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水平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一项基于全国前瞻性队列的研究
1
作者 聂祖娇 郑聪毅 +9 位作者 王馨 张林峰 田野 蔡佳音 胡真 曹雪 田奕欣 顾润清 张明芝 王增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9-605,共7页
目的:探讨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OH)水平对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揭示不同SDOH水平地区人群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入选中国高血压调查2012~2015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14个省级行政区30个... 目的:探讨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OH)水平对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揭示不同SDOH水平地区人群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入选中国高血压调查2012~2015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14个省级行政区30个区县中抽取的30036名≥35岁的常驻居民,调查心血管疾病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情况,并于2018~2019年随访脑卒中事件。使用主成分分析依据社会经济和医疗资源相关9个指标构建SDOH得分,并根据其三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SDOH得分在≥-2.01~<-1.14分为低SDOH组(n=8343),≥-1.14~<0.10分为中SDOH组(n=7257),≥0.10~≤5.79分为高SDOH组(n=8457)。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SDOH水平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采用随机生存森林方法探究不同SDOH水平地区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24057名研究对象,平均随访(4.7±0.8)年期间,669例(2.8%)发生脑卒中。低、中和高SDOH组脑卒中的发病密度分别为468.39/10万人年、628.85/10万人年和700.39/10万人年(Pdifference<0.05,Ptrend=0.01)。与低SDOH组相比,中、高SDOH组发生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91(1.54~2.36)和1.59(1.30~1.95);随着SDOH水平升高,脑卒中发病风险呈现上升趋势(Ptrend<0.001)。高龄是人群脑卒中首要危险因素,特别是高SDOH水平地区。在中SDOH水平地区,糖尿病是脑卒中的重要的可改变危险因素。低SDOH水平地区,高血压和饮酒是重要的可改变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发病风险与高SDOH水平相关联;不同SDOH水平地区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同。建议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不同SDOH地区人群脑卒中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社会决定因素 危险因素 随机生存森林
下载PDF
职业人群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真 王馨 +15 位作者 朱世杰 周好奇 余霞玲 洪从林 李勇 郑聪毅 张德娣 张林峰 陈祚 曹雪 田奕欣 顾润清 邵澜 田野 董永昭 王增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1期3881-3886,共6页
目的:了解职业人群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职工健康素养、改善职工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2月—2021年12月在北京市选择两个工厂的1 300名在职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 目的:了解职业人群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职工健康素养、改善职工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2月—2021年12月在北京市选择两个工厂的1 300名在职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以了解职工的健康素养水平。结果:共有1 101名职工参加调查,知识维度题目正确得分率为96.9%,态度维度题目积极得分率为90.2%。女性职工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知识维度得分及总得分明显高于男性职工(P<0.001),态度维度得分明显低于男性职工(P<0.001);非吸烟职工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知识维度得分及总得分明显高于吸烟职工(P<0.001),态度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吸烟职工(P<0.001);无心血管病家族史职工健康素养态度维度得分明显高于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职工(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和吸烟是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职业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整体较高,但在疾病基本知识及健康膳食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大健康知识的宣教和传播力度,提高知识维度素养水平,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健康素养 职业人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及各省份人群不同肥胖指标心血管疾病负担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田奕欣 亢玉婷 +9 位作者 曹雪 陈祚 张林峰 王馨 郑聪毅 陈露 周好奇 邵澜 田野 王增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2期1139-1146,共8页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由肥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差异。方法基于中国高血压调查(CHS),随机选取30036名35岁以上研究对象进行随访。使用来自CHS的数据计算全国和各省的不同肥胖指标的加权患病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计算不同肥胖指标全国...