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变化生态学: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 被引量:18
1
作者 田汉勤 万师强 马克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全球变化 生态学 工业污染物 地球系统 生物体内 有害废弃物 有机化合物
下载PDF
干旱对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38
2
作者 田汉勤 徐小锋 宋霞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1-241,共11页
该文综述了干旱对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分析了其影响机制,并总结了植被对干旱的响应与适应及其机理机制。干旱通过抑制光合作用来降低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干旱还可以降低生态系统的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同时干旱还可以通过... 该文综述了干旱对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分析了其影响机制,并总结了植被对干旱的响应与适应及其机理机制。干旱通过抑制光合作用来降低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干旱还可以降低生态系统的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同时干旱还可以通过影响其它干扰形式来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如增加火干扰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植物的死亡率,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等。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干旱可以降低碳固定,减弱碳汇功能,甚至把生态系统从碳汇改变成碳源。目前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干旱影响研究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一种是模型模拟,另一种就是大型模拟实验。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实现者,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也会采取积极的适应策略以减弱干旱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其适应策略主要分以下3种:在一些周期性发生干旱的地区,植物会调整生长期以避开干旱或通过休眠来减弱干旱所造成的伤害;还有一些植物会通过调节体内的代谢过程,改变一些生理特性来抵御干旱;而长期生活在干旱条件下的植物则通过进化来改变了自身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形成耐旱机制。目前,植物对干旱响应的分子学机制,以及生态系统水平上对干旱的响应和适应仍然是薄弱的领域,也必然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全球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 适应
下载PDF
陆地生物圈动态模式:生态系统模拟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3
作者 田汉勤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9-388,共10页
陆地生物圈是一个通过能量、水及各个化学要素与大气及物理气候系统进行交换而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由于生物圈平衡模式有很多局限性,目前迫切需要发展新一代模式—生物圈动态模式,用来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评价和预测陆地生物圈初级生产... 陆地生物圈是一个通过能量、水及各个化学要素与大气及物理气候系统进行交换而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由于生物圈平衡模式有很多局限性,目前迫切需要发展新一代模式—生物圈动态模式,用来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评价和预测陆地生物圈初级生产力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陆地生物圈动态模式的目的是模拟自然和人类活动扰动导致的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变化,以及陆地生物圈与大气之间能量、水和碳循环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发生物圈动态模式的关键差距并不在于我们没有构建模式源代码的能力,而在于不能很好地描述经验与构建模式所应用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缺乏构建模式所必需的数据,以及对陆地生态系统复杂机理的认识尚不完整、对如何提高和扩展我们已有的知识以及如何对模式进行验证缺乏了解。数据、模式结构、参数库和预测不确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会推动生物圈动态模式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物圈动态模式 发展趋势 生物地球化学 全球变化 碳循环 陆地生态系统
下载PDF
陆地生态系统氮沉降增加的生态效应 被引量:116
4
作者 吕超群 田汉勤 黄耀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18,共14页
人类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极大地改变着氮素从大气向陆地生态系统输入的方式和速率,人为固定的氮素正在不断积累,并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显著影响。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大气氮沉降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1)氮输入增加可能影... 人类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极大地改变着氮素从大气向陆地生态系统输入的方式和速率,人为固定的氮素正在不断积累,并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显著影响。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大气氮沉降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1)氮输入增加可能影响植物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碳蓄积能力,生态系统响应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系统的初始氮状况(氮限制或氮饱和)以及当地的植被和土壤特征;2)持续氮输入有可能改变土壤氮循环过程,降低土壤固持氮的能力,甚至导致土壤酸化、盐基离子损耗,进而影响到土壤有机碳的分解;3)高的氮沉降速率和持续氮输入都可能加速含氮痕量气体的释放,但其影响程度受生态系统初始状态的影响(例如磷限制和氮限制);4)氮沉降增加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植物群落结构和动态,促进森林扩张,改变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5)持续氮输入带来的植物群落结构和植物生理特征的变化可能影响昆虫取食特性,进而通过食物链改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6)氮沉降增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CO2浓度升高和O3浓度变化有协同作用,但难以从其协同效应中区分出各自的影响。最后,该文总结了我国的氮沉降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陆地生态系统 氮限制 氮饱和 碳固定
下载PDF
火干扰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被引量:65
