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无偿献血奉献奖申报路径
1
作者 钟诚 张艺斌 +6 位作者 赵小洪 郑小川 徐璐 杨丹 田耘博 谢成兵 李顺平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3年第9期82-84,共3页
无偿献血奉献奖表彰是对无偿献血者的鼓励。针对申报数据量庞大、数据种类多样的现状,重庆市血液中心以全国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结合信息技术优化申报流程,高效完成了2020年-2021年申报工作,可为无偿献血奉献奖申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奉献奖 申报 工作路径 血液质量
下载PDF
基于云环境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优化策略
2
作者 赵小洪 田耘博 +1 位作者 余正东 李云飞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3年第6期87-89,93,共4页
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正常流转是血站采供血相关业务正常开展的保障。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策略需对备份策略、备份时间、传输策略等影响备份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经过调研发现,重庆市血液中心采用Rsync技术,在每周六凌晨进行完全备... 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正常流转是血站采供血相关业务正常开展的保障。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策略需对备份策略、备份时间、传输策略等影响备份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经过调研发现,重庆市血液中心采用Rsync技术,在每周六凌晨进行完全备份,其余每天凌晨进行Rman1级累积增量备份。备份策略优化后,在保证数据安全前提下满足了业务要求,为血液安全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环境 血液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备份 优化策略 血液质量
下载PDF
血液病毒核酸检测单独阳性标本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田耘博 黄霞 +5 位作者 秦伟斐 李维 毛伟 廖红文 段恒英 何涛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704-707,716,共5页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阴性而核酸检测(NAT)阳性的NAT单独阳性献血标本进行研究分析,评价不同NAT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对献血标本进行ELISA的同时,采用转录介导扩增技术(TMA)进行NAT。对NAT单独阳性标本分别进行NAT(TMA)鉴...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阴性而核酸检测(NAT)阳性的NAT单独阳性献血标本进行研究分析,评价不同NAT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对献血标本进行ELISA的同时,采用转录介导扩增技术(TMA)进行NAT。对NAT单独阳性标本分别进行NAT(TMA)鉴别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HBs Ag确证实验和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NAT。结果在47004例献血标本中,NAT(TMA)联检(HBV、HIV、HCV)出ELISA阴性的NAT阳性标本108例,其中40例鉴别检测为HBV,68例为鉴别阴性,未发现HIV和HCV,HBV的NAT的单阳性率为0.85‰。选取13例NAT(TMA)鉴别为HBV的标本中有9例NAT(PCR)也为HBV;选取30例NAT(TMA)鉴别阴性标本中有2例NAT(PCR)为HBV。选取鉴别阳性13例,阴性30例共计43例NAT(TMA)联检单阳性标本进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其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中HBc Ab阳性率最高,HBs Ag确证检测结果均为不确定。结论由于NAT单独阳性标本中大多为隐匿性HBV感染(OBI),可能给不同NAT方法的检测结果带来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NAT)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 ELISA阴性且NAT阳性 HBV/HIV/HCV
下载PDF
重庆市血液中心血液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利用率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田耘博 毛伟 +2 位作者 李维 黄霞 廖红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6-668,共3页
