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林玲,田晓膺作品精选
1
作者 王林玲 田晓膺 《声屏世界》 2020年第21期I0005-I0005,共1页
下载PDF
田晓膺、禹然、朱艳秋、刘婧作品
2
作者 田晓膺 禹然 +1 位作者 朱艳秋 刘婧 《中国高等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原文传递
红色经典文本跨媒介转化、传播与价值建构
3
作者 田晓膺 郑轶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0,共1页
“红色经典”是20世纪40—70年代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的一系列反映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所传递的红色记忆构建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李茂民所著的《“红色经... “红色经典”是20世纪40—70年代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的一系列反映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所传递的红色记忆构建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李茂民所著的《“红色经典”的跨文本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通过跨文本的研究方法,对红色经典文本的审美价值及其实现进行了深入阐释,对红色经典在当下的跨媒介转化、传播和价值建构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建构 跨媒介 红色记忆 精神品格 红色经典 经典文本 中国革命胜利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下载PDF
少数民族史诗的保护与传承——以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为例
4
作者 田晓膺 刘婧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年第12期75-77,共3页
史诗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与史韵绝唱,在国家发展历史长河中留下闪闪发光的印记。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斯)尔》、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并称为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这些民族瑰宝... 史诗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与史韵绝唱,在国家发展历史长河中留下闪闪发光的印记。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斯)尔》、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并称为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这些民族瑰宝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体现,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史诗 《玛纳斯》 民间说唱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格萨(斯)尔》 柯尔克孜族 史诗《江格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下载PDF
唐代女性诗歌中的道教情怀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田晓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4-68,共5页
唐代是我国道教最为鼎盛、道教信仰最为虔诚的时期,在其三百多年中,统治者对道教都大力提倡、倍加尊崇。与统治者大力提倡道教的举动相呼应,唐代社会形成了一股求道学仙、追求现世幸福、永恒生命和自由心境的社会风气。这种风气同样也... 唐代是我国道教最为鼎盛、道教信仰最为虔诚的时期,在其三百多年中,统治者对道教都大力提倡、倍加尊崇。与统治者大力提倡道教的举动相呼应,唐代社会形成了一股求道学仙、追求现世幸福、永恒生命和自由心境的社会风气。这种风气同样也影响了唐代女性,从而使她们的诗歌和心灵世界弥漫着迷蒙的道教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女性 诗歌 《全唐诗》 道教情怀 世俗层面 宗教层面 审美层面
下载PDF
唐代女性道教情怀的成因 被引量:5
6
作者 田晓膺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唐代女性的诗歌或隐或显地流露出她们的道教情怀,作者从唐代崇道氛围的濡染、生命本真的向往、生存空间的拓展、生命翻腾的调和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这种情怀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唐代 女性 诗人 道教情怀 成因
下载PDF
王阳明对“静”与“敬”的认识 被引量:4
7
作者 田晓膺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9-113,149,共6页
静与敬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重要的范畴,它们构成不同的人生修养方式,中国古代典籍很早就有对它们的论述,佛家对静的修养方式推崇备至,后来宋明理学对二者各有不同程度的重视,王阳明重视静的方式,但更强调敬的重要,因为单纯求静,则会远离静... 静与敬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重要的范畴,它们构成不同的人生修养方式,中国古代典籍很早就有对它们的论述,佛家对静的修养方式推崇备至,后来宋明理学对二者各有不同程度的重视,王阳明重视静的方式,但更强调敬的重要,因为单纯求静,则会远离静,主要地要从敬入手,才是正确的修道之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于一 主静 主敬
下载PDF
屈原《九歌》的“神灵”之美 被引量:2
8
作者 田晓膺 阳淼 《社科纵横》 2006年第11期98-100,共3页