5
作者 吕爱锋 田汉勤 刘永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734-2743,共10页
火干扰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影响因子。它改变着整个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与碳分布格局。正确评估火干扰在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对推进全球碳循环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从4个方面系统的回顾了火干扰对碳循环的影响过程及其研究方法:(1)... 火干扰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影响因子。它改变着整个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与碳分布格局。正确评估火干扰在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对推进全球碳循环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从4个方面系统的回顾了火干扰对碳循环的影响过程及其研究方法:(1)火烧过程中含碳痕量气体排放的估算;(2)火烧迹地恢复过程中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与土壤呼吸的变化;(3)火干扰对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影响;(4)模型方法在火干扰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目前火灾碳排量的估算方法业已成熟,但进行更精确的估算必须基于对受干扰生态系统的性质以及火势的时空变异性质的准确理解;相比之下,对于间接的、更为重要的影响,即对火烧迹地恢复过程中碳循环变化的研究则显不足。由于数据缺乏,现有研究大多限于对碳循环某一方面的观测与定量描述,缺乏全面的机理性分析。对此,实地观测、模型模拟与遥感观测的跨尺度集成将成为未来火干扰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干扰 碳循环 生态系统模型 NPP 土壤呼吸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08
6
作者 徐小锋 田汉勤 万师强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5-188,共14页
作为全球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气候变暖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巨大,揭示这一作用对于精确理解碳循环的过程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综述了此领域近十几年来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 作为全球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气候变暖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巨大,揭示这一作用对于精确理解碳循环的过程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综述了此领域近十几年来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响应的主要内部机制及其过程,简述了相关模型的发展及其主要应用,并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在气候变暖条件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纬度地区生态系统NPP一般表现为降低,而在中高纬度地区通常表现为增加,而在全球尺度上表现为NPP增加;2)土壤呼吸作用增强,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3)高纬度地区的生态系统植被碳库表现为增加趋势,低纬度地区生态系统植被碳库变化不大,或略微降低,在全球尺度上表现为植被碳库增加;4)地表凋落物的产量和分解速率增加;5)土壤有机碳分解加速,进而减少土壤碳储存,同时植被碳库向土壤碳库的流动增加从而增加土壤碳库,这两种作用在不同生态系统的比重不同,在全球尺度上表现为土壤碳库的减少;6)尽管不同生态系统表现各异,总体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表现为一个弱碳源。生物物理模型、生物地理模型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陆续被开发出来用于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结果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未来的数年甚至是数十年间,气候变暖与全球变化的其它表现间的协同影响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气候变暖和陆地生态系统间的双向反馈作用机制是进行更准确研究的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是准确理解和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陆地生态系统 碳循环 模型
下载PDF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41
7
作者 陈广生 田汉勤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9-204,共16页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学术界最为关注的环境变化问题之一,它能够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水、碳和养分循环、能量平衡,引起温室气体释放增加等其它环境问题。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作用不同,由高生物量...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学术界最为关注的环境变化问题之一,它能够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水、碳和养分循环、能量平衡,引起温室气体释放增加等其它环境问题。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作用不同,由高生物量的森林转化为低生物量的草地、农田或城市后,大量的CO2将释放到大气中。全球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具有很强的空间变异性,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同样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热带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造成大量的碳释放,而中高纬度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则表现为碳汇。目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碳循环变化主要是通过模型模拟来估算的。尽管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相关过程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系已经比较清楚,但是,由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复杂且影响广泛,对于如何量化两者之间的关系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目前的量化过程主要是利用经验数据来实现的,机理性不强,使得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造成的陆地生态系统CO2释放量的估测差异很大。除了进一步加强长期定位研究以获得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定量关系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与植被动态模型、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的耦合也是今后模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采用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大量增加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中的碳储存量,降低碳释放量,因此在模型中耦合管理措施来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是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 模型 碳循环 碳源/汇
