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季不同播期对苜蓿抗寒性及越冬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刘罡 张庆昕 +3 位作者 张玉霞 朱爱民 陈卫东 田永雷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
为探究夏季不同播期对苜蓿抗寒性及越冬能力的影响,将秋末取样的4个播期3个苜蓿品种根颈进行低温处理,测定苜蓿根颈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翌年测定越冬率。研究表明,随着播种时期的推迟,不同苜蓿品种的越冬率均逐渐降低,7月1日... 为探究夏季不同播期对苜蓿抗寒性及越冬能力的影响,将秋末取样的4个播期3个苜蓿品种根颈进行低温处理,测定苜蓿根颈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翌年测定越冬率。研究表明,随着播种时期的推迟,不同苜蓿品种的越冬率均逐渐降低,7月1日播种的苜蓿越冬率最高;播期处理对苜蓿根颈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显著(P<0.01),低温处理对苜蓿根颈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1),不同苜蓿品种间根颈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苜蓿越冬率与根颈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夏季早播(7月1日—7月15日)有利于苜蓿安全越冬,苜蓿根颈中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规律性变化对于苜蓿抗寒性具有正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低温胁迫 苜蓿 抗寒性 越冬
下载PDF
基于SPAD值和光合特性评价10个饲用燕麦品种耐热能力
2
作者 张淑娟 张玉霞 +4 位作者 丛百明 田永雷 张庆昕 杜晓艳 王鑫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67-176,共10页
【目的】在北方沙化地区选育高产高效饲用燕麦品种提。【方法】在科尔沁沙地种植10个饲用燕麦品种,在孕穗期进行覆膜高温处理,以未处理为对照,测定叶片的荧光参数和叶绿素SPAD值。【结果】高温胁迫下的各饲用燕麦品种SPAD值、可变荧光... 【目的】在北方沙化地区选育高产高效饲用燕麦品种提。【方法】在科尔沁沙地种植10个饲用燕麦品种,在孕穗期进行覆膜高温处理,以未处理为对照,测定叶片的荧光参数和叶绿素SPAD值。【结果】高温胁迫下的各饲用燕麦品种SPAD值、可变荧光值和潜在光化学效率低于对照;利用隶属函数分析不同饲用燕麦品种抗高温能力,从大到小排序为莫妮卡>骏马>科纳>贝勒>甜燕1号>燕王>梦龙>牧王>牧乐思>枪手。【结论】莫妮卡、骏马和科纳为适合科尔沁沙地种植的耐高温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饲用燕麦 叶绿素 荧光参数
下载PDF
内蒙古达茂旗饲草燕麦需水规律与灌溉定额
3
作者 田永雷 孙洪仁 +3 位作者 白春利 王静 吴昊 慕宗杰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1-64,共4页
为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地区饲草燕麦的灌溉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彭曼-蒙特斯公式法,分析30 a(1991—2020年)的气象数据,针对内蒙古达茂旗地区的饲草燕麦需水规律和灌溉定额进行研究。内蒙古达... 为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地区饲草燕麦的灌溉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彭曼-蒙特斯公式法,分析30 a(1991—2020年)的气象数据,针对内蒙古达茂旗地区的饲草燕麦需水规律和灌溉定额进行研究。内蒙古达茂旗饲草燕麦第1、第2茬和全生产期需水量分别为497、422 mm和919 mm,需水强度分别为5.5、4.1 mm/d和4.8 mm/d,灌溉需水量分别为435、292 mm和728 mm,灌溉定额分别为512、344 mm和85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曼-蒙特斯公式 需水规律 灌溉定额
下载PDF
壳聚糖对苜蓿抗寒性及抗寒保护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滕泽 张玉霞 +5 位作者 陈卫东 丛百明 田永雷 张庆昕 张永亮 王东儒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198,共7页
为探究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抗寒性对壳聚糖施用水平的响应,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于秋季喷施含量为0、50、100、150、200μg·g^(-1)的壳聚糖,将紫花苜蓿越冬材料模拟低温冷冻条件(-20℃)和冷藏(4... 为探究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抗寒性对壳聚糖施用水平的响应,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于秋季喷施含量为0、50、100、150、200μg·g^(-1)的壳聚糖,将紫花苜蓿越冬材料模拟低温冷冻条件(-20℃)和冷藏(4℃)处理,检测紫花苜蓿根颈的相对电导率以及可溶性蛋白、脯氨酸、蔗糖和果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冷冻条件下,100μg·g^(-1)壳聚糖处理时,紫花苜蓿根颈的相对电导率最低,为31.49%,而脯氨酸、蔗糖和果糖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8.05、88.17和86.32μg·g^(-1);150μg·g^(-1)壳聚糖处理时,紫花苜蓿根颈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27.19 mg·g^(-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低温胁迫处理下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蛋白、脯氨酸、蔗糖、果糖与相对电导率的关系均为负相关。在低温冷冻胁迫条件下,壳聚糖通过提高苜蓿根颈的可溶性蛋白、脯氨酸、蔗糖、果糖含量,可以降低相对电导率,提高苜蓿抗寒性。在科尔沁沙地秋季喷施100~150μg·g^(-1)壳聚糖有利于苜蓿安全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紫花苜蓿 低温胁迫 抗寒性
