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琳 田夏彪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3,共5页
“五育”融合即通过融合的形式实现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五育”融合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策略,更是一种育人能力,是对新时代“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路径... “五育”融合即通过融合的形式实现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五育”融合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策略,更是一种育人能力,是对新时代“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路径,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在“五育”之中,劳动教育被认为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协调育人价值,是“五育”的主要突破口和“五育”融合教育的关键所在,劳动教育是融通五育的粘合剂,劳动教育需与其余四育建立有机链接,形成融合互动,谋求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小学 劳动教育 劳动
下载PDF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误区及其危害 被引量:10
2
作者 田夏彪 张琼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1,共2页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城市中心"和"农村中心"两种误区,它们共同体现了教育工具化的价值倾向。"城市中心"价值取向的危害是农村教育目的的异化、投资无利化和对象边缘化;"农村中心"价...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城市中心"和"农村中心"两种误区,它们共同体现了教育工具化的价值倾向。"城市中心"价值取向的危害是农村教育目的的异化、投资无利化和对象边缘化;"农村中心"价值取向的危害则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低层次、农村社会发展的低水平、农村教育发展的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价值取向 误区 危害
下载PDF
回归本体:论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5
3
作者 田夏彪 张琼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8期87-93,共7页
返观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历程,其价值取向上呈现出明显的工具化倾向。"城市中心"和"农村中心"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两种价值误区。回归人的发展是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追求,而"教育自身"和"人的... 返观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历程,其价值取向上呈现出明显的工具化倾向。"城市中心"和"农村中心"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两种价值误区。回归人的发展是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追求,而"教育自身"和"人的生命"是农村教育回归本体价值取向的所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工具价值 本体价值 回归本体
下载PDF
论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危机及转向 被引量:4
4
作者 田夏彪 张琼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5-37,共3页
工具化倾向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形成教育和人的“异化”。为摆脱农村教育工具化价值取向的危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是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转向,只有将工具价值建立在本体价值基础上,实现二者的统一,方可促进农村社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工具化 危机 人的发展
下载PDF
民族礼俗的教育内涵、价值与启示——以大理白族礼俗为个案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夏彪 黄丽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4-139,共6页
民族礼俗是一种民族文化。民族礼俗与教育之间是一种相互共生的关系,民族礼俗有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内涵(教育主体的开放性、教育内容的生活性、教育过程的活动性)和教育价值(生命教育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民族认同价值、生态保护价值)。... 民族礼俗是一种民族文化。民族礼俗与教育之间是一种相互共生的关系,民族礼俗有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内涵(教育主体的开放性、教育内容的生活性、教育过程的活动性)和教育价值(生命教育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民族认同价值、生态保护价值)。从借鉴和反思出发,民族礼俗对民族学校教育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民族学校教育发展须遵循民族文化的特性,形成与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礼俗 民族教育 白族 内涵 价值 启示
下载PDF
大学生审美教育缺失的审视 被引量:5
6
作者 田夏彪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共3页
当下大学生审美教育处于缺失状态,表现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学习过程的世俗化和异化,它潜藏着大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畸形和大学精神崩塌的危机。大学生审美教育之所以重要,其原因在于美为教育的本质属性,大学教育理应回归和重视审美教育,让... 当下大学生审美教育处于缺失状态,表现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学习过程的世俗化和异化,它潜藏着大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畸形和大学精神崩塌的危机。大学生审美教育之所以重要,其原因在于美为教育的本质属性,大学教育理应回归和重视审美教育,让美的核心之人文精神在大学生身上得以孕育,方显大学之道。而大学要回归审美教育,可通过加强大学生入学教育的有效性、大学生阅读的经典性、大学生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等途径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审美教育 审视 回归
下载PDF
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思维向度 被引量:4
7
作者 田夏彪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78,共3页
当前,我国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向度呈现出"便利性""有限性""简缩性"等偏误,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为一种手段或商品,造成其远离了社会成员生命生活之果。为促使社会成员民族文化认同自觉之形成,民... 当前,我国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向度呈现出"便利性""有限性""简缩性"等偏误,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为一种手段或商品,造成其远离了社会成员生命生活之果。为促使社会成员民族文化认同自觉之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教育需要确立以人为本在时间上统一"传统、未来、现实"和空间上兼顾"文化个性、时代精神、生活品质"的"三位一体"思维路向,并通过构建"化民成俗"的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结构体系、培育"心灵反思"的民族文化认同教育依托载体、凸显"乡镇基层"的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引导力量来加以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认同 教育 和谐发展 思维向度
