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道手术致胆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泽彬 程应生 周必胜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6年第6期279-281,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手术致胆漏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 对1998-11/2006-02我院采用腹腔镜胆道手术致胆漏8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发生胆漏的原因为胆囊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4例,胆囊管残端漏2例,右肝管及胆总管损伤...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手术致胆漏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 对1998-11/2006-02我院采用腹腔镜胆道手术致胆漏8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发生胆漏的原因为胆囊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4例,胆囊管残端漏2例,右肝管及胆总管损伤各1例。1例肝总管损伤后胆漏再次行肝总管修复及T管引流术治愈,7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 结论 胆漏多发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原因与胆囊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局部炎症和操作不当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据据术中所见情况及时处理,术后早期发现,正确选择保守治疗或再次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手术 原因
下载PDF
食管下段静脉缝扎术治疗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发出血13例体会
2
作者 田泽彬 程应生 周必胜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80-281,共2页
关键词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 再出血 食管下段曲张静脉缝扎术
下载PDF
抗凝血酶Ⅲ在预测肝细胞癌术后肝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诚 陈厚斌 +3 位作者 田泽彬 郑直 黄安华 黄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0期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在预测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接受肝癌手术的31例患者根据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分为肝衰竭组(n=7)和非衰竭组(n=24).比较2组常规肝功能指标及AT-Ⅲ活性,探讨影响肝癌...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在预测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接受肝癌手术的31例患者根据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分为肝衰竭组(n=7)和非衰竭组(n=24).比较2组常规肝功能指标及AT-Ⅲ活性,探讨影响肝癌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总胆红素、AT-Ⅲ活性、白蛋白、血小板、国际标准化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总胆红素、AT-Ⅲ是术后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AT-Ⅲ预测术后肝功能衰竭的最佳临界值为87.2%,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7和0.716,与血清总胆红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Ⅲ是肝癌术后发生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在预测术后肝衰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血清总胆红素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抗凝血酶Ⅲ 术后肝衰竭 总胆红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