下载PDF
氮素施用量对饲用燕麦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田永雷 王静 +3 位作者 慕宗杰 赵月平 常青 白春利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9,共3页
【目的】探究饲用燕麦光合荧光参数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变化规律,明确施氮对饲用燕麦光合能力的影响机制。【方法】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以饲用燕麦为材料,设置了0、150、200、250、300、350 kg/hm^(2)共6个氮素施用量,研究不同生育期... 【目的】探究饲用燕麦光合荧光参数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变化规律,明确施氮对饲用燕麦光合能力的影响机制。【方法】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以饲用燕麦为材料,设置了0、150、200、250、300、350 kg/hm^(2)共6个氮素施用量,研究不同生育期叶片的光化学猝灭系数(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NPQ)、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Actual photochemical quantum yield,Y(Ⅱ))、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Maximal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Fv/Fm)在不同氮素施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氮素施用量的增加,饲用燕麦光合荧光参数Y(Ⅱ)值、Fv/Fm值和qP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NPQ值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N_(250)处理NPQ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随着生育期推进,Y(Ⅱ)值和Fv/Fm值无明显变化,qP值和NPQ值则逐渐增加。【结论】适量增加氮素施用量有助于维持饲用燕麦PSⅡ反应中心系统的稳定性和提高光合能力;在阴山北麓地区种植饲用燕麦适宜的氮素施用量为2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燕麦 氮素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植物改良盐碱地的热点研究及前沿进展——基于VOSviewer的数据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静 田永雷 +1 位作者 慕宗杰 白春利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98-2607,共10页
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检索到的2000—2022年有关改良盐碱地研究的1 329篇核心期刊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数据可视化软件,定性定量地进行聚类、热点、共现、语义网络等分析,从植物改良盐碱地的研究趋势、研究热点... 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检索到的2000—2022年有关改良盐碱地研究的1 329篇核心期刊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数据可视化软件,定性定量地进行聚类、热点、共现、语义网络等分析,从植物改良盐碱地的研究趋势、研究热点以及改良效果等角度阐明了国内外植物改良盐碱地的现状。结果表明,盐碱地研究的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植物改良盐碱地的效果是目前的热点研究问题。草本是盐碱地改良中最常用的植物,则灌木和乔木主要有15种。种植植物主要可以降低盐碱地的土壤pH值、含盐量和盐基离子浓度,改善土壤物理特征,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不同植物针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均有差异,建立盐碱植物库作为改良盐碱地的依据,这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以现有研究为基础综述盐碱地改良的进展,对后续开展盐碱地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盐生植物 VOSviewer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饲用燕麦中蛋白质和纤维素的影响
7
作者 王静 田永雷 +2 位作者 慕宗杰 王永荣 白春利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年第4期85-93,共9页
