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畸形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1
作者 田百超 曹力 +2 位作者 塔依尔 张世明 张福顺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55-157,共3页
作者在治疗三岁以下先天性髋脱位中,从1983年~1989年见到13例(13髋)无法手法复位的患儿。手术发现这类髋脱位病理特点是:股骨头关节面呈球面,周围有血管翼覆盖,关节软骨面只占球面的一半。股骨颈短,颈的前上部有关节囊粘连。髋臼浅,(?... 作者在治疗三岁以下先天性髋脱位中,从1983年~1989年见到13例(13髋)无法手法复位的患儿。手术发现这类髋脱位病理特点是:股骨头关节面呈球面,周围有血管翼覆盖,关节软骨面只占球面的一半。股骨颈短,颈的前上部有关节囊粘连。髋臼浅,(?)唇肥大内翻,臼里软骨极厚呈脊状。这些病理改变不同于一般的先天性髋脱位。作者认为这类脱位可能发生在胚胎期,将其命名为畸形性先天性髋脱位为宜。并指出只有手术治疗方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脱位 畸形性 复位
下载PDF
闭合复位治疗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8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国庆 曹力 +2 位作者 李纲 张克远 田百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1期1068-1069,共2页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脱位侧别、脱位程度、石膏固定体位、内收肌切断与否、术前股骨头骨化核出现与否与要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之间的关系。方法:82例(90髋)髋关节发育不良采用闭合复位,术前均行过头皮牵引,全麻下进行复位,其...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脱位侧别、脱位程度、石膏固定体位、内收肌切断与否、术前股骨头骨化核出现与否与要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之间的关系。方法:82例(90髋)髋关节发育不良采用闭合复位,术前均行过头皮牵引,全麻下进行复位,其中51髋术前行内收肌切断术,67髋复位后用改良蛙式石膏固定,23髋复位后用人体位石膏固定,固定时间6-9个月。结果:82例平均随访8年2个月,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33.3%,其中复位时年龄为12~24个月龄39髋中12髋(30.8%)发生股骨头坏死,24-36个月龄的33髋中18髋(54.5%)发生股骨头坏死,Ⅰ°脱位20髋未发生坏死,Ⅱ°脱位51髋中12髋(23.5%)发生股骨头坏死,Ⅲ°脱位19髋中18髋(94.7%)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股骨头坏死与髋脱位程度、诊治时年龄、骨化核出现与否有密切相关,其中与脱位程度相关最密切,其次是诊治年龄,而后为骨化核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先天性 股骨头坏死 骨骺
下载PDF
Zweymueller螺旋臼在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熊道海 曹力 +1 位作者 张克远 田百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2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Zweymueller型髋臼假体治疗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应用Zweymueller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对27例30个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前Harri... 目的:初步探讨Zweymueller型髋臼假体治疗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应用Zweymueller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对27例30个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前Harris评分最高56分,最低24分,平均42.6分。结果: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完全消失,关节活动度增加,髋臼假体稳定。Harris评分最高98分,最低78分,平均90分。X线评价无松动征像,髋臼假体位置良好。结论:特殊设计的Zweymueller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髋臼重建初期稳定,手术不需大块植骨和骨水泥,初期随访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 发育不良 髋臼 骨关节炎 关节置换
下载PDF
肌骨瓣髋臼造顶加粗隆间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大鹏 田百超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3-188,共6页
目的 对带缝匠肌的髂骨瓣髋臼造顶加粗隆间截骨术治疗 8岁以上大龄先天性髋脱位及髋发育不良患儿的疗效 ,进行生物力学评价 ;建立正常成人 ,正常儿童髋关节的各项生物力学指标的正常值范围。方法 采用legal的数学模型分别对正常成人... 目的 对带缝匠肌的髂骨瓣髋臼造顶加粗隆间截骨术治疗 8岁以上大龄先天性髋脱位及髋发育不良患儿的疗效 ,进行生物力学评价 ;建立正常成人 ,正常儿童髋关节的各项生物力学指标的正常值范围。方法 采用legal的数学模型分别对正常成人组 ,髋发育不良组 ,正常儿童组和缝匠肌造顶术后组的标准骨盆平片进行测量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 5年临床随访和生物力学评价表明 ,该术式能够改善患者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状态 ,手术符合生物力学规律 ,并具有方法简单 ,效果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瓣髋臼造顶 粗隆间截骨术 生物力学 先天性髋脱位 髋发育不良 手术治疗 CDH HD 手术适应证 儿童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术后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临床分析
