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环孢素A 被引量:8
1
作者 田辉凯 +2 位作者 樊宏伟 吴琳华 徐颖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5-277,共3页
目的:采用快速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环孢素A。方法:全血用水溶血,用乙腈和水混合液沉淀蛋白后,用SPE固相萃取柱萃取,50%甲醇冲洗杂质,95%甲醇洗脱,挥干,乙腈重组,正己烷进一步除去杂质,重组液上机... 目的:采用快速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环孢素A。方法:全血用水溶血,用乙腈和水混合液沉淀蛋白后,用SPE固相萃取柱萃取,50%甲醇冲洗杂质,95%甲醇洗脱,挥干,乙腈重组,正己烷进一步除去杂质,重组液上机。本法采用柱温为70℃的C18反相色谱柱,以乙腈∶甲醇∶水(3∶1∶1,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结果: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20ng·ml-1。至少在40~1500ng·ml-1范围内呈线性。平均方法回收率102.9%,RSD均在10%以内。结论:本法灵敏,特异,既适合临床常规检测又适合CsA的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 固相萃取
下载PDF
含香豆素基团的二氯丙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 被引量:5
2
作者 田辉凯 时凤霞 +3 位作者 刘婷 倪珏萍 马海军 杨春龙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1-426,共6页
以丙二酸二乙酯、间苯二酚和1,1,3-三氯丙烯等为原料,经取代、环合、缩合等反应合成了9个含有香豆素基团的二氯丙烯类衍生物,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在400mg/L质量浓度下对... 以丙二酸二乙酯、间苯二酚和1,1,3-三氯丙烯等为原料,经取代、环合、缩合等反应合成了9个含有香豆素基团的二氯丙烯类衍生物,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在400mg/L质量浓度下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5e对小菜蛾的致死率达到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 二氯丙烯 合成 杀虫活性
下载PDF
环孢素A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被引量:2
3
作者 田辉凯 +2 位作者 吴琳华 孙考祥 徐颖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测定环孢素A(CsA)在健康人体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po CsA 150mg后,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其血药浓度,所得数据采用3P87程序拟合,求出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C_(max)=(815.35±210.72)ng/ml,t_(max)=(1.36... 目的:测定环孢素A(CsA)在健康人体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po CsA 150mg后,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其血药浓度,所得数据采用3P87程序拟合,求出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C_(max)=(815.35±210.72)ng/ml,t_(max)=(1.36±0.25)h,T_(1/2a)=(0.98±0.20)h,T_(1/2p)=(6·82±1.30)h.结论:CsA在健康人体内呈二房室开放模型分布,药物动力学参数个体差异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HPLC 药物动力学
下载PDF
非洲爪蟾卵无细胞凋亡体系的建立
4
作者 田辉凯 张红梅 +1 位作者 姚小皓 李学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无细胞凋亡体系 ,探讨外源细胞核在其中的凋亡过程及z VAD fmk对其的抑制作用。方法 超速离心制备非洲爪蟾卵无细胞体系 ,用细胞色素C激活为凋亡体系。应用荧光显微镜、琼脂糖凝胶电泳、ApoAlertCaspase 3Co...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无细胞凋亡体系 ,探讨外源细胞核在其中的凋亡过程及z VAD fmk对其的抑制作用。方法 超速离心制备非洲爪蟾卵无细胞体系 ,用细胞色素C激活为凋亡体系。应用荧光显微镜、琼脂糖凝胶电泳、ApoAlertCaspase 3ColorimetricAssay等方法检测外源细胞核在无细胞凋亡体系中的凋亡过程及z VAD fmk的抑制作用。结果 制备的爪蟾卵无细胞体系可由细胞色素C激活为凋亡体系 ,外源加入的细胞核呈现典型的形态学变化 ,总DNA特异降解形成DNAladder。体系内内源特异核酸酶被激活。z VAD fmk可抑制DNAladder的形成。凋亡特异蛋白酶XCPP32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无细胞凋亡体系可以高效的诱导外源细胞核凋亡 ,重现体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无细胞体系 非洲爪蟾卵 细胞色素C Z-VAD-FMK
下载PDF
非洲爪蟾卵非细胞翻译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5
作者 田辉凯 姚小皓 +2 位作者 马兵 张红梅 李学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68-771,共4页
目的 当前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心正在由“结构”向“功能”转移。而基因功能的研究离不开基因的表达 ,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操作简便 ,适用范围广的表达工具来表达有功能的蛋白质。方法 非洲爪蟾注射HCG催卵 ,2 %半胱氨酸去胶膜 ,高速离心... 目的 当前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心正在由“结构”向“功能”转移。而基因功能的研究离不开基因的表达 ,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操作简便 ,适用范围广的表达工具来表达有功能的蛋白质。方法 非洲爪蟾注射HCG催卵 ,2 %半胱氨酸去胶膜 ,高速离心制备卵提取物 ,即为非洲爪蟾卵非细胞翻译体系。通过亚克隆技术将TFAR1 9基因克隆到体外转录质粒中 ,通过酶切线性化模板 ,体外转录 ,加帽合成cRNA ,将其加入到制备的蛙卵提取物中进行体外翻译。结果 用Westernblot鉴定 ,获得了高效翻译 ,并且加入亚精胺和ATP再生系统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细胞翻译体系 细胞凋亡 TFAR19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
下载PDF
非洲爪蟾卵非细胞体系在药物筛选方面应用初探
6
作者 田辉凯 姚小皓 +1 位作者 张红梅 李学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1-256,共6页