[目的]探究氮肥施用水平对饲用燕麦品质的影响,确定饲用燕麦的最适施氮量范围。[方法]选用燕麦草为供试材料,设置0(N0)、175(N175)、200(N200)、225(N225)、250(N250)、275(N275)、300(N300)kg/hm2共7个氮肥施用梯度,在苗期、分蘖期、... [目的]探究氮肥施用水平对饲用燕麦品质的影响,确定饲用燕麦的最适施氮量范围。[方法]选用燕麦草为供试材料,设置0(N0)、175(N175)、200(N200)、225(N225)、250(N250)、275(N275)、300(N300)kg/hm2共7个氮肥施用梯度,在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分别追施氮肥用量的15%、35%、30%、20%。采用大田小区下的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区组设置3个重复,分别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测定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以及饲用燕麦的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结果]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升高,并出现积累的现象;与不施氮肥组相比,不同施氮水平下拔节期和抽穗期各土层的土壤碱解氮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饲用燕麦的品质并不会随着可利用的氮素养分含量的增加而一直提高,存在峰值;施氮水平N225时,饲用燕麦在拔节期和抽穗期的蛋白质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55%、16.13%,增幅分别为38.15%、53.62%。饲用燕麦的分蘖数在施氮水平N175时达到最大值(分蘖中位数=8);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施氮水平N225、N175时,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分别达到最大值。[结论]在施氮水平N225~N275的范围内,饲用燕麦的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达到协同最适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水平 饲用燕麦 蛋白质 纤维素
下载PDF
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的比较 被引量:27
8
作者 朱爱民 张玉霞 +3 位作者 王显国 田永雷 丛百明 张庆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2,共8页
【目的】探究8个国产苜蓿品种的抗寒性判定方法,为科尔沁沙地筛选抗寒性强的苜蓿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个苜蓿品种(草原2号、草原3号、东苜1号、农菁1号、农菁8号、肇东、龙牧801、公农1号)的1龄期越冬器官为材料,对其分别进行-... 【目的】探究8个国产苜蓿品种的抗寒性判定方法,为科尔沁沙地筛选抗寒性强的苜蓿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个苜蓿品种(草原2号、草原3号、东苜1号、农菁1号、农菁8号、肇东、龙牧801、公农1号)的1龄期越冬器官为材料,对其分别进行-10,-15,-20,-25,-30和-35℃低温处理,4℃处理为对照,统计不同处理材料在盆栽试验中的存活率,测定其相对电导率、根颈活力,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拟合Logistic回归方程,对8个品种抗寒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东苜1号和草原3号存活率表现较好,而草原2号和农菁8号存活率表现较差。8个苜蓿品种根颈相对电导率均随处理温度下降而上升,根颈活力均随处理温度下降而减弱;用电导率法协同Logistic回归方程所得LT50的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强弱排序为:草原3号>东苜1号>农菁1号>公农1号>肇东>龙牧801>草原2号>农菁8号;根据根颈活力法协同Logistic回归方程所得LT50的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排序为:东苜1号>草原3号>农菁1号>公农1号>龙牧801>肇东>农菁8号>草原2号;用单一电导率法或根颈活力法对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的聚类分析结果不同,且以根颈活力法可信度较高,而综合2种方法的聚类分析更具代表性、准确性更高;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可分为3类,其中东苜1号、草原3号和农菁1号为高抗寒品种,公农1号、肇东和龙牧801为一般抗寒品种,草原2号和农菁8号为低抗寒品种;8个苜蓿品种不同低温处理下的植株存活率与其抗寒性测定结果表现一致。【结论】利用电导率法或根颈活力法协同Logistic方程计算苜蓿LT50可行,LT50可作为评价苜蓿抗寒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品种 抗寒性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苜蓿抗寒性与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玉霞 丛百明 +3 位作者 王显国 张庆昕 杜晓艳 田永雷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4-249,共6页
为探究不同苜蓿材料的抗寒性与低温胁迫下苜蓿根颈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本研究在科尔沁沙地种植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和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越冬前挖取越冬器官并进行-10℃,-15℃,-20℃,-25℃,—30℃低温... 为探究不同苜蓿材料的抗寒性与低温胁迫下苜蓿根颈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本研究在科尔沁沙地种植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和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越冬前挖取越冬器官并进行-10℃,-15℃,-20℃,-25℃,—30℃低温胁迫处理,以低温(4℃)贮藏为对照,测定苜蓿根颈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对电导率,利用相对电导率值拟合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苜蓿半数致死温度(LT 50),进行LT 50与抗氧化酶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苜蓿的抗寒性强于紫花苜蓿,其中紫花苜蓿‘北极熊’品种抗寒性最强,‘骑士T’品种最弱。LT 50与不同温度处理下抗氧化酶活性呈负相关,在—30℃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分别与LT 50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苜蓿通过提高SOD,CAT活性增强抗寒性,—30℃处理下的SOD活性和-10℃,—30℃处理下CAT活性可以作为衡量苜蓿抗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苜蓿 抗氧化酶 抗寒性
