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周婷基于经筋理论分期论治亨特氏综合征临床经验
1
作者
李伟
周婷
+1 位作者
田梦卓
郭娅露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1033-1037,共5页
拉姆齐-亨特综合征(Ramsay Hunt syndrome,RHS)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激活侵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导致剧烈耳痛,耳聋,眩晕及面瘫的综合征,病情重、预后差,是临床难治性面瘫类型。目前的西医治疗对面瘫改善情况并不理想。周婷主任...
拉姆齐-亨特综合征(Ramsay Hunt syndrome,RHS)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激活侵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导致剧烈耳痛,耳聋,眩晕及面瘫的综合征,病情重、预后差,是临床难治性面瘫类型。目前的西医治疗对面瘫改善情况并不理想。周婷主任医师善于将传统针灸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认为RHS病因病机为正邪相争、经筋失养,病位在头面三阳经筋。根据疾病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治疗手段,急性期浅刺配合艾灸主驱邪兼扶正;恢复期透刺结合电针强调疏通经筋,驱邪与扶正并举;后遗症期以透刺结合滞针提拉手法调和气血,柔筋解痉。针对不同阶段灵活调整不同针刺方法及治疗方案,分期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RHS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姆齐-亨特综合征
经筋理论
分期论治
针灸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芒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经验拾零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娅露
周婷
+1 位作者
李伟
田梦卓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32-134,共3页
腓总神经损伤在现代医学中属于下肢周围神经损伤疾病,占下肢神经损伤的50.9%,因其解剖位置表浅,故骨折、外伤、手术等均易致其损伤,在临床上多被忽视,常于患者出现症状后才被发觉。临床上尤以小腿及足运动功能和/或感觉功能异常为最明...
腓总神经损伤在现代医学中属于下肢周围神经损伤疾病,占下肢神经损伤的50.9%,因其解剖位置表浅,故骨折、外伤、手术等均易致其损伤,在临床上多被忽视,常于患者出现症状后才被发觉。临床上尤以小腿及足运动功能和/或感觉功能异常为最明显的症状。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足下垂、足背伸不能、足外翻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腓总神经损伤属于中医学中“痿证”范畴,指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为主症的病证。本病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病变脏器涉及肺、脾(胃)、肝、肾,基本病机为津液、气血、精髓亏虚,不能濡养肌肉筋脉。病理性质分为虚证与实证,也可见虚实夹杂。针灸在补虚泻实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芒针相对于普通毫针具有刺激性更强、针感透传更深的特点,以此增强针灸治疗的效果。导师周婷主任为广德张氏芒针第四代传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继承人,从业20余年,尤擅长运用芒针治疗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并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文章通过介绍周婷主任医师运用芒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医案,总结周婷主任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期望为临床治疗腓总神经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针
腓总神经损伤
经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飞针灸治疗“长新冠”后失眠经验
3
作者
邱帅辉
李申林
+4 位作者
王佩云
谷娜
韩舒煜
田梦卓
李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18-422,共5页
总结李飞教授针灸治疗“长新冠”(新冠感染恢复后遗留的并发症、后遗症)后失眠经验。李飞教授认为,“长新冠”后失眠患者,其病机关键在脾,病位涉及脾、心、肾、肝,病性多以虚为主。针灸以健脾祛湿、通调阴阳为治疗原则,强调行针手法的应...
总结李飞教授针灸治疗“长新冠”(新冠感染恢复后遗留的并发症、后遗症)后失眠经验。李飞教授认为,“长新冠”后失眠患者,其病机关键在脾,病位涉及脾、心、肾、肝,病性多以虚为主。针灸以健脾祛湿、通调阴阳为治疗原则,强调行针手法的应用,如:捻转补法足三里,补脾益气,捻转泻法神门,宁心安神,并通过隔附子饼灸足三里、中脘、关元穴,温补脾阳,强气血生化之源;采用“百会-神门-三阴交”“印堂-中脘-足三里”等三才穴组,沟通上下、调和气血;协同使用补母泻子法、通调任督法,补虚泻实,通调全身阴阳。在临床取得较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新冠感染
长新冠
失眠
行针手法
经验
李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眩止晕丸治疗痰浊上蒙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4
作者
田梦卓
马骏
+3 位作者
周婷
舒琳睿
郭娅露
李伟
《湖北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观察定眩止晕丸治疗痰浊上蒙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安徽省针灸医院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选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定眩止晕丸,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均采用中医证候疗效量表...