HBV、HCV和HIV病毒检测的“窗口期”漏检现象极大地威胁到了血液安全”。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可明显缩短病毒检测的“窗口期””,由NAT检测与传统的ELISA检测组成的检测体系优势互补,提高了血液筛查的检验质量,降... HBV、HCV和HIV病毒检测的“窗口期”漏检现象极大地威胁到了血液安全”。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可明显缩短病毒检测的“窗口期””,由NAT检测与传统的ELISA检测组成的检测体系优势互补,提高了血液筛查的检验质量,降低了输血残余风险。本中心从2011年3-8月,采用转录介导扩增技术(transcription mediated amplification,TMA),以单检方式进行了3万余例标本血液病毒NAT的研究性实验。我们对此期间的NAT试剂使用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分析了试剂利用率,总结试剂使用经验,以探讨如何提高试剂的利用率,在确保检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检测的成本效益。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NAT) 利用率 重庆市
下载PDF
《献血法》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田耘博 冯凌 +12 位作者 赵生银 张洪斌 陆小军 李伍升 崔欣 蒋绪亮 林毅胜 何广文 丁恒 刘亚欣 谌凤萍 任爱民 邱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1期92-95,共4页
本文将《献血法》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文件内容进行逐条比对,梳理与其同位法不一致或下位法与其相抵触的内容。对无偿献血者的年龄规定、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献血量和间隔期、剩余成分血浆处理、临床急救用血和应急血液供应、... 本文将《献血法》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文件内容进行逐条比对,梳理与其同位法不一致或下位法与其相抵触的内容。对无偿献血者的年龄规定、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献血量和间隔期、剩余成分血浆处理、临床急救用血和应急血液供应、非法采集血液的处罚、经血疾病传播的处罚、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的处罚等8个方面进行差异对比分析。提出了关于不合格血液的定义、保护献血者隐私、急救送血车的交通特权、采供血从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等4个问题,需要在我国输血法规体系完善中考虑进一步规范的建议。希望研究结果能为修订完善我国采供血法规体系提供参考,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发展,持续满足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法 法律法规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平面规划设计与系统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田耘博 李维 +2 位作者 秦伟斐 段恒英 何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85-118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站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科学合理的平面规划设计及各系统的优化,以提高核酸检测的能力和稳定性。方法依据一系列规范要求,按照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功能定位,结合具体的环境条件,确定设计思路并进行整体设计;然后对通风、空调... 目的探讨血站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科学合理的平面规划设计及各系统的优化,以提高核酸检测的能力和稳定性。方法依据一系列规范要求,按照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功能定位,结合具体的环境条件,确定设计思路并进行整体设计;然后对通风、空调、给排水、能源、环保、信息及安全等实验室系统进行优化。结果设计建设出了布局科学,分区合理,安全高效,实用性强且人性化的核酸检测实验室。结论作为实施和发展核酸检测的基本条件,血站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的科学规划设计可促进提升核酸检测服务能力和实验室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实验室 平面设计 系统优化 血站
下载PDF
血站实验室设计和优化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田耘博 欧阳熊妍 何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453-455,共3页
血站实验室在设计上既有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共性,也有血站血液检测的特殊性。该文通过对实验室模块、通道、围护结构、区域分配等实验室设计的基本概念的介绍,建议实验室设计的流程分为5个步骤,并从实验室的空调、通风和净化系统,给排水系... 血站实验室在设计上既有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共性,也有血站血液检测的特殊性。该文通过对实验室模块、通道、围护结构、区域分配等实验室设计的基本概念的介绍,建议实验室设计的流程分为5个步骤,并从实验室的空调、通风和净化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信息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5个方面阐述了实验室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措施,力求有效综合血站实验室设计工作的科学理论、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制订血站实验室的设计、建设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实验室 实验室设计 系统优化