下载PDF
施氮对科尔沁沙地饲用燕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田永雷 张玉霞 +2 位作者 朱爱民 杜晓艳 王乐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4-58,共5页
在科尔沁沙地进行燕麦(Avena sativa)追施0(CK)、70、140、210、280kg/hm2氮肥试验,测定燕麦干草产量、产量组成及氮素含量,分析科尔沁沙地燕麦的最佳追施氮肥用量和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燕麦干草产量与氮肥施用量的回归方程为y=-0.085... 在科尔沁沙地进行燕麦(Avena sativa)追施0(CK)、70、140、210、280kg/hm2氮肥试验,测定燕麦干草产量、产量组成及氮素含量,分析科尔沁沙地燕麦的最佳追施氮肥用量和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燕麦干草产量与氮肥施用量的回归方程为y=-0.085 3x2+35.774x+458 4,最高产量为8 201kg/hm2时氮肥施用量是209.7kg/hm2;当追施210kg/hm2时氮肥经济效益最高,较对照增加6 174.86元/hm2;在追施210kg/hm2时氮肥贡献率最大,依存率最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降低。科尔沁沙地燕麦追施210kg/hm2氮肥时,氮素利用率不高,但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佳,是沙地燕麦追施氮肥的最佳适宜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燕麦 氮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秋末刈割处理对沙地苜蓿冬季根颈非结构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爱民 张玉霞 +1 位作者 王显国 田永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96,共11页
为解决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秋末是否应该刈割及最佳刈割时期的争议,对秋末不同时期刈割处理和未刈割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根颈中非结构碳氮物质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未刈割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不同时期刈... 为解决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秋末是否应该刈割及最佳刈割时期的争议,对秋末不同时期刈割处理和未刈割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根颈中非结构碳氮物质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未刈割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不同时期刈割的紫花苜蓿根颈中含量(P<0.05);土壤冻融交替期(11月1日),秋末晚割(10月15日)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未刈割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土壤封冻期(12月1日),未刈割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不同时期刈割根颈中含量,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晚割(10月15日)均显著低于未刈割根颈中含量(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10月1日刈割均显著低于未刈割根颈中含量(P<0.05),且10月1日刈割后苜蓿根颈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经过"增长-降低-稳定"过程。两时期测定结果不同,可能与刈割后苜蓿再生长有关;未刈割与刈割处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间根颈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未刈割紫花苜蓿根颈中C/N显著大于不同时期刈割处理的根颈中C/N。初步结论为:科尔沁地区冬季寒冷、降雪少,秋末刈割导致地上碳水化合物无法向根系运输,且刈割后苜蓿再生长消耗根系营养物质。为确保紫花苜蓿安全越冬保障苜蓿根系中积累大量储藏物质,不适宜秋末敏感期刈割或选择种植刈割后根颈中C/N高的紫花苜蓿品种如东苜1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处理 沙地苜蓿 根颈 碳氮物质含量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播种时期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玉霞 王显国 +4 位作者 田永雷 丛百明 王月林 陈卫东 高凯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80,共8页