目的 为寻找具有分子水平、特异、快速、可用来筛选具有调节凋亡作用药物的方法 ,非洲爪蟾卵非细胞体系 (XS 2 0 0 )作为一种药物的筛选平台 ,研究其作为筛选药物方法的可能性。对体系内凋亡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方法 药物 (... 目的 为寻找具有分子水平、特异、快速、可用来筛选具有调节凋亡作用药物的方法 ,非洲爪蟾卵非细胞体系 (XS 2 0 0 )作为一种药物的筛选平台 ,研究其作为筛选药物方法的可能性。对体系内凋亡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方法 药物 (激素 :雌激素及其部分拮抗剂 ,中药提取物 :灵芝三萜和多糖 ,小分子药物 :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和乙酰唑胺 ,维生素C及重组蛋白rhTFAR19)预先与XS 2 0 0共孵育 ,然后加入阈剂量 (0 .0 6 2 5 μmol·L- 1)的细胞色素C和小鼠肝细胞核 ,提取总DNA进行电泳鉴定。结果 rhTFAR19对XS 2 0 0凋亡过程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而其他药物则无明显作用。结论 XS 2 0 0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分子水平的药物筛选平台 ,特异筛选具有调节凋亡作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细胞系统 凋亡 药物筛选
下载PDF
非细胞体系在细胞凋亡中的应用
7
作者 田辉凯 姚小皓 李学军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3-125,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对细胞凋亡的研究也涌现出许多新的方法和技术 ,为凋亡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本文阐述了非细胞体系用于细胞凋亡研究的优越性 ,着重介绍非细胞凋亡体系的种类以及在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应用 ,同时总结了非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对细胞凋亡的研究也涌现出许多新的方法和技术 ,为凋亡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本文阐述了非细胞体系用于细胞凋亡研究的优越性 ,着重介绍非细胞凋亡体系的种类以及在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应用 ,同时总结了非细胞体系研究凋亡过程的各种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细胞体系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绿谷灵芝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红梅 田辉凯 +2 位作者 姚小皓 林志彬 李学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0-464,共5页
目的 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研究绿谷灵芝含药血清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和糖化白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表面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细胞ELISA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表面VCA... 目的 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研究绿谷灵芝含药血清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和糖化白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表面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细胞ELISA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表面VCAM 1和ICAM 1表达的变化。结果 细胞ELISA结果显示 0 2 4 g·kg-1、0 72 g·kg-1绿谷灵芝连续灌胃给药 10d后取血分离得到的血清可降低糖化白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表面VCAM 1和ICAM 1表达 (P <0 0 5 ) ,降低ox LDL诱导的ICAM 1表达 (P <0 0 5 )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 0 72 g·kg-1绿谷灵芝含药血清可降低ox LDL和糖化白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表面ICAM 1表达(P <0 0 5 ) ,0 12 g·kg-1绿谷灵芝含药血清和无药血清对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绿谷灵芝含药血清可降低糖化白蛋白和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实验研究 绿谷灵芝 人脐静脉 内皮细胞 ICAM-1 VCAM-1
下载PDF
多剂量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与普通片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9
9
作者 孙考祥 樊宏伟 +4 位作者 吴琳华 芦彦学 田辉凯 郭守利 胡君茹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9-202,共4页
对1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多剂量交叉口服盐酸曲马多普通片50mg6h一次,共服5d和缓释片100mg12h一次,共服5d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盐酸曲马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表... 对1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多剂量交叉口服盐酸曲马多普通片50mg6h一次,共服5d和缓释片100mg12h一次,共服5d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盐酸曲马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表明,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和普通片的Tmax分别为4.33±0.39h和1.72±0.32h(P<0.01),前者的缓释效果明显,AUC0-12分别为3767.63±570.37μg·h·L-1和3838.79±914.31μg·h·L-1(P>0.05),缓释片对普通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9%。缓释片和普通片的Cmin分别为219.06±44.53μg·L-1和175.28±86.26μg·L-1(P<0.05);Cmax分别为451.06±40.98μg·h·L-1和483.73±83.17μg·L-1(P>0.05);FI分别为0.66±0.15和0.93±0.34。缓释片在服药次数减少的情况下,血药浓度波动仍小于普通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曲马多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缓释片