5
作者 曹力 张克远 +1 位作者 普拉提.买买提 田百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 98例 ,分为 2组 ,第 1组 4 4例行标准开窗、髓核摘除术 ,第 2组 5 4例同时行侧隐窝及同水平椎间孔扩大术。 结果 :随访 3~ 7年 ,第 ...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 98例 ,分为 2组 ,第 1组 4 4例行标准开窗、髓核摘除术 ,第 2组 5 4例同时行侧隐窝及同水平椎间孔扩大术。 结果 :随访 3~ 7年 ,第 1组中有 2 1例重新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腿部症状 ,占 4 8%。第 2组中有 9例出现症状 ,占 17%。 8例 X线腰椎侧位片与术前比较 ,所有摘除髓核的间隙均变窄 ,并有小关节突的增生 ,椎间孔变狭窄。 结论 :髓核摘除术后 ,由于腰椎应力改变 ,腰椎关节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 (侧隐窝与同水平椎间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疗法 腰腿痛 继发性神经 根管狭窄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维重建在复杂骨与关节损伤诊治中的应用
6
作者 赵岩 田百超 +3 位作者 曹力 刘文亚 王海涛 党军 《新疆医学》 2006年第6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多维成像在复杂骨与关节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与 X 线平片及普通 CT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收集复杂骨关节损伤病人48例,共57个部位骨折,均接受 X 线平片、普通 CT 平扫及 CT 多维重建检查,比较分析三种方法在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多维成像在复杂骨与关节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与 X 线平片及普通 CT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收集复杂骨关节损伤病人48例,共57个部位骨折,均接受 X 线平片、普通 CT 平扫及 CT 多维重建检查,比较分析三种方法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及准确度,并对多层螺旋 CT 多维成像在复杂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X 线平片、普通 CT 及多层螺旋 CT 三维成像三种方法中,后二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 X 线平片,而 X 线平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假阳性和假阴性较高。对 X 线平片检查为隐匿性骨折、可疑骨折或无骨折,但临床仍可疑者继续用 CT 和/或三维 CT 检查,提高了诊断准确率。用正确指数这一综合指标比较三种方法对骨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度,CT 和三维 CT 明显优于 X 线平片.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 CT 与三维CT 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 CT 多维成像与 X 线平片相比,在复杂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治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是对 X 线平片和普通二维 CT 的有效补充。将其与关节解体技术及图像旅转技术相结合,可以显示任何一种复杂骨折的立体形态及全部细节,结构清晰,与临床实际相符,达到观察解剖标本的逼真显示效果,有助于制之治疗方案,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失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 平片 CT 三维CT
下载PDF
小儿髋关节发育变化的B超动态观测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少云 张克远 +1 位作者 田百超 吕永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研究小儿髋关节发育的变化特点。 方法:2 0 0例正常小儿按生后 1、6、12周分为 3个阶段 ,采用B超对其双侧髋关节进行动态观测。 结果 :得出小儿正常髋关节 B超影像下 3个阶段髋臼指数 (AI)、头臼距(DFA)、加压头臼距 (PDFA)、松弛... 目的:研究小儿髋关节发育的变化特点。 方法:2 0 0例正常小儿按生后 1、6、12周分为 3个阶段 ,采用B超对其双侧髋关节进行动态观测。 结果 :得出小儿正常髋关节 B超影像下 3个阶段髋臼指数 (AI)、头臼距(DFA)、加压头臼距 (PDFA)、松弛度 (FL D)、骨缘覆盖率 (BRP)、股骨头直径 (FD)、髋臼直径 (AD)的正常医学参考值范围。 结论:在小儿出生后 3个月内髋关节发育过程中 AI、DFA、PDFA、FL D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小 (P <0 .0 1) ,BRP、FD、AD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大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髋关节 B超 发育
下载PDF
