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与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田转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1813-1814,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与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西门子1.5T型超导MRI和西门子Definition As128排全身CT扫描机进行检...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与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西门子1.5T型超导MRI和西门子Definition As128排全身CT扫描机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60例患儿临床分度为重度11例,中度21例,轻度28例;MRI检查结果为重度11例,中度21例,轻度28例,符合率为100.0%(60/60);CT检查结果为重度8例,中度18例,轻度26例,正常8例,符合率为86.7%(52/60)。MRI检查结果符合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出蛛网膜下腔出血率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出血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HIE的早期诊断结果明显优于CT,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可以MRI检查为主,CT检查为辅,进一步提升对新生儿HIE的临床确诊率,为患儿早期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病 磁共振 CT 新生儿
下载PDF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田转明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9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中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8例肝血管瘤在螺旋CT平扫后进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临床资料。扫描范围:全肝,均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延时扫描。层厚为5~10mm,pitch=1.5,采用团注法,流速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中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8例肝血管瘤在螺旋CT平扫后进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临床资料。扫描范围:全肝,均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延时扫描。层厚为5~10mm,pitch=1.5,采用团注法,流速2.0~3.0mL/s,对比剂为静脉注入100mL碘海醇,开始注射后延时30~35s扫描动脉期和延时65~70s扫描静脉期,延迟期延时3~10min,或多次病灶定位延迟扫描。结果大多数肝血管瘤CT平扫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椭圆形的低密度影,边界较清楚。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结节,环形及斑片状强化63个,门脉期对比剂逐渐向病灶中心充填,13个无明显强化病灶开始强化。延迟扫描见造影剂进一步向病灶中心填充,68个病灶完全填充为等密度,其余8个病灶部分充填。结论肝血管瘤螺旋CT三期增强的各期大多数有典型特点,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CT扫描尤其是螺旋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肝血管瘤是一种有效而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 肝血管瘤 价值分析
下载PDF
肺动脉CTA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应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田转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6期1714-1715,共2页
目的:分析肺动脉CTA在肺动脉栓塞(PE)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E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肺动脉CTA检测,并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 RT)、探针技术及多平面重建(MPR... 目的:分析肺动脉CTA在肺动脉栓塞(PE)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E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肺动脉CTA检测,并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 RT)、探针技术及多平面重建(MPR)等技术后处理,评估、分析肺动脉CTA在PE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96例患者经CTA检查,其中80例患者检测图像显示清晰,占比为83.33%;影像学直接象征显示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肺动脉显示完全阻塞,血管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加厚现象,血栓出现钙化;间接影像学表现特征为肺梗死、左右心室内血栓、马赛克征、肺动脉高压、支气管扩张及胸腔积液等。结论:肺动脉CTA的应用利于对肺动脉行全面、精确及直观的显示,提高临床PE的确诊率,可作为临床治疗手段、术式及疗效等评估较为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CTA 肺动脉栓塞 临床诊断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急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研究
4
作者 田转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1期130-130,共1页
目的:结合临床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诊断及价值,探讨DAI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旨在提高对DAI的认识。方法:对86例经临床证实为DAI患者的早期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脑肿胀36例;脑白质、灰白质交界区、... 目的:结合临床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诊断及价值,探讨DAI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旨在提高对DAI的认识。方法:对86例经临床证实为DAI患者的早期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脑肿胀36例;脑白质、灰白质交界区、基底节和胼胝体斑点状、小片状出血灶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合并脑挫裂伤25例、硬膜外/硬膜下血肿6例。结论:CT检查对临床早期正确诊断及治疗DAI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突 创伤和损伤 X线计算 机价值
下载PDF
基于体质量指数的低剂量CT筛查结直肠病变的可行性研究
5
作者 田转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21期65-66,共2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筛查不同体质量指数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已有、疑有或需排除结直肠病变的患者以及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 目的:研究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筛查不同体质量指数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已有、疑有或需排除结直肠病变的患者以及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测量所有人的身高和体质量,根据体质量指数BMI排除大小平均分为低体质量组、普通体质量组、超量组和肥胖组4小组,比较4组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 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低体质量组患者扫描剂量为60 mA、70 mA时,图像质量在2~3分的较多;普通体质量组患者扫描剂量为80 mA、90 mA时,图像质量在2~3分的较多;超重组患者扫描剂量为100 mA、110 mA时,图像质量在2~3分的较多;肥胖组患者扫描剂量为120 mA、130 mA时,图像质量在2~3分的较多;综合图像质量和对患者的辐射危害,建议低体质量组患者扫描剂量为60 mA,普通体质量组患者扫描剂量为80 mA,超重组患者扫描剂量为100 mA,肥胖组患者扫描剂量为120 mA为宜;观察组不同体质量组患者的CT DIvol和DL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体质量指数制定个性化的低剂量扫描方案,可以使各种体型患者吸收更少的辐射,使得结直肠患者的筛查的人群减少辐射损伤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结直肠病变
下载PDF
肾上腺血肿的CT征象分析
6
作者 田转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3期165-165,共1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血肿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肾上腺血肿CT资料。结果:11例肾上腺血肿均位于右侧;大多数呈椭圆形(6例)或圆形(4例),少数不规则形(1例);大多数边界清楚(9例),少数伴有周围条片状影(2例);增强扫描... 目的:探讨肾上腺血肿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肾上腺血肿CT资料。结果:11例肾上腺血肿均位于右侧;大多数呈椭圆形(6例)或圆形(4例),少数不规则形(1例);大多数边界清楚(9例),少数伴有周围条片状影(2例);增强扫描后,部分病例可见受压的肾上腺强化,而血肿本身均无强化。结论:CT能够很好地揭示肾上腺血肿的病理改变,对肾上腺血肿多可明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血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