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与双侧顺行性脑灌注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田良鑫 孙立忠 +3 位作者 程卫平 杨九光 郑军 刘宁宁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比较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应用单侧顺行性脑灌注和双侧顺行性脑灌注对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16例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侧顺行性脑灌注组和双侧顺行性脑灌注组 ,每组各 8例。两组均行术前、术后神经系统... 目的 比较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应用单侧顺行性脑灌注和双侧顺行性脑灌注对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16例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侧顺行性脑灌注组和双侧顺行性脑灌注组 ,每组各 8例。两组均行术前、术后神经系统物理检查、颅脑计算机体层摄影 (CT)和认知能力测验比较。 结果 无手术及近期死亡 ,无新发脑梗塞出现。两组各有 1例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异常 ,两组间术前和术后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在基底动脉环完整、存在有效侧枝循环的条件下 ,单侧顺行性脑灌注及双侧顺行性脑灌注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两种脑保护方法对认知能力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循环 全主动脉弓置换术 单侧顺行性脑灌注 双侧顺行性脑灌注 神经心理学测验
下载PDF
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顺行性脑灌注时血流变化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田良鑫 叶赞凯 +3 位作者 程卫平 杨九光 郑军 孙立忠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4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 利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比较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单侧顺行性脑灌注 (ASCP)和双侧ASCP时视网膜中央动脉、球后血管血流变化和血S1 0 0蛋白浓度变化。方法  1 6例全主动脉弓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单侧AS CP和双侧ASCP组 ,每组各 8例。... 目的 利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比较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单侧顺行性脑灌注 (ASCP)和双侧ASCP时视网膜中央动脉、球后血管血流变化和血S1 0 0蛋白浓度变化。方法  1 6例全主动脉弓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单侧AS CP和双侧ASCP组 ,每组各 8例。两组均行术前术后颅脑计算机体层摄影 (CT)。术中采用经眼球超声监测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球后血管血流。术中术后动态测定血S1 0 0蛋白浓度。结果 两组各有 1例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异常。ASCP过程中单侧组右侧视网膜中央动脉可探及血流 ,左侧视网膜中央动脉不可探及 ,双侧组两侧视网膜中央动脉均可探及血流。所有患者球后动脉均可探及血流。两组间各阶段血S1 0 0蛋白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基底动脉环完整 ,存在有效侧支循环条件下 ,单侧灌注操作较为简便 ,双侧灌注在ASCP期间两侧脑灌注较为均衡 ,但两种灌注方法对S1 0 0蛋白浓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 术中 双侧 血流变化 单侧 脑灌注 替换术 S100蛋白 主动脉弓 患者
下载PDF
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脑保护 被引量:1
3
作者 田良鑫 孙立忠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51-354,共4页
在主动脉外科中,涉及弓部的手术因其病变广泛,解剖复杂和手术难度大,导致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多。如何降低此类手术的死亡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一直是全世界心脏外科界努力解决的难题之一。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脑保护越来越受到人... 在主动脉外科中,涉及弓部的手术因其病变广泛,解剖复杂和手术难度大,导致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多。如何降低此类手术的死亡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一直是全世界心脏外科界努力解决的难题之一。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脑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提出了多种脑保护方法,而每种方法均有其长处及不足,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部 手术中 脑保护 神经系统并发症 主动脉外科 手术难度 心脏外科 保护方法
下载PDF
错过最佳手术时机的永存动脉干的一期矫治
4
作者 田良鑫 闫军 +1 位作者 罗国华 李守军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88-89,96,共3页
目的:总结错过最佳手术时机的永存动脉干一期矫治术结果及经验。方法:2008年6月~2010年7月,我院连续收治14(男6,女8)例永存动脉干患者,年龄0.6~18(4±5)岁,均大于公认的最佳手术年龄。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术,以牛颈静... 目的:总结错过最佳手术时机的永存动脉干一期矫治术结果及经验。方法:2008年6月~2010年7月,我院连续收治14(男6,女8)例永存动脉干患者,年龄0.6~18(4±5)岁,均大于公认的最佳手术年龄。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术,以牛颈静脉或同种肺动脉带瓣管道连接右心室至肺动脉。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二次开胸1例,术后随访13例,随访时间0.6~2.2(1.6±0.7)年,随访中无死亡。随访期内心功能均较出院时改善。结论:错过最佳手术时机的永存动脉干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处理肺动脉高压问题,则行一期矫治术成功率高,近期随访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动脉干 肺动脉高压 牛颈静脉带瓣管道 同种肺动脉带瓣管道