1273例汉、维族新生儿髋关节超声测量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军林 陈立龙 +6 位作者 龙立峰 王晓军 田百超 吕永泉 刘素云 赵福祥 薛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明确汉、维族新生儿髋关节结构有无差异及其正常值范围。方法:采用Engesaeter、Terjesen、Graf、Morin-Harck四种超声方法对1273名汉、维族新生儿髋关节进行检查。结果:正常汉族新生儿髋... 目的:明确汉、维族新生儿髋关节结构有无差异及其正常值范围。方法:采用Engesaeter、Terjesen、Graf、Morin-Harck四种超声方法对1273名汉、维族新生儿髋关节进行检查。结果:正常汉族新生儿髋关节。角59.1°±4.3°,β角48.8°±4.4°,髋臼指数:25.9±3.0,骨缘覆盖率:57.6±5.1%,股骨头覆盖率:46.9±6.8%,髋臼直径:15.6±0.8mm,股骨头直径:15.3±0.8mm;正常维族新生儿髋关节α角59.1°±4.4°,β角48.6°±3.8°,髋臼指数:26.1±3.2,骨缘覆盖率:57.2±4.6%,股骨头覆盖率:46.9±5.2%,髋臼直径:15.3±1.0mm,股骨头直径:15.3±1.1mm。结论:正常汉、维族新生儿髋关节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女髋关节各值有显著差异(P<0.0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髋关节 超声测量 汉族 维族
下载PDF
先天性髋脱位32例无内固定治疗体会
9
作者 杨军林 陈立龙 +2 位作者 龙立峰 田百超 曹力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 髋脱位 治疗
下载PDF
动力髋关节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10
作者 普拉提.买买提 郭海龙 +2 位作者 曹力 田百超 安瓦尔.艾合买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62-162,共1页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关节螺钉 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成角度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股骨颈骨折
11
作者 郭海龙 普拉提.买买提 +1 位作者 曹力 田百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32-132,共1页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颈骨折 外固定架
下载PDF
钢丝环形结扎联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
12
作者 曹力 郭海龙 +1 位作者 帕拉提 田百超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此方法的临床应用及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证明此种手术是一种更为简单有效的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方法:对15例各种类型的髌骨骨折用Pyrford描述的钢丝环扎并通过股四头肌腱和髌韧带的短形或“8”字形钢丝张力... 目的:通过对此方法的临床应用及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证明此种手术是一种更为简单有效的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方法:对15例各种类型的髌骨骨折用Pyrford描述的钢丝环扎并通过股四头肌腱和髌韧带的短形或“8”字形钢丝张力带并加以改进,术后不用石膏固定。结果:按照Insal评定标准,优14例,良1例。结论:此种手术方法简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环扎 张力带
下载PDF
后侧松解为主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被引量:7
13
作者 田百超 曹力 +1 位作者 张世明 塔依尔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后侧松解为主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田百超,曹力,张世明,塔依尔自1983年3月~1990年12月,采用以后侧松解为主,根据不同年龄和畸形,附加相应的其他软组织松解治疗41例(52只足),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良好... 后侧松解为主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田百超,曹力,张世明,塔依尔自1983年3月~1990年12月,采用以后侧松解为主,根据不同年龄和畸形,附加相应的其他软组织松解治疗41例(52只足),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良好。临床资料男25例,女7例。双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马蹄内翻足 儿童 后侧松解 治疗
原文传递
四例长骨骨结核误诊原因分析
14
作者 田百超 王孝先 《实用外科杂志》 1985年第7期371-371,共1页
长骨骨结核比较少见,有时易被误诊。我院25年间收治长骨骨结核共16例,其中误诊四例,现分析如下。例1.女,26岁。因发热4个月,并右小腿下部持续疼痛,肿胀一个月,以尤文氏瘤之诊断收住院。X线片表现右胫骨下段踝上6cm处有长约6cm一段蜂窝... 长骨骨结核比较少见,有时易被误诊。我院25年间收治长骨骨结核共16例,其中误诊四例,现分析如下。例1.女,26岁。因发热4个月,并右小腿下部持续疼痛,肿胀一个月,以尤文氏瘤之诊断收住院。X线片表现右胫骨下段踝上6cm处有长约6cm一段蜂窝状骨质破坏区,边界不清,病损边缘无硬化,无死骨,有明显的纵行骨膜新生骨形成似葱皮样。化验:ESR两次分别为44和90mm。AKP17金氏单位。病理诊断为:结核肉芽组织伴死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 骨结核 骨关节结核 死骨 股骨下端 骨膜反应 骨囊肿 局部压痛
原文传递
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无症状假体周围^(99)mTc-MDP的摄入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力 辛龙 +2 位作者 张克远 茹仙古丽 田百超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9-281,共3页
关键词 非骨水泥假体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假体 ^99MTC-MDP 术后患者 无症状 周围区 摄入 ^99MTC标记 亚甲基二磷酸盐
