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碳化制备高比表面积微孔炭材料及其CO_2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田忠卫 向敏 +1 位作者 赵文艳 蔡进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7-1013,共7页
以商业化副产物聚偏二氯乙烯(PVDC)树脂粉末为碳源制备炭材料并研究了298 K时CO_2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VDC树脂直接碳化得到比表面积为1220 m^2·g^(-1)且孔径小于1.5 nm的纯微孔炭材料,CO_2在1 bar下的吸附量高达3.97 mmol... 以商业化副产物聚偏二氯乙烯(PVDC)树脂粉末为碳源制备炭材料并研究了298 K时CO_2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VDC树脂直接碳化得到比表面积为1220 m^2·g^(-1)且孔径小于1.5 nm的纯微孔炭材料,CO_2在1 bar下的吸附量高达3.97 mmol·g^(-1).在此基础上用KOH对微孔炭材料进行活化处理,发现KOH活化在增大炭材料比表面积的同时能保持高微孔率,但1 bar下的CO_2吸附量适度降低.高压下CO_2吸附量与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呈正比,20 bar时在比表面积为2150 m^2·g^(-1)样品上的吸附量为18.27 mmol·g^(-1),这与其他类型高比表面积吸附剂相比都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二氯乙烯树脂 微孔炭材料 活化 二氧化碳捕集
下载PDF
生物质莲杆废弃物制备高比表面积多孔炭及其CO_2吸附性能(英文)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星星 张乘云 +1 位作者 田忠卫 蔡进军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2-261,共10页
采用水热炭化和KOH活化相结合的方法,以生物质莲杆废弃物为碳源,制备了高比表面积多孔炭材料,并探索其CO_2吸附性能。分别采用氮气物理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元素分析技术(XPS)对这种莲杆基多孔炭材料的孔... 采用水热炭化和KOH活化相结合的方法,以生物质莲杆废弃物为碳源,制备了高比表面积多孔炭材料,并探索其CO_2吸附性能。分别采用氮气物理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元素分析技术(XPS)对这种莲杆基多孔炭材料的孔道结构、形貌和表面化学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OH浓度对莲杆基多孔炭材料的孔结构具有较大影响,莲杆基多孔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2 893 m^2/g和1.59 cm^3/g,KOH活化处理能在增大多孔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同时会在其内部形成部分具有较大尺寸的微孔和较小尺寸的介孔结构。在常压条件下,CO_2的吸附测试表明莲杆基多孔炭材料在25℃和0℃时的吸附量分别高达3.85和6.17 mmol/g,这一吸附量在生物质基多孔炭材料中属于较高水平。然而,具有最高比表面积的莲杆基多孔炭材料(AC-4样品)并不具备最高的CO_2吸附量,这意味着常压条件下限制CO_2吸附量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比表面积,而主要由微孔率和孔径分布决定。这一研究结果为设计多孔吸附剂应用于CO_2捕集方面提供了重要意义,也为构建低成本且环境友好的具有高吸附量的CO_2吸附剂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废弃物 多孔炭材料 CO2吸附 水热炭化 KOH活化
下载PDF
全脂大豆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金彪 金征宇 +1 位作者 田忠卫 熊易强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2年第1期21-22,共2页
研究了全脂大豆蒸汽处理过程中脲酶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全脂大豆热处理过程的三阶段理论 ,并设计了相应的三段式热处理工艺 ,达到了既能钝化大豆中的热敏性抗营养因子又能控制大豆水分 ,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通过实验 ,确定最佳... 研究了全脂大豆蒸汽处理过程中脲酶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全脂大豆热处理过程的三阶段理论 ,并设计了相应的三段式热处理工艺 ,达到了既能钝化大豆中的热敏性抗营养因子又能控制大豆水分 ,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通过实验 ,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 :蒸汽处理时间 5min ,焖炒所需时间 5min ,烘炒所需时间 5min ,大豆粒度8~ 10目。产品指标为 :UA 0 .0 5~ 0 .4ΔpH ,水分低于 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脂大豆 热处理 脲酶 变化规律 工艺条件 饲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