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价值
1
作者 田江雨 谭志巍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1期90-96,共7页
目的:明确CT在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157例经病理证实的PTMC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CT及临床病理资料,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得出PTMC长径预测CLNM的最佳截断值... 目的:明确CT在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157例经病理证实的PTMC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CT及临床病理资料,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得出PTMC长径预测CLNM的最佳截断值,通过CT及临床病理资料建立PTMC CLNM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并通过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ROC曲线得出预测PTMC CLNM的最佳截断值为6 mm;单因素分析:咬饼征、微钙化、多灶癌、PTMC长径≥6 mm、男性、年龄<45岁是PTMC CLNM的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咬饼征伴突出(OR=5.159,95%CI=1.137~23.400)、多灶癌(OR=2.734,95%CI=1.215~6.154)、PTMC长径≥6 mm(OR=3.259,95%CI=1.326~8.008)、男性(OR=3.776,95%CI=1.339~10.653)、年龄<45岁(OR=3.222,95%CI=1.419~7.777)是PTMC 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得出,约登指数=0.502时,诊断CLNM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5%和68.0%。结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有助于预测PTMC CLNM;咬饼征伴突出、PTMC≥6 mm、男性、年龄<45岁是PTMC 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上述类型患者,外科医师可考虑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CT数据的3D重建技术在研究额窦引流通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洋 马湘乔 +8 位作者 孙晓慧 戴嵩 张俊发 李洪波 马旭 王佳媛 窦琴 田江雨 贾建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1-176,共6页
目的:根据发表于2016年的国际额窦解剖分型(IFAC),探索基于CT数据的3D重建技术在研究额窦引流通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Mimics 19.0软件对100例患者鼻窦CT的DICOM格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通过3D模型来研究额窦解剖分型,观察额隐窝区气... 目的:根据发表于2016年的国际额窦解剖分型(IFAC),探索基于CT数据的3D重建技术在研究额窦引流通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Mimics 19.0软件对100例患者鼻窦CT的DICOM格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通过3D模型来研究额窦解剖分型,观察额隐窝区气房的位置关系及对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响。结果:成功重建出额窦、额隐窝区各气房及额窦引流通道的3D模型。其中,鼻丘气房的出现率为95.5%(191/200)、鼻丘上气房的出现率为31.5%(63/200)、鼻丘上额气房的出现率为24.5%(49/200)、筛泡上气房的出现率为54.0%(108/200)、筛泡上额气房的出现率为14.5%(29/200)、眶上筛房的出现率为20.5%(41/200)、额窦中隔气房的出现率为4.0%(8/200),并直观地展示了额隐窝气房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对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响。结论:基于CT数据的3D重建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额窦解剖分型、额隐窝气房的相对位置及对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响,更为鼻内镜额窦手术的术前规划、术中指导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窦 额窦引流通道 额隐窝 三维重建 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