下载PDF
建立梯度模型探讨溶血对TMA核酸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田耘博 魏兰 +1 位作者 李维 欧阳熊妍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557-561,581,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溶血程度和病毒浓度的梯度模型,研究标本溶血对基于转录介导扩增(TMA)核酸检测(NAT)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波破坏红细胞制造溶血标本,验证游离血红蛋白(Hb)浓度并建立溶血梯度模型;按照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的析因设计方式,... 目的通过建立溶血程度和病毒浓度的梯度模型,研究标本溶血对基于转录介导扩增(TMA)核酸检测(NAT)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波破坏红细胞制造溶血标本,验证游离血红蛋白(Hb)浓度并建立溶血梯度模型;按照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的析因设计方式,在不同溶血程度的标本模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检测目标病毒。溶血程度根据血浆Hb浓度分为5个梯度,依次为0g/L、5g/L、10g/L、20g/L、40g/L。HIV、HCV、HBV浓度分为2个水平,低水平组分别为:20IU/ml、10IU/ml、5IU/ml;高水平组分别为:60IU/ml、20IU/ml、15IU/ml。采用基于TMA技术的全自动系统进行NAT。对检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所建立的每个Hb梯度内各标本管的Hb浓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α)。核酸检测分3个批次进行测试,每个批次80例样本,共计240例。其中225个测试标本呈反应性,15个对照标本呈非反应性。结论在标本血浆Hb浓度≤40g/L时,溶血对基于TMA技术的NAT结果无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模型 溶血 转录介导的扩增(TMA) 核酸检测(NAT)
下载PDF
不同类型献血者血液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分析
9
作者 田耘博 黄霞 +3 位作者 秦伟斐 毛伟 李维 廖红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4-84,共1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献血者血液病毒核酸检测(NAT)的阳性率,探讨病毒核酸检测在确保血液安全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我中心2011年部分献血者血液标本共计47004例,其中首次献血者占95.97%,重复献血者占4.03%。采用诺华Procleix Tigris系统...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献血者血液病毒核酸检测(NAT)的阳性率,探讨病毒核酸检测在确保血液安全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我中心2011年部分献血者血液标本共计47004例,其中首次献血者占95.97%,重复献血者占4.03%。采用诺华Procleix Tigris系统对HBV DNA、HCV RNA和HIV RNA以转录介导的扩增(TMA)方式进行单标本NAT,包括3种病毒的联检和区分检测;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国产和进口试剂2次检测HBsAg、抗-HCV、抗-HIV。汇总检测结果,计算不同类型献血者血液病毒NAT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阳性率 病毒核酸 酶联免疫吸附法 进口试剂 DNA 初次献血者 RNA 统计学分析
下载PDF
血液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利用率回顾性分析
10
作者 田耘博 毛伟 +2 位作者 李维 黄霞 廖红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7-87,共1页
目的对血液病毒核酸检测的试剂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试剂利用率。方法将核酸检测试验阶段的试剂用量和试剂未能完全使用的情况做详细的记录,通过软件处理记录的数据,得出总的试剂利用率和各套试剂利用率的比例分布,分析试剂未... 目的对血液病毒核酸检测的试剂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试剂利用率。方法将核酸检测试验阶段的试剂用量和试剂未能完全使用的情况做详细的记录,通过软件处理记录的数据,得出总的试剂利用率和各套试剂利用率的比例分布,分析试剂未能完全使用的原因。结果试剂总的利用率为95.0%,74套试剂中有15套由于检测流程设计、仪器、标本、操作、环境温度和污染等原因导致未完全使用。结论在核酸全自动检测仪器上,通过合理安排检测计划,维护好仪器,注重标本及检测环境管理,提高操作熟练度,可增加核酸检测试剂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检测流程 熟练度 检测环境 全自动检测 比例分布 环境温度
下载PDF
1999~2009年献血标本核酸检测普及和收益的国际性调查
11
作者 田耘博 李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3-83,共1页
