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吉拉·卡特现代童话的魅力 被引量:31
1
作者 田祥斌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8-23,共6页
通过解读安吉拉·卡特改写的三部童话《血淋淋的房屋》、《与狼为伴》和《老虎的新娘》 ,论述作品中的现代意义和魅力。作家利用哥特式传奇风格渲染阴森恐怖的气氛 ,将故事置于广阔的现代社会背景下 ,达到了传统形式与现代意义的统... 通过解读安吉拉·卡特改写的三部童话《血淋淋的房屋》、《与狼为伴》和《老虎的新娘》 ,论述作品中的现代意义和魅力。作家利用哥特式传奇风格渲染阴森恐怖的气氛 ,将故事置于广阔的现代社会背景下 ,达到了传统形式与现代意义的统一。作者敢于冲破童话故事的性爱禁区 ,赋予其女权意识 ,颠覆了男女二元对立的传统模式 ,探索了女性话语中的平权和霸权关系 ,塑造了具有魅力的现代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 传统形式 女权意识 女性话语 故事 魅力 传奇 现代意义 统一 现代社会
下载PDF
论勃朗特三姐妹的女权观 被引量:5
2
作者 田祥斌 张世梅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4-76,共3页
本文通过解读勃朗特三姐妹的代表作《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妮丝.格雷》,论述了三位女性作家不同的女权观。夏洛蒂宣扬的是男女平权思想,艾米莉向往的是女性霸权,安妮则倾向于女性游离于弱势群体之中。作为二元对立的人,惟有男... 本文通过解读勃朗特三姐妹的代表作《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妮丝.格雷》,论述了三位女性作家不同的女权观。夏洛蒂宣扬的是男女平权思想,艾米莉向往的是女性霸权,安妮则倾向于女性游离于弱势群体之中。作为二元对立的人,惟有男女平权才有和谐,和谐给人生带来幸福,为家庭创造美满,美满幸福的家庭为和谐社会铺垫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权 男女平权 女性霸权 和谐社会
下载PDF
接受美学与霍桑小说中的岐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田祥斌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都具有未定性,只有未定性的文本同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这两极合璧而成文学作品,研究的中心应是读者.尽管这种理论有其弊端.但从实证主义对文学外部的作者研究和形式主义对文学内部的文本研究一下转向以人的接受实践...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都具有未定性,只有未定性的文本同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这两极合璧而成文学作品,研究的中心应是读者.尽管这种理论有其弊端.但从实证主义对文学外部的作者研究和形式主义对文学内部的文本研究一下转向以人的接受实践为依据、以读者为主体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海丝特 文本研究 霍桑 接受理论 小说 期待视野 不确定性 知识分子 岐义
下载PDF
国际化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田祥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3-65,共3页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引发的一场世界教育潮流。在分析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几个国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中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和国际化对实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加速建设世界...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引发的一场世界教育潮流。在分析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几个国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中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和国际化对实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 输入与输出 跨越式发展
下载PDF
小说《红字》艺术手法刍论 被引量:5
5
作者 田祥斌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35-38,共4页
霍桑的小说《红字》问世一百多年来,一直被广为研究和评论,成为世界名篇,这主要是由于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法赋予了作品独特的效果所致。作者大量地使用象征手法,用“A”字把四个相互牵制的主要人物巧妙地缠绕在一起;反语法和矛盾修饰法的... 霍桑的小说《红字》问世一百多年来,一直被广为研究和评论,成为世界名篇,这主要是由于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法赋予了作品独特的效果所致。作者大量地使用象征手法,用“A”字把四个相互牵制的主要人物巧妙地缠绕在一起;反语法和矛盾修饰法的运用使小说具有了讽刺效果;作家有意识地运用模糊手法,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填充“空白”,重新建构。《红字》吸引了不同时代的不同层次的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人物形象 艺术手法
下载PDF
论语言交际与方言的“乡土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田祥斌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5-58,共4页
本文论述了语言交际中的共同语与方言的固习性之间的关系 ,并从肖伯纳戏剧《卖花女》切入 ,阐述了标准英语与方言的优劣。笔者调查研究了在英国剑桥学习的 3 0名中国留学生的英语语音情况 ,结果显示汉语方言中鼻音n与l边音分辨不清者 ,... 本文论述了语言交际中的共同语与方言的固习性之间的关系 ,并从肖伯纳戏剧《卖花女》切入 ,阐述了标准英语与方言的优劣。笔者调查研究了在英国剑桥学习的 3 0名中国留学生的英语语音情况 ,结果显示汉语方言中鼻音n与l边音分辨不清者 ,对英语中 [n]和 [l]的正确发音具有持久的障碍性 ,即“乡土根性”。克服这种障碍的最佳办法并非语言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交际 语言环境 "乡土根性" 方言 英语 汉语
下载PDF
剑桥哈佛办学特色探析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7
作者 田祥斌 张世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2-133,共2页
通过对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办学特色的分析研究,提出地方综合性大学要具有地方性、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办学特征;阐明了办学特色是中国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剑桥大学 哈佛大学 办学特色 中国 高校 地方大学 综合性大学 质疑精神 学术规范
