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PSD95和Synapsin-Ⅰ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田爱霞 钱伟 刘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417-1421,共5页
目的:研究在糖尿病进程中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突触蛋白-Ⅰ(Synapsin-Ⅰ)及其磷酸化状态P-Synapsin-Ⅰ在胃窦的表达变化和作用,探讨肠神经系统(ENS)的可塑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32)和对照组(n=15).应用Real-time PC... 目的:研究在糖尿病进程中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突触蛋白-Ⅰ(Synapsin-Ⅰ)及其磷酸化状态P-Synapsin-Ⅰ在胃窦的表达变化和作用,探讨肠神经系统(ENS)的可塑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32)和对照组(n=15).应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胃窦组织中PSD95,Synapsin-Ⅰ,P-Synapsin-Ⅰ在糖尿病进程2,4,8,12wk时表达的变化.结果:从4wk开始糖尿病大鼠组的PSD95,Synapsin-ⅠmRNA表达相比同期对照组显著下降(t=2.92,3.15,4.21;t=3.01,3.74,4.53,均P<0.01);且随着病程进展逐渐降低(P<0.05).从4w k开始糖尿病大鼠组的P S D95和P-Synapsin-Ⅰ蛋白表达比同期对照组均显著下降(t=2.87,2.95,3.37;t=2.97,3.11,3.23,均P<0.01);且随着病程进展逐渐降低(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进程中,胃窦PSD95,Synapsin-Ⅰ和P-Synapsin-Ⅰ的表达降低可能与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有关,为胃轻瘫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轻瘫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突触蛋白Ⅰ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诊断肝尾状叶肿瘤4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许东强 丁祥武 +4 位作者 王道蓉 高山 王玮 田爱霞 张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0-704,共5页
目的:复习肝脏尾状叶肿瘤的病例资料,评价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肝尾状叶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例患者其他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占位,并行相应的辅助检查.总结其主... 目的:复习肝脏尾状叶肿瘤的病例资料,评价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肝尾状叶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例患者其他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占位,并行相应的辅助检查.总结其主要临床特点.肝脏尾状叶占位和相关部位行EUS-FNA,穿刺物行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内镜超声在食管胃连接处探头指向右侧扫查到肝尾状叶,穿刺肝尾状叶.结果:4例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50岁-69岁.穿刺9个部位(肝尾状叶4,肝左叶1,胰腺2,肝门淋巴结1,腹膜后淋巴结1).9个穿刺部位中,肝门部淋巴结未获得足够的组织学标本,仅作细胞学涂片诊断腺癌转移;其他8个病灶均获得足够的组织学标本进行细胞学涂片和组织学检查,均获得明确的病理学诊断和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诊断胰头癌并肝转移2例,胆管细胞癌并肝门淋巴结转移1例,原发性肝癌并腹腔转移1例.结论:内镜超声在食管胃连接处探头指向右侧可非常容易扫查到肝尾状叶,行EUS-FNA路径短,可精准穿刺到肝尾状叶的占位,安全性高,EUS-FNA肝尾状叶肿瘤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术 肝尾状叶 恶性肿瘤
下载PDF
炎性肠病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媛 熊颖 +2 位作者 夏培 郭芳 田爱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0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炎性肠病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和襄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就诊的400例炎性肠病患者进行5年的观察随访,然后将其中结直肠癌患者纳入观察组(37例),其余患者纳入对照... 目的探讨炎性肠病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和襄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就诊的400例炎性肠病患者进行5年的观察随访,然后将其中结直肠癌患者纳入观察组(37例),其余患者纳入对照组(363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炎性肠病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观察组年龄> 40岁、病程> 6年、有结直肠癌家族史、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24 kg/m^2、合并糖尿病、病变部位广泛、伴发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患者占比和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5),应用生物制剂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5)。病程> 6年、有结直肠癌家族史、合并糖尿病、病变部位广泛、伴PSC高CRP水平、高PCT水平、BMI > 24 kg/m2均是炎性肠病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均P < 0.05),应用生物制剂和免疫抑制剂是其保护因素(均P < 0.05)。CRP和PCT诊断炎性肠病相关性结直肠癌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病程>6年、有结直肠癌家族史、BMI >24kg/m^2、合并糖尿病、伴发PSC、病变部位广泛、血清CRP、PCT水平升高的炎性肠病患者均应及早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并合理应用生物制剂和免疫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病 结直肠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无痛电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家凤 田爱霞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年第5期18-20,共3页
总结了586例在无痛电子结肠镜下行息肉切除术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准备,麻醉方法和监测指标;麻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认为无痛电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具有安全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严格掌握无痛结... 总结了586例在无痛电子结肠镜下行息肉切除术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准备,麻醉方法和监测指标;麻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认为无痛电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具有安全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严格掌握无痛结肠镜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加强护理是预防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肠镜检查 息肉切除术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内镜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活检对纵隔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高山 杨雨 +4 位作者 周紫琴 闫泽强 王道蓉 田爱霞 丁祥武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2年第6期590-591,共2页
纵隔占位一般非手术方法很难获得病理学诊断,线阵超声内镜可以在食管清楚显示纵隔占位.我科于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对35例纵隔占位进行内镜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活检(EUS-FNA),均取得组织条行病理学及细胞学检查,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纵隔占位病变 细针穿刺活检 内镜超声引导 诊断价值 病理学诊断 线阵超声内镜 非手术方法 2009年