《九歌》是《楚辞》的重要作品之一,在《九歌》中,屈原借“神灵”来抒发自己对美的热爱与追求。《九歌》中的“神灵”形象各异,妍媸不同,性情不一,屈原通过对“神灵”的歌唱,使原始宗教中的“神灵”深化为心灵的存在———美的存在。他... 《九歌》是《楚辞》的重要作品之一,在《九歌》中,屈原借“神灵”来抒发自己对美的热爱与追求。《九歌》中的“神灵”形象各异,妍媸不同,性情不一,屈原通过对“神灵”的歌唱,使原始宗教中的“神灵”深化为心灵的存在———美的存在。他以“美”的眼光来打量“神灵”,通过对众“神灵”之美的不同表现,来表达出美的完美和最高体现在于“满内而外扬”,内美与外美的双重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歌> 神灵 巫女 形象
下载PDF
试论道教的社会工作救助功能 被引量:2
9
作者 田晓膺 阳淼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90-92,共3页
道教在中国生长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道教在践行宗教的功能的同时,还发挥着中国古代社会工作的救助功能。时至今天,作为社会和谐的一股重要力量,道教在社会服务中依然具备专业社会工作的潜在救助功能,是促进社会和... 道教在中国生长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道教在践行宗教的功能的同时,还发挥着中国古代社会工作的救助功能。时至今天,作为社会和谐的一股重要力量,道教在社会服务中依然具备专业社会工作的潜在救助功能,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有益方式与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社会工作 救助功能
下载PDF
道教山水悟道诗的宗教思想探源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晓膺 阳淼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48-152,共5页
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诗歌的一个重大题材,亦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起与勃兴肇基于以老庄哲学为主体的道教哲学思想和以名山皆仙境的洞天福地思想。在道教哲学中,“道”是最高的范畴,是一种超越具体物象的虚幻之象,... 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诗歌的一个重大题材,亦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起与勃兴肇基于以老庄哲学为主体的道教哲学思想和以名山皆仙境的洞天福地思想。在道教哲学中,“道”是最高的范畴,是一种超越具体物象的虚幻之象,神秘而不可言说。但人可以从天中感受“道”。道教“名山大川皆为仙境”的思想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在隋唐五代时期确立下来,它促使宗教徒走向山林,在登山临水中修炼与悟道。因此,天地山水在道教世界里有着与世俗社会截然不同的宗教意义和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山水悟道诗 道教哲学思想 洞天福地思想
下载PDF
试论道教休闲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晓膺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5-28,共4页
休闲学研究虽起源于20世纪的西方学术界,但作为一种文化的休闲,中国休闲文化尤其是中国道教的休闲文化,早以自己独特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存在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今天,当现代休闲日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必要要素之一时,道教休闲文化... 休闲学研究虽起源于20世纪的西方学术界,但作为一种文化的休闲,中国休闲文化尤其是中国道教的休闲文化,早以自己独特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存在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今天,当现代休闲日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必要要素之一时,道教休闲文化的独到见解和丰富思想便成为现代休闲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而道教休闲学的整理和研究亦将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中国现代休闲学向纵深发展,从而极具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诗意生活 逍遥境界 现代休闲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建设——以新民族图形设计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晓膺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第1期4-5,共2页
21世纪以来,西方艺术新思潮涌入,我国本土的图形设计逐渐失去了民族特色。因此,如何在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坚持发展本民族的传统图形设计艺术,成为当代图形设计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多元媒介传播方式的发展,高... 21世纪以来,西方艺术新思潮涌入,我国本土的图形设计逐渐失去了民族特色。因此,如何在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坚持发展本民族的传统图形设计艺术,成为当代图形设计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多元媒介传播方式的发展,高校的新民族图形设计课程面临新的契机与挑战。以新民族图形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改革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相关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以期为相关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借鉴,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实际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族图形设计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唐代女冠诗歌中的哀愁美
13
作者 田晓膺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24-27,共4页
