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糖类成分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闯 赵新月 +6 位作者 田颖颖 于尚玥 李依林 田时秋 裴海鸾 左泽平 王志斌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56-260,共5页
中药糖类成分包括中药寡糖、中药多糖,具有抗抑郁、神经保护、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调节肠道菌群及促进胃肠道黏膜损伤修复、调节血糖、调节免疫、抗肿瘤、抗氧化、抗疲劳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对其生物活性研究进行整理,并对其... 中药糖类成分包括中药寡糖、中药多糖,具有抗抑郁、神经保护、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调节肠道菌群及促进胃肠道黏膜损伤修复、调节血糖、调节免疫、抗肿瘤、抗氧化、抗疲劳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对其生物活性研究进行整理,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中药糖类成分生物活性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寡糖 中药多糖 生物活性 药理应用
下载PDF
草乌炮制研究概况
2
作者 刘闯 田颖颖 +7 位作者 赵新月 李依林 吕英楠 于尚玥 裴海鸾 田时秋 左泽平 王志斌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260-264,共5页
乌头类中药草乌是我国广泛使用的毒性药材,性热有大毒,归心、肝、脾、肾经,具有祛风散寒、温经止痛等功效。草乌毒性主要表现为可引发心律失常的心肌毒性,伴有心脏血管系统异常等问题,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因其毒性剧烈,乌头类药材生... 乌头类中药草乌是我国广泛使用的毒性药材,性热有大毒,归心、肝、脾、肾经,具有祛风散寒、温经止痛等功效。草乌毒性主要表现为可引发心律失常的心肌毒性,伴有心脏血管系统异常等问题,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因其毒性剧烈,乌头类药材生品不入药使用,需经炮制后入药。草乌炮制方法并无统一标准,差异表现在药材前期处理、蒸煮工艺、辅料选择等方面。本文对草乌毒性研究进展及炮制方法沿革进行归纳,为今后草乌的炮制方法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 炮制 综述
下载PDF
两种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的特点及性别差异研究
3
作者 田时秋 左泽平 +6 位作者 李依林 田颖颖 裴海鸾 于尚玥 赵新月 刘闯 王志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44,共8页
目的考察两种大鼠高脂血症模型体重、摄食量、血脂变化趋势及肝组织病理变化,比较不同性别高脂血症模型的差异。方法大鼠采用两种高脂饲料喂养7~8周,建立混合型高脂血症模型和高胆固醇血症模型。造模期间记录动物体重、摄食量和一般状态... 目的考察两种大鼠高脂血症模型体重、摄食量、血脂变化趋势及肝组织病理变化,比较不同性别高脂血症模型的差异。方法大鼠采用两种高脂饲料喂养7~8周,建立混合型高脂血症模型和高胆固醇血症模型。造模期间记录动物体重、摄食量和一般状态,分别于第0、1~2、7~8周检测分析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变化;造模后取动物的肝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两模型高脂饲料喂养组比较,混合型高脂血症体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摄食量显著降低,总食物利用度升高,而高胆固醇血症摄食量升高,体重及总食物利用率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造模结束时混合型高脂血症TC、TG水平升高,高胆固醇血症TC升高,TG不变,混合型高脂血症肝脂肪变性程度更强。同模型下雄性总体血脂变化、肝脂肪变性程度均重于雌性。结论两模型高脂饲料喂养组在体重、摄食量、血脂水平及肝病理观察均有差异,同模型雄性程度强于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性别差异 高脂饮食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雄黄抗肿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新月 田颖颖 +6 位作者 左泽平 刘闯 于尚玥 李依林 田时秋 裴海鸾 王志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69-175,共7页
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在现代临床研究中应用颇为广泛,对白血病、肺癌、宫颈癌、胃癌等多种癌症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特性。本文整理近年雄黄及其纳米制剂、微生物转化液等抗肿瘤相关文献,重点综述雄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 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在现代临床研究中应用颇为广泛,对白血病、肺癌、宫颈癌、胃癌等多种癌症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特性。本文整理近年雄黄及其纳米制剂、微生物转化液等抗肿瘤相关文献,重点综述雄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干细胞分化和血管生成,以及协同其他药物抗肿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以期为雄黄的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四硫化四砷 抗肿瘤 凋亡 分子机制 综述
下载PDF
开心散对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_(1-42)致A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裴海鸾 马贝贝 +15 位作者 王婷婷 李瑞吉 刘金辉 于尚玥 娄天宇 左泽平 田时秋 李依林 王晨晓 田颖颖 田骄 赵新月 刘闯 郭玉东 王晶 王志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8-90,141,共14页
