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翘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1
作者 赵虎雷 王明航 +8 位作者 李建生 赵敏 田曙光 李宁 谢洋 韩瑞婷 杨建雅 史艳敏 李素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2-407,共6页
目的评价银翘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12月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驻会展中心医学观察点收治的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250例... 目的评价银翘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12月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驻会展中心医学观察点收治的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区组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共有5例患者未完成研究,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形成符合方案集245例(试验组123例、对照组122例)。试验组给予银翘败毒合剂(由金银花、连翘、青蒿、射干、虎杖、薏苡仁等13味中药组成),对照组给予银翘败毒安慰剂(由5%的中药及调味剂等组成),试验药物均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统一煎煮提供,每日1剂,分2次口服,连续治疗14 d。以核酸转阴时间为主要结局指标,以核酸转阴率、转型率、转型时间、症状发生率、症状发生时间、不良事件累积发生率为次要结局指标,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两组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核酸转阴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d:8.93±2.13比10.47±3.95,P<0.05)。治疗7、10和14 d,试验组核酸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4.7%(55/123)比27.9%(34/122)、91.9%(113/123)比72.1%(88/122)、98.4%(121/123)比88.5%(108/122),均P<0.05〕。治疗4 d和7 d,试验组转型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9%(6/123)比12.3%(15/122)、5.7%(7/123)比13.1%(16/122),均P<0.05〕,转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后(d:7.82±2.99比6.15±1.39,P<0.05)。治疗4 d,试验组发热、咳嗽、乏力症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9%(6/123)比17.2%(21/122)、8.9%(11/123)比18.0%(22/122)、14.6%(18/123)比26.2%(32/122),均P<0.05〕,到治疗10 d两组发热症状发生率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9.8%(12/123)比18.9%(23/122),P<0.05〕,治疗14 d两组发热症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治疗7 d两组对乏力症状的改善程度相当,治疗10 d开始试验组对乏力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5.2%(31/123)比37.7%(46/122),P<0.05〕,持续到治疗14 d〔26.8%(33/123)比39.3%(48/122),P<0.05〕。两组各时间点胸闷、气短、腹胀、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银翘败毒方在改善上述症状方面的疗效相当。试验组发热、咳嗽、乏力症状发生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后(d:6.62±1.50比5.30±1.22、8.48±3.34比6.54±1.45、7.97±3.21比6.11±0.98,均P<0.05),两组其他症状发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13/123)比11.5%(14/122),P>0.05〕。结论银翘败毒方治疗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在缩短核酸转阴时间、提高核酸转阴率、降低转型率、延后转型时间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无症状 银翘败毒方 疗效评价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血清肝素酶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田曙光 虞立霞 +3 位作者 李素波 高红伟 王颖丽 宫锋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9年第4期545-547,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微创的血清肝素酶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定量检测方法,并对肿瘤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肝素酶进行比较,初步探讨血清肝素酶水平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鼠抗人肝素酶单克隆抗体和兔抗人肝素酶多克隆抗体,建立双抗...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微创的血清肝素酶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定量检测方法,并对肿瘤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肝素酶进行比较,初步探讨血清肝素酶水平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鼠抗人肝素酶单克隆抗体和兔抗人肝素酶多克隆抗体,建立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利用此方法检测健康献血者和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肝素酶水平。结果:组内数据稳定,可重复;肿瘤患者血清中肝素酶D450nm值高于健康献血者。结论:所建立的血清肝素酶ELISA检测方法灵敏、高效,可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肝素酶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以菌蜕作为DNA载体构建双重靶向乳腺癌基因疫苗 被引量:1
3
作者 田曙光 靳小潘 +3 位作者 陈建魁 于农 宋世平 季守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0期2478-2481,共4页
目的以菌蜕(BG)作为DNA载体,构建具有内源性和外源性双重靶向的乳腺癌基因疫苗。方法将裂解质粒pHH43转化入大肠埃希菌(E.coli)DH5α,经温控诱导裂解基因-E的表达后,裂解细胞壁,制备细菌BG;将HER2/NEU中免疫原性多肽E75基因片段连接到... 目的以菌蜕(BG)作为DNA载体,构建具有内源性和外源性双重靶向的乳腺癌基因疫苗。方法将裂解质粒pHH43转化入大肠埃希菌(E.coli)DH5α,经温控诱导裂解基因-E的表达后,裂解细胞壁,制备细菌BG;将HER2/NEU中免疫原性多肽E75基因片段连接到带有小鼠恒定链(mIi)的真核表达载体pDSRed-mIi中,构建内源性靶向DNA疫苗pDSRed-mIi-E75;再将构建好的DNA疫苗装载到E.coliBG中。结果经温控诱导裂解基因-E的表达后可将细菌细胞壁裂解,形成中空的E.coliBG;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DNA疫苗pDSRed-mIi-E75,并将其装载到BG中。结论通过裂解基因-E的表达可制备E.coliBG,后者具有装载DNA的功能。本研究以BG装载pDSRed-mIi-E75,制备了具有双重靶向的乳腺癌疫苗,其功能还需细胞转染试验和动物试验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菌蜕 鬼影细胞 基因疫苗
