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导思想演进与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歧立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36,共4页
指导思想是党的理论系统化的集中代表和理论精华所在,随着党肩负不同任务而不断演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立足客观实际在主观世界对待理论问题的唯一态度、开放性思维逻辑模式、活动创新范式,并且还是一个射线状过程;党的指导思想的演... 指导思想是党的理论系统化的集中代表和理论精华所在,随着党肩负不同任务而不断演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立足客观实际在主观世界对待理论问题的唯一态度、开放性思维逻辑模式、活动创新范式,并且还是一个射线状过程;党的指导思想的演进既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历史阶段的理论结果,又以"红线"角色贯穿在每个历史阶段,衡量着下一个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进程;在党的历史上,指导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次序关系呈现出特定历史阶段的"之"字型复杂发展关系、新时期新阶段的递进性良性发展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技能的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田歧立 《科教导刊》 2012年第10期137-137,176,共2页
师范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培养源头,师范生技能的培养与完善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力度和效果。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技能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队伍的整体适应性。探寻改进... 师范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培养源头,师范生技能的培养与完善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力度和效果。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技能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队伍的整体适应性。探寻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生技能培养的途径,加强准教师角色强化和能力提升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教育技能
下载PDF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现实意义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3
3
作者 田歧立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3-85,共3页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是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进一步完善体制、狠抓落实、强化实践、培育安全文化。
关键词 高校 公共安全教育 路径
下载PDF
网络语言促进政治理论大众化的研究——基于网络语言的调研
4
作者 田歧立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7-48,50,共3页
我国实施信息化战略十余年来,网络技术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网络语言、网络文化迅速发展,在诸多领域影响逐增,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课题。积极进行关于网络语言的调查研究,拓展网络语言的利用空间和领域,趋其利蔽其害对网络思想政治... 我国实施信息化战略十余年来,网络技术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网络语言、网络文化迅速发展,在诸多领域影响逐增,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课题。积极进行关于网络语言的调查研究,拓展网络语言的利用空间和领域,趋其利蔽其害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笔者通过开展网络语言的问卷调查,试图了解民众对网络语言的认识和所持态度,在此基础上,深入考察网络语言在政治理论"三化"过程中的可能性与价值性,并据此推断网络语言在政治理论传播过程中应坚持的几点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政治理论 “三化” 调查
下载PDF
网络语言的特征对领导工作的启示
5
作者 田歧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6-27,共2页
以计算机应用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生产力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改变了我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网络语言的衍生和丰富。当前,网络语言已势不可当地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政府信息公开的逐步推进,特别是2008年5月... 以计算机应用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生产力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改变了我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网络语言的衍生和丰富。当前,网络语言已势不可当地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政府信息公开的逐步推进,特别是200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网络语言对领导干部公共权力的运用、思想的公开表达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对领导干部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领导工作 领导干部 生产力技术 计算机应用 2008年 生活方式
下载PDF
论高校“两新”群体特点及其融合并进的契合路径
6
作者 田歧立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8期178-181,共4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校始终需要吸纳新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他们在高校四阶段教育的第一阶段被冠以"新人"之称,形成"两新"群体,他们具有特定的范围和特征。新的教育者——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者、辅导...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校始终需要吸纳新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他们在高校四阶段教育的第一阶段被冠以"新人"之称,形成"两新"群体,他们具有特定的范围和特征。新的教育者——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者、辅导员,首要任务是迅速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课题,而新的被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迅速确立在高校中"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如何成长"的规划。至此,"两新"群体在教与学的矛盾中找到了融合并进的契合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两新”群体 融合 途径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赋能低碳发展:机制识别与区域差异
7
作者 刘世哲 田歧立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1-88,共8页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将节能减排作为重要导向的城镇化,要求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新...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将节能减排作为重要导向的城镇化,要求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显著抑制了地区碳排放强度,该影响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新型城镇化能够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研发强度三个路径降低碳排放强度;异质性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在中、西部与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双向固定效应 机制检验 碳排放强度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师德逻辑及实践指向 被引量:19
8
作者 田歧立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5,共8页
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彰显师德的思想政治本色、回归师德的教书育人本真、坚守师德的专业能力本位,具有丰富的师德内涵。师德本质上是教师立德树人实践。高校师德建设应为教师课程思政的目标方向、责任意识、能力素养等方面保驾护... 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彰显师德的思想政治本色、回归师德的教书育人本真、坚守师德的专业能力本位,具有丰富的师德内涵。师德本质上是教师立德树人实践。高校师德建设应为教师课程思政的目标方向、责任意识、能力素养等方面保驾护航;高校应在推动体制融通、长效机制嵌入、主要举措有力上下功夫,充分实现师德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师师德 价值逻辑 实践路径
下载PDF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语境的语用特点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田歧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82,共3页
网络思想政治必须根植于网络环境,网络话语作为网络环境的方向标和晴雨表,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网络话语的形成是以互联网络不同语境及其用语特点的存在为基础的,划分语境、分析每种语境的用语特性,切实增强网络语境的有效性把... 网络思想政治必须根植于网络环境,网络话语作为网络环境的方向标和晴雨表,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网络话语的形成是以互联网络不同语境及其用语特点的存在为基础的,划分语境、分析每种语境的用语特性,切实增强网络语境的有效性把握;分析网络语境的语用特点,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克服话语鸿沟、增强有效性和针对性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语境 用语特点 网络话语
下载PDF
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歧立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网络语言作为新兴的、争议颇多的一种言语活动,具备独特的传播能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和传播向来都重视语言问题的研究,网络语言的某些特性可以在传播政治理论过程中发挥用武之地。厘清网络语言在政治理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 网络语言作为新兴的、争议颇多的一种言语活动,具备独特的传播能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和传播向来都重视语言问题的研究,网络语言的某些特性可以在传播政治理论过程中发挥用武之地。厘清网络语言在政治理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发挥,归纳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基本要素,为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机制研究做好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大众传播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高校思政课讲“两个结合”的道理蕴涵及实践策略 被引量:10
11
作者 田歧立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31,156,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其中包含着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本体维度“真理行”、空间维度“本土化”、时间维度“时代化”的丰富道理。“两个结合”是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政治命题,是...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其中包含着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本体维度“真理行”、空间维度“本土化”、时间维度“时代化”的丰富道理。“两个结合”是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政治命题,是高校思政课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逻辑的中心主线,也是高校思政课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核心思维。高校思政课要紧密结合课程特点,利用好教材及课堂主阵地,发挥好教师的关键作用,创新方式方法载体,讲深讲透讲活“两个结合”的道理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思政课 “两个结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