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13种多溴联苯醚
被引量:
10
1
作者
由宗政
孔德洋
+3 位作者
许静
裴佳佳
马山山
单正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30-233,283,共5页
建立水中13种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固相(solid-phase extraction,SPE)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水样经弗罗里硅土(Florisil)固相萃取柱富集后,用2 mL正己烷和5 mL正己烷:二氯甲烷(V∶V=8∶2)进行洗脱,采用HP...
建立水中13种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固相(solid-phase extraction,SPE)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水样经弗罗里硅土(Florisil)固相萃取柱富集后,用2 mL正己烷和5 mL正己烷:二氯甲烷(V∶V=8∶2)进行洗脱,采用HP-5(30 m×320μm×0.25μm)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仪(GC-uECD)检测。结果表明,在0.05、0.25、0.5μg/L3个添加水平中,13种PBDEs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67.9%~121.5%的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5%~12.3%。其中BDE-209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67.9%~71.9%,相对标准偏差为5.2%~8.0%。BDE-209的方法检出限是1.2 ng/L;其余12种PBDEs的方法检出限是0.11~0.5 ng/L。该方法准确度较高;稳定性和回收率良好;可测定多组分PBDEs,满足环境样品中PBDEs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气相色谱
固相萃取
水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植物样品中13种多溴联苯醚
被引量:
8
2
作者
由宗政
孔德洋
+4 位作者
许静
何健
裴佳佳
付银杰
单正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0-1416,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GC-ECD)法,建立了土壤和植物样品中13种多溴联苯醚(PBDEs)的分析方法,以正己烷∶二氯甲烷(1∶1)作为萃取溶剂,样品经加速溶剂萃取仪(ASE)萃取、固相萃取净化后,使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的13种PBDEs.结果表明,所选取的13...
采用气相色谱(GC-ECD)法,建立了土壤和植物样品中13种多溴联苯醚(PBDEs)的分析方法,以正己烷∶二氯甲烷(1∶1)作为萃取溶剂,样品经加速溶剂萃取仪(ASE)萃取、固相萃取净化后,使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的13种PBDEs.结果表明,所选取的13种多溴联苯醚(PBDEs)得到了较好的分离,且该方法中BDE-209在土壤和植物样品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68.1%—75.1%和65.1%—72.1%,其余12种BDE的回收率分别为70.3%—106.9%、67.7%—93.4%;BDE-209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26 ng.g-1、0.64 ng.g-1,其余12种BDE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6—0.043 ng.g-1、0.028—0.096 ng.g-1.本实验方法测定多组分PBDEs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稳定性和回收率良好,可满足于环境样品中PBDEs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气相色谱
加速溶剂萃取
固相萃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塑料企业周边水体中多溴联苯醚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
4
3
作者
许静
钱汪洋
+1 位作者
孔德洋
由宗政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4-452,共9页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某塑料企业周边及当地自然水体中的PBDEs浓度,主要针对BDE^(-1)7、28、47、66、85、99、100、138、153、154、183、203及BDE-209共13个PBDE同系物...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某塑料企业周边及当地自然水体中的PBDEs浓度,主要针对BDE^(-1)7、28、47、66、85、99、100、138、153、154、183、203及BDE-209共13个PBDE同系物的浓度水平、组成分布和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企业周边水体中除BDE-203在水体中未检出外,其余12种PBDE同系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Σ13PBDEs质量范围处于未检出~363 ng·L^(-1),各同系物的平均质量浓度为未检出~42.6ng·L^(-1)。其中BDE-209为最大检出质量丰度同系物,但其检出率仅为25.0%,检出率较高的同系物是BDE^(-1)7、BDE-28和BDE^(-1)00,检出率分别为75.0%、75.0%、58.3%,低溴代联苯醚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高溴代联苯醚。当地自然水体中13种PBDE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检出浓度在0.161~1.83 ng·L^(-1)。企业周边水体中PBDEs的污染水平显著高于自然水体,是自然水体浓度的5~100倍。因此,企业周边区域水体中PBDEs的污染情况应引起相关部门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地表水
地下水
塑料企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氟虫双酰胺在水稻和稻田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王点点
宋宁慧
+3 位作者
吴文铸
由宗政
何健