下载PDF
农田灌溉对印度区域气候的影响模拟 被引量:15
8
作者 毛慧琴 延晓冬 +1 位作者 熊喆 田汉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38-1045,共8页
为满足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全球灌溉农田面积迅速扩张,农田灌溉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引起广泛地关注。利用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式(RIEMS2.0)和最新的土地利用变化资料,选取农田灌溉面积最大的印度区域作为研究区域,进行雨养农田和灌溉农田的对... 为满足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全球灌溉农田面积迅速扩张,农田灌溉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引起广泛地关注。利用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式(RIEMS2.0)和最新的土地利用变化资料,选取农田灌溉面积最大的印度区域作为研究区域,进行雨养农田和灌溉农田的对比试验,探讨农田灌溉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田灌溉使得印度区域年平均气温降低1.4℃,年平均降水率增加0.35mm/d。农田灌溉对印度区域气候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波动,季风前期及6月份该区域气候对下垫面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7-9月各气候要素变化较小。(2)农田灌溉使得印度区域地表净辐射增加,且地表净辐射在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之间的分配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潜热通量增加,感热通量减少;对地表起冷却作用;同时由于土壤湿度增加,蒸散作用增强,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潜热不稳定能量增加,导致对流性降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 区域气候 模拟
下载PDF
气候变化、火干扰与生态系统生产力 被引量:34
9
作者 吕爱锋 田汉勤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251,共10页
综述了气候变化、火干扰与生态系统生产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目前相关的研究进展。侧重介绍了气候变化与火干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火干扰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气候变化通过作用于可燃物质数量、湿度和火灾天气来影响火干扰... 综述了气候变化、火干扰与生态系统生产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目前相关的研究进展。侧重介绍了气候变化与火干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火干扰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气候变化通过作用于可燃物质数量、湿度和火灾天气来影响火干扰的发生频率和强度,而火干扰过程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和烟尘物质反过来也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另外,火干扰过程改变了火烧迹地的土壤生物地球化学性质、养分循环和分配以及大气组成,进而对生态系统对CO2的吸收能力产生影响。正确理解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我们有效地利用火管理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碳吸收,减少碳排放,减缓全球变化速率,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火干扰 生态系统生产力 火管理
下载PDF
臭氧污染与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 被引量:12
10
作者 任巍 田汉勤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9-230,共12页
空气污染的严重性、普遍性和不断发展的趋势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造成的重大影响已引起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对流层臭氧(O3)在空气污染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中占据重要角色,该文重点探讨了O3对陆地生态... 空气污染的严重性、普遍性和不断发展的趋势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造成的重大影响已引起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对流层臭氧(O3)在空气污染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中占据重要角色,该文重点探讨了O3对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光合、分配、生长和产量形成等主要过程的影响及其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长期效应,并评述了相关研究方法进展。主要结论包括:O3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和气孔导度,减少根冠比改变碳分配量,而最终导致粮食生产和森林生物量损失率高达30%;气候变化、CO2和O3协同作用对植物影响较为复杂,有促进也有抑制;生态系统模拟已成为研究O3污染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区域评估和未来气候预测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臭氧 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 生态系统模式
下载PDF
1981—2019年华北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时空变化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婧婷 石浩 +8 位作者 田汉勤 逯非 徐希燕 刘迪 刚诚诚 方善民 秦小羽 潘乃青 王思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560-9576,共17页