下载PDF
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俞飞成 黄连军 +6 位作者 孙立忠 蒋世良 吕建华 金敬琳 田良鑫 楚军民 常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评价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180例B型主动脉夹层,男158例,女22例,年龄(50.4±10.9)岁。术前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增强扫描检查。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测下选用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夹层原发... 目的:评价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180例B型主动脉夹层,男158例,女22例,年龄(50.4±10.9)岁。术前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增强扫描检查。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测下选用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夹层原发破口。置入后即刻重复DSA检查。随访行胸部X线平片与CT增强扫描检查。结果:技术成功率99.4%(179/180),1例支架位置过高,行外科升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搭桥术。术后即刻造影160例无内漏,18例少量内漏,2例中量内漏近段加短袖套支架(Cuff)后内漏消失;降主动脉真腔明显扩大,腹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随访(18.6±7.2)个月,18例少量内漏12例6个月内消失、6例无加重;21例支架段假腔消失,余者近端假腔内均有血栓形成;1例支架远端形成假性动脉瘤破裂死亡。结论: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覆膜血管内支架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的温度管理 被引量:9
6
作者 杨九光 龙村 +3 位作者 孙立忠 田良鑫 赵举 黄宇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12-315,共4页
目的比较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采用匀速变温及冷复灌技术、常规变温方法进行体外循环(CPB)温度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按CPB中温度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变温组和匀速变温组,每组16例,在CPB中分别采用常规变温、... 目的比较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采用匀速变温及冷复灌技术、常规变温方法进行体外循环(CPB)温度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按CPB中温度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变温组和匀速变温组,每组16例,在CPB中分别采用常规变温、匀速变温及冷复灌技术;检测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 jvO2)、颈静脉球血氧分压(P jvO2)和颈静脉球血温(JVBT);并行神经系统物理检查和颅脑CT等检查。结果匀速变温组有2例,常规变温组有3例患者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异常;常规变温组有4例术后早期出现大面积变温毯压红。匀速变温组术中S jvO2(0.85±0.11)、P jvO2(36.9±15.6mmHg)、最低鼻咽温及关胸后鼻咽温明显高于常规变温组(S jvO20.74±0.23、P jvO224.5±7.7mmHg,P<0.01);而复温期间最高脑组织温度、术后清醒时间、住ICU时间明显低于或少于常规变温组(P<0.01,0.05)。结论采用匀速变温及冷复灌CPB技术可缓解脑血流-代谢不匹配,减少降温停止后的续降幅度,避免脑组织高温状态,减轻CPB后体温降低的程度,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匀速变温 冷复灌 主动脉弓置换术 脑保护
下载PDF
单泵双/三管及单/双侧选择性脑灌注在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杨九光 王立伟 +4 位作者 龙村 黄宇光 孙立忠 田良鑫 吕小东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评价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行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采用单泵双/三管体外循环方法的临床预后;比较术中应用单侧顺行选择性脑灌注(ASCP)和双侧ASCP的脑保护效果。方法16例全主动脉弓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单侧或双侧顺行选择性脑灌注组,每... 目的评价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行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采用单泵双/三管体外循环方法的临床预后;比较术中应用单侧顺行选择性脑灌注(ASCP)和双侧ASCP的脑保护效果。方法16例全主动脉弓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单侧或双侧顺行选择性脑灌注组,每组各8例。术中采用单泵双管或单泵三管体外循环方法进行灌注。两组均行术前术后神经系统物理检查、颅脑计算机体层摄影(CT)。术中严密观察患者面色、结膜,经颈内静脉球采血样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各有1例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异常,未发现脑奢侈灌注的表现,两组间各阶段颈静脉血氧分压、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全弓替换术中目前采用的单泵双/三管体外循环方法操作简便、切实可行,临床预后满意;②在基底动脉环完整,存在有效侧支循环条件下,单侧ASCP及双侧ASCP均能取得良好的脑保护效果,推荐使用较为简便的单侧ASCP;而当基底动脉环不完整,且无有效侧支循环的情况下,则推荐使用双侧AS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主动脉弓替换术 脑保护 选择性脑灌注