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由肥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差异。方法基于中国高血压调查(CHS),随机选取30036名35岁以上研究对象进行随访。使用来自CHS的数据计算全国和各省的不同肥胖指标的加权患病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计算不同肥胖指标全国及分省的心血管疾病校正风险比(HR)并估算人群归因百分比(PAFs)。结果 CHS参与人群325552名,纳入本研究22793名(平均4.56年的随访,其中1109名参与者发生了至少一次心血管事件)。在全国层面,与正常体重(BMI<24 kg/m^(2))相比,在调整了年龄、教育水平、吸烟、饮酒等多种危险因素后,所有肥胖指标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统计学差异。其中,超重和肥胖的HR分别为正常体重指数的1.18倍(95%CI 1.03~1.34)和1.53倍(95%CI 1.29~1.81),超重人群心血管疾病的PAFs为6.20%(95%CI 6.16%~6.24%),肥胖7.08%(95%CI 6.99%~7.17%);腹型肥胖的HR为1.44(95%CI 1.27-1.62),PAFs为13.30%(95%CI 13.21%~13.37%);体脂率的HR为1.25(95%CI 1.10~1.41),PAFs为8.99%(95%CI 8.94%~9.04%);内脏脂肪指数的HR为1.43(95%CI 1.23~1.65),PAFs为5.14%(95%CI5.07%~5.21%)。对于各省而言,肥胖的PAFs分布北部和西部省份最高,南部和沿海省份最低。体重指数肥胖的PAFs天津最高为13.31%,海南最低为2.37%;腹型肥胖的PAFs天津最高20.78%,海南最低5.38%。结论我国心血管疾病很大比例可归因于肥胖。腰围指标较其他肥胖指标心血管疾病PAFs更高,我国北方和经济社会地位较低的省份心血管疾病PAFs显著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负担 心血管病 肥胖指标 人群归因百分比
下载PDF
超重与肥胖对心血管疾病归因负担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田奕欣 亢玉婷 +7 位作者 曹雪 张林峰 陈祚 王馨 郑聪毅 陈露 周好奇 王增武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归因于超重、肥胖人群的归因负担。方法 从中国高血压调查中选取35岁及以上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和随访的心血管结局事件。采用人群归因百分比(PAF)评估超重、肥胖造成的全国及各省份心血管疾病负担。结果 在平均4.56...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归因于超重、肥胖人群的归因负担。方法 从中国高血压调查中选取35岁及以上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和随访的心血管结局事件。采用人群归因百分比(PAF)评估超重、肥胖造成的全国及各省份心血管疾病负担。结果 在平均4.56年的随访中,有349例冠心病事件和672例脑卒中事件发生。在全国层面,超重和肥胖对心血管疾病的PAF分别为6.20%(95%CI=6.16~6.24)和7.08%(95%CI=6.99~7.17),对冠心病的PAF分别为6.84%(95%CI=6.80~6.89)和10.78%(95%CI=10.65~10.90),脑卒中PAF分别为8.72%(95%CI=8.66~8.78)和6.96%(95%CI=6.87~7.04)。对于各省而言,北方地区PAF较高,南方地区PAF较低。结论 中国心血管疾病很大比例可归因于肥胖,且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负担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脑卒中 人群归因百分比
下载PDF
中国不同地区糖代谢状态的心血管疾病归因死亡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曹雪 亢玉婷 +7 位作者 田奕欣 王馨 陈祚 张林峰 郑聪毅 陈露 周好奇 王增武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不同地区糖代谢状态的归因死亡风险和疾病负担。方法本研究数据基于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和2013年中国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共纳入22702名35岁及以上无心血管疾病史的中国高血压调查对象,并于2018—2019年对其随访心血... 目的分析中国不同地区糖代谢状态的归因死亡风险和疾病负担。方法本研究数据基于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和2013年中国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共纳入22702名35岁及以上无心血管疾病史的中国高血压调查对象,并于2018—2019年对其随访心血管死亡结局。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糖代谢状态与死亡的风险比进行估计。采用人群归因百分比(PAF)评估不同糖代谢状态造成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结果在随访时间内,共有479例心血管病死亡。与正常血糖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风险[HRs(95%CI)]分别为1.37(1.04~1.80)和1.36(1.06~1.75)。2013年我国心血管死亡归因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PAF分别为2.48%(95%CI:2.31%~2.66%)和2.96%(95%CI:2.79%~3.13%),归因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分别为11.99万和13.97万。此外,不同糖代谢状态的PAF存在地区和省级差异,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糖尿病的PAF最高为东部地区[3.73%(95%CI:3.44%~4.04%)],其次为西部地区[2.62%(95%CI:2.24%~3.01%)],最低为中部地区[2.42%(95%CI:2.16%~2.68%)]。结论我国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带来的心血管疾病负担较重,且存在地区和省份差异,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造成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归因死亡 人群归因百分比
下载PDF