下载PDF
胆囊及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6
作者 刘诗 田爱霞 《医学新知》 CAS 2008年第4期191-194,197,共5页
胆囊功能障碍即胆囊动力障碍,系胆囊收缩失调,导致胆源性疼痛,且呈间歇性出现,检查示胆囊排空异常,未见胆道结石。临床上常发生于20~50岁的女性。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指Oddi括约肌(SO)运动异常导致患者胆汁、胰液排出... 胆囊功能障碍即胆囊动力障碍,系胆囊收缩失调,导致胆源性疼痛,且呈间歇性出现,检查示胆囊排空异常,未见胆道结石。临床上常发生于20~50岁的女性。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指Oddi括约肌(SO)运动异常导致患者胆汁、胰液排出受阻,使胆管、胰管内压升高,出现胆汁淤积、胰源性腹痛或急性胰腺炎。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上腹痛、黄疸、淀粉酶升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 ODDI括约肌 功能障碍
下载PDF
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
作者 田爱霞 《中国集体经济》 2013年第20期83-85,共3页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保证单位正常进行业务活动,防范风险,维护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和舞弊而制定和实施的程序和政策。内部控制过程贯穿单位始终,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事业单位作为我...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保证单位正常进行业务活动,防范风险,维护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和舞弊而制定和实施的程序和政策。内部控制过程贯穿单位始终,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部分.对促进经济繁荣、服务人民群众具有巨大的作用,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 经济发展 控制目标 业务活动 防范风险 纠正错误 控制过程
下载PDF
FOXQ1介导SHH信号通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4
8
作者 夏培 熊宇 +3 位作者 张万里 田爱霞 丁祥武 胡艳艳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2428-2432,共5页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转录因子叉头框Q1(FOXQ1)基因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方法培养人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及人胃癌细胞SGC-7901、MKN-28、GC-9811和AGS,qRT-PCR检测细胞中FOXQ1 mRNA表达水平。分别转染si-F...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转录因子叉头框Q1(FOXQ1)基因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方法培养人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及人胃癌细胞SGC-7901、MKN-28、GC-9811和AGS,qRT-PCR检测细胞中FOXQ1 mRNA表达水平。分别转染si-FOXQ1(si-FOXQ1组)、阴性对照si-Control(si-Control组)至SGC-7901细胞,并设置正常对照组(Normal组),转染时间为48 h;用1μmol/L的SHH特异性激活剂purmorphamine(PM)诱导si-FOXQ1组细胞24 h,记为si-FOXQ1+PM组,以si-FOXQ1组细胞为对照。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中FOXQ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SGC-7901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SGC-7901细胞中Bax、Cleaved Caspase3、SH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SHH、Smo及下游分子Gli1和Gli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GES-1细胞比较,SGC-7901、MKN-28、GC-9811和AGS细胞中FOXQ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SGC-7901细胞中FOXQ1的表达最高(P<0.05)。与si-Control组比较,si-FOXQ1组SGC-7901细胞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HH、Smo、Gli1和Gli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Normal组和si-Control组间以上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i-FOXQ1组比较,si-FOXQ1+PM组SGC-7901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SHH、Smo、Gli1和Gli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FOXQ1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沉默FOXQ1可能通过介导SHH信号通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是治疗胃癌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Q1 SHH信号通路 胃癌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养血润肤饮治疗吉非替尼所致皮疹2例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政 田爱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23期72-72,共1页
2003年5月吉非替尼(易瑞沙)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单药用于治疗经手术、放疗、化疗后继续恶化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和腹泻,大多能耐受。本科室收治口服吉非替尼患者中有两例发生皮疹,经... 2003年5月吉非替尼(易瑞沙)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单药用于治疗经手术、放疗、化疗后继续恶化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和腹泻,大多能耐受。本科室收治口服吉非替尼患者中有两例发生皮疹,经口服中药养血润肤饮后好转,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润肤饮 吉非替尼 皮疹
下载PDF
黄连膏合生肌玉红膏外治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政 田爱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24期157-157,共1页
目的:总结黄连膏合生肌玉红膏治疗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2011年20例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采用黄连膏和生肌玉红膏纱条,交替换药,每日一次。结果:14例患者溃疡修复,有效率70%,经济有效。
关键词 黄连膏合生肌玉红膏 乳腺癌 放射性溃疡
下载PDF
落叶松-杨栅锈菌重寄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爱霞 吴春芳 梁英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8-111,共4页
通过分离培养,发现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的重寄生菌主要有Cladosporium tenuissimum、Alternaria sp.Penicillium sp..对C.tenuissimum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适温为25~30℃,在pH为3~1... 通过分离培养,发现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的重寄生菌主要有Cladosporium tenuissimum、Alternaria sp.Penicillium sp..对C.tenuissimum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适温为25~30℃,在pH为3~11时均可生长和产孢,最适pH为4~6.在对碳源的利用上,以果糖、葡萄糖生长最好,麦芽糖、淀粉、乳糖、甘露醇、木糖、蔗糖等均可以生长.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其菌落直径、菌丝致密程度和产孢量也随之增加.孢子萌发的相对湿度为90%~100%,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5℃,持续时间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杨栅锈菌 重寄生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华蟾毒精抑制人肝癌细胞株增殖、促凋亡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史磊 张耀勇 田爱霞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78-181,共4页