农业土壤具有可观的固碳及减碳潜力,有助于减缓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华北平原土壤有机碳储量动态及其驱动因子,结合荟萃分析、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模型和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了1981—2019年间中国华北平原农田土... 农业土壤具有可观的固碳及减碳潜力,有助于减缓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华北平原土壤有机碳储量动态及其驱动因子,结合荟萃分析、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模型和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了1981—2019年间中国华北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81—2019年间华北平原0—20 cm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523.10±79.36)Tg C((14.56±1.66)Mg C/hm^(2)),并以5.94 Tg C/a(0.12 Mg C hma)的年固持速率稳步增长,占比约为中国农田每年新增土壤有机碳的23.3%。其中,常规农田管理措施,包括无机肥施用、有机肥施用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增长的贡献平均为25.1%,即1.49 Tg C/a(0.03 Mg C hma)。相比对照组,氮磷钾无机肥施用可提高22.7%—26.0%的土壤有机碳固定速率,有机肥可提高48.3%,秸秆还田可提高23.4%。同时,上述常规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作用受到土壤本身理化性质的调控,在温度和降水较高的气候条件下更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无机肥施用、有机肥施用还是秸秆还田,当投入量超过农作物和土壤微生物对碳和养分的需求时,土壤有机碳累积速率会显著下降。这也导致2000年后土壤有机碳固持速率明显减缓,由9.4 Tg C/a下降为3.5 Tg C/a。总的来说,过去几十年农田管理措施的改进显著提高了华北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增加速率,而未来华北平原农田系统固碳潜力仍然可观,但亟待明确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不同气候和土壤环境条件下最佳固碳所需的化肥、有机肥和秸秆投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荟萃分析 随机森林模型 华北平原 农田管理措施
下载PDF
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分解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8
12
作者 陈华 Mark E.Harm on 田汉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549-1563,共15页
了解枯落物分解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候变暖和降水变化的反应 ,对深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物形成和碳的固化能力 (Carbon sequestration)十分重要。通过分析业已发表的文献、实验室根系分解实验和美国西北部针叶林叶片的分... 了解枯落物分解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候变暖和降水变化的反应 ,对深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物形成和碳的固化能力 (Carbon sequestration)十分重要。通过分析业已发表的文献、实验室根系分解实验和美国西北部针叶林叶片的分解实验 ,旨在评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候变暖和降水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分解的可能影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可通过降低枯落物质量和增加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水分间接地影响枯落物分解。根据 1 7项研究结果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加倍可导致木本和草本枯落物平均氮含量降低 1 9.6%和 9.4 %;木质素 /氮比值增高 3 6.3 %和5 .5 %。枯落物质地的降低通常导致枯落物分解减慢。气候变暖一般加速枯落物的分解 ,但是用于表示这种促进作用的Q10 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全球降水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分解的影响不但取决于现有水分条件而且还取决于降水变化的程度。以美国西北部地区的针叶林为例 ,降水改变对森林生态系统枯落物分解的影响将是多元的 ,有的增加 ,有的降低 ,而有的相对不变。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枯落物 分解基质质量 分解速率常数 陆地生态系统
下载PDF
全球变化与陆地系统综合集成模拟——新一代陆地生态系统动态模型(DLEM) 被引量:31
13
作者 田汉勤 刘明亮 +5 位作者 张弛 任巍 徐小锋 陈广生 吕超群 陶波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27-1047,共21页
人类社会从陆地生态系统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同时也作为一种干扰形式改变着地气之间的动态平衡。这三个既独立又相互耦合的子系统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陆地系统。如何深入理解这一系统的过程和机制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提条件。... 人类社会从陆地生态系统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同时也作为一种干扰形式改变着地气之间的动态平衡。这三个既独立又相互耦合的子系统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陆地系统。如何深入理解这一系统的过程和机制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提条件。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作为一种集成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变化研究的各个领域,但从输入数据到模型结构和过程等诸多方面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近年来,随着大气和地面生态观测网络的不断完善以及遥感等空间技术的不断强大,使陆地生态系统模型进一步发展和突破成为可能。新一代多因子驱动的陆地生态系统动态模型(DynamicL and Ecosystem Model,DLEM)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文旨在介绍DLEM的主体框架、输入输出变量、关键过程、主要功能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大气系统 多因子模型 全球变化 动态模型
原文传递
区域尺度城市增长时空动态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45
14
作者 匡文慧 刘纪远 +4 位作者 邵全琴 何剑锋 孙朝阳 田汉勤 班艺舫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8-188,共11页
区域尺度城市增长动态模拟(Reg-UGM)是城市化影响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单个城市增长未来情景模拟难以在区域尺度刻画与解释城市化影响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与全球环境变化交互过程与作... 区域尺度城市增长动态模拟(Reg-UGM)是城市化影响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单个城市增长未来情景模拟难以在区域尺度刻画与解释城市化影响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与全球环境变化交互过程与作用机理主要问题,本研究集成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与元胞自动机模型(CA)构建适合不同情景的区域尺度城市增长动态模型,通过1979年以来高分辨率遥感信息探测获取的4个时段京津唐都市圈城市增长时空特征分析提取先验知识规则,模拟京津唐都市圈在基准模式、经济模式、政策模式与结构调整模式未来不同情景模式下城市增长过程。研究表明,Reg-UGM在模拟区域尺度受国家宏观政策等影响城市非线性增长过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化影响下的宏观生态效应提供前提保障。模拟结果显示京津唐都市圈在不同情景模式下城市增长呈现较大的时空格局差异,未来城市增长结构调整模式更符合区域城市化的实际情况,未来区域城市增长将由特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滨海沿线城镇发展带将经历更快的城市增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增长 情景模拟 京津唐都市圈 GIS
