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男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清IL-6水平变化研究
1
作者 陈翔溆 朱桓毅 +8 位作者 吴伟 田楚伟 石柳 范文斌 张程 李荥娟 陈辉 高伟 芮云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9-125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清IL-6水平变化,为此类患者的炎症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年龄≥60岁男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5例为非骨质疏松症患者(T值>...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清IL-6水平变化,为此类患者的炎症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年龄≥60岁男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5例为非骨质疏松症患者(T值>−2.5,A组),15例为骨质疏松症患者(T值≤−2.5,B组);另外根据年龄配比规则纳入40例年龄≥60岁健康男性作为对照(C组)。3组受试者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肌酐和总蛋白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C组受试者血清样本,A、B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5、7 d的血清样本,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B组所有患者围术期各时间点IL-6水平与T值的相关性。记录A、B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1年死亡率。结果A、B组术前IL-6水平显著高于C组,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术后1 d IL-6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至术后7 d时降至接近术前水平;术后各时间点B组IL-6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示,A、B组所有患者围术期各时间点IL-6水平与T值均成负相关(P<0.05)。术后住院期间A组4例患者(16.0%)发生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心力衰竭1例;B组3例患者(20.0%)发生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P=0.747)。A、B组分别有2例(8.0%)和4例(26.7%)于术后1年内死亡,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62,P=0.109)。结论老年男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血清IL-6水平显著增高,尤其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更为明显。围术期监测炎症状态并及时控制炎症反应,可降低并发症,改善术后生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男性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愈合 IL-6 老年
原文传递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周五手术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田楚伟 朱桓毅 +9 位作者 周钧 白利永 吴伟 秦晟博 高旺 石柳 陈翔溆 谢添 陈辉 芮云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496-1503,共8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周五手术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创伤骨科多学科诊疗模式下收治的41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6例,女288例,...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周五手术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创伤骨科多学科诊疗模式下收治的41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6例,女288例,年龄(81.3±7.6)岁。根据是否于周五接受手术,将患者分为周五手术组(69例)和非周五手术组(345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骨折类型、受伤至入院时间、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方式、麻醉类型及是否使用重症监护病房(ICU)快通道。根据患者年龄、ASA分级、受伤至入院时间、术前等待时间、入院时血红蛋白和白蛋白量进行倾向性得分匹配。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指标,包括住院时长、住院总花费,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并记录患者30 d、90 d和1年的生存情况以及相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基线资料显示两组患者在入院时血红蛋白、白蛋白以及术前等待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倾向性得分匹配后周五手术组及非周五手术组各纳入患者69例,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30 d死亡率(4.3%比0,P=0.080)、90 d死亡率(7.2%比1.4%,P=0.095)及总住院时长[(10.85±4.45)d比(10.92±3.68)d,P=0.919]、住院总花费[(60.9±15.4)千元比(59.1±15.4)千元,P=0.48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11.6%比13.0%,P=0.796;心脑血管意外11.6%比8.7%,P=0.573;谵妄5.7%比2.9%,P=0.245)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周五手术组术后1年死亡率高于非周五手术组(18.8%比4.3%,P=0.008)。多因素分析显示周五手术(OR=11.222,95%CI:2.198~57.291,P=0.004)、入院时血红蛋白(OR=0.920,95%CI:0.875~0.967,P=0.001)、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OR=5.127,95%CI:1.308~20.095,P=0.019)及手术时长(OR=0.958,95%CI:0.927~0.989,P=0.009)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周五手术不会增加短期死亡率、总住院时长、住院总花费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周五手术仍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老年 周五手术 死亡率 影响因素 多学科诊疗
原文传递
清醒俯卧位联合标准护理与标准护理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石柳 高宇澄 +10 位作者 王昊 高旺 张程 谢添 刘敏 张曦文 李荥娟 田楚伟 邓春花 陈辉 芮云峰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14-1021,共8页