目的考察开心散对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_(1-42)致AD大鼠的治疗效果,初步明晰其作用机制。方法以“β-淀粉样蛋白毒性学说”为依据,使用脑立体定位仪在SD大鼠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_(1-42)寡聚肽段,从而复制AD大鼠模型。将痴呆大鼠随机分... 目的考察开心散对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_(1-42)致AD大鼠的治疗效果,初步明晰其作用机制。方法以“β-淀粉样蛋白毒性学说”为依据,使用脑立体定位仪在SD大鼠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_(1-42)寡聚肽段,从而复制AD大鼠模型。将痴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石杉碱甲组、开心散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颅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为假手术组,正常大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30 d。通过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观测大鼠学习记忆成绩的变化;HE染色及Nissl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胆碱能神经递质(ACh、AChE、ChAT)、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及β-淀粉样蛋白(APP、Aβ_(1-40)、Aβ_(1-42))的含量;IHC法解析皮层、海马组织中tau蛋白及GSK-3β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察看脑组织中BAX与BCL-2的表达程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开心散干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及游泳路程所占百分比均有增加(P<0.05或P<0.01);皮层、海马组织神经元数量增多,形态结构趋于正常,且尼氏小体数量增加,胞浆着色变深;脑组织中AChE活性减弱,ChAT及ACh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TNF-α、IL-6、IL-1β、APP、Aβ_(1-40)及Aβ_(1-42)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皮层、海马组织中tau蛋白及GSK-3β的阳性表达量皆有下调(P<0.05或P<0.01);BAX蛋白的表达水平趋于下降,且BCL-2/BAX的比值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P>0.05)。结论开心散对AD损伤大鼠的痴呆症状与脑组织损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涉及到胆碱能系统的修复、炎症因子释放的抑制、β-淀粉样蛋白的清除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心散 AD大鼠 脑组织 治疗作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mTOR/STAT3信号轴探讨桑色素诱导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自噬的机制
6
作者 赵新月 田颖颖 +7 位作者 刘闯 李依林 吕英楠 于尚玥 田时秋 裴海鸾 左泽平 王志斌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7-324,共8页
目的基于mTOR/STAT3信号轴探讨桑色素诱导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自噬的机制。方法将A549细胞分为空白组及30、60、90、120、150μg·m L^(-1)桑色素组,培养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计算细胞抑制率。将A549细胞分... 目的基于mTOR/STAT3信号轴探讨桑色素诱导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自噬的机制。方法将A549细胞分为空白组及30、60、90、120、150μg·m L^(-1)桑色素组,培养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计算细胞抑制率。将A549细胞分为空白组及30、90、150μg·m L^(-1)桑色素组,培养细胞14 d后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培养细胞24 h后,采用Beyo ClickTMEd U-48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自噬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体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凋亡、自噬及m TOR/STAT3信号轴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将A549细胞分为空白组、空白+氯喹(10μg·m L^(-1))组、桑色素(30、150μg·m L^(-1))组、桑色素(30、150μg·m L^(-1))+氯喹(10μg·m L^(-1))组,干预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干预24 h后60、90、120、150μg·m L^(-1)桑色素组的A549细胞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P<0.001);干预48、72 h后桑色素30、60、90、120、150μg·m L^(-1)组的A549细胞抑制率显著升高(P<0.001);30、90、150μg·m L^(-1)桑色素组的A549细胞集落数及绿色荧光的增殖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减少(P<0.01,P<0.001),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1,P<0.001),cleaved-PAR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90、150μg·m L^(-1)桑色素组A549细胞的p-P38/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01);30、90、150μg·m L^(-1)桑色素组A549细胞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橙黄色荧光,以90、150μg·m L^(-1)桑色素组的橙黄色荧光显著;150μg·m L^(-1)桑色素组A549细胞胞浆中分别出现了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150μg·m L^(-1)桑色素组A549细胞的LC3-Ⅱ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90、150μg·m L^(-1)桑色素组A549细胞的Atg16L1-Ⅱ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01),p-m TOR/m TOR及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01)。与桑色素(150μg·m L^(-1))组比较,桑色素(150μg·m L^(-1))+氯喹(10μg·m L^(-1))组的A549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桑色素能够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诱导自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 TOR/STAT3信号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色素 非小细胞肺癌 A549细胞 增殖 凋亡 自噬 mTOR/STAT3信号轴