为探讨科尔沁沙地苜蓿根颈抗寒保护物质对播种时期的生理响应。选择3个紫花苜蓿品种(骑士T、公农1号、擎天柱),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草业核心区,于2017年7月1日开始,每隔5 d播种一期,播种至8月15日。2017年10月11日、11月1... 为探讨科尔沁沙地苜蓿根颈抗寒保护物质对播种时期的生理响应。选择3个紫花苜蓿品种(骑士T、公农1号、擎天柱),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草业核心区,于2017年7月1日开始,每隔5 d播种一期,播种至8月15日。2017年10月11日、11月11日取样测定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淀粉含量,翌年春季调查越冬率,对苜蓿根颈中的抗寒保护物质含量变化及其与越冬率的相关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时期的推迟,苜蓿根颈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游离氨基酸均呈递减趋势,苜蓿越冬率与11月11日取样测定苜蓿根颈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苜蓿越冬率与10月11日取样测定苜蓿根颈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农1号苜蓿品种在11月11日测定的根颈的可溶性糖含量及淀粉含量显著高于骑士T和擎天柱,且与越冬率变化一致。研究认为,播种时期是影响科尔沁沙地苜蓿越冬的重要因素之一,苜蓿根颈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是抗寒保护物质。为确保安全越冬科尔沁沙地种植苜蓿最佳的播种时期为7月1日-7月16日,适宜该地区种植的品种为公农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播种时期 抗寒保护物质 越冬率
下载PDF
播期、品种对沙地紫花苜蓿抗氧化特性与越冬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田永雷 张玉霞 +4 位作者 王显国 候文慧 王月林 孙明雪 杜晓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77-1283,共7页
为探讨不同播种时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 L.)根颈抗氧化特性变化规律及其与越冬的关系,本试验选择3个紫花苜蓿品种(骑士T、公农1号、擎天柱),于2017年7月1日开始,每5天播种一期,播种至8月15日。2017年10月11日(土壤冻融交替期)、11... 为探讨不同播种时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 L.)根颈抗氧化特性变化规律及其与越冬的关系,本试验选择3个紫花苜蓿品种(骑士T、公农1号、擎天柱),于2017年7月1日开始,每5天播种一期,播种至8月15日。2017年10月11日(土壤冻融交替期)、11月11日(土壤封冻期)取样测定紫花苜蓿根颈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翌年春季调查越冬率。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时期的推迟,3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越冬率均明显下降,紫花苜蓿根颈中CAT,POD,SOD酶活均呈下降趋势;越冬率与10月11日紫花苜蓿根颈的SOD酶活性及11月11日根颈的POD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10月11日和11月11日根颈的MDA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紫花苜蓿根颈中SOD,POD,CAT 3种抗氧化酶是其适应低温的关键酶,在阿鲁科尔沁地区,7月21日之前播种可有效提高紫花苜蓿越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紫花苜蓿 越冬率 抗氧化特性 播种时期
下载PDF
接种不同根瘤菌对沙地苜蓿结瘤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庆昕 朱爱民 +5 位作者 张玉霞 王显国 田永雷 乌英噶 宝拉月 丛百明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9年第1期7-15,共9页
筛选出适合科尔沁沙地种植的根瘤菌-苜蓿最佳匹配组合,试验以编号为9、8-3、5-1、18-1、Z12.3的根瘤菌菌株作为菌源,以不接种根瘤菌作对照,进行了不同紫花苜蓿和杂花苜蓿品种接种不同根瘤菌试验,分析了接种根瘤菌对苜蓿生长特性及根瘤... 筛选出适合科尔沁沙地种植的根瘤菌-苜蓿最佳匹配组合,试验以编号为9、8-3、5-1、18-1、Z12.3的根瘤菌菌株作为菌源,以不接种根瘤菌作对照,进行了不同紫花苜蓿和杂花苜蓿品种接种不同根瘤菌试验,分析了接种根瘤菌对苜蓿生长特性及根瘤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肇东-(9)、农菁8号-(8-3)、东苜1号-(5-1)、草原3号-(5-1)、公农1号-(18-1)5个组合的植株高度较其对照显著增高;农菁8号-(8-3)和草原3号-(5-1)组合的根瘤重量较其对照显著增加;肇东-(9)、肇东-(18-1)、草原3号-(5-1)3个组合的根瘤数较其对照显著增加;东苜1号-(5-1)、公农1号-(18-1)及草原3号-(5-1)的苜蓿单位面积枝条数较对照增加显著;亦有接种后株高、根瘤数和产量较对照低的组合。草原2号-(18-1)和公农1号(18-1)两组根瘤菌苜蓿匹配组合较好,适合在科尔沁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苜蓿 结瘤生长特性 结瘤状况
下载PDF
沙地生境不同播期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其越冬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田永雷 王显国 +5 位作者 张玉霞 张尚雄 荆照 丛百明 慕宗杰 白春利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8-546,共9页
