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田广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3,78,共5页
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的剧增,全球气候变化面临严峻挑战,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低碳化开发与利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包含着对传统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的改变和对低碳经济... 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的剧增,全球气候变化面临严峻挑战,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低碳化开发与利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包含着对传统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的改变和对低碳经济土地资源利用模式的探索。文章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分析了农村土地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探索了实行低碳经济农村土地开发的可行性,提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农村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利用 乡镇企业
下载PDF
水土流失地区耗散结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田广星 杨郁挺 +1 位作者 刘平 将正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用耗散结构理论对水土流失地区的土壤侵蚀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进行分析后认为 :社会系统耗散结构处于水土流失地区耗散结构的主导地位。社会系统通过增强该地区生态系统耗散结构水平 。
关键词 水土流失地区 耗散结构 土壤侵蚀 生态系统 社会系统
下载PDF
宁夏沿黄城市带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银川市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田广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30-1533,共4页
依据《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的要求,对宁夏沿黄城市带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并以银川市为例,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产出效率与土地利用持续状况等4个方面评价和分析了银川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存在的问题... 依据《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的要求,对宁夏沿黄城市带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并以银川市为例,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产出效率与土地利用持续状况等4个方面评价和分析了银川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宁夏沿黄城市带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沿黄城市带 土地 集约利用 银川市
下载PDF
物流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田广星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6-138,共3页
物流园区的建设目前土地利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介绍了物流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情况,然后对物流园区建设土地利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评价指标,最后对土地利用评价结果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园区 土地 集约利用 土地利用评价
下载PDF
基于国外视角推进我国农村土地银行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田广星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0-101,共2页
农村土地银行的逐步完善,借助流转土地推进合适的规模经营,有利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交易和相应制度的最大收益,有利于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村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积极研究国外土地银行的成功实践,科学分析我国农... 农村土地银行的逐步完善,借助流转土地推进合适的规模经营,有利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交易和相应制度的最大收益,有利于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村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积极研究国外土地银行的成功实践,科学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应用的现状,结合我国实际探讨完善我国农村土地银行建设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视角 农村 土地银行
下载PDF
银川市住房价格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田广星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54-156,共3页
从银川市住房价格的特征入手,分析了银川市住房价格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根据目前银川市住房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状况,提出了改善城市居民住房条件和实现银川市住房供求平衡的措施。
关键词 银川市 房地产业 住房价格 住房市场 住房条件 发展战略 供求平衡
下载PDF
对西北地区城镇发展的路径选择
7
作者 田广星 李鸣骥 《中国国情国力》 CSSCI 2004年第8期36-39,共4页
西北地区包括我国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五省区,土地面积为309.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2.2%.2003年西北地区共有人口9341.8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24%,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24.8亿元,占全国完成国内生产总值的5.4%;城... 西北地区包括我国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五省区,土地面积为309.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2.2%.2003年西北地区共有人口9341.8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24%,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24.8亿元,占全国完成国内生产总值的5.4%;城市人口2987.191万人,城市化水平3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城镇化 城镇发展 产业结构 中心城市 城乡二元结构 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
下载PDF
民工荒的经济学分析
8
作者 田广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1-12,共2页
本文通过对当前民工荒现象形成原因的分析,指出民工荒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以牺牲农村、农民的利益为代价,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一种反应。只有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才能防止民工荒现象的长期性,才能保证经济长期增长。
关键词 经济学分析 劳动力市场 形成原因 经济发展 合法权益 长期增长 中长期 农民工 长期性 才能 农村
下载PDF
银川市居民住房消费研究
9
作者 田广星 《管理观察》 2010年第26期251-252,共2页
本文通过对银川市居民住房消费状况的动态变化分析,总结出居民住房消费在居住水平、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上的特点,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引导银川市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川市 住房消费
下载PDF
项目教学法在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田广星 《管理观察》 2010年第30期140-141,共2页
本文以〈房地产估价实务〉课程为例,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教学设计方法与思路,并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得出在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教学中是实施项目教学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 项目教学 房地产估价
下载PDF
宁夏青铜峡市广武山矿点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研究
11
作者 李鸣骥 田广星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04年第1期89-92,共4页
通过对宁夏青铜峡市广武山重晶石矿点的实地踏勘调查,笔者认为对其进行矿产资源保护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对宁夏未来的发展能够提供一定的资源保证.文章提出以区域矿产资源规划为基础,划定一定范围的矿产资源保护区,通过加... 通过对宁夏青铜峡市广武山重晶石矿点的实地踏勘调查,笔者认为对其进行矿产资源保护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对宁夏未来的发展能够提供一定的资源保证.文章提出以区域矿产资源规划为基础,划定一定范围的矿产资源保护区,通过加强宣传、管理和进一步的地质勘察,从而更好地实现地区矿产资源的保护;最后对宁夏地区这一稀缺的矿种进行资源保护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的效益进行了预见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青铜峡市 广武山 矿产资源保护 重晶石矿
下载PDF
1995—2015年上海市土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量:33
12
作者 范丽娟 田广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7-292,298,共7页