原文传递
附子理中丸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依林 左泽平 +6 位作者 田颖颖 赵新月 刘闯 于尚玥 裴海鸾 田时秋 王志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附子理中丸方是治疗呕吐泄泻等消化道疾病的常用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调节免疫、修复胃肠黏膜屏障、镇痛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等脾肾阳虚所致的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 附子理中丸方是治疗呕吐泄泻等消化道疾病的常用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调节免疫、修复胃肠黏膜屏障、镇痛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等脾肾阳虚所致的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且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由于其具有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表明,附子理中丸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将从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与活性成分3个方面对附子理中丸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理中丸方 溃疡性结肠炎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去氢木香内酯激活凋亡与自噬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 被引量:3
8
作者 田颖颖 李依林 +5 位作者 田时秋 裴海鸾 于尚玥 王子健 左泽平 王志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80,共8页
目的:研究去氢木香内酯(DL)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凋亡、自噬的影响,以期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法(CCK-8)研究0、5、10、15、20、25μmol·L^(-1)DL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研... 目的:研究去氢木香内酯(DL)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凋亡、自噬的影响,以期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法(CCK-8)研究0、5、10、15、20、25μmol·L^(-1)DL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研究DL对A54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选择10、20μmol·L^(-1)作为DL低、高浓度组,采用荧光染料Hoechst 33258染色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DL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吖啶橙染色检测DL给药后自噬溶酶体的变化,利用免疫荧光实验和Western blot检测DL对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对比DL单独给药及其分别与自噬抑制剂巴佛洛霉素-A1(BAF-A1)、3-甲基腺嘌呤(3-MA)联合用药对A549细胞自噬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观察DL对A549细胞信号通路调控的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10、15、20、25μmol·L^(-1)DL组A549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1);5μmol·L^(-1)DL可显著抑制A549克隆细胞形成(P<0.01),说明DL能够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与空白组比较,DL组(10、20μmol·L^(-1))凋亡细胞数目增多,DL组(20μmol·L^(-1))中凋亡相关蛋白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基聚合酶(PARP)和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明显上升(P<0.05,P<0.01),Bcl-2表达显著下降(P<0.01)。吖啶橙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DL组(20μmol·L^(-1))橙色荧光增强,说明自噬溶酶体的生成数量增多。DL组(20μmol·L^(-1))还能使细胞内LC3橙色荧光颗粒明显增高,LC3Ⅱ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且加入自噬抑制剂后,A549细胞对DL作用的敏感性显著下降(P<0.01),表明自噬参与了DL诱导的A549细胞死亡。与空白组比较,DL组(20μmol·L^(-1))能够使自噬相关蛋白3(Atg3)、自噬相关蛋白5(Atg5)的表达增加并使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的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P<0.01)。结论:DL能够激活凋亡与自噬从而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mTOR/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木香内酯 肺癌 凋亡 自噬 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Akt/mTOR/STAT3)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青藤碱对人肝癌HepG2和SK-HEP-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田颖颖 马贝贝 +8 位作者 赵新月 刘闯 李依林 于尚玥 田时秋 裴海鸾 吕英楠 左泽平 王志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702-4710,共9页