高血压与腹型肥胖聚集对心血管病的归因疾病负担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馨 宋于心 +10 位作者 亢玉婷 曹雪 田奕欣 张林峰 陈祚 郑聪毅 陈露 周好奇 邵澜 田野 王增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8期1369-1373,共5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腹型肥胖聚集对心血管病事件的归因疾病负担。方法选取中国高血压调查中基线数据和队列数据,共纳入22754名35岁及以上无心血管病史的调查对象,于2018年—2019年随访心血管事件。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高血压、腹型肥胖... 目的分析高血压、腹型肥胖聚集对心血管病事件的归因疾病负担。方法选取中国高血压调查中基线数据和队列数据,共纳入22754名35岁及以上无心血管病史的调查对象,于2018年—2019年随访心血管事件。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高血压、腹型肥胖聚集与心血管病事件的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95%CI)进行分析。基于以上相对危险度,计算归因于高血压、腹型肥胖聚集的心血管病人群归因百分比(PAF),采用Bootstrap方法计算PAF的95%CI。结果以非高血压、腹型肥胖(-)人群为参照组,高血压、腹型肥胖(+)人群发生心血管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95[1.64,2.32]、2.15[1.58.2.94]和1.90[1.52,2.39]。心血管病归因于高血压、腹型肥胖(+)聚集的PAF(95%CI)为15.45%[10.26%,21.05%],冠心病为18.12%[12.15%,24.40%],脑卒中为14.77%[9.78%,19.60%]。结论加强高血压伴腹型肥胖人群的管理,可降低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腹型肥胖 危险因素聚集 人群归因百分比 疾病负担
下载PDF
中国35岁以上居民白蛋白尿流行状况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顾润清 郑聪毅 +12 位作者 张林峰 陈祚 王馨 曹雪 田奕欣 陈露 周好奇 陈晨 胡真 宋于心 邵澜 田野 王增武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0-296,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35岁以上居民白蛋白尿现患情况及其对心血管疾病(CVD)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2012年至2015年在中国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纳入34647名研究对象(年龄≥35岁),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等方法收集所需的... 目的探讨中国35岁以上居民白蛋白尿现患情况及其对心血管疾病(CVD)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2012年至2015年在中国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纳入34647名研究对象(年龄≥35岁),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等方法收集所需的资料。将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30 mg/g定义为正常,30~300 mg/g为微量白蛋白尿(MAU),≥300 mg/g为大量白蛋白尿。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指标间的比较。定性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运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异常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19.1%;其中MAU为17.2%,男女分别为13.8%和20.1%;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相较于白蛋白尿正常的人群,MAU者(OR=1.23,95%CI 1.12~1.35)、大量白蛋白尿者(OR=1.86,95%CI 1.50~2.32)患CVD的风险会增加;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MAU者患CVD的风险增加1.76倍。结论MAU患病率高,受累人群多。MAU增加了患CVD风险,尤其是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白蛋白尿 患病率 尿白蛋白肌酐比
原文传递
中国社区35岁及以上成人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远期死亡风险 被引量:1
8
作者 顾润清 裘佳远 +15 位作者 郑聪毅 武佳敏 聂祖娇 张林峰 陈祚 王馨 胡真 宋雨昕 张德娣 单文萍 曹雪 田奕欣 邵澜 田野 潘湘斌 王增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818-1823,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社区35岁及以上成人瓣膜性心脏病(VHD)患者的远期死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基于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和2018—2019年的随访研究数据,纳入基线资料中包含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调查对象,采用Kaplan-Me... 目的探讨中国社区35岁及以上成人瓣膜性心脏病(VHD)患者的远期死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基于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和2018—2019年的随访研究数据,纳入基线资料中包含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调查对象,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随访(4.6±0.9)年,共纳入东部5个、中部5个、西部4个省市自治区的23237名研究对象,男10881名,女12356名,年龄(56.9±13.2)岁;其中患有VHD 1004例,男467例,女537例,年龄(68.1±12.6)岁。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无VHD人群,VH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log-rankχ^(2)=351.82,P<0.001)、CVD死亡风险(log-rankχ^(2)=284.14,P<0.001)均增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无VHD人群比较,风湿性VHD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5%(HR=1.45,95%CI:1.12~1.89);退行性VHD患者的CVD死亡风险增加69%(HR=1.69,95%CI:1.19~2.38)。基线年龄55岁及以上(55~<75岁:HR=4.93,95%CI:1.17~20.85;≥75岁:HR=11.92,95%CI:2.85~49.80)、合并糖尿病(HR=1.71,95%CI:1.00~2.93)是VHD患者CV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VHD会增加35岁及以上成人全因死亡和CVD死亡风险。55岁及以上、合并糖尿病是VH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预后 死亡 队列研究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