1998~1999年,发布了第一篇常规献血标本血液核酸筛查的可行性报告。在随后的几年中,很多国家大规模地开展或强制实行了核酸检测。虽然研究表明核酸检测可有效的发现那些感染了3种主要的输血传播病毒(HCV、HIV-1和HBV),而血清学为阴性... 1998~1999年,发布了第一篇常规献血标本血液核酸筛查的可行性报告。在随后的几年中,很多国家大规模地开展或强制实行了核酸检测。虽然研究表明核酸检测可有效的发现那些感染了3种主要的输血传播病毒(HCV、HIV-1和HBV),而血清学为阴性反应的献血者,但大多数国家在开始强制实行核酸检测时的初衷只是为了检测HCV或HCV、HIV-1。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对那些打算将核酸检测做为常规方法的血液中心,尽管在成本和后勤支持上压力很大,但很多国家还是快速推广了HCV和HIV-1的核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血标本 输血传播 血清学 阴性反应 检出能力 可行性报告 抗原检测 窗口期 特异性
下载PDF
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和病理评价(附60例报告) 被引量:51
12
作者 李成志 王智彪 +6 位作者 卞度宏 曹有德 陈文直 赵建武 文爽 田耘博 李香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8,T001,共3页
目的 :通过对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研究 ,评价其疗效。方法 :治疗对象均为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白色病变的患者 ,共 80例。随机分为 :超声治疗组 6 0例和光谱治疗对照组 2 0例。治疗期间及治疗后 ,观察病变部位的症状和体征及病... 目的 :通过对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研究 ,评价其疗效。方法 :治疗对象均为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白色病变的患者 ,共 80例。随机分为 :超声治疗组 6 0例和光谱治疗对照组 2 0例。治疗期间及治疗后 ,观察病变部位的症状和体征及病理组织结构变化 ,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超声治疗后 ,患者的瘙痒症状基本缓解甚至可以完全消失 ,外阴的形态和色泽可基本恢复正常 ,有效率达 95 %。超声治疗前后的病理对比研究发现 :超声治疗后表皮及真皮层组织结构逐渐趋于正常 ,基底层色素细胞沉积。结论 :超声是目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治疗 外阴白色病变 临床 病理 评价 疗效
下载PDF
超声治疗前后外阴白色病变的超微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廖晓岗 李成志 +3 位作者 汪克建 罗子国 田耘博 王智彪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3-657,共5页
目的:了解超声治疗对外阴白色病变患处上皮细胞及真皮组织超微结构形态的影响。方法:30例患者分别做治疗前及治疗后3~6月的外阴皮肤组织活检,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治疗前,表皮显示不同程度的上皮增生或萎缩并伴过度角化;细胞间... 目的:了解超声治疗对外阴白色病变患处上皮细胞及真皮组织超微结构形态的影响。方法:30例患者分别做治疗前及治疗后3~6月的外阴皮肤组织活检,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治疗前,表皮显示不同程度的上皮增生或萎缩并伴过度角化;细胞间隙增大,桥粒减少;细胞内黑色素颗粒减少,线粒体内室肿胀和局部胞质溶解;黑色素细胞少见;真皮内毛细血管减少,管腔多呈皱缩状;表皮及真皮内常见淋巴细胞浸润。治疗后,病变皮肤组织呈不同程度恢复,表皮细胞排列整齐,桥粒及胞质内黑色素颗粒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基底层常见黑色素细胞;真皮内成纤维细胞多见,毛细血管增多且管腔形态正常;浸润的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结论:超声治疗可使患处上皮细胞及真皮组织的超微结构和色素代谢趋于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 超声治疗 外阴白色病变 治疗后 治疗前 常见 正常 胞质 细胞间隙 皱缩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肝脏生物学焦域及超声监控 被引量:15
14
作者 熊树华 王智彪 +4 位作者 李发琪 田耘博 胡凯 龚晓波 马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9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 探讨在相同声强作用下 ,高强度聚焦超声经体外辐照肝脏形成的生物学焦域体积大小与辐照深度和辐照时间的关系。同时探讨超声显像法实时监控生物学焦域的图像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制的JC A型H... 目的 探讨在相同声强作用下 ,高强度聚焦超声经体外辐照肝脏形成的生物学焦域体积大小与辐照深度和辐照时间的关系。同时探讨超声显像法实时监控生物学焦域的图像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制的JC A型HIFU肿瘤治疗系统 ( 1MHz ,5 5 0 0W·cm-2 ) ,对 18只山羊的肝脏组织进行体外定点脉冲辐照 ,辐照深度为距皮肤 3cm和 4cm ,辐照时间为 5s、10s、15s和 2 0s。辐照过程中系列测量靶区超声灰度和强回声区面积的变化。辐照后 3~ 5天处死动物 ,剖腹观察并测量所形成的肝脏HIFU生物学焦域的体积。