目的比较清醒俯卧位(APP)联合标准护理与标准护理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53例... 目的比较清醒俯卧位(APP)联合标准护理与标准护理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53例;年龄67~96岁[(82.3±6.3)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4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手术方式:闭合复位内固定术3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0例。42例术后仅接受标准化护理(标准护理组),42例术后接受标准化护理和APP干预(APP联合标准护理组)。比较两组术后30 d内PPCs(包括肺炎、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和肺水肿)发生率、术后第4天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术后第4天与急诊就诊时PaO_(2)的差值、术后第4天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APP相关不良事件数目。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0~90 d[(86.1±16.5)d]。APP联合标准护理组术后30 d内PPCs发生率为16.7%(7/42),Ⅰ型呼吸衰竭发生率为4.8%(2/42);标准护理组分别为35.7%(15/42)、21.4%(9/42)(P均<0.05)。APP联合标准护理组术后第4天PaO_(2)为(82.0±8.8)mmHg,SaO_(2)为0.96±0.01,术后第4天与急诊就诊时PaO_(2)的差值为3.2(-1.9,8.0)mmHg;标准护理组分别为(74.3±12.1)mmHg、0.94±0.03、-7.6(-17.2,1.1)mmHg(P均<0.01)。APP联合标准护理组术后第4天CPIS为2.0(1.0,3.0)分,标准护理组为4.0(1.0,7.0)分(P<0.05)。两组术后30 d内肺炎、Ⅱ型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和肺水肿发生率及术后第4天Pa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APP相关不良事件。结论与标准护理比较,APP联合标准护理可显著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PPCs,尤其是Ⅰ型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提高术后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老年人 手术后并发症 手术后医护 清醒俯卧位
原文传递
机器学习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田楚伟 陈翔溆 +3 位作者 朱桓毅 秦晟博 石柳 芮云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62-1568,共7页
目的综述机器学习在创伤骨科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展望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机器学习算法研究现状,总结其在创伤骨科领域的研究进展。结果随着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飞速发展、医工交叉的逐步深入,人工智... 目的综述机器学习在创伤骨科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展望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机器学习算法研究现状,总结其在创伤骨科领域的研究进展。结果随着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飞速发展、医工交叉的逐步深入,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应用渐广。目前,机器学习在创伤骨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骨折影像识别与诊断分层、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评估、围术期与预后风险预测等方面,有着较强的性能和准确性。然而,机器学习的发展及临床应用仍存在着数据库样本不足、模型解释性差以及普适性和个体化差异的问题。结论随着临床样本量的增加以及算法性能的提升,机器学习在创伤骨科辅助诊断、指导决策、制定个性化医疗方案以及合理配置临床资源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创伤骨科 影像诊断 医疗决策
原文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既往低能量骨折史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吴旋 陈翔溆 +6 位作者 田楚伟 白利永 李荥娟 邹继红 任利群 陈辉 芮云峰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6-1329,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既往低能量骨折史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96例.其中女性404例,男性192例,根据患者髋部骨折前既往低能量骨折史,将患者分为既往...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既往低能量骨折史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96例.其中女性404例,男性192例,根据患者髋部骨折前既往低能量骨折史,将患者分为既往有低能量骨折组和无低能量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体重指数(BMI)、合并内科疾病数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等特征.结果既往无低能量骨折组368例,有低能量骨折组228例,其中椎骨118例,髋部69例,肋骨57例,桡骨19例,肱骨14例,髌骨1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合并内科疾病数目、ASA评分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6,95%CI:1.022~1.070)、女性(OR=1.474,95%CI:1.011~2.148)及合并内科疾病数目(OR=1.211,95%CI:1.113~1.318)是既往有低能量骨折史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椎骨、髋部和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既往低能量骨折类型.年龄、女性及合并内科疾病数目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既往发生低能量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白利永 谢添 +14 位作者 鲁攀攀 李荥娟 陈翔溆 张元维 石柳 邹继红 任利群 邱晓东 孙杰 崔颖 陈辉 王浩 赵雅宽 田楚伟 芮云峰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79-785,共7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的病死率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采用MDT模式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的15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的病死率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采用MDT模式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的15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41例,女117例;平均年龄为82.5岁(65~95岁);骨折改良Evans分型:Ⅰ型15例,Ⅱ型16例,Ⅲ型35例,Ⅳ型81例,Ⅴ型11例。统计患者术后1年病死率,对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折改良Evans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和合并内科疾病,以及术前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再将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确定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年内共有13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8.2%(13/1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骨折改良Evans分型、CCI、术前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5岁(OR=0.122,95%CI:0.018~0.834,P=0.032)、体重指数>23.9 kg/m^(2)(OR=0.083,95%CI:0.013~0.510,P=0.007)、CCI≥3分(OR=0.051,95%CI:0.090~0.275,P=0.001)和术前Hb<90 g/L(OR=4.733,95%CI:1.036~21.624,P=0.045)是MDT模式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85岁、体重指数>23.9 kg/m^(2)、CCI≥3分和术前Hb<90 g/L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MDT模式下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内容易发生死亡,应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死亡 危险因素 多学科协作诊疗 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