下载PDF
利用重组A蛋白偶联的琼脂糖凝胶纯化α-半乳糖苷酶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1
4
作者 田曙光 高红伟 +2 位作者 李素波 章扬培 宫锋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7年第3期460-462,共3页
目的: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纯化方法获得高纯度α-半乳糖苷酶单克隆抗体。方法:使用重组A蛋白偶联的琼脂糖凝胶捕获和纯化小鼠腹水中的α-半乳糖苷酶单克隆抗体。结果:获得了高纯度、高效价的α-半乳糖苷酶单克隆抗体。结论:应用重组A蛋... 目的: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纯化方法获得高纯度α-半乳糖苷酶单克隆抗体。方法:使用重组A蛋白偶联的琼脂糖凝胶捕获和纯化小鼠腹水中的α-半乳糖苷酶单克隆抗体。结果:获得了高纯度、高效价的α-半乳糖苷酶单克隆抗体。结论:应用重组A蛋白偶联的琼脂糖凝胶纯化α-半乳糖苷酶单克隆抗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半乳糖苷酶 单克隆抗体 重组A蛋白 琼脂糖凝胶 纯度 效价
下载PDF
护理电子病历应用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田曙光 秦元梅 +1 位作者 暴银素 赵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7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电子病历应用现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为今后各级医院及管理机构护理电子病历的应用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当今电子病案,特别是护理电子病历的应用状况,并进行对策方面的探讨。结果护... 目的探讨护理电子病历应用现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为今后各级医院及管理机构护理电子病历的应用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当今电子病案,特别是护理电子病历的应用状况,并进行对策方面的探讨。结果护理电子病历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结论电子病案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必然趋势和目标,护理电子病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会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电子病历 电子病案 现状 应对策略 医院信息系统
下载PDF
肝素酶:肿瘤治疗的新靶标
6
作者 田曙光 高红伟 +4 位作者 常宏宇 李素波 王璇琳 章扬培 宫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6-412,共7页
肝素酶是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关键酶,主要通过降解硫酸肝素,破坏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完整性而发挥作用.肝素酶与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密切相关性,使得肝素酶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标.本文主要阐述肝素酶的生物学特性、促肿瘤转移的作... 肝素酶是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关键酶,主要通过降解硫酸肝素,破坏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完整性而发挥作用.肝素酶与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密切相关性,使得肝素酶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标.本文主要阐述肝素酶的生物学特性、促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和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对目前以肝素酶为靶标的肿瘤治疗方法和临床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酶 肿瘤转移 抑制剂 抗体 疫苗
下载PDF
402例烟雾病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
7
作者 田曙光 陈建魁 +7 位作者 于农 宋世平 尹秀云 黄媛 金欣 左向华 杜宇 曾利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1年第5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方法:对402例烟雾病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2例烟雾病确诊病例中,有112位患者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中存在阳性结果,阳性率为27.86%。其中,抗dsDNA、抗CB、...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方法:对402例烟雾病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2例烟雾病确诊病例中,有112位患者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中存在阳性结果,阳性率为27.86%。其中,抗dsDNA、抗CB、抗Sm、抗SS-A、抗SS-B、抗Jo-1、抗RO-52、抗ScL-70、抗RIB、抗PM-sd、抗nRNP、抗PCNA、抗Nuc、抗HI、抗M2抗体在阳性病例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6.07%、1.79%、5.36%、17.86%、7.14%、5.36%、13.39%、5.36%、7.14%、4.46%、2.68%、11.61%、6.25%、8.93%和8.04%。结论:烟雾病患者中抗核抗体阳性率较高,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是烟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抗核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
8
作者 田曙光 高红伟 宫锋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1年第6期879-882,共4页
肿瘤干细胞是肿瘤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能产生异质性细胞的细胞。我们简要阐述了肿瘤干细胞存在的证据、分离技术及来源,并对以肿瘤干细胞为靶标的肿瘤治疗途径、临床应用前景和问题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肿瘤 干细胞 治疗
下载PDF
用α-半乳糖苷酶制备可供输注的人通用型O型红细胞 被引量:18
9
作者 宫锋 吕秋霜 +10 位作者 由英 高红伟 鲍国强 高新 李素波 李立立 王颖丽 田曙光 张志欣 张评 章扬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313-316,共4页