下载PDF
右位主动脉弓伴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8
作者 孙立忠 田良鑫 刘永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目的 :总结右位主动脉弓、右位降主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伴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4例右位主动脉弓、右位降主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伴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经右后外侧切口 ,分别行部分胸降主动脉切除... 目的 :总结右位主动脉弓、右位降主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伴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4例右位主动脉弓、右位降主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伴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经右后外侧切口 ,分别行部分胸降主动脉切除人工血管替换术或部分胸降主动脉切除人工血管替换加远端胸降主动脉成形术 ,并根据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在头部及上肢血供中起的作用大小 ,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或缝闭其开口。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无头部及左上肢缺血症状 ,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右位主动脉弓、右位降主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伴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采用右后外侧切口可获得良好的显露 ,根据降主动脉扩张范围行部分胸降主动脉切除人工血管替换术或部分胸降主动脉切除人工血管替换加远端胸降主动脉成形术可获得良好效果 ,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的适当处理是避免左上肢坏死及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锁骨下动脉 降主动脉 右位主动脉弓 主动脉夹层 上肢 成形术 后外侧切口 结论 大小 目的
下载PDF
深低温停循环脊髓损伤的微透析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宁宁 孙立忠 +2 位作者 郑军 田良鑫 龙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9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运用微透析技术观察猪深低温停循环过程中脊髓神经细胞间液中的各种物质变化,探讨脊髓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6只小型香猪,于腰2段脊髓中植入微透析针。建立体外循环,并行循环降温30min至直肠温度为20℃,停循环60min,复温和并行循环12... 目的运用微透析技术观察猪深低温停循环过程中脊髓神经细胞间液中的各种物质变化,探讨脊髓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6只小型香猪,于腰2段脊髓中植入微透析针。建立体外循环,并行循环降温30min至直肠温度为20℃,停循环60min,复温和并行循环120min。在固定时间点采集微透析样本,检测氨基酸和能量代谢物质含量,观察变化趋势。结果停循环期间丙酮酸明显降低,乳酸/丙酮酸比值达到高峰。复温后葡萄糖、乳酸、丙酮酸和甘油显著升高。降温时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明显升高。天门冬氨酸、牛磺酸和甘氨酸在复温时升高明显。结论停循环过程中,神经元细胞的能量代谢被明显抑制。复温中能量代谢率有所恢复,细胞处于高糖、高乳酸的环境中。降温时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升高,复温中天门冬氨酸、甘氨酸和牛磺酸均显著升高,可能与脊髓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深低温停循环 微透析
下载PDF
改良pH稳态血气管理+单/双侧选择性脑灌注在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九光 龙村 +4 位作者 黄宇光 田良鑫 孙桂民 赵举 孙立忠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5年第2期66-69,102,共5页
目的观察深低温时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颈静脉球氧分压(PjvO2)的相关性,评价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行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采用改良pH+α稳态血气管理体外循环方法的临床预后。方法16例全主动脉弓替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单侧或双侧顺行选... 目的观察深低温时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颈静脉球氧分压(PjvO2)的相关性,评价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行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采用改良pH+α稳态血气管理体外循环方法的临床预后。方法16例全主动脉弓替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单侧或双侧顺行选择性脑灌注组,每组各8例。术中采用改良pH+α稳态血气管理,经氧合器及颈静脉球取血进行血气分析。所有病人均行术前术后认知功能测验等神经精神检查。结果深低温时,PaCO2与PjvO2呈正相关;两组各有1例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异常,两组间认知功能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深低温时,PaCO2与PjvO2呈正相关;2.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全弓替换术中目前采用的改良pH+α稳态体外循环方法切实可行,临床预后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pH稳态 顺行选择性脑灌注 主动脉弓替换术 脑保护 认知功能测验
下载PDF