下载PDF
丹参浸膏中有效成分对小鼠的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考祥 +2 位作者 樊宏伟 刘晶霞 田辉凯 《中成药》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2,共2页
应用单室扩散释药装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定量测定,对中药丹参两种有效成分丹参素和原儿茶醛进行了离休鼠皮透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均可透过鼠皮,其累积透过量随透皮时间延长而增加,加入透皮促进剂月桂氮酮后... 应用单室扩散释药装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定量测定,对中药丹参两种有效成分丹参素和原儿茶醛进行了离休鼠皮透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均可透过鼠皮,其累积透过量随透皮时间延长而增加,加入透皮促进剂月桂氮酮后,透皮效果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参素 原儿茶醛 透皮吸收 浸膏
下载PDF
绿谷灵芝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及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红梅 田辉凯 +2 位作者 林志彬 李学军 姚伟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34-537,共4页
目的: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绿谷灵芝对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作用的影响,以及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诱导的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检测培养上清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 目的: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绿谷灵芝对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作用的影响,以及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诱导的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检测培养上清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的生成表示含药血清对LDL的氧化作用,用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法测定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结果:0.12g/kg绿谷灵芝一次给药组0.5h、1h、2h、3h,两次给药0.5h、1h取血分离得到的血清对LDL氧化作用无明显影响,两次给药2h、3h以及0.12g/kg、0.24g/kg、0.72g/kg绿谷灵芝连续给药10天后,取血分离得到的血清均可降低LDL的氧化作用(P<0.05);0.24g/kg、0.72g/kg绿谷灵芝连续给药10天后,取血分离得到的血清均可抑制由ox-LDL和AGE诱导的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P<0.05)。结论:绿谷灵芝含药血清能显著降低LDL的氧化作用,减轻由ox-LDL和AGE诱导的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谷灵芝 血清药理学 低密度脂蛋白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 细胞粘附作用
下载PDF
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体内血药浓度及体外溶出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琳华 付红焱 +2 位作者 刘红梅 孙考祥 田辉凯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97-399,共3页
目的 测定布洛芬缓释胶囊中布洛芬的血药浓度 ,通过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体外溶出度实验 ,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其体内外参数的相关性、并提供质控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溶出度采用中国药典 1995年版二部附录XC第一... 目的 测定布洛芬缓释胶囊中布洛芬的血药浓度 ,通过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体外溶出度实验 ,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其体内外参数的相关性、并提供质控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溶出度采用中国药典 1995年版二部附录XC第一法测定 ,用美国HansonResearch生产的全自动溶出度测定仪操作。结果 布洛芬体外溶出度累积百分率与体内吸收百分率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F=6 .2 2 0 5x +1.0 90 1(r=0 .975 5 ) ,线性范围 4.6~ 2 4.6 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缓释胶囊 血药浓度 体外溶出度
下载PDF
吡唑甲酰胺类农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婷 田辉凯 +2 位作者 童益利 杨春龙 倪珏萍 《现代农药》 CAS 2009年第6期5-13,共9页
吡唑甲酰胺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按甲酰胺基在吡唑环上的取代位点不同进行分类,综述了吡唑甲酰胺类农药的研究进展,对其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作了简单概括。
关键词 吡唑甲酰胺 生物活性 结构与活性
下载PDF
复方中药喉咽清水蜜丸的研制及其体外溶出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樊宏伟 陆义诚 +3 位作者 孙考祥 吴琳华 田辉凯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2期814-815,共2页