研究的目的是将人群中28%的B型血改造成通用O型血,提高O型血的储存和使用比例,以缓解战争、 恐怖袭击、突发事件等紧急状态下对O型血的大量需求。用α-1.3半孔糖苷酶作为B→O血型改造的工具酶,摸索 改造一个使用单位B型血红细胞(100 ml... 研究的目的是将人群中28%的B型血改造成通用O型血,提高O型血的储存和使用比例,以缓解战争、 恐怖袭击、突发事件等紧急状态下对O型血的大量需求。用α-1.3半孔糖苷酶作为B→O血型改造的工具酶,摸索 改造一个使用单位B型血红细胞(100 ml)的最佳条件。结果实现了在密闭、无菌条件下使用50 U/ml工具酶,pH 5.6,26℃ 2小时,进行B→O的血型改造。结论:改造后的通用型O型血红细胞符合生物制品检定规程的要求, 并可在4℃存放21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O型红细胞 α-1.3半乳糖苷酶 血型改造 B→O血型改造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杨建梅 郭晓蕙 +1 位作者 董爱梅 田曙光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381-1384,共4页
目的了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的常见症状和早期症状,比较病理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和增生的原醛症的临床表现的不同。方法回顾性调查原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标准为血浆醛固酮水平增高和手术病理证实为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皮质增生的... 目的了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的常见症状和早期症状,比较病理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和增生的原醛症的临床表现的不同。方法回顾性调查原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标准为血浆醛固酮水平增高和手术病理证实为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皮质增生的患者共90例。结果原醛症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依次为高血压(100%)、口渴多尿(26.6%)、四肢乏力(23.3%)、四肢麻木(15.5%)、四肢抽搐(4.4%);早期表现为高血压,高血压至确诊时病程为(5±7)年,最高血压为(191±25)/(116±15)mm Hg,平均血压为(154±16)/(97±10)mm Hg,左心室肥厚的频率为43.5%;94.4%的患者存在低血钾;低肾素活性血症卧位发生率70.3%,立位发生率为94.3%;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以25/1为截取点,立位及卧位的阳性率均为72.4%,以50/1为截取点,敏感性明显下降;腺瘤组平均血压明显高于增生组[(157±17)/(99±10)mm Hg)vs(148±13)/(92±10)mm Hg];低钾血症发生率在腺瘤组更易发生(98.5%vs 84.0%);腺瘤组血浆醛固酮水平亦较增生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原醛症的患者临床上常见症状依次为高血压、口渴多尿、四肢乏力、四肢麻木、四肢抽搐等,早期表现为高血压,且往往是在高血压多年后才因出现低血钾而确诊,部分患者可无低血钾;高血压的特点为重度高血压,药物对其有一定效果,但不能达标,易发生高血压的并发症;低肾素血症和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的比值对诊断原醛症有一定意义,但也会漏掉一部分患者;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上肾上腺皮质腺瘤严重程度高于肾上腺皮质增生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肿瘤 肾上腺皮质增生 症状
下载PDF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在Graves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左向华 金欣 +7 位作者 于农 尹秀云 宋世平 张伟 田曙光 孙士欣 曾利军 陈建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097-1098,共2页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在Graves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其临床诊断将其分为Graves病组(n=105)、桥本病组(n=66)、甲亢型亚甲炎组(n=29);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在Graves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其临床诊断将其分为Graves病组(n=105)、桥本病组(n=66)、甲亢型亚甲炎组(n=29);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59)。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TRAb和TPOAb水平,并对其中46例Graves病患者血清TRAb和TPOAb进行动态监测。结果与桥本病组比较,Graves病组患者血清TRAb水平及阳性率较高(P<0.05),而其TPOAb水平及阳性率较低(P<0.05)。治疗有效的Graves病患者,血清TRAb水平随症状的缓解而逐渐下降。血清TPOAb水平与治疗有效与否关系不大。结论 TRAb和TPOAb检测在Graves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TRAb的动态监测有助于临床疗效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 甲状腺疾病 诊断 鉴别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下载PDF
缺血修饰清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欣 左向华 +8 位作者 于农 宋世平 尹秀云 黄媛 张伟 田曙光 王淼 曾利军 陈建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60例ACS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6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61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34例;另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60例ACS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6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61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34例;另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钴结合清蛋白(ACB)试验检测血浆IMA浓度,采用日立7600-1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CB、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血浆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血浆ACB、CK、CK-MB、cTnI、MYO及hsCRP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STEMI及NSTEMI患者血浆ACB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6.92%(63/65)、80.32%(49/61)及76.47%(26/34)。STEMI患者血浆ACB浓度为(52.62±10.31)U/mL,显著低于UA患者[(62.22±12.31)U/mL]及NSTEMI患者[(66.22±14.31)U/mL](P<0.05)。