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珍稀药源植物蛇足石杉(千层塔)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小军 闫志刚 +2 位作者 田夏红 袁经权 冯世鑫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58-2860,共3页
千层塔由于其治疗老年痴呆等疾病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千层塔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内部显微结构、繁育、石杉碱甲提取分离及药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一些... 千层塔由于其治疗老年痴呆等疾病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千层塔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内部显微结构、繁育、石杉碱甲提取分离及药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对未来千层塔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层塔 资源 繁育 石杉碱甲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大豆DNA导入玉米后代植株蛋白质和油分的分析(英文)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慧英 田夏红 +1 位作者 冯锐 刘爱花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6期74-77,共4页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was aimed to explore character variation between different families after DNA introduction and select variant plants with good stability. [Method] The method of pollen-tube-pathway was used ...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was aimed to explore character variation between different families after DNA introduction and select variant plants with good stability. [Method] The method of pollen-tube-pathway was used to introduce total DNA of soybean into normal maize inbred line 7313 for selecting generation by generation. When field characters of maize, grain colors, grain traits and panicle axis colors were stable, the crude protein, gliadin, glutelin and oil content of grains which were selected from variant strains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Result] The grain crude protein, gliadin, glutelin and oil content of line 26h-4-3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se of control treatment. The increments of D3 and D4 generation were 10.34% and 26.70%, 6.58% and 6.28%, 15.09% and 70.34%, 55.82% and 51.52% respectively. All indexes of line 26h-3-1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ese of control treatment and the increments of D3 and D4 generation were 5.67% and 21.63%,1.91% and 2.31%, 10.85% and 62.27%,22.49% and 9.67%. [Conclusion] The crude protein, gliadin, glutelin and oil content of variant line 26h-4-3 and 26h-3-1 were stable, so variant line 26h-4-3 and 26h-3-1 were excellent variant strains which satisfied the requirement of high protein br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DNA Method of pollen-tube-pathway Maize INBRED line Protein Oil
下载PDF
大豆DNA导入玉米后代植株蛋白质和油分的分析
3
作者 张慧英 田夏红 +1 位作者 冯锐 刘爱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0,10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科之间DNA导入后的性状变异情况,并从中筛选优良稳定变异株系。[方法]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大豆总DNA导入普通玉米自交系7313,逐代选择,至玉米田间性状、籽粒颜色、形状、果穗轴色等均稳定,对筛选出的变异株系果穗籽粒进行... [目的]探讨不同科之间DNA导入后的性状变异情况,并从中筛选优良稳定变异株系。[方法]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大豆总DNA导入普通玉米自交系7313,逐代选择,至玉米田间性状、籽粒颜色、形状、果穗轴色等均稳定,对筛选出的变异株系果穗籽粒进行粗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油分含量的测定和比较。[结果]株系26h-4-3的籽粒粗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油分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D3和D4代的提高幅度分别为10.34%和26.70%、6.58%和6.28%、15.09%和70.34%5、5.82%和51.52%;株系26h-3-1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相比也有极大提高,在D3和D4代的提高幅度分别为5.67%和21.63%、1.91%和2.31%、10.85%和62.27%2、2.49%和9.67%。[结论]26h-4-3和26h-3-1变异株系的粗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油分含量都稳定提高,是符合高蛋白育种目标的优良变异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DNA 花粉管通道法 玉米自交系 蛋白质 油分