为确定科尔沁沙地种植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适宜播期,本研究于2017年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选择骑士T、公农1号、擎天柱3个紫花苜蓿品种,7月1日开始播种,每5天播种1期,共10个播期,分析播期、生产性能、越冬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为确定科尔沁沙地种植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适宜播期,本研究于2017年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选择骑士T、公农1号、擎天柱3个紫花苜蓿品种,7月1日开始播种,每5天播种1期,共10个播期,分析播期、生产性能、越冬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建植当年苜蓿播种越晚干草产量越低,骑士T干草产量在7月21日播期显著降低(P<0.05),公农1号干草产量在7月16日播期显著降低(P<0.05),擎天柱干草产量在7月11日播期显著降低(P<0.05);随播种时期的推迟,苜蓿株高、单枝条重呈降低的变化趋势,单位面积株数和枝条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苜蓿越冬率从播期7月16日开始显著降低,公农1号在7月16日以前播种越冬率显著高于骑士T和擎天柱(P<0.05);播种翌年第1茬苜蓿干草产量和株高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逐渐降低,2,3茬则无明显变化;苜蓿单位面积株数和枝条数都随播期的推迟呈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苜蓿的株数逐渐降低。因此,在科尔沁沙地种植紫花苜蓿最佳播期为7月1日—7月16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播期 生产性能 越冬率
下载PDF
秋播时期对科尔沁沙地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永雷 张玉霞 +2 位作者 王显国 丛百明 朱爱民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331-334,356,共5页
为确定科尔沁沙地苜蓿安全越冬的秋季适宜播种时期及其与苜蓿生长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播种时期3个苜蓿品种秋季生长指标的分析,结合返青率,揭示苜蓿的生长变化,为该地区高效苜蓿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秋季不同播种时期苜蓿生长变化... 为确定科尔沁沙地苜蓿安全越冬的秋季适宜播种时期及其与苜蓿生长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播种时期3个苜蓿品种秋季生长指标的分析,结合返青率,揭示苜蓿的生长变化,为该地区高效苜蓿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秋季不同播种时期苜蓿生长变化差异明显.干草产量、单株枝条重、单株分枝数、株高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与播期呈极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株数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与播期呈显著正相关;越冬率在8月1日播期显著降低,与播期呈极显著负相关,公农1号返青率显著高于骑士T和擎天柱.因此,在科尔沁地区为保证苜蓿安全越冬应在7月1日至7月16日之间进行播种,选择公农1号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时期 科尔沁沙地 紫花苜蓿 生长特性
下载PDF
老芒麦种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8
17
作者 田永雷 白春利 +3 位作者 丁海君 赵和平 房永雨 慕宗杰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1年第2期70-74,83,共6页
以3个老芒麦种质为材料,采用不同PEG浓度(0%、5%、10%、15%)模拟干旱胁迫,通过老芒麦苗期生理指标的变化,并用隶属函数对3种老芒麦抗旱性进行分析,研究老芒麦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老芒麦种质叶... 以3个老芒麦种质为材料,采用不同PEG浓度(0%、5%、10%、15%)模拟干旱胁迫,通过老芒麦苗期生理指标的变化,并用隶属函数对3种老芒麦抗旱性进行分析,研究老芒麦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老芒麦种质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物质均显著增加(P<0.05),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P<0.05);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新品系老芒麦(E02)>呼伦贝尔老芒麦(E03)>川草2号老芒麦(E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不同苜蓿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卫东 张玉霞 +4 位作者 丛百明 王显国 田永雷 张庆昕 杜晓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5-120,共6页
