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外源茉莉酸对菜豆和番茄幼苗3种防御酶的诱导效应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田旭涛
李丹
张箭
甘海玲
成卫宁
-
机构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杨凌区植物保护站
-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6-140,共5页
-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1K01-18)
-
文摘
为明确外源茉莉酸(JA)对菜豆和番茄化学防御的诱导作用,以鲁阳地豆菜豆和红珍珠番茄为材料,研究4种浓度(0.001、0.01、0.1和1mmol/L)JA喷施2种植物幼苗后叶片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脂氧合酶(LOX)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JA处理可以提高菜豆和番茄叶片3种防御酶的活性,活性提高与诱导的JA浓度和诱导时间有关。0.001mmol/L JA对菜豆叶片3种防御酶诱导作用不明显,0.1mmol/L JA诱导效果均显著。4种JA浓度对番茄叶片POD和PPO均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但0.001和1mmol/L JA对LOX诱导效果不明显。0.1mmol/L JA处理72h后对番茄叶片LOX诱导作用最强,但处理24h后对番茄叶片POD和PPO以及菜豆叶片3种防御酶诱导作用最强。
-
关键词
茉莉酸
菜豆
番茄
防御酶
时间和浓度效应
-
Keywords
Jasmonic acid
Kidney bean
Tomato
Defensive enzyme
Concentration and timing effect
-
分类号
S643.1
[农业科学—蔬菜学]
S64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LNG槽车装卸技术综合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杨庆威
邹豫涛
田旭涛
刘梓涵
王娟
-
机构
陕西液化天然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出处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3年第9期49-53,共5页
-
文摘
随着近年来国内LNG接收站、LNG液化工厂、LNG调峰站及焦炉煤气制LNG项目的大规模建设,LNG产量和销量不断增大。目前LNG从接收站和液化工厂到达中小型用户的过程中,除了管网传输外,LNG槽车是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因此,LNG槽车装卸的安全、便捷性,成为当前需要不断摸索创新的关键技术。本文从机械结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安全控制等方面深入分析LNG槽车装卸技术,为设计、制造以及使用等环节提供重要参考。
-
关键词
LNG
装车橇
装卸臂
-
分类号
TE9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复杂工况下大型设备拆装作业实践研究
- 3
-
-
作者
杨庆威
王敏娟
田旭涛
邹豫涛
刘梓涵
-
机构
陕西液化天然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出处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3年第11期26-28,共3页
-
文摘
针对LNG工厂压缩机冷凝器更换需求,结合安装作业面狭窄、高度受限以及半封闭的实际情况,通过现场勘察情况、制定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论证、严格实施方案等措施,最终顺利完成了旧设备的拆除以及新设备的安装工作,这对于今后开展此类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关键词
大型设备
复杂工况
拆装作业
-
分类号
TE68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
-
题名茉莉酸处理菜豆对美洲斑潜蝇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8
- 4
-
-
作者
田旭涛
张箭
李丹
成卫宁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出处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5-349,共5页
-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1K01-18)
-
文摘
为明确外源茉莉酸(JA)处理菜豆对美洲斑潜蝇抗性的诱导作用,采用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4种浓度JA喷施菜豆幼苗后,菜豆对美洲斑潜蝇的抗性及菜豆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JA处理可以提高菜豆对美洲斑潜蝇的抗性及菜豆叶片3种防御酶的活性,且其抗性和防御酶活性提高程度均与JA浓度有关。0.1、1 mmol/L JA可显著降低美洲斑潜蝇成虫对菜豆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使卵或幼虫发育历期延长、幼虫取食量降低、蛹重减轻,而0.001和0.01 mmol/L JA仅对幼虫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0.1 mmol/L JA处理后,菜豆叶片POD、PPO和LOX活性均显著升高,分别较对照增加33%、39%和80%,而0.001 mmol/L JA对菜豆叶片防御酶诱导作用不明显。
-
关键词
茉莉酸
菜豆
美洲斑潜蝇
诱导抗性
防御酶
-
Keywords
jasmonic acid
kidney bean
Liriomyza sativae
induced resistance
defensive enzyme
-
分类号
S436.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七种杀虫剂对小麦吸浆虫和麦蚜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8
- 5
-
-
作者
张箭
刘养利
田旭涛
许烨
成卫宁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陕西省富平县植保植检站
-
出处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8-55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1933)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2KTCL02-10)
-
文摘
【目的】明确25%毗蚜酮SC、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25%噻虫嗪WG、14%氯虫-高氯氟ZC、15%高氯.毒死蜱EC、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和40%毒死蜱EC7种杀虫剂对小麦吸浆虫和蚜虫的防治效果,为科学、合理用药防治小麦害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喷雾法和剥穗调查法,研究它们对小麦吸浆虫成虫和麦蚜的防效,及防后对小麦吸浆虫幼虫危害损失的影响。【结果】参试药剂药后1d对小麦吸浆虫成虫防效均高于90%,药后3~5d防效为84.81%~93.93%,防后挽回损失76%以上;对麦蚜药后1、3、5d防效分别高于75%、80%和85%。在供试的7种药剂中,15%高氯-毒死蜱EC药后3~5d对两种害虫防效、挽回吸浆虫危害均超过90%,应用效果最好;其次为25%噻虫嗪WG和40%毒死蜱EC,药后3~5d对吸浆虫防效高于90%、对麦蚜防效分别高于86%和90%,挽回吸浆虫危害损失88%以上。【结论】供试药剂对小麦吸浆虫和麦蚜防效存在显著差异,15%高氯-毒死蜱EC对两种害虫防治效果最好。
-
关键词
杀虫剂
小麦吸浆虫
麦蚜
防治效果
-
Keywords
pesticides, wheat blossom midge, wheat aphids, control effect
-
分类号
S435.12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