下载PDF
湛江农垦蔗区应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现状及对策
4
作者 郑志坤 吴如慧 +6 位作者 李华燕 陈梅珠 田夏红 赵丽宏 尤小婷 吴文龙 郑乾坤 《甘蔗糖业》 2023年第1期35-39,共5页
甘蔗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甘蔗螟虫的危害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与质量。利用赤眼蜂对甘蔗螟虫进行生物防治,能够高效绿色地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基于湛江农垦蔗区近年来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试验数据结果总结分析出... 甘蔗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甘蔗螟虫的危害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与质量。利用赤眼蜂对甘蔗螟虫进行生物防治,能够高效绿色地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基于湛江农垦蔗区近年来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试验数据结果总结分析出蔗区的防治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防治对策和建议,以推进赤眼蜂防治大面积推广示范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 赤眼蜂 甘蔗螟虫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广东湛江蔗区甘蔗白条病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夏红 赵建英 +3 位作者 傅华英 施扬 苏俊波 刘建荣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1-737,共7页
为明确粤西蔗区甘蔗白条病的病原类型,对27份新引进的甘蔗品种进行田间病害调查,并对15份疑似发病植株的蔗茎样品进行病菌分离和PCR检测鉴定。2019年和2020年田间调查结果显示,种植的11个甘蔗品种出现典型的白条病症状,其中桂糖08-1589... 为明确粤西蔗区甘蔗白条病的病原类型,对27份新引进的甘蔗品种进行田间病害调查,并对15份疑似发病植株的蔗茎样品进行病菌分离和PCR检测鉴定。2019年和2020年田间调查结果显示,种植的11个甘蔗品种出现典型的白条病症状,其中桂糖08-1589、德蔗12-88、福农11-2907和福农09-7111在新植蔗和宿根蔗上均有发生,自然发病率为0.2%~9.4%。利用白条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特异性引物XAF1/XAR1,对15份病样分离出来的病原细菌进行PCR检测,均可获得608 bp的特异性扩增片段,所得序列完全一致,与来自中国福建、美国佛罗里达州和法国瓜德罗普岛的白条黄单胞菌一致性为100%,在系统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属于PFGE-B型基因型。本研究证实湛江地区11个甘蔗品种发生的白条病是由白条黄单胞菌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白条病 田间症状 分子检测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果蔗新品系粤东8号脱毒组培繁育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田夏红 沈万宽 +3 位作者 刘伟清 揭进 李强有 张曼其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7-129,共3页
果蔗脱毒健康种苗可有效去除宿根矮化病、花叶病等种苗病害病原菌,在生长速度、株高、节间长度、蔗茎产量等方面均比常规种苗有显著提高。本研究以优良果蔗新品系粤东8号为试验材料,从外植体选择、减毒处理、无菌苗获得、病原体检测、... 果蔗脱毒健康种苗可有效去除宿根矮化病、花叶病等种苗病害病原菌,在生长速度、株高、节间长度、蔗茎产量等方面均比常规种苗有显著提高。本研究以优良果蔗新品系粤东8号为试验材料,从外植体选择、减毒处理、无菌苗获得、病原体检测、继代增殖、生根炼苗、假植移栽等方面介绍了粤东8号果蔗脱毒组培苗的繁育技术,为其大量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蔗 粤东8号 脱毒组培苗 繁育技术
下载PDF
国家第14轮甘蔗品种区试湛江站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田夏红 刘建荣 +2 位作者 郑乾坤 赵丽宏 庞生 《甘蔗糖业》 2021年第5期7-13,共7页
2019~2020年度,在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的组织下,湛江综合试验站开展了国家第14轮甘蔗品种区试试验。通过对13个甘蔗新品种1新1宿的田间试验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参试品种在湛江地区表现有明显差异。其中,粤甘53号和桂糖13-386萌芽... 2019~2020年度,在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的组织下,湛江综合试验站开展了国家第14轮甘蔗品种区试试验。通过对13个甘蔗新品种1新1宿的田间试验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参试品种在湛江地区表现有明显差异。其中,粤甘53号和桂糖13-386萌芽好,分蘖强,宿根性好,高产高糖,病虫害少,不倒伏,表现最佳。粤甘53号属早熟高糖品种,桂糖13-386属中晚熟高糖品种,均适宜在当地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区试 评价 农艺性状 蔗茎产量 含糖量 高产高糖 抗病抗逆
下载PDF
剑麻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与抗寒性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田夏红 刘青 +3 位作者 刘建荣 张曼其 刘伟清 李强 《中国麻业科学》 2020年第3期97-103,共7页