原文传递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被引量:31
15
作者 傅伯杰 田汉勤 +2 位作者 陶福禄 赵文武 王帅 《中国基础科学》 2017年第6期14-18,共5页
全球变化通过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显著影响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综述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以"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为主线,主要内容包括:(1... 全球变化通过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显著影响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综述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以"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为主线,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对过去30年全球变化背景下主要生态系统的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作用机理;(2)发展和完善多因子、多元素耦合的生态系统机理模型和全球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揭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固持、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生态系统主要调节服务的影响机制和效应;(3)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环境要素特征与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形成面向全球变化的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并根据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能力,提出适应性管理对策。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碳固持 水源涵养 土壤保持 生态功能区划
原文传递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6
作者 傅伯杰 田汉勤 +2 位作者 陶福禄 赵文武 王帅 《中国基础科学》 2020年第3期25-30,共6页
全球变化通过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显著影响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项目旨在建立全球尺度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方法;阐明全球变化背景下主要生态... 全球变化通过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显著影响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项目旨在建立全球尺度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方法;阐明全球变化背景下主要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揭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固持、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影响机制和效应;提出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生态系统管理对策。项目自2017年启动以来,针对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围绕拟解决的3个关键科学问题,取得了系列进展。本文按照生态系统变异及其驱动机制、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全球生态功能区划方法与生态系统管理策略3个方面总结了主要成果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碳固持 水源涵养 土壤保持 可持续发展目标
原文传递
Increased biotic metabolism of the biosphere inferred from observed data and models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汉勤 CharlesA.S.Hall 叶琦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0年第1期58-68,共11页
A 35 year record ot production and respiration in tne Northern Hemisphere bas been derived from monthly records of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 fossil fuel combustion, and oceanic ab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using a me... A 35 year record ot production and respiration in tne Northern Hemisphere bas been derived from monthly records of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 fossil fuel combustion, and oceanic ab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using a method developed by Hall et al. The original conclusion of Hall et al.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biotic metabolism, is confirmed by measuring both production and respiration from 1958 to 1972. But the analysis of the subsequent record shows that both production and respiration have been enhanced since the early 1970s by some large scale global change, probably of human origin. Our results also show that high-latitude region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re changing more than regions further south. Nevertheless, the ratio of production to respiration (P/R) remains unchanged during the time period examined. Thus, no argument can be made for net carbon storage of or release from the biosphere from this analysis, although the turnover rate of the biosphere appears to be enhan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SPHERE CARBON dioxide CARBON cycle global change PHOTOSYNTHESIS RESPIRATION SEASONAL amplitude.