[目的]揭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景观生态变化的时空规律,为当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5期遥感影像数据,借助GIS技术与Fragstats等软件,分析1995—2015年上海市土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1995—201... [目的]揭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景观生态变化的时空规律,为当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5期遥感影像数据,借助GIS技术与Fragstats等软件,分析1995—2015年上海市土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1995—2015年上海市耕地、草地以及水域呈减少趋势,林地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城乡、工矿和居民用地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耕地的动态度明显,而草地的土地利用动态程度最弱,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在2000—2005年多发生剧变,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年际波动规律;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发生在耕地和城乡、工矿和居民用地、耕地和林地之间的相互转化,以耕地的转出和城乡、工矿和居民用地的转入为主要特征;上海市景观格局在时间上表现为斑块数目不断增多,景观破碎度呈现越来越高的主要特征;在空间上表现为景观多样性指数从中部高、四周低的趋势逐渐转化为中西部、北部部分高的趋势。[结论]城市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提升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保护并且增加生态服务功能性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上海市
下载PDF
回族聚居地区新建型城镇空间增长格局研究——以宁夏吴忠市红寺堡镇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丽娟 李鸣骥 +2 位作者 田广星 白林波 孔福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3-900,共8页
回族聚居地区新建型城镇一般是指西北民族地区在扶贫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大村庄合并等补齐短板的小康社会建设中,在适宜生产生活区域建设的回族人口占比较大的新城镇,其受政府行为和城镇规划影响深刻,与普通城镇的空间自组织与他组织... 回族聚居地区新建型城镇一般是指西北民族地区在扶贫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大村庄合并等补齐短板的小康社会建设中,在适宜生产生活区域建设的回族人口占比较大的新城镇,其受政府行为和城镇规划影响深刻,与普通城镇的空间自组织与他组织相结合增长过程有着明显区别。以宁夏中部扬黄新灌区吴忠市红寺堡镇为例,利用2005年、2010年和2016年3期遥感影像,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核密度估算等方法,探讨回族聚居地区新建城镇的空间增长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红寺堡镇从早期居住用地占主体的用地模式逐步转变为居住—工矿仓储—公园绿地为主导的复合型用地模式,红寺堡镇作为新建城镇,城镇空间增长初期主要以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用地、商服用地、城市院落用地为主形成城市核心区,呈星型原始增长模式;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多,城镇空间增长速度加快,空间呈现轴带状及跳跃式的混合拓展增长,在城镇规划引导下,用地类型中公园与绿地等生态用地、以高层建筑为主的住宅小区和工矿仓储用地占比显著上升,用地模式逐渐向复合型用地模式转变。(2)Global Moran’s I指数研究显示,经过近10多年的城镇建设,尤其是在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作用下,各用地类型的空间自相关在逐渐增强,空间格局呈现集聚态势;基于3次城镇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以功能性用地的混合布局为特征,城镇用地的总体格局没有发生剧烈变化,仅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了微调,城镇空间增长趋于稳定,用地类型、用地结构比例趋于合理,新型小城镇建设成效初见端倪。(3)作为回族聚居小城镇,红寺堡镇区清真寺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较小,总体呈现西南部相对密集,东北部相对稀少的特征,与各个时段内农业聚落大范围分布有密切关系;近些年镇区出现清真寺由低密度蔓延态势向高密度蔓延转变,这种变化主要受教派体系较多的回族文化特征影响,空间分布与各教派教众人口分布的随机性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城镇 空间增长 回族聚居 红寺堡镇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以银川市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丽娟 田广星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7年第4期372-376,共5页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是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紧迫任务。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2006—2015年银川市土地利...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是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紧迫任务。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2006—2015年银川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银川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从2006年的0.450 5增加至2015年的0.525 9,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总体上呈现不断改善的发展态势;健康综合指数与系统压力、系统响应关联度最高,与系统状态的关联度相对较低;从单项指标来看,健康综合评价指数与城市化水平、人口增长率的关联度高,与地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联度相对低。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的提高必须要依据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综合评价结果,结合研究区的现状特点,进一步转变其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进而持续改善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川市 土地利用系统 PSR模型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银川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范丽娟 田广星 《农业科学研究》 2018年第1期6-9,共4页
以银川市为研究区,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率3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修正技术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银川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依... 以银川市为研究区,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率3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修正技术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银川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银川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为较集约水平.从各个准则层评价来看,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率均对较集约的隶属度高,其次为一般集约.(2)银川市当前社会发展时期,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以及人均建设用地等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程度较大,土地投入水平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信息熵修正 银川
下载PDF
宁夏县域土地整治项目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银刚 范丽娟 田广星 《中国工程咨询》 2018年第12期56-61,共6页
客观分析土地整治项目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空间差异,对于促进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加强土地整治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借助ArcGIS等软件,采用标准差异指数、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模型对宁夏县域土地整治项... 客观分析土地整治项目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空间差异,对于促进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加强土地整治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借助ArcGIS等软件,采用标准差异指数、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模型对宁夏县域土地整治项目时空差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县域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规模、建设规模和项目个数总体上呈现波浪式上升特征,新增耕地规模在2011年达到最大值后有所回落。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规模、建设规模和新增耕地规模空间格局呈现中部高,南北两端部分地区偏低的特点;土地整治项目个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对分散。建议宁夏以生态型农用地整治为重点工程,再根据宁夏县域土地整治项目空间格局特征以及各个区县的土地利用总体情况,实行针对性、差别化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治 土地 空间 项目 差异
下载PDF
农村城镇化与土地整理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广星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8-90,共3页
本文在分析农村城镇化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集约水平和土地产权制度的变化。结合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和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总结了农村城镇化与土地整理的关系,并指出,只有通过协调两者的... 本文在分析农村城镇化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集约水平和土地产权制度的变化。结合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和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总结了农村城镇化与土地整理的关系,并指出,只有通过协调两者的关系才能保证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城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