原文传递
1328例汉族和维吾尔族新生儿髋关节超声测量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军林 陈立龙 +6 位作者 田百超 龙立峰 吕永泉 刘素云 赵福祥 薛茜 孙鸿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465-468,共4页
为探讨先天性髋脱位(CDH)的有关因素,作者采用Engesaeter、Terjesen、Graf、Morin-Har-cke四种超声方法对1328名汉维新生儿髋关节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汉维新生儿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为探讨先天性髋脱位(CDH)的有关因素,作者采用Engesaeter、Terjesen、Graf、Morin-Har-cke四种超声方法对1328名汉维新生儿髋关节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汉维新生儿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女髋关节各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5),CDH发病率女孩明显高于男孩。作者认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CDH发病率的差异,与新生儿髋臼深浅即头臼覆盖率无明显关系,可能是由于其它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男女CDH发病率不同,与新生儿期女性髋臼深度值即头臼覆盖率小于男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关节 新生儿 超声波测量 CDH 汉族 维吾尔族
原文传递
新生儿髋脱位超声、手法诊断价值的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军林 陈立龙 +5 位作者 田百超 孙鸿涛 吕永泉 赵福祥 薛茜 刘素云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743-747,共5页
目的:评价各种方法对新生儿先天性髋脱位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作者采用动态-BRP并联法、GrafMorin并联法、Graf法和Morin四种超声方法及Barlow手法和屈膝屈髋外展试验、Alis征、Ortolani... 目的:评价各种方法对新生儿先天性髋脱位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作者采用动态-BRP并联法、GrafMorin并联法、Graf法和Morin四种超声方法及Barlow手法和屈膝屈髋外展试验、Alis征、Ortolani征、Barlow征并联手法对1328名新生儿的2656个髋关节进行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上述各种超声方法灵敏度、约登指数明显高于手法检查,但其它三种超声方法与动态-BRP并联超声法相比,在诊断结果上一致性差,约登指数也均偏低(均<0.5)。结论:动态-BRP并联超声法为目前诊断新生儿CDH最可靠的方法,其它超声方法明显优于手法检查,而只能作为梯度筛选试验,不能作为诊断试验。由于Barlow手法检查的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告值也均较高,无超声设备单位,也应尽量采用Barlow手法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超声波诊断 髋关节脱位 Barlow手法
原文传递
新生儿先天性髋脱位超声诊断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军林 田百超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42-44,共3页
新生儿先天性髋脱位超声诊断进展杨军林,田百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dislocationofthehip简称CDH)是出生前或生后股骨头位于髋臼外部,根据起病因素,可分为:①畸胎型(teratogie... 新生儿先天性髋脱位超声诊断进展杨军林,田百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dislocationofthehip简称CDH)是出生前或生后股骨头位于髋臼外部,根据起病因素,可分为:①畸胎型(teratogiealtype)可能是原发性胚质缺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髋脱位 超声波诊断
原文传递
新生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超声诊断
19
作者 杨军林 田百超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8-220,共3页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简称CDH)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先天性畸形,由于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特别在新生儿期,容易漏诊而延误治疗。大量研究表明头臼同心是髋关节发育的先决条件,在出生后3~6个月内,婴儿股骨头...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简称CDH)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先天性畸形,由于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特别在新生儿期,容易漏诊而延误治疗。大量研究表明头臼同心是髋关节发育的先决条件,在出生后3~6个月内,婴儿股骨头和髋臼生长、塑形快,此时,只要能获得诊断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髋关节脱位 超声波诊断 新生儿
原文传递
带缝匠肌髂骨瓣髋臼造盖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百超 乔若愚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66-466,共1页
关键词 关节疾病 造盖术 髋关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