结果 肝脏经体外HIFU辐照后即刻 ,靶区内出现明显的回声增强并随观测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强回声区面积随辐照时间增加而增大。辐照时间为 5s、10s、15s和 2 0s ,辐照深度为 3cm时 ,形成的生物学焦域体积分别为 ( 85± 2 8.0 )mm3 、( 2 74± 5 5 .0 )mm3 、( 4 10± 90 .0 )mm3 和 ( 694± 13 1.0 )mm3 ;而辐照深度为 4cm时 ,肝脏HIFU生物学焦域体积则分别为 :( 63± 7.0 )mm3 、( 167± 2 5 .0 )mm3 、( 2 73± 5 6.0 )mm3 和 ( 4 72± 10 4.0 )mm3 。结论 在相同辐照声强作用下 ,肝脏HIFU生物学焦域体积随辐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随辐照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生物学焦域 肝脏 在体 深度 时间 超声显像检查
下载PDF
重庆市无偿献血者HIV筛查及确认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黄秀琳 冷文杰 +5 位作者 尹丹 杨虎 毕蕾静 刘东 李维 田耘博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研究本市无偿献血HIV筛查及确认结果,为科学合理制定血液筛查策略,评估、选择血液筛查试剂、灰区设置合理性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本中心2013年1月-2014年12月HIV初筛反应性献血者的基本信息、2种ELISA检测试剂的S/CO值、核酸筛查及免... 目的研究本市无偿献血HIV筛查及确认结果,为科学合理制定血液筛查策略,评估、选择血液筛查试剂、灰区设置合理性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本中心2013年1月-2014年12月HIV初筛反应性献血者的基本信息、2种ELISA检测试剂的S/CO值、核酸筛查及免疫印迹确认结果。结果本中心在此期间共检测标本231 832份,EIA+/NAT+标本185例,EIA+/NAT-标本382例,NAT+/EIA-标本4例。送EIA+标本479例到区疾控中心确认,确认阳性152例(均为EIA双试剂反应性),其中男性133例,女性19例,同时合并梅毒感染19例;确认为不确定的标本88例,其中双试剂呈反应性的标本5例,有3例核酸鉴别为阳性;确定阴性标本239例。114例EIA+标本经第3种EIA第4代HIV试剂和核酸筛查结果为:均呈反应性24例,上海科华和生物梅里埃双试剂呈反应性1例,上海科华单试剂呈反应性7例,上海生物梅里埃单试剂呈反应性21例,法国伯乐单试剂呈反应性61例。结论 1遍酶免加1遍核酸检测能更很好地避免HIV窗口期及完美控制者的漏检;在蛋白免疫印迹法(WB)和核酸检测确认阳性标本的检出上,EIA进口第4代HIV试剂相比第3代国产试剂,无明显优势,相反假阳性极高;HIV阳性无偿献血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且男男同性恋间的性传播尤为突出。加强高危性行为对血液安全(尤其是感染窗口期)的宣传,增加必要的前端筛查,让以体检为目的的高危性行为者主动放弃献血,建立以固定献血为主的献血招募更有利于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HIV 筛查 确认结果 对比分析
下载PDF
2012~2013年重庆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巧琳 田耘博 +2 位作者 张琴 张蕾 韩志国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20-1121,共2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对2012~2013年采集的23万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ELISA进行HIV抗体筛查,筛查反应性标本送重庆市渝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对2012~2013年采集的23万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ELISA进行HIV抗体筛查,筛查反应性标本送重庆市渝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确认。结果2012、2013年分别筛出 HIV反应性标本272例、289例,双试剂 HIV反应性标本79例、94例;2013年HIV确认阳性标本中男女比例为8.7∶1.0,年龄18~29岁者占57.4%,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占64.7%。结论积极普及无偿献血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献血前的健康询问和献血者的自我排查,建立固定无偿献血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H IV 感染 血液传播 酶联免疫法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聚焦超声单次治疗慢性宫颈炎的局部组织温升和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晓 李成志 +2 位作者 王国英 田耘博 王智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单次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和局部组织温升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行单次聚焦超声辐照,记录连续扫描后的局部组织温度变化。对有完整记录的120例患者随访并评价其3个月后治疗效果和副反应。结...