石利利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0-745,共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了氟虫双酰胺19.8%悬浮剂(SC)在水稻及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当氟虫双酰胺及其代谢产物NNI-des-iodo的添加量为0.05~1.0 mg·kg-1时,其在水稻田土壤、田水、稻秆、稻米和稻壳中的平均回收...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了氟虫双酰胺19.8%悬浮剂(SC)在水稻及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当氟虫双酰胺及其代谢产物NNI-des-iodo的添加量为0.05~1.0 mg·kg-1时,其在水稻田土壤、田水、稻秆、稻米和稻壳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8.2%~104.8%,变异系数为1.1%~4.4%.氟虫双酰胺在2011年三地(福建福州、天津、江苏南京)的稻田水中的降解半衰期为9.8~17.3 d,土壤中10.8~22.4 d,植株中7.6~17.3 d,其在稻田水样品中检出了代谢产物NNI-des-iodo,而在土壤和植株样品中未检出.在推荐使用剂量下,于末次施药10 d后,氟虫双酰胺在水稻稻米中的残留量均低于美国规定的在稻谷上的最大残留允许量(0.5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双酰胺
水稻
残留
降解
超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丁虫腈在土壤中的吸附及移动特性
被引量:
5
5
作者
何健
由宗政
+2 位作者
廖云燕
孔德洋
单正军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20-723,共4页
[方法]采用振荡平衡法和薄层层析法,研究丁虫腈在5种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移动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丁虫腈在5种土壤中的吸附特性能较好的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吸附能力顺序为2#>3#>5#>1#>4#,吸附系数Kf值分别为599.6、30...
[方法]采用振荡平衡法和薄层层析法,研究丁虫腈在5种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移动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丁虫腈在5种土壤中的吸附特性能较好的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吸附能力顺序为2#>3#>5#>1#>4#,吸附系数Kf值分别为599.6、306.8、290.9、132.8、87.9 mg1-n.Ln.kg-1,具有极强的吸附性,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对丁虫腈吸附自由能变化均小于40 kJ/mol,属于物理吸附。丁虫腈在5种土壤中均不易移动,土壤薄层移动试验的Rf值均小于0.05。[结论]丁虫腈正常条件下使用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虫腈
吸附
移动
土壤
原文传递
题名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13种多溴联苯醚
被引量:
10
1
作者
由宗政
孔德洋
许静
裴佳佳
马山山
单正军
机构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30-233,283,共5页
基金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201009026)
文摘
建立水中13种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固相(solid-phase extraction,SPE)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水样经弗罗里硅土(Florisil)固相萃取柱富集后,用2 mL正己烷和5 mL正己烷:二氯甲烷(V∶V=8∶2)进行洗脱,采用HP-5(30 m×320μm×0.25μm)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仪(GC-uECD)检测。结果表明,在0.05、0.25、0.5μg/L3个添加水平中,13种PBDEs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67.9%~121.5%的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5%~12.3%。其中BDE-209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67.9%~71.9%,相对标准偏差为5.2%~8.0%。BDE-209的方法检出限是1.2 ng/L;其余12种PBDEs的方法检出限是0.11~0.5 ng/L。该方法准确度较高;稳定性和回收率良好;可测定多组分PBDEs,满足环境样品中PBDEs的分析。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气相色谱
固相萃取
水样
Keywords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gas chromatography
solid phase extraction
water sample
分类号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O657.71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植物样品中13种多溴联苯醚
被引量:
8
2
作者
由宗政
孔德洋
许静
何健
裴佳佳
付银杰
单正军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0-1416,共7页
基金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9026)资助
文摘
采用气相色谱(GC-ECD)法,建立了土壤和植物样品中13种多溴联苯醚(PBDEs)的分析方法,以正己烷∶二氯甲烷(1∶1)作为萃取溶剂,样品经加速溶剂萃取仪(ASE)萃取、固相萃取净化后,使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的13种PBDEs.结果表明,所选取的13种多溴联苯醚(PBDEs)得到了较好的分离,且该方法中BDE-209在土壤和植物样品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68.1%—75.1%和65.1%—72.1%,其余12种BDE的回收率分别为70.3%—106.9%、67.7%—93.4%;BDE-209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26 ng.g-1、0.64 ng.g-1,其余12种BDE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6—0.043 ng.g-1、0.028—0.096 ng.g-1.本实验方法测定多组分PBDEs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稳定性和回收率良好,可满足于环境样品中PBDEs的分析.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气相色谱
加速溶剂萃取
固相萃取
Keywords
PBDEs, GC, ASE, SPE.
