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支边在西藏的岁月
- 1
-
-
作者
田翠芝
-
出处
《传承》
2008年第9期12-15,3,共5页
-
文摘
西藏高原的农场,都是部队当年响应毛主席"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号召办起来的。他们当中有不少是战斗英雄,但他们从不居功自傲,做什么都身先士卒,重活累活抢着干。他们的工资不高,但都很热爱生活、热爱高原。他们把内地的粮、菜种子引进高原试种,把内地的花卉、果木引进高原栽培。有的找了藏族妻子,在高原生儿育女,真正是"扎根西藏、边疆为家"了。
-
关键词
进军西藏
西藏高原
支边
藏族
拉萨
农场
青年
生产部
内地
战斗英雄
-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一个老西藏支边青年的回忆
- 2
-
-
作者
田翠芝
-
出处
《中国西藏》
2013年第1期38-41,共4页
-
文摘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有一批热血青年义无反顾的踏上去西藏高原事农、戍边的征程,我是当年其中一员。回忆起这段尘封已久、鲜为人知的历史,不禁思绪翩跹、感慨万千。艰难的进藏路途我家在河南襄城县城,1966年春末,西藏军区要在襄城县招人,男女不限,但必须是商品粮户口。
-
关键词
西藏高原
回忆
青年
六十年代
西藏军区
襄城县
商品粮
河南
-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西藏老景象
- 3
-
-
作者
李荣欣
田翠芝
-
出处
《中国西藏》
2015年第1期76-79,共4页
-
文摘
西藏高原,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民族风情的"特别",决定其很多事物也很"特别"。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在西藏或"支边"或"服役",就曾看到、碰到、听到这么几件"特别"的事情。活跃的民间贸易雪域高原西藏,历来就有民间贸易的老传统。即使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文革"年代,冒着风险转入地下,也还是很活跃。
-
关键词
民间贸易
八十年代
资本主义尾巴
十九世纪
雪域高原
犀牛角
干牛粪
热爱生活
吉隆
成墙
-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那年中秋的月饼
- 4
-
-
作者
田翠芝
-
出处
《祝你幸福》
2009年第10期37-37,共1页
-
文摘
春节的时候,全家人在一起翻看老照片。看着几十年前我同父母,兄弟姐妹的合影照,不由得想起多年前的往事。我是17岁那年夏天,也就是1966年7月份,离开河南襄城老家的亲人,同许昌地区的147位支边青年一起。
-
关键词
月饼
中秋节
柿子
西藏工作
休假
母亲
鸡蛋
春节
父母
食品厂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回忆我在西藏支边的岁月
- 5
-
-
作者
田翠芝
-
机构
平顶山市职业病防治所工作
-
出处
《河南文史资料》
2005年第4期52-74,共23页
-
文摘
一提起“支边青年”这个颇具历史沧桑感的话题,人们就会想起上世纪60年代,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知识青年们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新疆、云南、黑龙江等地,艰苦奋斗、建设边疆的故事。殊不知在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也有一批热血青年,在毫不声张中,默默告别亲人,踏上遥远的路程,去到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西藏高原事农、戍边。对于这段往事,各种媒体一直少有报道,使得河南青年进藏支援边疆建设的事迹,多年来成为鲜为人知、被尘封的历史往事。我有幸是当年河南进藏支边青年中的一员,现将当年的情况挂一漏万地写出来,供大家粗略地了解。
-
关键词
西藏高原
知识青年
边疆建设
60年代
艰苦奋斗
沧桑感
大城市
黑龙江
河南
历史
-
分类号
G72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河南古镇——冢头
- 6
-
-
作者
李荣欣
田翠芝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3年第33期40-41,共2页
-
文摘
在河南省郏县东北隅的许(昌)洛(阳)古道和郑(州)南(阳)公路交会的地方,有一个被人称为天裕物丰的古镇,这就是冢头。冢头镇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中原名镇,曾孕育出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汉高祖刘邦的大将纪信、汉文帝之母薄姬、清朝诗人仝轨、近代抗日名将牛子龙等:
-
关键词
河南省
古镇
历史人物
汉高祖
汉文帝
大将
刘邦
抗日
-
分类号
K928.5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乐善好施之乡——仙台镇
- 7
-
-
作者
李荣欣
田翠芝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4年第15期40-41,共2页
-
文摘
仙台镇,是河南省叶县东南部的一个农业乡镇,过去叫坟台镇,20世纪90年代中期改名仙台镇。仙台镇的起源,与一个人有关,他就是东汉孝明帝时期的叶县县令王乔,又叫王子乔。
-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农业乡镇
河南省
叶县
-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回汉一家集的焦店村
- 8
-
-
作者
李荣欣
田翠芝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4年第24期41-41,共1页
-
文摘
河南省平顶山市焦店镇焦店村是个有着3000多口人的大村落,回、汉族人口几乎各占一半。
-
关键词
平顶山市
汉族人口
河南省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