目的:观察华蟾毒精对人肝癌细胞株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人肝癌细胞HepG2进行培养,取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分为实验组1(浓度为25μmol/L华蟾毒精处理)、实验组2(浓度为50μmol/L华蟾毒精处理)、实验组3(浓度为100... 目的:观察华蟾毒精对人肝癌细胞株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人肝癌细胞HepG2进行培养,取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分为实验组1(浓度为25μmol/L华蟾毒精处理)、实验组2(浓度为50μmol/L华蟾毒精处理)、实验组3(浓度为100μmol/L华蟾毒精处理)和对照组(加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培养24h、48h后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培养48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AKT、mTOR、Caspase3、Bax和Bcl-2 m RNA表达量,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量。结果:培养24h、48h,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h、48h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h,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细胞AKT、mTOR、Bcl-2 m 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Bax和Caspase-3 m 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且实验组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与m RNA表达结果趋势一致。结论:华蟾毒精能够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Bcl-2蛋白和上调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华蟾毒精 增殖凋亡 BAX/BCL-2 Caspase-3 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拮抗菌株TJB-8的鉴定及抑菌物质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田爱霞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1-1078,共8页
菌株TJB-8是从杨树Populus根部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对杨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chysosperma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细菌。基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了TJB-8的分类地位,并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二分皿法分析了... 菌株TJB-8是从杨树Populus根部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对杨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chysosperma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细菌。基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了TJB-8的分类地位,并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二分皿法分析了其抑菌活性物质,为菌株TJB-8的实际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菌株TJB-8的无菌滤液有效抑制了杨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97.42%(72 h),并使生长的菌丝产生畸形膨大;TJB-8的无菌滤液还能明显抑制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生长;菌株TJB-8经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并发现其能产生β-1,3-葡聚糖酶和蛋白酶;此外,其产生的蛋白类物质、脂肽类物质及挥发性气体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对杨树腐烂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100%(72 h),100%(72 h)和76.08%(48 h)。蜡样芽孢杆菌TJB-8是一株抑菌活性强、抑菌谱广且能产生多种抑菌活性物质的拮抗细菌,作为一种生物杀菌剂具有较高的工业开发和田间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蜡样芽孢杆菌 抑菌活性 抑菌蛋白 脂肽 挥发性气体
下载PDF
胡桃醌对胃癌细胞耐药性及细胞中ANXA2、ERCC1表达和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昌高 昝慧 +2 位作者 张万里 田爱霞 胡艳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研究胡桃醌对胃癌细胞顺铂耐药性及细胞中膜联蛋白A2(ANXA2)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及对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BGC-823/DDP细胞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胡桃醌组、顺铂组、胡桃醌联合顺铂组、LY294002(AKT抑制... 目的研究胡桃醌对胃癌细胞顺铂耐药性及细胞中膜联蛋白A2(ANXA2)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及对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BGC-823/DDP细胞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胡桃醌组、顺铂组、胡桃醌联合顺铂组、LY294002(AKT抑制剂)联合顺铂组。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ANXA2、ERCC1、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顺铂组比较,胡桃醌不同浓度组细胞中P-gp、MR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ANXA2、ERCC1、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顺铂组比较,LY294002处理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胡桃醌增强胃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抑制细胞中ANXA2和ERCC1表达,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顺铂耐药 胡桃醌 膜联蛋白A2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国内旅游景点社区博物馆研究综述
15
作者 田爱霞 《国学(汉斯)》 2023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社区博物馆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它承载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期许。社区博物馆在我国受到关注大致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对历史文化和区域文化逐渐重视,社区博物馆在我国的发展中也越来越本土化,成为人人必打卡... 社区博物馆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它承载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期许。社区博物馆在我国受到关注大致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对历史文化和区域文化逐渐重视,社区博物馆在我国的发展中也越来越本土化,成为人人必打卡的热门景区,其特征也显而易见。本文搜集整理一些关于国内学者研究社区博物馆的现状,对社区博物馆的研究进行分类阐述,发现对社区博物馆概念化研究偏多,因此应不断拓展其研究领域,从而实现社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博物馆 旅游景点 综述
下载PDF
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8
16