经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对深低温停循环脑组织超微结构与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国栋 李明 +3 位作者 龙村 田良鑫 郑军 孙立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DHCA)时经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SCP)对兔脑组织超微结构与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健康大耳白兔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对照组(DHCA组):DHCA60min;实验组(SCP组):DHCA60min+经右锁骨下动脉顺行性选择性脑灌...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DHCA)时经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SCP)对兔脑组织超微结构与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健康大耳白兔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对照组(DHCA组):DHCA60min;实验组(SCP组):DHCA60min+经右锁骨下动脉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每组均经体外循环降温至鼻咽温18℃,停循环,实验组停循环期间经右锁骨下动脉SCP。DHCA60min,复温,停机,取脑组织。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脑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实验组脑组织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电镜结果示对照组脑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损伤,总体印象实验组各种神经元细胞器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脑缺血后自由基含量增高是DHCA脑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SCP可维持DHCA时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减轻自由基反应,减少DHCA引起的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深低温停循环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脑灌注 选择性
下载PDF
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替换术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辉 孙立忠 +3 位作者 常谦 朱俊明 田良鑫 王民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评价保留自身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4年9月,对我院24例主动脉病变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但瓣膜本身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实施了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并术后随访观察主动脉瓣反流和... 目的评价保留自身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4年9月,对我院24例主动脉病变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但瓣膜本身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实施了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并术后随访观察主动脉瓣反流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全组无住院死亡。除1例仍为中度反流外,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均明显改善。随访中有2例非手术相关死亡,无主动脉瓣反流需再次手术者。全组心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时,对由于主动脉根部瘤或升主动脉瘤导致的主动脉瓣反流者,可优选采用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反流 主动脉根部瘤 保留主动脉瓣根部替换
下载PDF
选择性脑灌注对深低温停循环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国栋 李明 +3 位作者 龙村 田良鑫 郑军 孙立忠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6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脑灌注(SCP)对深低温停循环(DHCA)兔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大耳白兔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对照组(DHCA组):DHCA 60 m in;实验组(SCP组):DHCA 60m in+经右锁骨下动脉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每组... 目的观察选择性脑灌注(SCP)对深低温停循环(DHCA)兔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大耳白兔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对照组(DHCA组):DHCA 60 m in;实验组(SCP组):DHCA 60m in+经右锁骨下动脉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每组均经体外循环降温至鼻咽温18℃,停循环,实验组停循环期间经右锁骨下动脉SCP。DHCA 60 m in,复温,停机,取脑组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脑皮质中的谷氨酸(G lu)和天冬氨酸(Asp)的含量。结果实验组脑组织G lu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37.3±23.6)vs(87.0±15.9)μg/100 mg(P<0.01)。结论选择性脑灌注可抑制EAA的释放,可能是其脑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脑灌注 深低温停循环 兴奋性氨基酸
下载PDF