唐代女冠诗歌中蕴涵着一股哀愁的美学意味,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哀愁美进行初步的探析:一,生存喟叹的哀愁美;二,离人酬寄的哀愁美;三,爱情追逐的哀愁美;四,家国沦丧的哀愁美。
关键词 唐诗 女冠诗歌 哀愁美
下载PDF
墉城女仙服饰的色彩符号及审美研究
14
作者 田晓膺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8-82,共5页
《墉城集仙录》是唐代高道杜光庭撰写的一部专门宣扬道教女仙信仰的神仙传记,其中众女仙形象描述常借助服饰设色来展现。从色彩感知看,墉城女仙服饰的色彩不仅与华夏传统的五色象征一脉相承,而且还有道教固有的视觉感知经验与"尚青... 《墉城集仙录》是唐代高道杜光庭撰写的一部专门宣扬道教女仙信仰的神仙传记,其中众女仙形象描述常借助服饰设色来展现。从色彩感知看,墉城女仙服饰的色彩不仅与华夏传统的五色象征一脉相承,而且还有道教固有的视觉感知经验与"尚青"、"尚紫"的符号性表意及审美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仙服饰 色彩符号 道教审美 墉城仙界
下载PDF
阮籍的人生矛盾初探
15
作者 田晓膺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2-76,共5页
阮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极富特色的思想家、文学家之一。他生不逢时,抱负无从施展,在残酷的政治清洗与身家毁灭中,他矛盾重重,表面狂放不羁、任情放达,内心却痛苦不堪、恐惧忧虑。其人生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治态度上“心”... 阮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极富特色的思想家、文学家之一。他生不逢时,抱负无从施展,在残酷的政治清洗与身家毁灭中,他矛盾重重,表面狂放不羁、任情放达,内心却痛苦不堪、恐惧忧虑。其人生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治态度上“心”与“迹”的矛盾;二是思想形态上“儒”与“道”的矛盾;三是行为方式上“狂”与“慎”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 人生矛盾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下载PDF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油画作品选登
16
作者 田晓膺 刘婧 +1 位作者 朱艳秋 齐琦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凉山彝族唱丧仪式探赜——以四川凉山州宁南县六铁彝区为例
17
作者 田晓膺 嘿日子祖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32-36,共5页
本文以四川凉山州宁南县六铁彝区为调查对象,对彝族"策格"、"瓦之勒"、"阿古荷"、"丛嗯"几种唱丧仪式进行了展示性的认知,并反思和观察了一种敬畏祖先、尊重生命的文化姿态以及"祖先崇拜&... 本文以四川凉山州宁南县六铁彝区为调查对象,对彝族"策格"、"瓦之勒"、"阿古荷"、"丛嗯"几种唱丧仪式进行了展示性的认知,并反思和观察了一种敬畏祖先、尊重生命的文化姿态以及"祖先崇拜"的彝族信仰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唱丧仪式 策格 瓦之勒 阿古荷 丛嗯
下载PDF
从孔子、庄子的思想谈艺术的超越性
18
作者 田晓膺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人们用艺术形象的方法来表达精神生活,所有的艺术都是为了使人的精神获得超越,这种超越性就形式而言,它有一种无言之美。然而,言有尽而意无穷,要超“言”而求“言外意”,就要研究艺术的超越性。本文试图从孔子和庄子的哲学、美学理论中... 人们用艺术形象的方法来表达精神生活,所有的艺术都是为了使人的精神获得超越,这种超越性就形式而言,它有一种无言之美。然而,言有尽而意无穷,要超“言”而求“言外意”,就要研究艺术的超越性。本文试图从孔子和庄子的哲学、美学理论中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超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庄子 艺术超越性 哲学 美学
下载PDF
中国水墨画择色的哲学思考
19
作者 田晓膺 《凉山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112-114,共3页
中国水墨画以黑色作画,借助于水的稀释作用,使黑色分解而呈浓淡、枯润的效果,在有限的白色尺幅中呈现出满纸烟岚、虚灵如梦的无限景象.中国水墨画为什么会选择黑白二色作为其画面的主色调?它择色的哲理依据是什么呢?本文从儒家哲学与道... 中国水墨画以黑色作画,借助于水的稀释作用,使黑色分解而呈浓淡、枯润的效果,在有限的白色尺幅中呈现出满纸烟岚、虚灵如梦的无限景象.中国水墨画为什么会选择黑白二色作为其画面的主色调?它择色的哲理依据是什么呢?本文从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入手,考察了其与中国水墨画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水墨画的思想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水墨画 色彩学 哲学
下载PDF
试论唐代道教山水悟道诗的清虚意趣
20
作者 田晓膺 《语文知识》 2009年第1期4-7,共4页
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诗歌的一个重大题材,亦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形成的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中,道教山水悟道诗层出不穷。迨至唐代,道教山水悟道诗更臻繁荣,或隐或显地凸显出气韵清虚的道教审美心境。本文分析... 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诗歌的一个重大题材,亦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形成的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中,道教山水悟道诗层出不穷。迨至唐代,道教山水悟道诗更臻繁荣,或隐或显地凸显出气韵清虚的道教审美心境。本文分析道教山水悟道诗的特定作者在特定的道教时空中的宗教体验与审美快乐,以探求其清虚意趣和独特的道教涵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道教 山水悟道诗 清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