分类号
X8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O657.71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塑料企业周边水体中多溴联苯醚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
4
3
作者
许静
钱汪洋
孔德洋
由宗政
机构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4-452,共9页
基金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201009026)
2015年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文摘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某塑料企业周边及当地自然水体中的PBDEs浓度,主要针对BDE^(-1)7、28、47、66、85、99、100、138、153、154、183、203及BDE-209共13个PBDE同系物的浓度水平、组成分布和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企业周边水体中除BDE-203在水体中未检出外,其余12种PBDE同系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Σ13PBDEs质量范围处于未检出~363 ng·L^(-1),各同系物的平均质量浓度为未检出~42.6ng·L^(-1)。其中BDE-209为最大检出质量丰度同系物,但其检出率仅为25.0%,检出率较高的同系物是BDE^(-1)7、BDE-28和BDE^(-1)00,检出率分别为75.0%、75.0%、58.3%,低溴代联苯醚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高溴代联苯醚。当地自然水体中13种PBDE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检出浓度在0.161~1.83 ng·L^(-1)。企业周边水体中PBDEs的污染水平显著高于自然水体,是自然水体浓度的5~100倍。因此,企业周边区域水体中PBDEs的污染情况应引起相关部门关注。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地表水
地下水
塑料企业
Keywords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surface water
underground water
plastic enterprise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氟虫双酰胺在水稻和稻田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王点点
宋宁慧
吴文铸
由宗政
何健
石利利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0-745,共6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文摘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了氟虫双酰胺19.8%悬浮剂(SC)在水稻及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当氟虫双酰胺及其代谢产物NNI-des-iodo的添加量为0.05~1.0 mg·kg-1时,其在水稻田土壤、田水、稻秆、稻米和稻壳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8.2%~104.8%,变异系数为1.1%~4.4%.氟虫双酰胺在2011年三地(福建福州、天津、江苏南京)的稻田水中的降解半衰期为9.8~17.3 d,土壤中10.8~22.4 d,植株中7.6~17.3 d,其在稻田水样品中检出了代谢产物NNI-des-iodo,而在土壤和植株样品中未检出.在推荐使用剂量下,于末次施药10 d后,氟虫双酰胺在水稻稻米中的残留量均低于美国规定的在稻谷上的最大残留允许量(0.5 mg·kg-1).
关键词
氟虫双酰胺
水稻
残留
降解
超高效液相色谱
Keywords
flubendiamide
rice
residue
degradation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
分类号
X5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丁虫腈在土壤中的吸附及移动特性
被引量:
5
5
作者
何健
由宗政
廖云燕
孔德洋
单正军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20-723,共4页
基金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基金
文摘
[方法]采用振荡平衡法和薄层层析法,研究丁虫腈在5种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移动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丁虫腈在5种土壤中的吸附特性能较好的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吸附能力顺序为2#>3#>5#>1#>4#,吸附系数Kf值分别为599.6、306.8、290.9、132.8、87.9 mg1-n.Ln.kg-1,具有极强的吸附性,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对丁虫腈吸附自由能变化均小于40 kJ/mol,属于物理吸附。丁虫腈在5种土壤中均不易移动,土壤薄层移动试验的Rf值均小于0.05。[结论]丁虫腈正常条件下使用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关键词
丁虫腈
吸附
移动
土壤
Keywords
flufiprile
adsorption
migration
soil
分类号
TQ450.2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13种多溴联苯醚
由宗政
孔德洋
许静
裴佳佳
马山山
单正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植物样品中13种多溴联苯醚
由宗政
孔德洋
许静
何健
裴佳佳
付银杰
单正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塑料企业周边水体中多溴联苯醚的污染特征
许静
钱汪洋
孔德洋
由宗政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氟虫双酰胺在水稻和稻田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王点点
宋宁慧
吴文铸
由宗政
何健
石利利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原文传递
5
丁虫腈在土壤中的吸附及移动特性
何健
由宗政
廖云燕
孔德洋
单正军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