文章对墨引系列和广西引种系列共26份剑麻种质进行叶色、叶缘类型、株高、叶长、叶宽、叶厚、叶基厚、单叶重、抗寒性等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抗寒性进行鉴定评价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差异显著,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一... 文章对墨引系列和广西引种系列共26份剑麻种质进行叶色、叶缘类型、株高、叶长、叶宽、叶厚、叶基厚、单叶重、抗寒性等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抗寒性进行鉴定评价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差异显著,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一种质内差异不显著,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叶基厚、单叶重和叶长是影响第一主成分的主要因子。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株高、叶长、叶宽、叶厚、叶基厚和单叶重6种性状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且多数性状之间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仅株高和叶宽相关性不显著。通过抗寒性鉴定评价,鉴定出14份抗寒性较强的剑麻种质。上述结果为今后剑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种质资源 表型多样性 抗寒性
下载PDF
国家第13轮甘蔗品种区试湛江站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田夏红 刘建荣 +2 位作者 郑乾坤 赵丽宏 庞生 《甘蔗糖业》 2020年第5期19-25,共7页
2018~2019年度,在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的组织下,在湛江综合试验站开展了国家第13轮甘蔗品种区试试验,通过对14个甘蔗新品种1新1宿的田间试验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参试品种在湛江地区表现有明显差异,其中,粤甘49号和福农09-6201萌芽... 2018~2019年度,在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的组织下,在湛江综合试验站开展了国家第13轮甘蔗品种区试试验,通过对14个甘蔗新品种1新1宿的田间试验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参试品种在湛江地区表现有明显差异,其中,粤甘49号和福农09-6201萌芽好,分蘖强,宿根性好,高产高糖,病虫害少,不倒伏,适宜在当地种植推广。柳城09-15产量高,含糖量高,但糖分一般,宿根梢腐病较重。福农11-2907糖分高,含糖量高,但产量稍低,宿根梢腐病稍重。其它10个品种暂不建议在当地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区试 评价
下载PDF
剑麻渣果胶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复合提取工艺优化
10
作者 孔凡利 田夏红 +3 位作者 郑继昌 张锐珊 何志力 曾秀香 《现代食品》 2020年第10期100-102,115,共4页
本文以剑麻渣为原料,对果胶和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复合提取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选取影响因素和相关水平,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料液比1∶15,pH 1.5,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90℃;在该工艺条件下,果胶得率为5.70%,不溶... 本文以剑麻渣为原料,对果胶和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复合提取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选取影响因素和相关水平,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料液比1∶15,pH 1.5,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90℃;在该工艺条件下,果胶得率为5.70%,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渣 果胶 不溶性膳食纤维
下载PDF
野生剑麻种质资源调查及其纤维品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文 张泽钊 +4 位作者 贺立红 田夏红 董斌 刘季平 郑继昌 《中国麻业科学》 2020年第4期170-177,共8页
我国热区分布着大量野生剑麻,收集其种质资源和分析其纤维品质,有利于剑麻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育种。试验通过调查和收集广东省兴宁盆地的历史产业和种质资源,分析和比较了野生剑麻和栽培种东一号形态、含麻量和纤维品质。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热区分布着大量野生剑麻,收集其种质资源和分析其纤维品质,有利于剑麻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育种。试验通过调查和收集广东省兴宁盆地的历史产业和种质资源,分析和比较了野生剑麻和栽培种东一号形态、含麻量和纤维品质。调查结果显示,兴宁盆地历史上曾经有完整的剑麻产业链,目前仍至少有5个镇有大量野生剑麻分布,其主要生境为干旱贫瘠坡地。形态和产量结果显示,东一号和野生剑麻的叶长相近,野生剑麻的叶宽和叶基部厚度高于东一号剑麻,野生种的单叶重约1345 g,大约是栽培种的3倍。野生种叶片不同部分的含麻量(1.51%~2.19%)比东一号(2.60%~2.82%)低0.41%~1.31%,野生剑麻纤维长度为44~60 cm,约为栽培种的一半,其纤维直径(0.15~0.19 mm)比东一号(0.12~0.14 mm)高0.04 mm。总的来看,兴宁盆地分布的野生剑麻资源较多,耐干旱和耐贫瘠性好,叶宽、叶基部厚度、叶片重量和纤维直径指标优于主栽品种东一号,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和利用价值的野生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宁盆地 野生剑麻 种质资源 纤维品质
下载PDF