婴幼儿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花中东 阎军 +2 位作者 史艺 范祥明 田良鑫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9年第2期93-95,74,共4页
目的报告经心房径路再心内膜化技术修补单纯多发室间隔缺损手术和近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阜外医院从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间采用体外循环下经心房径路再心内膜化技术行多发室间隔修补术的病例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8个患儿均实施了经右... 目的报告经心房径路再心内膜化技术修补单纯多发室间隔缺损手术和近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阜外医院从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间采用体外循环下经心房径路再心内膜化技术行多发室间隔修补术的病例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8个患儿均实施了经右心房径路再心内膜化手术,避免了左心室或者右心室切口。年龄3~27(8.9)m,体重6.3~14.5(9.9)kg。所有的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平均Qp∶Qs为1.07∶1。平均随访时间1~19(15)m。1例患儿因出现重度的肺动脉高压重新入院接受肺高压治疗外,其他患儿均恢复良好。所有患儿均没有显著的室缺残余分流。结论心房径路再心内膜化技术修补多发室间隔缺损避免了分期手术,无需心室切口,保存了心室功能,可以取得很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室间隔缺损 心内膜化 婴幼儿
下载PDF
二氮嗪预处理对深低温停循环脑组织超微结构与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国栋 龙村 +2 位作者 李明 田良鑫 郑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5年第1期31-33,36,共4页
目的 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深低温停循环(DHCA)兔脑组织超微结构与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健康大耳白兔 24只,随机分为 3组,对照组(安慰剂组n=8):DHCA+安慰剂;实验组 (二氮嗪组n=8 ):DHCA+二氮嗪(二氮嗪 5mg/kg,CPB前 15min静脉注入);拮抗... 目的 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深低温停循环(DHCA)兔脑组织超微结构与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健康大耳白兔 24只,随机分为 3组,对照组(安慰剂组n=8):DHCA+安慰剂;实验组 (二氮嗪组n=8 ):DHCA+二氮嗪(二氮嗪 5mg/kg,CPB前 15min静脉注入);拮抗剂组(5-HD组n=8):DHCA+5-HD(20mg/kg,给予二氮嗪前静脉注入) +二氮嗪(5mg/kg,CPB前 15min静脉注入)。每组均经CPB降温至鼻咽温 18℃,停循环 60min,复温,停机,取脑组织。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脑组织匀浆MDA含量和SOD活性,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实验组脑组织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1)及拮抗剂组 (P<0. 05);实验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及拮抗剂组(P<0. 05);拮抗剂组MDA含量和SOD活性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 05);电镜结果示各组脑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损伤,总体印象实验组各种神经元细胞器损伤较对照组与拮抗剂组有所减轻。结论 二氮嗪预处理对DHCA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具有早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 二氮嗪 DHCA 对照组 拮抗剂 超微结构 深低温停循环 静脉 CPB 自由基
下载PDF
二氮嗪预处理对深低温停循环兔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国栋 龙村 +2 位作者 李明 田良鑫 郑军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深低温停循环 (DHCA)兔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 (EAA)含量的影响。方法 :大耳白兔 2 4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A组 (对照组 ) :DHCA +安慰剂组 ;B组 (实验组 ) :DHCA +二氮嗪 (5mg/kg ,CPB前 1 5min静脉注入 )... 目的 :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深低温停循环 (DHCA)兔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 (EAA)含量的影响。方法 :大耳白兔 2 4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A组 (对照组 ) :DHCA +安慰剂组 ;B组 (实验组 ) :DHCA +二氮嗪 (5mg/kg ,CPB前 1 5min静脉注入 )组 ;C组 (二氮嗪拮抗剂组 ) :DHCA +5 HD (2 0mg/kg ,给予二氮嗪前静脉注入 ) +二氮嗪 (5mg/kg ,CPB前 1 5min静脉注入 )组。DHCA时间 6 0分钟。停机后取脑组织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脑皮质中的谷氨酸 (Glu)和天冬氨酸 (Asp)的含量。结果 :B组脑组织Glu含量明显高于A组 (1 2 9 6± 2 4 3μg/ 1 0 0mgvs 87 0± 1 5 9μg/ 1 0 0mgP <0 0 1 )和C组 (1 2 9 6±2 4 3μg/ 1 0 0mgvs1 0 5 5± 1 0 7μg/ 1 0 0mgP <0 0 5 ) ;C组Glu含量与A组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氮嗪可抑制EAA的释放 ,可能是二氮嗪预处理的脑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嗪 预处理 深低温停循环 兴奋性氨基酸
下载PDF