结论 IMA作为一种新的生化标志物对ACS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早期诊断 缺血修饰清蛋白 钴结合清蛋白试验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血液HER-2浓度与组织HER-2表达水平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建魁 曾利军 +9 位作者 左向华 陈祎霏 于农 宋世平 尹秀云 黄媛 金欣 王淼 张伟 田曙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浓度与组织HER-2表达水平的一致性。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HER-2浓度;应用免疫组化(IHC)法检测乳腺癌组织HER-2表达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织HER-2阳性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中有62... 目的探讨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浓度与组织HER-2表达水平的一致性。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HER-2浓度;应用免疫组化(IHC)法检测乳腺癌组织HER-2表达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织HER-2阳性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中有62例血清HER-2阳性,阳性符合率为74.7%,组织HER-2阴性的患者有96例血清HER-2为阴性,阴性符合率为82.1%。血清HER-2水平与组织HER-2表达状态呈正相关(kappa=0.653,P<0.01)。结论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浓度与组织HER-2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别,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血清HER-2浓度可作为临床个体化治疗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清CEA、CA153和CYFRA21-1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14
作者 曾利军 陈建魁 +8 位作者 于农 宋世平 尹秀云 黄媛 金欣 左向华 杜宇 田曙光 王淼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6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EA、CA153和CYFRA21-1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CLIA)检测乳腺癌54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疾病38例(乳腺良性疾病组)及同期健康体检正常的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EA、CA153和CYFRA21-1水平...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EA、CA153和CYFRA21-1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CLIA)检测乳腺癌54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疾病38例(乳腺良性疾病组)及同期健康体检正常的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EA、CA153和CYFRA21-1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腺癌组血清CEA、CA153和CYFRA21-1水平、阳性率及3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乳腺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CEA、CA153和CYFRA21-1单项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37.0%、64.8%、59.2%,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5.2%,CEA、CA153和CYFRA21-1单独检测与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CA153和CYFRA21-1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清癌胚抗原 癌抗原-153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
下载PDF
重组α-半乳糖苷酶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红伟 高新 +8 位作者 鲍国强 徐莉娟 王颖丽 田曙光 李素波 徐华 李立立 宫锋 章扬培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6期566-569,共4页
α-半乳糖苷酶是B→O血型改造研究中的关键工具酶。在获得了可分泌表达α-半乳糖苷酶的基因工程毕赤酵母菌株的基础上,进行了工程菌株在5L发酵罐中的发酵。发酵液上清中α-半乳糖苷酶活性为80~150U/mL,蛋白浓度为3~4.5mg/mL,比活性约... α-半乳糖苷酶是B→O血型改造研究中的关键工具酶。在获得了可分泌表达α-半乳糖苷酶的基因工程毕赤酵母菌株的基础上,进行了工程菌株在5L发酵罐中的发酵。发酵液上清中α-半乳糖苷酶活性为80~150U/mL,蛋白浓度为3~4.5mg/mL,比活性约为20~30U/mg。发酵液采用超滤、阳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等纯化方法,建立起了规模化生产重组α-半乳糖苷酶的工艺。制备的重组酶纯度经鉴定达98%以上,符合新生物制品的纯度要求。制备的重组α-半乳糖苷酶可有效地将B型红细胞改造成O型红细胞,从而解决了应用此酶开展B→O血型改造研究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半乳糖苷酶 血型 毕赤酵母菌 红细胞 新生 菌株 蛋白浓度 比活性 重组酶 疏水层析
下载PDF
中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秦元梅 暴银素 +2 位作者 杨丽霞 田曙光 郑连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6期188-190,共3页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对医院各方面满意度情况,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改进措施,为医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的问卷,对住院的850名患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内容涉及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一般资料调查表。结果:住院患...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对医院各方面满意度情况,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改进措施,为医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的问卷,对住院的850名患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内容涉及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一般资料调查表。结果: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患者最满意的是条目28"医务人员有无索取、收受红包现象",满意度最低的是条目13"配餐员服务态度"、条目14"膳食的卫生及其色香味"。结论: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促进医院各部门人员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满意度 调查研究