作者 彭丹 王小嫚 +1 位作者 冯昌齐 田爱霞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102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观察组给予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组均... 目的探讨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102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观察组给予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炎症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抗氧化指标水平;统计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外周血醌NADH脱氢酶1(NQO1)和外周血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外周血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可明显减轻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并能降低外周血NQO1和HO-1水平,升高外周血KEAP1水平,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肝损伤 双环醇 多烯磷脂酰胆碱 肝功能 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 醌NADH脱氢酶1(NQO1) 血红素加氧酶-1(HO-1)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血清中miR-202表达量与肿瘤标志物含量、癌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卢振 王瑜芬 田爱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793-796,共4页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血清中miR-202表达量与肿瘤标志物含量、癌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5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的肝癌组,同期体检的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集外周血...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血清中miR-202表达量与肿瘤标志物含量、癌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5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的肝癌组,同期体检的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检测miR-202的表达量及肿瘤标志物的含量;采集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并检测增殖基因、侵袭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肝癌组患者血清中miR-202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肝癌组患者血清中GP73、GPC3、AFP、AFP-L3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血清中miR-202的表达量呈负相关;肝癌组织中LETM1、PI3K、AKT、FOXQ1、cyclinD1、cmyc、IFITM3、MMP9、Snail、N-cadherin、Vimentin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与血清中miR-202的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肝癌患者血清中miR-202的低表达与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和侵袭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miR-202 肿瘤标志物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NGF、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蔚 费松柏 +2 位作者 田爱霞 丁祥武 胡艳艳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9期1094-1098,共5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肿瘤生长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8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匹维溴铵,观察组予热敏灸联合匹维溴...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肿瘤生长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8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匹维溴铵,观察组予热敏灸联合匹维溴铵,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评定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测定血清NGF、TNF-α水平。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疗效,并随访记录其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BS-SSS、IBS-QO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IBS-SSS、IBS-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GF、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匹维溴铵治疗IBS-D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这可能与其下调患者血清NGF、TNF-α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热敏灸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 神经生长因子 肿瘤生长因子-α
下载PDF
内镜介入联合药物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高山 王玮 +3 位作者 童旭东 田爱霞 杨伟 丁祥武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710-711,共2页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胃镜检查是对静脉曲张进行筛查的主要方法[1]。内镜下可见曲张静脉呈活动性出血,或未发现活动性出血但在曲张静脉上发现有血栓头[2]。EVB病情凶险,再出血率可达22%~37%[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胃镜检查是对静脉曲张进行筛查的主要方法[1]。内镜下可见曲张静脉呈活动性出血,或未发现活动性出血但在曲张静脉上发现有血栓头[2]。EVB病情凶险,再出血率可达22%~37%[3]。针对EVB的治疗方法很多,内镜下单一治疗往往不能有效根除曲张静脉,联合应用药物和内镜治疗可能会提高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4]。我们通过探讨药物联合内镜下食管套扎术、组织胶注射术和硬化剂注射术治疗EVB的疗效,观察其并发症,旨在为EVB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治疗 套扎术 硬化剂注射术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对血清脂多糖、瘦素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蔚 费松柏 +2 位作者 田爱霞 丁祥武 胡艳艳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10期1220-1224,共5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热敏灸联合西药治疗,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谷丙转氨酶(ala...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热敏灸联合西药治疗,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等肝功能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等血脂水平,测定血清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瘦素(leptin,LEP)水平,并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T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LPS、LE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其临床症状,保护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这可能与其下调患者血清LPS、LEP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条灸 热敏灸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功能试验 脂多糖 瘦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