甘蔗与花生间作模式对土壤养分及甘蔗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建荣 田夏红 +3 位作者 冯学娟 郑乾坤 赵丽宏 庞生 《甘蔗糖业》 2021年第4期6-10,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甘蔗与花生间作、甘蔗单作2个种植模式,探讨甘蔗与花生间作对土壤养分、pH值、甘蔗产量、含糖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与花生间作模式比传统甘蔗单作模式能大幅提高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甘蔗与花生间作、甘蔗单作2个种植模式,探讨甘蔗与花生间作对土壤养分、pH值、甘蔗产量、含糖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与花生间作模式比传统甘蔗单作模式能大幅提高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镁、有效铁、有效锰等11项养分指标,且pH值有明显的改善;甘蔗产量和含糖量也有显著提高;通过对2种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可见,间作模式比单作模式增加利润9516元/hm^(2),增幅为66%,经济效益显著,建议进一步扩大示范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花生 间作 土壤养分 产量 含糖量 效益
下载PDF
孟加拉国糖业概况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晓 蓝艳华 +4 位作者 郑乾坤 刘鹏程 吴如慧 田夏红 吴文龙 《甘蔗糖业》 2022年第2期92-98,共7页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沿线国家,而中孟两国的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及需求。了解其糖业发展状况有助于为我国制糖企业援外技术打下基础。本文主要围绕甘蔗生...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沿线国家,而中孟两国的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及需求。了解其糖业发展状况有助于为我国制糖企业援外技术打下基础。本文主要围绕甘蔗生产、制糖工业、食糖供需、糖业科研等方面介绍孟加拉国的糖业生产情况,探讨造成其甘蔗种植面积及产量下降的原因和制糖工业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两国未来发展和合作投资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国 糖业 甘蔗 种质资源 制糖工业 食糖进出口
下载PDF
2010年广东省湛江农垦农科所甘蔗新品种区试结果分析
14
作者 刘青 李强有 +1 位作者 田夏红 廖积贤 《甘蔗糖业》 2012年第1期23-26,共4页
6个参试新品种中,粤甘26号和粤甘24号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比ROC10、ROC16显著或极显著增产、增糖,与ROC22相当;前者萌芽好、植株较高、中大茎、茎数中等、早熟、糖分高,后者亦表现分蘖力强、中大茎、茎数较多、农艺性状优良、早熟、糖分... 6个参试新品种中,粤甘26号和粤甘24号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比ROC10、ROC16显著或极显著增产、增糖,与ROC22相当;前者萌芽好、植株较高、中大茎、茎数中等、早熟、糖分高,后者亦表现分蘖力强、中大茎、茎数较多、农艺性状优良、早熟、糖分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区域试验
下载PDF
袋式培养在剑麻组培苗生产中的应用
15
作者 揭进 李强有 +2 位作者 张曼其 刘伟清 田夏红 《热带农业工程》 2014年第2期22-25,共4页
利用塑料薄膜袋代替玻璃瓶的袋式培养剑麻组培苗,降低了容器一次性投入的78.3%,免去玻璃瓶的存储仓库和玻璃瓶的搬运、清洗等费用。培养基节约33.3%,配制与消毒人工费节约40%,消毒效率提高2.08倍,培养空间利用率提高46.8%以上,接种效率... 利用塑料薄膜袋代替玻璃瓶的袋式培养剑麻组培苗,降低了容器一次性投入的78.3%,免去玻璃瓶的存储仓库和玻璃瓶的搬运、清洗等费用。培养基节约33.3%,配制与消毒人工费节约40%,消毒效率提高2.08倍,培养空间利用率提高46.8%以上,接种效率提高12.5%,组琣苗污染率降低7.1%以上,生根苗的移栽成活率提高7.6%以上,组培苗的出苗效率和运输效率提高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薄膜袋 袋式培养 瓶式培养 应用 效率
下载PDF
剑麻种质资源DNA条形码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董斌 田夏红 +5 位作者 谢月亮 刘文 贺立红 张祥会 李荣喜 叶子龙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5546-5554,共9页
剑麻是重要的国防和工业战略物资,准确和快速鉴别剑麻种质对于剑麻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82份剑麻种质资源中的rbcL和matK的DNA条形码编码区进行测序,分析了rbcL和matK的NJ聚类图、条形码序列多样性以及碱基替换概率。结果显示... 剑麻是重要的国防和工业战略物资,准确和快速鉴别剑麻种质对于剑麻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82份剑麻种质资源中的rbcL和matK的DNA条形码编码区进行测序,分析了rbcL和matK的NJ聚类图、条形码序列多样性以及碱基替换概率。结果显示,rbcL序列GC含量为42.97%,matK序列GC含量为30.55%;matK DNA条形码差异位点数和位点变异率明显高于rbcL DNA;NJ聚类图显示,rbcL序列可将82个剑麻种质分为6个亚群,而matK序列可将82个剑麻种质分为8个亚群,群内每种剑麻种质与其他种质之间均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差异位点数、位点变异率、核苷酸多样性、中性检验统计等序列多样性结果表明,matK序列的差异性明显高于rbcL序列;rbcL序列和matK序列的碱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换和颠换,碱基转换主要发生在T与C之间,而C和G碱基之间比较保守,发生的颠换概率最低。综上所述,matK序列在剑麻种质中遗传多样性更高,更适用于剑麻种质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遗传多样性 DNA条形码 MATK基因 RBCL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