目的观察定眩止晕丸治疗痰浊上蒙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安徽省针灸医院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选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定眩止晕丸,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均采用中医证候疗效量表、眩晕评定量表(DARS)、眩晕残障量表(DHI)评估患者病情,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量表评分、DARS评分、DH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椎动脉、基底动脉P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Vm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量表、眩晕评定量表评分及眩晕残障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椎动脉、基底动脉PI降低程度、Vm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眩止晕丸对痰浊上蒙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后循环缺血
痰浊上蒙
定眩止晕丸
原文传递
周婷主任医师芒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经验
5
作者
舒琳睿
李伟
+4 位作者
郭娅露
田梦卓
司婉婉
朱庆沁
周婷(指导)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1-13,共3页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选穴原则、操作手法等方面介绍周婷主任医师运用芒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病机为脑卒中后肢体经络痹阻、气血壅滞,不通则痛。周主任擅用芒针透刺治疗顽固痹证,主张辨证...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选穴原则、操作手法等方面介绍周婷主任医师运用芒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病机为脑卒中后肢体经络痹阻、气血壅滞,不通则痛。周主任擅用芒针透刺治疗顽固痹证,主张辨证分型、分期论治,分为痰湿阻络证、脉络瘀阻证、肝肾亏虚证3种证型;其擅长芒针透刺、一针多穴,并将芒针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诊疗中,临床疗效显著。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芒针
广德张氏芒针
透刺
周婷
原文传递
题名
周婷基于经筋理论分期论治亨特氏综合征临床经验
1
作者
李伟
周婷
田梦卓
郭娅露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1033-1037,共5页
基金
安徽省第十三批115产业创新团队“针药结合防治脑病创新团队”项目(皖人才办[2020]4号)
广德张氏芒针疗法流派工作室(皖中医药发展秘[2021]30号)
安徽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重点项目(2022AH050497)。
文摘
拉姆齐-亨特综合征(Ramsay Hunt syndrome,RHS)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激活侵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导致剧烈耳痛,耳聋,眩晕及面瘫的综合征,病情重、预后差,是临床难治性面瘫类型。目前的西医治疗对面瘫改善情况并不理想。周婷主任医师善于将传统针灸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认为RHS病因病机为正邪相争、经筋失养,病位在头面三阳经筋。根据疾病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治疗手段,急性期浅刺配合艾灸主驱邪兼扶正;恢复期透刺结合电针强调疏通经筋,驱邪与扶正并举;后遗症期以透刺结合滞针提拉手法调和气血,柔筋解痉。针对不同阶段灵活调整不同针刺方法及治疗方案,分期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RHS的疗效。
关键词
拉姆齐-亨特综合征
经筋理论
分期论治
针灸治疗
Keywords
Ramsay Hunt syndrome
Meridian theory
Staged treatment
Acupuncture treatment
分类号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芒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经验拾零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娅露
周婷
李伟
田梦卓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出处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32-134,共3页
基金
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德张氏芒针疗法流派工作室(皖中医药发展秘[2021]30号)
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陈幸生名中医工作室(皖中医药发展秘[2022]5号)
安徽省第十三批115产业创新团队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药结合防治脑病产业创新团队(皖人才办[2020]4号)。
文摘
腓总神经损伤在现代医学中属于下肢周围神经损伤疾病,占下肢神经损伤的50.9%,因其解剖位置表浅,故骨折、外伤、手术等均易致其损伤,在临床上多被忽视,常于患者出现症状后才被发觉。临床上尤以小腿及足运动功能和/或感觉功能异常为最明显的症状。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足下垂、足背伸不能、足外翻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腓总神经损伤属于中医学中“痿证”范畴,指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为主症的病证。本病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病变脏器涉及肺、脾(胃)、肝、肾,基本病机为津液、气血、精髓亏虚,不能濡养肌肉筋脉。病理性质分为虚证与实证,也可见虚实夹杂。针灸在补虚泻实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芒针相对于普通毫针具有刺激性更强、针感透传更深的特点,以此增强针灸治疗的效果。导师周婷主任为广德张氏芒针第四代传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继承人,从业20余年,尤擅长运用芒针治疗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并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文章通过介绍周婷主任医师运用芒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医案,总结周婷主任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期望为临床治疗腓总神经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芒针
腓总神经损伤
经验