原文传递
生物圈代谢增强:对一项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汉勤 C. A. S. Hall 齐晔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4-182,共9页
运用Hall等人的研究方法,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化石能源燃烧释放,以及 海洋CO_2吸收等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自1958~1992年间北半球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和呼 吸量的变化.分析表明,从1958~1972年的15年间,生物... 运用Hall等人的研究方法,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化石能源燃烧释放,以及 海洋CO_2吸收等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自1958~1992年间北半球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和呼 吸量的变化.分析表明,从1958~1972年的15年间,生物圈的生产量和呼吸量没有明 显改变;然而,两者自从70年代初以来却有明显提高,其提高幅度在北半球的高纬度 地区较为显著,而南半球的净初级生产和异养呼吸大体保持不变.在具有观测数据的 35年间,生产量和呼吸量的比率基本保持不变;换言之,全球生物圈正在提高其转化 率和代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代谢 生物圈 净初级生产 异养呼吸
原文传递
中国植被碳通量与氮沉降通量百年尺度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冬冬 丹利 +5 位作者 范广洲 田汉勤 彭静 杨秀静 杨富强 李悦悦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3-710,共18页
利用7个地球系统模式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中国地区1901~2005年植被碳通量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气候因子分析了NPP的变化与气温、降水和辐射的关系;文章还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地区1901~2005年氮沉降通量NHx、NOy的时空变化,并... 利用7个地球系统模式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中国地区1901~2005年植被碳通量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气候因子分析了NPP的变化与气温、降水和辐射的关系;文章还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地区1901~2005年氮沉降通量NHx、NOy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NHx、NOy的变化与气温、降水和NPP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百年来中国地区NPP呈现上升趋势,模式集合平均的趋势系数为0.88, NPP的分布趋势总体呈现出北低南高,由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加的特征.温度、降水、光照在该梯度方向上均有利于植物生长,其中模式集合平均NPP与气温、降水、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73、0.91和0.67.(2)近百年来中国地区NHx、NOy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趋势系数分别为0.98和0.98,且通过了99.9%的信度检验. NHx和NOy总体呈现出北低南高,由西北到东南呈阶梯状逐渐增加的特征.(3) NHx和NOy与气温之间的相关系数空间分布大体相似,只是数值略有差异,与气温相关系数空间分布从东到西是正相关-负相关-正相关相间的分布;NHx和NOy与降水之间的相关系数空间分布也是大体相似,但降水相关系数空间分布相对比较复杂,在季风区从北到南呈正相关-负相关-正相关-负相关-正相关的相间分布,非季风区从东到西呈负相关-正相关-负相关-正相关的相间分布.(4) NHx和NOy与NPP之间的相关系数空间分布总体一致,与NPP相关系数空间分布相对比较复杂,其中模式集合平均的分布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为正相关值区,其他地区是正相关与负相关交替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NPP) 气温 降水 NHX NOY
原文传递
土壤水分胁迫制约全球植被变绿和初级生产力持续增加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晓明 傅伯杰 +13 位作者 张园 潘乃青 曾振中 田汉勤 吕一河 陈永喆 Philippe Ciais 王应平 张橹 程磊 Fernando T.Maestre Marcos Fernández-Martínez Jordi Sardans Josep Peñuelas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4期1462-1471,M0004,共11页
大尺度的研究表明全球植被光合能力和生产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增加,但是很少有研究关注到其时空异质性.本研究将全球植被绿度变化趋势分为持续变绿、由变绿转为变棕、持续变棕以及不显著变化等不同类型,发现全球植被绿度变棕区域... 大尺度的研究表明全球植被光合能力和生产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增加,但是很少有研究关注到其时空异质性.本研究将全球植被绿度变化趋势分为持续变绿、由变绿转为变棕、持续变棕以及不显著变化等不同类型,发现全球植被绿度变棕区域持续增加.到2010年以后逐渐超过持续变绿的区域(27.8×10^(6)km^(2),26.4%),达到了39.0×10^(6)km^(2)(全球植被面积的35.9%).这一现象抵消了2010年前12.0%±3.1%(0.019±0.004 NDVI a^(-1))植被绿度增加(2010~2016,P<0.05).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也表现为类似的变化特征.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对于植被胁迫的负向作用,在部分地区超过了温度和辐射对于植被光合的积极作用.目前地球系统模型中的相关模块并不能反映这一正在增加的植被土壤水分胁迫.研究提示随着全球升温作用进一步加强,目前的地球系统模型土地模块可能会高估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固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土壤水分胁迫 时空异质性 陆地生态系统 全球升温 ). 植被绿度 系统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