下载PDF
《百年孤独》与《所罗门之歌》的魔幻现实主义艺术手法比较
8
作者 田祥斌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32-34,共3页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文学大师加尔西·马尔克斯的经典之作,被公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品,而《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的获奖小说,不少评论家认为她的作品也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就两部...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文学大师加尔西·马尔克斯的经典之作,被公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品,而《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的获奖小说,不少评论家认为她的作品也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就两部作品的色彩和艺术手法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孤独》 《所罗门之歌》 魔幻现实主义
下载PDF
《裂缝》中的后现代特征和预言成分 被引量:10
9
作者 向云富 田祥斌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第2期73-75,共3页
多丽斯·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倍受中西方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她的新作《裂缝》出版以来,评论界众说纷纭。本文解析了《裂缝》中的后现代特征,比如碎片,拼贴画,象征意义的不确定性,解构性;预言成分,预言人类的未来和女性的未来。
关键词 《裂缝》 后现代特征 预言成分
下载PDF
林道静的颠覆之路——从女权主义视角对《青春之歌》的解读 被引量:3
10
作者 向云富 田祥斌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57-58,共2页
《青春之歌》一直被认为是中性文本,是革命文学。此文认为该小说是女性作家在特定时期的写作策略,是在革命宏大叙事中获取话语权利的权宜之计,是一部具有女性意识的潜文本。文中处处可见对男权中心地位的颠覆,对父权的反抗,也有对男权... 《青春之歌》一直被认为是中性文本,是革命文学。此文认为该小说是女性作家在特定时期的写作策略,是在革命宏大叙事中获取话语权利的权宜之计,是一部具有女性意识的潜文本。文中处处可见对男权中心地位的颠覆,对父权的反抗,也有对男权话语的解构。小说主人公林道静个人解放之路与民族之路的结合,预示着革命的胜利,也昭见林道静个人成长的完成,自由的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权中心地位 男权中心话语 颠覆 解构
下载PDF
《裂缝》中的和谐世界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云富 田祥斌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第2期63-66,共4页
《裂缝》是英国小说家朵丽斯·莱辛2007年出版的小说。同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莱辛近作《裂缝》,试图揭示她对生态和女性的关注。莱辛在接受和践行生态女性主义现行理论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裂缝》是英国小说家朵丽斯·莱辛2007年出版的小说。同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莱辛近作《裂缝》,试图揭示她对生态和女性的关注。莱辛在接受和践行生态女性主义现行理论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小说中,她为人类建构了一个没有种族歧视、没有阶级压迫、没有性别歧视的理想家园,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既不与大自然斗,也非人之间相互斗,而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辛 《裂缝》 生态女性主义 天人合一 和谐
下载PDF
狄更斯笔下的孤儿形象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世梅 田祥斌 《青海师专学报》 2000年第1期45-48,共4页
狄更斯笔下的孤儿形象,令人难忘。狄更斯在其作品中展示了各种类型孤儿的不同命运,目的是为了唤起社会对孤儿的同情、关心、爱护和帮助。狄更斯疾恶如仇,对社会的罪恶势力冷嘲热讽,暴露了社会的丑恶面。他描述了儿童的处境和遭遇,... 狄更斯笔下的孤儿形象,令人难忘。狄更斯在其作品中展示了各种类型孤儿的不同命运,目的是为了唤起社会对孤儿的同情、关心、爱护和帮助。狄更斯疾恶如仇,对社会的罪恶势力冷嘲热讽,暴露了社会的丑恶面。他描述了儿童的处境和遭遇,从多方面剖析了他们的迫切要求,向社会呼吁要关心孩子们的成长,这正是狄更斯斯小说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斯 孤儿形象 文学研究 英国 小说
下载PDF
女性意识的张扬与迷惘——解读安吉拉·卡特之《老虎的新娘》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春芳 田祥斌 《零陵学院学报》 2005年第3X期240-243,共4页
本文分析了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小说《老虎的新娘》,从木偶佣人与玩偶新娘、居室兽性与森林人性、他律遭受与自主顺受等三个方面解读文本,揭示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异化,挖掘出女性在男权社会被压迫被奴役的根源,歌颂了女主人公... 本文分析了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小说《老虎的新娘》,从木偶佣人与玩偶新娘、居室兽性与森林人性、他律遭受与自主顺受等三个方面解读文本,揭示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异化,挖掘出女性在男权社会被压迫被奴役的根源,歌颂了女主人公的主体意识。论文肯定了卡特对女性意识的张扬,同时指出了卡特女性意识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女性 女性意识
下载PDF
寻找真正的女性——安吉拉·卡特《新夏娃的激情》解读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芳 田祥斌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1-2,共2页
本文对安吉拉·卡特的小说《新夏娃的激情》进行解读,论述了植根于社会文化现实的男性霸权。作家通过两个霸权领地的塑造及瓦解预示了霸权的穷途末路,并借助于主人公伊夫林的变性及对真正女性的寻找寄托了自己追求双性同体式的男女... 本文对安吉拉·卡特的小说《新夏娃的激情》进行解读,论述了植根于社会文化现实的男性霸权。作家通过两个霸权领地的塑造及瓦解预示了霸权的穷途末路,并借助于主人公伊夫林的变性及对真正女性的寻找寄托了自己追求双性同体式的男女平权关系的女权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吉拉·卡特 霸权 双性同体 女权主义
下载PDF
解读《到十九号房间》中苏珊自杀的悲剧成因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冬梅 田祥斌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8年第3期70-71,共2页