下载PDF
民族教育价值观的后现代倾向及审视 被引量:3
8
作者 田夏彪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0-133,共4页
民族教育价值观的后现代倾向表现为学校教育内容的"游戏化"、生活实践的"教育意义"、教育研究的"场域性"等。具有后现代倾向的民族教育价值观为理解民族教育提供新视角的同时,导致民族教育在民族地区发展... 民族教育价值观的后现代倾向表现为学校教育内容的"游戏化"、生活实践的"教育意义"、教育研究的"场域性"等。具有后现代倾向的民族教育价值观为理解民族教育提供新视角的同时,导致民族教育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次问题"、"整体发展问题"上产生价值混乱。民族教育发展要超越后现代困境,必须确立生命化的民族教育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育 后现代 困境 超越
下载PDF
论高中文理“分”的学理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夏彪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6-27,共2页
高中教育存在文理分科是一个事实,即学生从高二起被分成文科班和理科班,文科学生专学所谓的"文科课程",而理科学生则专攻所谓的"理科课程"。且不论高中文理分科之弊端,仅就高中文理"分"的事实而言,其"分"的背后隐含着一定的学理... 高中教育存在文理分科是一个事实,即学生从高二起被分成文科班和理科班,文科学生专学所谓的"文科课程",而理科学生则专攻所谓的"理科课程"。且不论高中文理分科之弊端,仅就高中文理"分"的事实而言,其"分"的背后隐含着一定的学理,需要加以深刻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理 高中 学理 文科学生 教育存在 文科课程 理科课程 理科学生
下载PDF
从“事物”到“人”:民族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兼论潘光旦先生教育思想之启示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夏彪 张超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8期118-121,共4页
当前民族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工具化倾向,主要体现为民族教育价值的"事物化"、民族教育价值的"去乡土化"。民族教育价值取向应从"事物"转向人,人的解放是民族教育价值的基础,实现人的解放必须保证民族教... 当前民族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工具化倾向,主要体现为民族教育价值的"事物化"、民族教育价值的"去乡土化"。民族教育价值取向应从"事物"转向人,人的解放是民族教育价值的基础,实现人的解放必须保证民族教育内容的共享性、民族教育方法的实践性、民族教育研究的生成性。而"位育"是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育 价值取向 人的解放 位育
下载PDF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基于国内外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3
11
作者 田夏彪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3年第1期73-76,共4页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关乎高等教育的质量。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应摆脱"工具化"的倾向,遵循"教学育人""以评促教"的原则推进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改革和建设,确立"发展性"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取向...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关乎高等教育的质量。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应摆脱"工具化"的倾向,遵循"教学育人""以评促教"的原则推进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改革和建设,确立"发展性"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取向、"实践性"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支持系统和完善教师教学能力考评机制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能力 国内外研究 策略
下载PDF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误区的成因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夏彪 《学术探索》 CSSCI 2008年第5期137-141,共5页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城市中心"和"农村中心"两种误区,它们共同具有工具化倾向的特征,形成这两种误区的因素有:教育价值主体、国家体制与政策、城乡文化意识、农村传统思想观念、农村教育发展认识和城乡...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城市中心"和"农村中心"两种误区,它们共同具有工具化倾向的特征,形成这两种误区的因素有:教育价值主体、国家体制与政策、城乡文化意识、农村传统思想观念、农村教育发展认识和城乡现实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 农村中心 工具化 成因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误区的审视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夏彪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第12期18-20,共3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存在误区,表现为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倒错";农村教育结构目的"混乱";农村教育内容方式的"空洞";农村教育社会环境的"去农化"。农村教育发展误区潜藏着巨大危机,使得...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存在误区,表现为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倒错";农村教育结构目的"混乱";农村教育内容方式的"空洞";农村教育社会环境的"去农化"。农村教育发展误区潜藏着巨大危机,使得农村教育"发展"中"败退"和农村经济"增长"中"虚无"。为摆脱农村教育发展误区和消解其危机,需回归"以人为本"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确立"主体需求"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构建"文化个性"的农村教育互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教育 “倒错”误区 审视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危机论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夏彪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7-160,共4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幼儿教育处于一种薄弱状态,虽然幼儿教育机构迅速在乡镇或村落"繁兴"起来,但其实践运行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危机,如过程、管理、需求上表现出来的"成人逻辑"、"非人本"、"被压制&qu...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幼儿教育处于一种薄弱状态,虽然幼儿教育机构迅速在乡镇或村落"繁兴"起来,但其实践运行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危机,如过程、管理、需求上表现出来的"成人逻辑"、"非人本"、"被压制"等特点,给农村幼儿身心发展造成了极大戕害。为此,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幼儿教育发展须从教育供给结构、师资质量、社会风气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加大幼儿教育投入、转变教育观念、净化教育环境来促成未来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让农村幼儿在"生活化"教育之下培养起为人的基础品质和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幼儿教育 应对策略
下载PDF
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负效应的成因及消解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夏彪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98-101,共4页