二氮嗪预处理对深低温停循环脑早期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高国栋 潘心海 +5 位作者 张宽宏 李明 田良鑫 郑军 孙立忠 龙村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深低温停循环(DHCA)所致的脑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安慰剂组):DHCA+安慰剂;实验组(二氮嗪组):DHCA+二氮嗪(二氮嗪5 mg/kg,CPB前15 min静脉注... 目的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深低温停循环(DHCA)所致的脑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安慰剂组):DHCA+安慰剂;实验组(二氮嗪组):DHCA+二氮嗪(二氮嗪5 mg/kg,CPB前15 min静脉注入);拮抗剂组(5-HD组):DHCA+5-HD(20 mg/kg,给予二氮嗪前静脉注入)+二氮嗪(5 mg/kg,CPB前15 min静脉注入)。每组均经CPB降温至鼻咽温18℃,停循环60 min,复温,停机,取脑组织。观察指标为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匀浆中兴奋性氨基酸(EAA)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并制作电镜标本行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实验组脑组织含水量及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及拮抗剂组(P<0.05);实验组EAA含量及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及拮抗剂组(P<0.05);拮抗剂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结果示各组脑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损伤,总体印象实验组各种神经元细胞器损伤较上述组有所减轻。结论二氮嗪预处理对DHCA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具有早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嗪 预处理 深低温停循环 丙二醛 兴奋性氨基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经猪副半奇静脉逆行灌注低温保护液对脊髓的保护作用
18
作者 刘宁宁 孙立忠 +3 位作者 郑军 田良鑫 赵红 孟颖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80-82,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在降主动脉常温阻断的过程中,经副半奇静脉逆行灌注低温盐水保护脊髓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①实验于2003-10/2004-05在北京阜外医院实验外科完成。选用12只成年中国小型香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6只。对照组:常温阻... 目的:观察在降主动脉常温阻断的过程中,经副半奇静脉逆行灌注低温盐水保护脊髓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①实验于2003-10/2004-05在北京阜外医院实验外科完成。选用12只成年中国小型香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6只。对照组:常温阻断降主动脉和副半奇静脉60min,再灌注90min。实验组:阻断前游离出副半奇静脉,阻断60min,同时经副半奇静脉逆行灌注低温(4℃)9g/L氯化钠溶液,灌注流速为16.65mL/min。②两组术中监测动脉压、肛温的变化。术后即刻取第2腰椎段脊髓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神经原细胞的损伤程度,计算活力指数(切片上有活力的神经元细胞总数除以全部的神经元细胞数)。③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完成统计分析。结果:中国小型香猪1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对照组脊髓损伤较重,有神经元细胞数量的减少、萎缩和变性。实验组的脊髓损伤较轻,神经元细胞大致正常。②实验组的神经元细胞活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0.51±0.06,0.21±0.01,P=0.002)。③降主动脉阻断后两组实验动物的肛温均有下降。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在阻断60min和再灌注20min时,肛温降至最低,明显低于阻断前(P<0.01)。两组肛温的下降幅度相近(P>0.05)。另外开放后对照组动物的肛温逐渐回升,至再灌注90min时,肛温与阻断前相近(P>0.05)。而实验组动物的肛温在再灌注后回升不明显,至再灌注90min时,明显低于阻断前(P<0.01)。结论:①经副半奇静脉逆行灌注脊髓在降主动脉的手术中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②经副半奇静脉逆行灌注冷盐水可以减轻因缺血导致的脊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外科学 灌注 局部 奇静脉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与小剂量氨酰心安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富军 曹雪笠 +1 位作者 田良鑫 孙梅生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24期1121-1121,共1页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参麦注射液 氨酰心安
下载PDF
全氟化碳心停搏液的心肌保护作用
20
作者 田良鑫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9年第4期295-296,共2页
全氟化碳是一类环状或直链状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具有溶解相当容量的氧气的能力而被作为血液代用品在临床上应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贫血等方面。作为氧的载体在动物实验中已被应用于心停搏液中,本文就此方面进展进行讨论。 早期应... 全氟化碳是一类环状或直链状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具有溶解相当容量的氧气的能力而被作为血液代用品在临床上应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贫血等方面。作为氧的载体在动物实验中已被应用于心停搏液中,本文就此方面进展进行讨论。 早期应用最多的全氟化碳是全氟奈胺、全氟三丙胺和全氟三丁胺。此类化合物的共同特点是不溶于水,粘滞度低,比重约为水的2倍,具有溶解相当容量的氧气、二氧化碳等非极性气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停搏液 全氟化碳 心肌保护 保护作用 乳化剂 三磷酸腺昔 顺应性 动物实验 左心室 缺血性挛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