研究青藤碱(sinomenine)对人肝癌HepG2细胞和SK-HEP-1细胞的增殖、凋亡、转移以及与抑制剂联用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通过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BeyoClick^(TM)EdU-488染色法探究青藤碱... 研究青藤碱(sinomenine)对人肝癌HepG2细胞和SK-HEP-1细胞的增殖、凋亡、转移以及与抑制剂联用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通过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BeyoClick^(TM)EdU-488染色法探究青藤碱对人肝癌HepG2和SK-HEP-1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青藤碱对DNA损伤的影响,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CellEvent^(TM)半胱天冬酶-3/7Green ReadyProbes^(TM)试剂法明确青藤碱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细胞侵袭实验和3D肿瘤细胞球体侵袭实验研究青藤碱对人肝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借助Western blot检测青藤碱对人肝癌HepG2和SK-HEP-1细胞中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运用分子对接的方法评判青藤碱与靶点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和STAT3亲和力的强弱,并结合CCK-8法检测青藤碱与STAT3抑制剂JSI-124联用后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青藤碱能够明显降低人肝癌细胞的细胞活力,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能够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还能削弱人肝癌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此外,青藤碱能够上调人肝癌细胞中凋亡标志物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的剪切水平并下调p-Akt、p-mTOR和p-STAT3的蛋白水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青藤碱对靶点caspase-3和STAT3具有良好的亲和力,且STAT3被抑制后,青藤碱对肝癌细胞的敏感性被削弱。因此,青藤碱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caspase-3信号和抑制Akt/mTOR/STAT3通路有关。该研究能够为青藤碱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参考,对进一步推动青藤碱的科学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肝细胞肝癌 分子对接 凋亡 CASPASE-3 侵袭 Akt/mTOR/STAT3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桑色素通过Akt/mTOR/STAT3通路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
10
作者 赵新月 田颖颖 +7 位作者 刘闯 李依林 吕英楠 于尚玥 田时秋 裴海鸾 左泽平 王志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4475-4482,共8页
研究桑色素(morin)通过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STAT3)通路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分别用0、50、100、125、200、250μmol·L-1桑色素刺激人肝癌SK-HEP-1细胞,通过细... 研究桑色素(morin)通过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STAT3)通路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分别用0、50、100、125、200、250μmol·L-1桑色素刺激人肝癌SK-HEP-1细胞,通过细胞活性及增殖检测(CCK-8)法,检测桑色素对SK-HEP-1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浓度0、125、250μmol·L-1桑色素处理SK-HEP-1细胞,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及BeyoClickTMEdU-488检测探究桑色素对SK-HEP-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联用自噬抑制剂探究桑色素处理后的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桑色素对Akt/mTOR/STAT3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桑色素组SK-HEP-1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凋亡细胞数目增多且凋亡标志物PARP表达水平上升,凋亡调控组蛋白H2AX的磷酸化表达水平上调;桑色素组阳性细胞数及克隆形成集落数明显减少;自噬相关蛋白LC3-Ⅱ、Atg5、Atg7表达呈上升趋势;Akt、mTOR、STAT3的磷酸化水平下降。该研究揭示桑色素可促进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诱导自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kt/mTOR/STAT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色素 肝细胞癌 增殖 凋亡 自噬 Akt/mTOR/STAT3通路
原文传递
高脂血症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 被引量:9
11
