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合金稀土转化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凌杰 雷惊雷 +2 位作者 张胜涛 李荻 田钰靖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0-64,共5页
镁合金稀土转化膜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环保型镁合金表面处理新技术。本工作从成膜工艺及耐蚀性能评价,膜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膜的形成及其机制,膜的耐蚀机理研究四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镁合金稀土转化膜研究中的进展及现状,指出... 镁合金稀土转化膜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环保型镁合金表面处理新技术。本工作从成膜工艺及耐蚀性能评价,膜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膜的形成及其机制,膜的耐蚀机理研究四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镁合金稀土转化膜研究中的进展及现状,指出了目前镁合金稀土化学转化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稀土转化膜 表面处理
下载PDF
镁合金铈转化膜的形成及表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凌杰 雷惊雷 +3 位作者 于生海 田钰靖 蒋齐全 潘复生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6-740,共5页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电化学方法等对AZ31镁合金铈转化膜的组成、形貌结构及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结合成膜动力学研究探讨了膜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镁合金铈转化膜的主要成分为铈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铈在膜...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电化学方法等对AZ31镁合金铈转化膜的组成、形貌结构及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结合成膜动力学研究探讨了膜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镁合金铈转化膜的主要成分为铈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铈在膜中以三价和四价两种价态存在。膜可以分为两层,内、外层膜由不同的微结构组成,这种微结构的差异使内、外层膜之间结合力较弱,成为限制膜耐蚀性能提高的根本原因之一。成膜过程中,成膜溶液pH值升高,使Ce3+发生水解反应沉积析出铈的氢氧化物/氧化物。铈转化膜的生长动力学遵循抛物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铈转化膜 组成 形貌 成膜动力学 稀土
下载PDF
成膜温度对镁合金铈转化膜性质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凌杰 雷惊雷 +2 位作者 田钰靖 张胜涛 潘复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7,共4页
本工作采用重量法、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成膜温度对AZ31镁合金铈转化膜的形成速率、物相、形貌以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成膜温度可加快成膜速率,有利于膜晶相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形成... 本工作采用重量法、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成膜温度对AZ31镁合金铈转化膜的形成速率、物相、形貌以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成膜温度可加快成膜速率,有利于膜晶相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形成较为完整的膜,从而可提高膜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铈转化膜 成膜温度 耐蚀性能
下载PDF
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泛碱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晋艳 田钰靖 +1 位作者 巩天真 牛宁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3-248,共6页
对晋北地区混凝土表面泛碱产物进行采样并分析其化学成分,得到泛碱产物90%以上是Na_2SO_4.分别制备普通混凝土试件和高性能混凝土试件各一批,半浸泡于Na_2SO_4溶液中并辅以干湿循环,分析两种试件的区别反应,得到如下结论:高性能混凝土... 对晋北地区混凝土表面泛碱产物进行采样并分析其化学成分,得到泛碱产物90%以上是Na_2SO_4.分别制备普通混凝土试件和高性能混凝土试件各一批,半浸泡于Na_2SO_4溶液中并辅以干湿循环,分析两种试件的区别反应,得到如下结论: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试块的的泛碱产物虽然都是硫酸钠晶体,但结晶形貌不同;高性能混凝土能延缓泛碱的发生,且其泛碱产物明显少于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对于防止硫酸盐化学侵蚀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碱 高性能混凝土 干湿交替 结晶形貌
下载PDF
DMC催化制备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及其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国龙 裴继凯 +4 位作者 刘冠杰 王自卫 任建国 田钰靖 张宝川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14年第9期65-68,共4页
用ZnCl_2和K_3Co(CN)_6制备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DMC),继而用该催化剂进行乙氧基化反应,合成了烯丙醇聚氧乙烯醚APEG(5000)-A。通过凝胶色谱以及双键保留率的检测,杂质聚乙二醇含量为1.78%,比传统APEG(5000)-B低,双键保留率比传统APE... 用ZnCl_2和K_3Co(CN)_6制备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DMC),继而用该催化剂进行乙氧基化反应,合成了烯丙醇聚氧乙烯醚APEG(5000)-A。通过凝胶色谱以及双键保留率的检测,杂质聚乙二醇含量为1.78%,比传统APEG(5000)-B低,双键保留率比传统APEG(5000)-B高。对以A:PEG(5000)-A为大单体合成的减水剂与传统APEG(5000)-B大单体共聚而成的减水剂进行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坍落度保持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APEG(5000)-A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 烯丙醇聚氧乙烯醚 聚羧酸减水剂 混凝土坍落度实验
下载PDF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erium conversion coatings on magnesium alloy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凌杰 雷惊雷 +3 位作者 于生海 田钰靖 蒋齐全 潘复生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83-387,共5页
Chemical conversion treatment by rare earth metal salt solution was considered as an alternative to chromium chemical conversion 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agnesium alloys. In this study, cerium... Chemical conversion treatment by rare earth metal salt solution was considered as an alternative to chromium chemical conversion 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agnesium alloys. In this study, cerium conversion coatings formed on AZ31 magnesium alloy were characterized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alysis showed that cerium conversion coating consisted of cerium hydroxides/oxides, in which both tetravalent cerium Ce(Ⅳ) and trivalent cerium Ce(Ⅲ) species co-existed. Cerium conversion coating was a two-layer structur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images revealed that the morphology of the inside layer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outside one, which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inherent adhesive weakness of the coating. Corrosion potential (Ecorr) measurements indicated that poor adhesion limite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 During the treating process, the increased pH value of the cerium salt solution led to the precipitation of cerium hydroxides/oxides. The formation kinetics of the coating followed a parabolic cur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alloy cerium conversion coatine comoosition morphology formation kinetics rare earth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