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单次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和局部组织温升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行单次聚焦超声辐照,记录连续扫描后的局部组织温度变化。对有完整记录的120例患者随访并评价其3个月后治疗效果和副反应。结果:单次超声辐照后,慢性宫颈炎总有效率为97.5%;当连续扫描后组织温度在40℃~43℃之间时,治疗有效率好(98.33%)且治疗后的副反应较小。结论:聚焦超声单次治疗慢性官颈炎效果显著。测量局部组织温度变化作为一种量化指标有助于提高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 宫颈炎 组织温升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标本不同检测方法结果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程颖 李维 +1 位作者 田耘博 程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6期2444-2446,共3页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核酸检测(NAT)共4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的结果符合率,分析探讨4种方法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方法采用高灵敏度进...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核酸检测(NAT)共4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的结果符合率,分析探讨4种方法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方法采用高灵敏度进口和国产ELISA试剂对重庆地区2013年1~12月无偿献血标本共116 351份进行HBsAg血液定性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核酸检测
下载PDF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晓 李成志 +4 位作者 吴艺佳 蒋玲 汪炼 田耘博 王智彪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化数字表按2∶1的比例,将经病理确诊的90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超声治疗组(60例)和光谱治疗对照组(30例),于治疗后6个月评价两组的近期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目的评价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化数字表按2∶1的比例,将经病理确诊的90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超声治疗组(60例)和光谱治疗对照组(30例),于治疗后6个月评价两组的近期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超声治疗组临床治愈29例,显效25例,好转6例,复发5例;光谱治疗组临床治愈1例,显效6例,好转19例,无效4例,复发21例。超声治疗组疗效优秀于对照组(Z=-6.191,P=0.000),且复发率更低(χ2=-37.02,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是目前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治疗 外阴上皮 非瘤样病变 有效性 病例
下载PDF
基于转录介导扩增的单人份核酸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尹丹 毕蕾静 +4 位作者 黄秀琳 刘东 田耘博 王芳 李维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转录介导扩增(TMA)技术的单人份核酸检测(ID-NAT)在重庆地区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采集的128 973(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2次ELISA法检测HBs... 目的探讨基于转录介导扩增(TMA)技术的单人份核酸检测(ID-NAT)在重庆地区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采集的128 973(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2次ELISA法检测HBs Ag、抗-HCV、抗-HIV-1/2和HIV-1 p24抗原(国产试剂为第3代,进口试剂为第4代),同时采用基于TMA原理的ID-NAT行HBV/HIV-1/HCV 3项联合检测。对ELISA非反应性而NAT反应性的标本用配套的试剂做NAT鉴别检测。结果本组中NAT反应性标本共计885例,反应性率0.69%(885/128 973),其中ELISA和NAT均为反应性的标本528例,ELISA非反应性而NAT反应性的标本为357例,NAT单反应性率0.28%(357/128 973)。对NAT单反应性的标本的鉴别检测:HBV DNA反应性114例,HIV-1RNA反应性3例,未检出HCV RNA呈反应性的标本,鉴别反应性率为32.77%(117/357)。对3例HIV-1 RNA鉴别为反应性献血者的追踪随访:均被证实为窗口期感染。结论基于TMA技术的NAT检测将HBV DNA反应性和HIV窗口期血液成功阻断,说明在血液筛查中开展NAT检测的必要性和其对于保障血液安全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转录介导的扩增 血液筛查 献血者 检测窗口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