《到十九好房间》的女主人翁苏珊.罗林斯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但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禁锢压抑着她自由独立的意识,使她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最终也是导致她死亡悲剧的根本... 《到十九好房间》的女主人翁苏珊.罗林斯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但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禁锢压抑着她自由独立的意识,使她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最终也是导致她死亡悲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女性 父权社会 压抑 禁闭
下载PDF
试论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及其发挥
16
作者 杨德安 田祥斌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高校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聚集和培养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社会文明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创新办学体制、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费投入等手段,充分发挥其职能,是21世纪高校自身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 高校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聚集和培养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社会文明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创新办学体制、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费投入等手段,充分发挥其职能,是21世纪高校自身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区域经济 职能 科技进步 办学体制 素质教育
下载PDF
文艺学上伟大的巴赫金
17
作者 郭建飞 徐建纲 田祥斌 《职业圈》 2007年第19期52-52,70,共2页
巴赫金一生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确立了对话理论,在他对其进行具体文本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复调小说和狂欢化思想。文章从巴赫金对话理论入手,探讨了复调小说和狂欢化文本的表现及它们与对话理论的联系。
关键词 巴替金 对话理论 复调小说 狂欢化文本
下载PDF
学习邓小平理论 塑造高校教师形象
18
作者 张世梅 田祥斌 《青海师专学报》 1999年第2期51-53,共3页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关知识分子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邓小平同志人才思想的精髓。高校教师是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只有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做好本职教学工作,加强师德修养,搞好...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关知识分子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邓小平同志人才思想的精髓。高校教师是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只有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做好本职教学工作,加强师德修养,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在改革的浪潮中,以崇高的品质、渊博的知识、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四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开创高等教育事业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教师形象 精神文明 高校
下载PDF
论丧尸电影的价值内核变迁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吴迪 田祥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26,共3页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电影特效技术也日臻完善,使观众通过银幕观赏一些以前因条件所限无法电影化的优秀作品成为可能。而随着欧美电影的传播,另类的丧尸电影也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诸多丧尸片以其世界末日般的背景、血腥震撼的场面...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电影特效技术也日臻完善,使观众通过银幕观赏一些以前因条件所限无法电影化的优秀作品成为可能。而随着欧美电影的传播,另类的丧尸电影也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诸多丧尸片以其世界末日般的背景、血腥震撼的场面、惊悚绝望的气氛以及发人深省的结局得到了世人的广泛关注。既然电影也是传播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乃至意识形态和政治观点的工具,我们有必要一边观赏电影,一边对其核心价值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尸电影 蒙昧主义 异化 核心价值
下载PDF
论戴维·洛奇喜剧小说风格的形成——解读《大英博物馆在倒塌》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冰峰 田祥斌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结合俄国思想家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分析了英国文学评论家兼小说家戴维·洛奇的小说《大英博物馆在倒塌》的喜剧风格以及作家对小说喜剧性本质的独特理解在语言、文体和结构上的具体实现,从理论来源和创作实践两方面阐述了作家喜... 结合俄国思想家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分析了英国文学评论家兼小说家戴维·洛奇的小说《大英博物馆在倒塌》的喜剧风格以及作家对小说喜剧性本质的独特理解在语言、文体和结构上的具体实现,从理论来源和创作实践两方面阐述了作家喜剧小说风格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洛奇 喜剧小说 创作风格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 英国 文学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