目的:研究喉咽清水蜜丸的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并通过体外溶出度探讨自研样品处方和工艺的可行性。方法:按照中药制剂方法研制水蜜丸,照中国药典1995年版要求测定溶出度,用二阶导数光谱法测橙皮苷含量来确定水蜜丸的溶出曲线。结果... 目的:研究喉咽清水蜜丸的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并通过体外溶出度探讨自研样品处方和工艺的可行性。方法:按照中药制剂方法研制水蜜丸,照中国药典1995年版要求测定溶出度,用二阶导数光谱法测橙皮苷含量来确定水蜜丸的溶出曲线。结果:所制水蜜丸符合药典要求。结论:喉咽清水蜜丸的处方和工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咽清 水蜜丸 二阶导数光谱 溶出度 中药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洛伐他汀的血浆药物浓度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考祥 吴琳华 +3 位作者 胡君茹 黄海燕 田辉凯 樊宏伟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5-167,共3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洛伐他汀浓度,色谱柱采用Nova-PakC18柱(4μm,39mm×150mm),柱温控制在50℃,流动相为乙腈—磷酸铵缓冲液(005mol/mL,pH37)(48∶55,V...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洛伐他汀浓度,色谱柱采用Nova-PakC18柱(4μm,39mm×150mm),柱温控制在50℃,流动相为乙腈—磷酸铵缓冲液(005mol/mL,pH37)(48∶55,V/V),检测波长为238nm,血浆样品应用SPE固相小柱萃取。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500ng/mL,最低检测浓度为5ng/mL,10、100、500ng/mL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243±718)%,日内、日间RSD均小于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洛伐他汀 血药浓度
下载PDF
氢溴酸右美沙芬咀嚼片在正常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琳华 樊宏伟 +2 位作者 付红炎 田辉凯 孙考祥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氢溴酸右美沙芬的浓度。方法 采用Nova PakC18色谱柱 ,以乙腈 水 36 %乙酸 (5 0∶49∶1) ,用三乙胺调 pH至 4.3,流速 :1ml·min-1,荧光检测 ,激发波长 2 80nm ,发射波长 310nm。结果 ...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氢溴酸右美沙芬的浓度。方法 采用Nova PakC18色谱柱 ,以乙腈 水 36 %乙酸 (5 0∶49∶1) ,用三乙胺调 pH至 4.3,流速 :1ml·min-1,荧光检测 ,激发波长 2 80nm ,发射波长 310nm。结果 氢溴酸右美沙芬约 1.95min达高峰浓度 ,cmax为 (6 .2 0± 1.32 )ng·ml-1。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酸右美沙芬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对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脉炎消注射液的加速稳定性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君茹 吴琳华 +4 位作者 黄海燕 初洁秋 樊宏伟 田辉凯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65-167,共3页
应用化学动力学原理,采用恒温加速试验法,对其颜色、澄清度、pH值、含量进行了考察。以有效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并预测室温下有效期。
关键词 脉炎消注射液 稳定性 丹参素 原儿茶醛 中药
下载PDF
噁丙嗪胶囊的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琳华 樊宏伟 +2 位作者 黄海燕 田辉凯 张玉芝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测定噁丙嗪的体内过程,作出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1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自身交叉po单剂量噁丙嗪胶囊或片剂,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经3P87软件拟合处理,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目的:测定噁丙嗪的体内过程,作出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1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自身交叉po单剂量噁丙嗪胶囊或片剂,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经3P87软件拟合处理,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噁丙嗪胶囊和片剂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一房室模型,体内药物达峰时间分别为(3.95±0.89)和(4.13±0.93)h;c_(max)分别为(52.84±3.12)和(53.74±2.32)μg/ml;T_(1/2)分别为(29.36±1.69)和(28.73±2.27)h;AUC分别为(2453.54±150.78)和(2486.71±187.38)(mg/L)·h,噁丙嗪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93%.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噁丙嗪胶囊 相对生物利用度 药物动力学
下载PDF
喉咽清制剂的体外抑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琳华 樊宏伟 +2 位作者 孙考祥 田辉凯 李英斌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2年第5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喉咽清制剂 体外抑病毒作用 实验研究 中药
下载PDF
不同透皮促进剂对丹参贴膏离体透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孙考祥 +4 位作者 田辉凯 刘晶霞 吴琳华 胡君茹 姜波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8-59,共2页
本文报道了4种透皮促进剂3%月桂氮卓酮(Azone)+5%丙二醇,3%Azone,5%丙二醇和5%二甲基亚砜(DMSO)对丹参贴膏中两种主要有效成分丹参素和原几条醛透皮吸收的影响。采用离体鼠皮为皮肤模型,实验装置应用自行设计的单室透皮扩... 本文报道了4种透皮促进剂3%月桂氮卓酮(Azone)+5%丙二醇,3%Azone,5%丙二醇和5%二甲基亚砜(DMSO)对丹参贴膏中两种主要有效成分丹参素和原几条醛透皮吸收的影响。采用离体鼠皮为皮肤模型,实验装置应用自行设计的单室透皮扩散池,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4种透皮促进剂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丹参贴膏的透皮吸收效果,其中3%Azone+5%丙二醇组成的二元透皮促进剂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皮促进剂 透皮吸收 丹参贴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