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战略管理框架及战略变革的主要方式
1
作者 田景艳 臧秀清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6-39,共4页
当前的竞争环境已呈现出典型的动态竞争特点,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竞争,企业必须正确掌握企业战略框架及其战略变革的主要方式。企业战略管理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战略管理的框架,即从企业组织、企业文化、企业家... 当前的竞争环境已呈现出典型的动态竞争特点,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竞争,企业必须正确掌握企业战略框架及其战略变革的主要方式。企业战略管理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战略管理的框架,即从企业组织、企业文化、企业家能力、核心能力四个角度去认识一个企业的战略管理,并且根据战略框架提出战略变革的的主要方式——一个关键的任命程序、调整企业理念、企业战略重新进行定位、重新设计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管理框架 企业组织 企业文化 企业家能力 核心能力 战略变革 主要方式
下载PDF
临床免疫学检验之自身抗体检测实践带教总结 被引量:2
2
作者 田景艳 段亮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第6期68-69,共2页
通过总结、分析在临床免疫学检验多年带教中的体会和经验,为提高自身抗体检测实践带教效果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实践带教
下载PDF
重庆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3
作者 田景艳 李朴 邓松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3年第6期410-416,共7页
目的分析2021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状况,以便指导临床医师科学合理地利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ALDI BiotypEr质谱仪鉴定法和VITEK2全自动仪鉴定药敏仪以及配套的药敏卡、K-B纸片扩散方法... 目的分析2021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状况,以便指导临床医师科学合理地利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ALDI BiotypEr质谱仪鉴定法和VITEK2全自动仪鉴定药敏仪以及配套的药敏卡、K-B纸片扩散方法、E试验等药敏方法及WHONET5.6软件进行实验室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分离的3985株非重复菌株,分离前十位的细菌分别是:肠杆菌目中的大肠埃希菌21.0%(835/3985)、肺炎克雷伯菌9.9%(394/3985)、金黄色葡萄球菌8.9%(358/3985)、铜绿假单胞菌8.8%(349/3985)、鲍曼不动杆菌5.8%(232/3985)、屎肠球菌5.0%(198/3985)、粪肠球菌4.3%(170/398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1%(164/3985)、表皮葡萄球菌3.9%(155/3985)、白色念珠菌3.4%(135/3985)。葡萄球菌属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MRSA与MRCNS)检出率为MRSA29.3%,MRCNS为79.4%。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酶阳性菌为49.6%,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为0.9%。产超广谱酶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为34.5%,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为12.5%,由此可见大肠埃希菌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明显高于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为7.7%。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75.7%,米诺环素耐药率30.2%,由于方法学限制,不敏感的替加环素结果未出。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23.5%,敏感头孢哌酮/舒巴坦为72.2%、耐药率12.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9.3%。118株流感嗜血杆菌中有76.2%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形成耐药。结论微生物细菌耐药不断蔓延,特别是多重耐药的细菌不断出现,应强化抗菌药品的正确应用与管理,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做好微生物耐药性监测分析工作,有效的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耐药 药敏试验 碳青霉烯类
下载PDF
优质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田景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134-134,136,共2页
分析门诊护理管理中采取优质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选择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48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就诊期间采用优质服务,参照组就诊期间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满意... 分析门诊护理管理中采取优质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选择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48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就诊期间采用优质服务,参照组就诊期间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情绪量表评分较参照组比较均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在问题处理、门诊管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较参照组均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空气栓塞、静脉炎、发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服务模式,不仅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还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就诊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护理管理 优质服务 应用效果
下载PDF
ctDNA检测及其在癌症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任娜 田景艳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期59-62,共4页
癌症已经是对人类生命危险最大的疾病之一。驱动基因的检测是晚期肿瘤患者靶向药物选择的基础,肿瘤组织是一种理想的靶向基因检测标本。目前对癌症的传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肿瘤相关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活检等。大多数晚期... 癌症已经是对人类生命危险最大的疾病之一。驱动基因的检测是晚期肿瘤患者靶向药物选择的基础,肿瘤组织是一种理想的靶向基因检测标本。目前对癌症的传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肿瘤相关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活检等。大多数晚期患者往往难以进行侵入性检查,临床上难以获得或获得足够数量的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检测。此外,这些检查存在特异度低、检测窗口期长、对患者创伤大、取样困难等弊端。循环肿瘤DNA(ctDNA)作为组织学基因检测的补充,是一种“实时”的生物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期间、预后判断、残留与复发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在耐药监测和指导靶向用药方面具有潜在价值。目前,ctDNA已被证实与肿瘤的实时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对ctDNA液体活检的癌症早期诊断研究越来越多,其结果也越来越显著。ctDNA检测正在迅速成为一种用于肿瘤活检的重要微创辅助手段,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一种潜在的替代方法。因此,开发能够实时动态监测癌症的无创检测方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DNA 癌症 检测应用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