为了探讨苜蓿品种抗寒性的差异及其与根颈可溶性含氮物质含量的关系,越冬前期挖取科尔沁沙地种植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和骑士T、北极熊、草原3号、巨能3010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材料。在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采用-1... 为了探讨苜蓿品种抗寒性的差异及其与根颈可溶性含氮物质含量的关系,越冬前期挖取科尔沁沙地种植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和骑士T、北极熊、草原3号、巨能3010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材料。在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采用-10℃、-15℃、-20℃、-25℃和-30℃模拟低温处理,检测苜蓿根颈相对电导率及可溶性含氮物质含量。并利用相对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获得半致死温度(LT_(50)),对LT_(50)和可溶性含氮物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苜蓿的抗寒性强于紫花苜蓿,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抗寒性为北极熊>草原3号>巨能3010>骑士T。相关性分析显示,LT_(50)与-10℃和-15℃处理下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LT_(50)与-20℃和-30℃处理下脯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10℃和-15℃低温处理下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及-20℃和-30℃低温处理下的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衡量苜蓿抗寒性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低温胁迫 含氮物质 抗寒性
下载PDF
钾肥对紫花苜蓿根颈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4
19
作者 陈卫东 张玉霞 +4 位作者 丛百明 阿玛尔 田永雷 张庆昕 杜晓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7-723,共7页
为探究钾肥种类及用量对苜蓿(Medicago sativa)抗寒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北极熊’为供试紫花苜蓿品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秋季施用不同钾肥(硫酸钾和氯化钾)及不同施用量(0,50,100,150,200 kg·hm^(-2)K_(2)O)对越冬... 为探究钾肥种类及用量对苜蓿(Medicago sativa)抗寒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北极熊’为供试紫花苜蓿品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秋季施用不同钾肥(硫酸钾和氯化钾)及不同施用量(0,50,100,150,200 kg·hm^(-2)K_(2)O)对越冬期苜蓿根颈在不同温度(4℃,—20℃)处理下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i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温度处理下,不同钾肥种类和施肥量处理中,苜蓿越冬根颈中MDA和SP含量及POD,SOD,CA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但经—20℃低温冷冻后,不同钾肥种类和施肥量处理下,苜蓿越冬根颈中MDA含量下降,SP含量增加,POD,SOD,CAT活性增强,适应低温环境能力变强,且硫酸钾效果强于氯化钾;两种钾肥均在150 kg·hm^(-2)(K 2O)钾肥处理下,MDA含量最低,POD,SOD,CAT活性最强,SP含量最高,表明苜蓿受伤程度最小,抗寒保护能力最强。因此,在科尔沁沙地秋季施用300 kg·hm^(-2)K_(2)SO_(4)有利于苜蓿安全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苜蓿 冷冻胁迫 抗氧化特性
下载PDF
不同苜蓿的抗寒性差异及其与糖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孙明雪 张玉霞 +4 位作者 丛百明 王显国 田永雷 张庆昕 杜晓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3-308,共6页
为探讨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类和品种的抗寒性差异及其与根颈糖类物质含量的关系,本研究在越冬前期挖取科尔沁沙地种植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和‘骑士T’、‘北极熊’、‘草原3号’、‘巨能3010’紫花苜蓿的越冬器官,... 为探讨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类和品种的抗寒性差异及其与根颈糖类物质含量的关系,本研究在越冬前期挖取科尔沁沙地种植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和‘骑士T’、‘北极熊’、‘草原3号’、‘巨能3010’紫花苜蓿的越冬器官,在程序式低温处理箱进行模拟低温处理,检测苜蓿根颈相对电导率及糖类物质含量变化,利用相对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获得半致死温度(LT 50),对LT 50和糖类物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苜蓿的抗寒性强于紫花苜蓿,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抗寒性为‘北极熊’>‘草原3号’>‘巨能3010’>‘骑士T’。相关分析表明,-20℃处理下苜蓿淀粉含量与苜蓿抗寒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20℃及以下温度处理下果糖和蔗糖含量与苜蓿抗寒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果糖和蔗糖是苜蓿越冬抗寒保护物质,-20℃处理苜蓿根颈中淀粉含量、-20℃及以下低温处理下果糖和蔗糖含量可以作为苜蓿衡量抗寒性强弱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根颈 糖类物质 抗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