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针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64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田红江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28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头针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64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21例,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头针运动疗法,治疗30d,在治疗前、治疗... 目的:观察头针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64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21例,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头针运动疗法,治疗30d,在治疗前、治疗第7d、14d、30d分别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肢体运动功能(FMI)及中风病疗效的评分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中风病疗效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运动疗法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药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田红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6期742-743,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联合针刺疗法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住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改善脑循环、运动疗法等常...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联合针刺疗法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住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改善脑循环、运动疗法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益气通络醒脑中药汤剂以及针刺治疗。参照洼田饮水试验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8 9,P〈0.05)。结论:中药汤剂以及针刺联合使用具有益气通络、调节脏腑的功效,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具有显著作用,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药汤剂 针刺疗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2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田红江 《河南中医》 2015年第8期1978-197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氟桂利嗪片加葛根素治疗...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氟桂利嗪片加葛根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收缩期、舒张期的血流速度变化及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期血流速度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可以改善患者收缩期、舒张期的血流速度,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补阳还五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遗尿失禁对排尿功能及MB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田红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4期565-56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遗尿失禁对排尿功能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影响。方法:80例均为脊髓损伤后遗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加用补中益气汤合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遗尿失禁对排尿功能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影响。方法:80例均为脊髓损伤后遗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加用补中益气汤合真武汤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膀胱最大容量(MCC)、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较治疗前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充盈末期逼尿肌压(Pdet)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MBI评分较治疗前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中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遗尿失禁可促进排尿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后遗症 补中益气汤合真武汤 膀胱功能训练 排尿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辅治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田红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2期275-276,共2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辅治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方法: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与针灸联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辅治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方法: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与针灸联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辅治中风后遗症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 针灸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胎儿外耳长度超声测量观察面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敏 顾晓宁 +3 位作者 田红江 郑敏 刘芳 刘冬梅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测量胎儿外耳长度的最佳观察面及方法。方法对90例孕17~28周胎儿进行左右外耳长度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筛选160例妊娠37~40+6周正常发育的胎儿,通过胎儿外耳旁矢状切面(A)、外耳冠状切面(B)、外耳轮廓的三维超声立体...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测量胎儿外耳长度的最佳观察面及方法。方法对90例孕17~28周胎儿进行左右外耳长度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筛选160例妊娠37~40+6周正常发育的胎儿,通过胎儿外耳旁矢状切面(A)、外耳冠状切面(B)、外耳轮廓的三维超声立体成像(C)测量其外耳长度,并与出生后新生儿外耳长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7~28周中孕期胎儿左、右外耳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儿外耳长度观察面A和C的外耳长度与出生后外耳长度在妊娠37~38+6周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39~40+6周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外耳观察面B的长度与出生后外耳长度在妊娠37~40+6周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儿外耳观察面A和C可作为产前超声测量胎儿外耳长度的标准观察面,为产前筛查胎儿外耳畸形提供良好依据,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外耳长度 胎儿 测量
下载PDF
医院3411例产妇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屠京慧 于莎莎 田红江 《中国医药》 2014年第6期884-886,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3411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指征变... 目的通过比较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3411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结果2009年剖宫产率为44.6%(538/1207),2012年剖宫产率为33.7%(831/2463),2013年1—9月剖宫产率为33.3%(555/1666),2012年剖宫产率与2009年比较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阴道助产率与2009年比较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66/2463)比0.6%(7/1207)](P〈0.05)。2012年与2009年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9年与2012年的剖宫产指征:妊娠并发症、多胎妊娠及瘢痕子宫发生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178/831)比14.9%(80/538)、8.3%(69/831)比2.6%(14/538)、11.9%(99/831)比8.7%(47/538)](P〈0.05),而社会因素、巨大儿、产程异常及其他因素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48/831)比15.6%(84/538)、5.5%(46/831)比7.8%(42/538)、3.5%(29/831)比6.5%(35/538)、5.6%(46/831)比9.5%(51/538)](P〈0.05)。结论加强孕期管理,控制孕期血糖及体质量增长,减少巨大儿发生;减少社会因素刮宫产;提高医护人员胎心监护识别技术及阴道助产技术提升,可促进自然分娩并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阴道助产 孕期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