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着负效应现象,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中的教育颓废和教育发展中的"经济危机",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教育与经济关系认识的偏差,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和重心错位,农村教育文化个性的褪色。为摆脱农村教育与经济... 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着负效应现象,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中的教育颓废和教育发展中的"经济危机",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教育与经济关系认识的偏差,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和重心错位,农村教育文化个性的褪色。为摆脱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负效应,需采取的策略是回归真、善、美相统一的教育本质,构建多元分类的农村教育体系,优先发展农村及农村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经济发展 负效应 教育经济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因应探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夏彪 《现代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17,共4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发展陷入困境,具体表现为:农村学校传统文化教学的"零碎",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农村家庭村落生活结构的"割裂"等。造成此困境的原因是:农村学校价值取向的&q...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发展陷入困境,具体表现为:农村学校传统文化教学的"零碎",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农村家庭村落生活结构的"割裂"等。造成此困境的原因是:农村学校价值取向的"物质性",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的"无力性",农村社会核心价值的"失序性"。未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强和提升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及其质量水平,须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学校教育实践观;凸显农村文化个性,建构农村学校和文化心理场互补机制;加强社会成员启蒙,形成多元和谐的农村终身教育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中小学生 传统文化教育 困境原因 应对策略
下载PDF
教育交往与族群边界模糊——以大理白族为个案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夏彪 施彦岑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10期6-8,共3页
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当下,教育交往空间的拓展强化着族群边界的模糊,具体表现为族际教育交往的频繁化、族内教育交往的现代化和学校教育交往的单一化,其所产生的意义是双重的,既促成族群认同中对外的积极接纳,又使得族群认同中文化内涵的... 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当下,教育交往空间的拓展强化着族群边界的模糊,具体表现为族际教育交往的频繁化、族内教育交往的现代化和学校教育交往的单一化,其所产生的意义是双重的,既促成族群认同中对外的积极接纳,又使得族群认同中文化内涵的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交往 族群边界 族群认同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失衡的审视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夏彪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8-151,共4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处于失衡状态,具体表现为: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城市化"、农村教育目的的"工具化"、农村教育环境条件的"世俗化"。造成这一失衡状态的原因是:农村文化传承主体的"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处于失衡状态,具体表现为: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城市化"、农村教育目的的"工具化"、农村教育环境条件的"世俗化"。造成这一失衡状态的原因是:农村文化传承主体的"无力"、农村"文化心理场"的消减、农村学校的"去乡土化"。为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的良性发展,需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文精神、确立"以人为本"的农村学校教育实践路向、构建农村学校教育与校外"文化心理场"互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教育 文化认同 功能失衡 审视
下载PDF
多元一体: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价值的定位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夏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72,共5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挥"多元一体"价值,通过农村社会成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和谐统一,其缘由在于:农村社会整体转型的现实需求;农村自然人文资源"存扬"的必要性;农村所有社会...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挥"多元一体"价值,通过农村社会成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和谐统一,其缘由在于:农村社会整体转型的现实需求;农村自然人文资源"存扬"的必要性;农村所有社会成员发展的权益诉求;农村教育"以人为本"本质属性的遵循。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多元一体"价值内涵包括两大层面:增强农村社会成员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推动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村社会成员人文精神素养,促进农村社会的内生性发展。现实中要发挥农村教育的"多元一体"价值,须要构建合理的农村教育结构体系,凸显终身教育的必要性;改革功利性教育评价制度,强化以人为本的农村教育实践;优先发展农村及农村教育,营建公平正义的政策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一体 城镇化 农村教育 价值定位
下载PDF
迷失与方向:农村教育城镇化转型误区的突围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夏彪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0-34,共5页
农村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承担着培养"人的城镇化"之重任。然而,现实中的农村教育城镇化转型存在着发展误区,没有起到引领、调节城镇化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 农村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承担着培养"人的城镇化"之重任。然而,现实中的农村教育城镇化转型存在着发展误区,没有起到引领、调节城镇化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反而被城镇化"裹挟吞没",其价值取向、结构功能、主体权益表现出"倒错"、"无序"、"失真"等特征。走出当前农村教育城镇化转型的误区,可采取的对策是:转变教育价值理念,注重农村教育的美育属性;重视农村传统文化,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农村教育结构,强化职业成人教育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教育 转型误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