下载PDF
RNA干扰对肝素酶在肝癌细胞中表达及其肿瘤生长抑制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檀英霞 刘志玄 +3 位作者 李素波 田曙光 卞丽红 宫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肝癌细胞系HepG2肝素酶(Hpa)的表达,体内观察其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构建的2个抗Hpa短发卡式RNA(Hpa-shRNA)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高表达Hpa),并设空载体对... 目的: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肝癌细胞系HepG2肝素酶(Hpa)的表达,体内观察其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构建的2个抗Hpa短发卡式RNA(Hpa-shRNA)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高表达Hpa),并设空载体对照组;流式细胞技术鉴定转染稳定性,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肝素酶蛋白和mRNA表达;将干扰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细胞皮下接种裸鼠,比较各组肿瘤的体质量和体积大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素酶在肿瘤组织的表达.结果:与空载体组相比,干扰后的HepG2细胞中Hpa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干扰组裸鼠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变慢,统计结果表明干扰组在抑制肿瘤生长方面与空载体组、空白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干扰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RNAi技术沉默Hpa基因可以有效下调肝癌肿瘤细胞中Hp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体内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肝素酶 肝癌 免疫印迹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重组α-半乳糖苷酶酶解大豆低聚糖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璇琳 李素波 +3 位作者 高红伟 田曙光 宫锋 章扬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2-226,共5页
本研究应用本实验室基因重组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对棉籽糖和水苏糖进行了酶解,应用薄层层析(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了酶解前后大豆低聚糖的变化情况,结合大豆制品传统加工工艺,提出了酶的添加方式和工艺。
关键词 大豆低聚糖 肠胃胀气 基因重组α-半乳糖苷酶
下载PDF
真菌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欣 陈建魁 +6 位作者 于农 尹秀云 左向华 宋世平 佟利威 许晓跃 田曙光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378-37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抗原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北京金山川公司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85例COPD合并肺侵袭性真菌感染(...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抗原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北京金山川公司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85例COPD合并肺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IFI组)血浆中(1,3)-β-D-葡聚糖含量,并与4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1,3)-β-D-葡聚糖水平为2.32~15.32pg/ml,确诊IFI组的(1,3)-β-D-葡聚糖水平为8.23~2289.56pg/ml,该检测方法对IFI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97.5%,PPV为97.6%,NPV为88.6%。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抗原检测可在拟诊早期对COPD患者是否感染真菌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β-D葡-聚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
下载PDF
临床皮炎外瓶霉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芳 穆超 +4 位作者 赵静雅 高莉 胡小华 韩黎 田曙光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 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的皮炎外瓶霉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对皮炎外瓶霉ITS区域基因组序列(GenBank:JN675373.1)进行分析,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以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皮炎外瓶霉为... 目的 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的皮炎外瓶霉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对皮炎外瓶霉ITS区域基因组序列(GenBank:JN675373.1)进行分析,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以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皮炎外瓶霉为阳性菌株,及其他种类真菌和细菌作为阴性对照菌株,从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方面对该方法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该研究设计的引物和探针能扩增皮炎外瓶霉特异性序列.临床分离得到的皮炎外瓶霉在反应中有明显扩增曲线,而甄氏外瓶霉、棘状外瓶霉、烟曲霉、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马内菲青霉等20株菌在CT值≤38范围内均未有扩增;利用基因重组构建的标准品完成了标准曲线的绘制,在1.0×103~1.0×107拷贝数(Cp)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1.000),最低可检出量为10 Cp/μL.结论 成功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皮炎外瓶霉方法,该法特异度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将有助于临床皮炎外瓶霉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外瓶霉 核糖体基因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