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M的支持技术研究
1
作者 徐强 田春方 胡德金 《现代机械》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7-80,共4页
PDM技术是并行工程的重要支持技术.本文在分析其功能的基础上,对实施PDM技术中的一些关键支持技术,如分布式计算、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建模、成组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PDM 分布式试验 产品建模 成组技术 并行工程
下载PDF
374例根治术后肠型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田春方 井海燕 +4 位作者 王潍博 王彩霞 崔言刚 陈健鹏 沙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59-565,共7页
目的:肠型胃癌约占中国胃癌总数的40%~45%,本研究旨在探讨根治术后肠型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根治性切除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肠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Log-r... 目的:肠型胃癌约占中国胃癌总数的40%~45%,本研究旨在探讨根治术后肠型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根治性切除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肠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Log-rank检验比较各临床病理特征对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因素纳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374例患者,5年DFS率为73.4%,5年OS率为79.7%。单因素分析显示>60岁、组织学中分化、肿瘤直径>3 cm、T3~4期、淋巴结浸润、TNM分期晚、非远端胃癌、脉管癌栓、神经侵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过表达和高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 phocyte ratio,PLR)与DFS和OS不佳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神经侵犯和TNM分期为D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年龄>60岁、组织学中分化、肿瘤直径>3 cm、TNM分期晚、非远端胃癌、脉管癌栓、神经侵犯、HER-2过表达和高PLR是根治术后肠型胃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年龄、神经侵犯和TNM分期是根治术后肠型胃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部肿瘤 肠型 预后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结直肠癌炎症反应标志物和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杨倩 田春方 +2 位作者 庄庆春 宋伟 沙丹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9-767,共9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与结直肠癌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关系及对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并分析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21-04-01-2023-06-30确诊为结直肠癌的167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受试...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与结直肠癌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关系及对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并分析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21-04-01-2023-06-30确诊为结直肠癌的167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截断值,并根据截断值分为高低2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IL-6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关系。通过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2.0数据库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IL-6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结肠癌患者癌旁正常组织、结肠癌原发灶及转移灶组织中IL-6表达水平,以及IL-6与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中IL-6高表达与多种细胞因子(IL-1β、IL-2、IL-5、干扰素α、IL-8和IL-12P70)的高表达有关,与低PLR、低LMR、高NLR和高SII有关,均P<0.05。IL-6高表达与结直肠癌中CD8^(+)T细胞、中性粒细胞和髓样树突状细胞浸润呈正相关,均P<0.001。结肠癌中IL-6高表达与总生存(OS)率不佳有关(P=0.001),与无复发生存(RFS)率不佳临界有关,P=0.053。直肠癌中IL-6表达与OS率和RFS率均无关,均P>0.05。结论IL-6高表达与结直肠癌分期、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浸润及结肠癌预后不佳有关,提示IL-6在监测结直肠癌病程、评估炎症及免疫状态、预测生存等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结直肠癌 炎症反应标志物 免疫细胞浸润 预后
原文传递
锌指蛋白与消化系统肿瘤 被引量:1
4
作者 田春方 沙丹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锌指蛋白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大的转录家族,通过促癌或抑癌作用广泛参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表明多种锌指蛋白的表达异常与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研究锌指蛋白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为... 锌指蛋白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大的转录家族,通过促癌或抑癌作用广泛参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表明多种锌指蛋白的表达异常与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研究锌指蛋白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肝细胞 结直肠肿瘤 胰腺肿瘤 锌指蛋白
原文传递
T1期结直肠癌64例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和黏膜下深浸润临床意义的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井海燕 田春方 +5 位作者 裴庆山 赵淑磊 姚志刚 孙锡超 覃业军 朱小龙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70-774,共5页
目的探讨T1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和黏膜下深浸润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0年1月30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结直肠癌外科根治术的41例(外科手术组)和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23例(ESD组)T1... 目的探讨T1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和黏膜下深浸润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0年1月30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结直肠癌外科根治术的41例(外科手术组)和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23例(ESD组)T1期结直肠癌患者,记录患者肿瘤大体类型、最大径、是否含有组织学低分化成分、浸润程度(黏膜肌层破坏类型、浸润宽度和深度)、肿瘤出芽分级,以及是否有脉管瘤栓。采取电话随访方式收集患者追加治疗和预后情况。分析T1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ESD组中黏膜肌层完全破坏与肿瘤浸润宽度和深度的相关性,以及术后追加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肿瘤有组织学低分化成分或脉管瘤栓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高于无低分化成分或无脉管瘤栓者[3/6比12.1%(7/58)、3/4比11.7%(7/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34、11.409,P均<0.05)。外科手术组患者黏膜肌层均完全破坏;ESD组中,16例肿瘤浸润宽度≥2 mm,其中15例黏膜肌层完全破坏,1例部分破坏;7例肿瘤浸润宽度<2 mm,其中2例黏膜肌层完全破坏,5例部分破坏;14例肿瘤浸润深度≥2000μm,其中13例黏膜肌层完全破坏,1例部分破坏;9例肿瘤浸润深度<2000μm,其中4例黏膜肌层完全破坏,5例部分破坏;黏膜肌层完全破坏与肿瘤浸润宽度≥2 mm和肿瘤浸润深度≥2000μm均有关(15/16比2/7,13/14比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729、6.659,P均<0.05)。64例T1期结直肠癌患者中6例(9.4%)预后不良;5例(7.8%)患者死亡,其中3例(4.7%)为肿瘤相关死亡。外科手术和ESD组患者中各有10例追加辅助治疗且均未发生预后不良,两组内未追加治疗与追加治疗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9.7%(3/31)比0(0/10)和23.1%(3/13)比0(0/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1期结直肠癌伴有肿瘤黏膜下深浸润时,临床医师需结合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脉管瘤栓和黏膜肌层破坏类型等多种病理特征对预后风险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预后危险因素 黏膜下浸润 追加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