酸可以由CO_2和相应的芳香化合物通过C-H直接羧基化得到。相比于... 芳香酸是一类重要的、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学品,目前大多数芳香酸的生产过程会涉及氧化反应或多步反应,存在副产物多、原子经济性差、成本高和环境不友好等缺点。理论上,芳香酸可以由CO_2和相应的芳香化合物通过C-H直接羧基化得到。相比于传统方法,CO_2直接羧化法具有反应流程短、原料成本低、操作简便、绿色高效等优点。本文主要从催化剂角度综述了近年来C-H直接羧化制备芳香酸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路易斯酸性、过渡金属配合物以及有机/无机碱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酸 CO2 直接羧化 催化剂
下载PDF
深部煤层储存CO_2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晓婷 张生军 +1 位作者 田士东 张红星 《山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8期31-34,共4页
CO_2煤层封存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还能驱替煤层中的CH_4,达到煤层气增产的目的。该项技术已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并取得一些实质性进展。本文重点介绍了CO_2-ECBM技术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和影响因素,并对我国开展CO_2-ECBM技术进... CO_2煤层封存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还能驱替煤层中的CH_4,达到煤层气增产的目的。该项技术已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并取得一些实质性进展。本文重点介绍了CO_2-ECBM技术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和影响因素,并对我国开展CO_2-ECBM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ECBM 影响因素 研究现状
下载PDF
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废水行业中的应用进展
16
作者 杜秉霖 田士东 +4 位作者 张生军 李克伦 王奕晨 张红星 谭晓婷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4期81-83,共3页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仅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它是目前已知材料中强度和硬度最高的材料,断裂强度是钢材的200多倍,同时它又具有良好的弹性,拉伸强度可达125 GPa。石墨烯的比表面积极高(理论上为2600 m^2/...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仅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它是目前已知材料中强度和硬度最高的材料,断裂强度是钢材的200多倍,同时它又具有良好的弹性,拉伸强度可达125 GPa。石墨烯的比表面积极高(理论上为2600 m^2/g),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和热性能。利用石墨烯与其它材料进行复合可以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进而在废水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复合材料 废水 吸附
下载PDF
石墨烯的Bottom-up法制备技术新进展
17
作者 杜秉霖 田士东 +2 位作者 张生军 李克伦 张文权 《陕西煤炭》 2020年第S01期166-169,共4页
随着石墨烯需求量的不断加大,掌握高效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很有必要。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分为Top-down和Bottom-up两大类,但Top-down法制备石墨烯存在耗时长、产品尺寸小、难以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等缺陷,迫切需要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来合成高质... 随着石墨烯需求量的不断加大,掌握高效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很有必要。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分为Top-down和Bottom-up两大类,但Top-down法制备石墨烯存在耗时长、产品尺寸小、难以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等缺陷,迫切需要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来合成高质量、大面积的石墨烯。基于这一目的,文中就Bottom-up法制备石墨烯展开讨论,介绍了外延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合成(PECVD)法和溶剂热法等技术,为石墨烯大规模应用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Bottom-up法 外延生长 化学气相沉积 等离子液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