Keywords
Elongated needle
Common peroneal nerve injury
Experience
分类号
R245.329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飞针灸治疗“长新冠”后失眠经验
3
作者
邱帅辉
李申林
王佩云
谷娜
韩舒煜
田梦卓
李飞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吉林省通化县中医院康复中心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出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18-422,共5页
基金
安徽省新冠病毒科研应急攻关专项公开竞争项目(编号:2022e07020080,2022e07020082)
安徽高校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KJ2021A0549)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编号:2021126)。
文摘
总结李飞教授针灸治疗“长新冠”(新冠感染恢复后遗留的并发症、后遗症)后失眠经验。李飞教授认为,“长新冠”后失眠患者,其病机关键在脾,病位涉及脾、心、肾、肝,病性多以虚为主。针灸以健脾祛湿、通调阴阳为治疗原则,强调行针手法的应用,如:捻转补法足三里,补脾益气,捻转泻法神门,宁心安神,并通过隔附子饼灸足三里、中脘、关元穴,温补脾阳,强气血生化之源;采用“百会-神门-三阴交”“印堂-中脘-足三里”等三才穴组,沟通上下、调和气血;协同使用补母泻子法、通调任督法,补虚泻实,通调全身阴阳。在临床取得较满意疗效。
关键词
针灸
新冠感染
长新冠
失眠
行针手法
经验
李飞
Keyword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long COVID
insomnia
needling manipulation
experience
LI Fei
分类号
R246.9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眩止晕丸治疗痰浊上蒙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4
作者
田梦卓
马骏
周婷
舒琳睿
郭娅露
李伟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出处
《湖北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3-7,共5页
基金
第三届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及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8﹞119号)
安徽省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皖中医药发展秘〔2021〕30号)
安徽省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放项目(项目编号:2021zjzx005)。
文摘
目的观察定眩止晕丸治疗痰浊上蒙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安徽省针灸医院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选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定眩止晕丸,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均采用中医证候疗效量表、眩晕评定量表(DARS)、眩晕残障量表(DHI)评估患者病情,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量表评分、DARS评分、DH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椎动脉、基底动脉P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Vm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量表、眩晕评定量表评分及眩晕残障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椎动脉、基底动脉PI降低程度、Vm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眩止晕丸对痰浊上蒙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眩晕
后循环缺血
痰浊上蒙
定眩止晕丸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题名
周婷主任医师芒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经验
5
作者
舒琳睿
李伟
郭娅露
田梦卓
司婉婉
朱庆沁
周婷(指导)
机构
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仁和分院中医科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不详
出处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1-13,共3页
基金
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皖中医药发展秘[2021]30号)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药结合防治脑病产业创新团队项目(皖人才办[2020]4号)。
文摘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选穴原则、操作手法等方面介绍周婷主任医师运用芒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病机为脑卒中后肢体经络痹阻、气血壅滞,不通则痛。周主任擅用芒针透刺治疗顽固痹证,主张辨证分型、分期论治,分为痰湿阻络证、脉络瘀阻证、肝肾亏虚证3种证型;其擅长芒针透刺、一针多穴,并将芒针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诊疗中,临床疗效显著。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芒针
广德张氏芒针
透刺
周婷
Keywords
shoulder hand syndrome
elongated needle
Guangde ZHANG’s elongated needle
penetrating nee-dling
ZHOU Ting
分类号
R249.8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周婷基于经筋理论分期论治亨特氏综合征临床经验
李伟
周婷
田梦卓
郭娅露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芒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经验拾零
郭娅露
周婷
李伟
田梦卓
《中医临床研究》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李飞针灸治疗“长新冠”后失眠经验
邱帅辉
李申林
王佩云
谷娜
韩舒煜
田梦卓
李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定眩止晕丸治疗痰浊上蒙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田梦卓
马骏
周婷
舒琳睿
郭娅露
李伟
《湖北中医杂志》
2024
0
原文传递
5
周婷主任医师芒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经验
舒琳睿
李伟
郭娅露
田梦卓
司婉婉
朱庆沁
周婷(指导)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