作者 田时秋 李依林 +5 位作者 裴海鸾 田颖颖 左泽平 赵新月 刘闯 王志斌 《生命的化学》 CAS 2022年第12期2237-2247,共11页
高脂血症是一种脂质代谢异常引起的慢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紧密相关。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发病率逐年增加。本文对高脂血症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阐述了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全身性疾... 高脂血症是一种脂质代谢异常引起的慢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紧密相关。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发病率逐年增加。本文对高脂血症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阐述了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全身性疾病及肠道菌群对高脂血症的影响机制,西药的治疗特点、机制以及中医药对高脂血症的干预治疗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发病机制 治疗手段
原文传递
丹红注射液在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生物活性测定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瑞吉 王婷婷 +10 位作者 刘金辉 于尚玥 娄天宇 马贝贝 梁耀月 左泽平 田时秋 李依林 裴海鸾 林兆洲 王志斌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63-1770,共8页
目的:以丹红注射液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为切入点,旨在建立丹红注射液的生物活性测定法,以期量化丹红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并优化现有的中药注射液质量评价体系。方法:以诱导剂为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丹红注射液剂间比1∶0.8,血小板... 目的:以丹红注射液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为切入点,旨在建立丹红注射液的生物活性测定法,以期量化丹红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并优化现有的中药注射液质量评价体系。方法:以诱导剂为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丹红注射液剂间比1∶0.8,血小板数500×10^(9)个·L^(-1),在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生物作用为试验系,实施量效关系考察与效价定义,而后通过量反应平行线法计算效价,建立丹红注射液的生物活性测定法,同时进行方法学考察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结果:丹红注射液在64%~100%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较显著的量效关系,且由效价定义得到的丹红注射液标准品效价为1350 U·mL^(-1);其余7个不同批次的供试品效价分别为1320.6、1397.4、1407.5、1445.2、1278.4及1234.6 U·mL^(-1)。结论:基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建立的丹红注射液生物活性测定法操作简便,精确度高,同时以效价测定的方式量化了丹红注射液的关键活性,可为现有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与扩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血小板聚集 生物活性测定法 效价 质量控制 中药注射液 抑制率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大黄-桃仁药对治疗肝硬化作用机制初探
13
作者 于尚玥 李瑞吉 +6 位作者 王婷婷 刘金辉 左泽平 李依林 裴海鸾 田时秋 王志斌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1312-1322,共11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大黄-桃仁药对治疗肝硬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筛选大黄-桃仁药对的活性成分,通过蛋白质数据库(Uniprot)获得各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利用TTD、GeneCards、PharmGkb...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大黄-桃仁药对治疗肝硬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筛选大黄-桃仁药对的活性成分,通过蛋白质数据库(Uniprot)获得各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利用TTD、GeneCards、PharmGkb、DrugBank及OMIM数据库获得肝硬化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大黄-桃仁药对活性成分-肝硬化-靶点网络模型,利用String平台绘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R studio软件、Bioconductor软件等平台分析筛选出的靶蛋白,获得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取前30条大黄-桃仁药对治疗肝硬化的信号通路。结果得到符合条件的大黄-桃仁药对药对活性成分29个,β-谷甾醇、常春藤皂苷、芦荟大黄素与泽兰黄醇素等为主要有效成分,作用于肝硬化的22个潜在靶点,从PPI网络得到TP53、MAPK3、HSP90等9个关键靶点,富集分析结果发现大黄-桃仁药对治疗肝硬化的相关生物过程主要包括干预调控血管系统的生成发育、上皮细胞增殖、脂质代谢、氧化应激等,通过影响癌症中的microRNAs(miRNAs)表达、PI3K-Akt信号通路、肝细胞癌以及乙型肝炎进程等发挥治疗肝硬化的作用。结论大黄-桃仁药对通过调控血管系统生成发育、上皮细胞增殖、脂质代谢等对肝硬化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治疗作用,其可能作用机制包括癌症中的miRNAs表达、PI3K-Akt信号通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桃仁药对 活性成分 肝硬化 网络药理学 Β-谷甾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