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主导影响因子评估与识别
1
作者 徐金勤 申丹娜 +1 位作者 王皘 孟明明 《气象科技》 2024年第6期869-878,共10页
基于2004—2021年125个中国台风灾情资料以及地面气象站风雨观测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综合考虑致灾因子、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化研究影响中国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主导因子。... 基于2004—2021年125个中国台风灾情资料以及地面气象站风雨观测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综合考虑致灾因子、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化研究影响中国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在2004—2021年期间,中国台风定基直接经济损失和台风风雨强度均呈现下降趋势。以2012年(台风路径集合预报实时订正技术启用年)为界,台风大风指数是2004—2011年期间对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贡献量最大的影响因子,但在2012年之后,却是贡献量最小的因子;台风降雨指数、地区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总和、台风强度预报误差和排水管道密度因子对台风灾害经济损失的贡献在2012年之后均明显增加,并且台风强度预报误差的降低和排水管道密度的显著增加是2012—2021年期间台风灾害经济损失下降的主导要素。本研究发现我国台风灾害经济损失的主导影响因子在不同研究时段内存在差异,提高台风强度预报水平和改善排水设施等防灾减灾能力可有效降低台风灾害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直接经济损失 评估模型 主导影响因子
下载PDF
大科学与小科学的争论评述 被引量:31
2
作者 申丹娜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7,共7页
二战以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转换。促成这一转换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科学研究项目在尺度上的变化。这一变化引起了科学界对大科学与小科学的广泛争论,而这一争论体现的是科学家对于研究路径选择和科... 二战以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转换。促成这一转换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科学研究项目在尺度上的变化。这一变化引起了科学界对大科学与小科学的广泛争论,而这一争论体现的是科学家对于研究路径选择和科学研究优先性的不同理解和思考。文章通过以大科学项目为案例进行研究,梳理了大科学与小科学争论的要点,从科学自主性、科学价值和科学研究路径选择、科学家培养等角度对这一争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认为这一争论是科学建制过程中的一种内生张力,这一内在张力不可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科学 小科学 争论
下载PDF
国外气候变化教育进展及其启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申丹娜 贺洁颖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4-708,共5页
气候变化教育对于提高公众气候素养,鼓励公众有效参与气候变化行动、引导公众科学合理应对气候变化起着关键的作用[1]。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了气候变化教育的基本理念、行动框架、主要内容以来,在联合国及联合国教科文组... 气候变化教育对于提高公众气候素养,鼓励公众有效参与气候变化行动、引导公众科学合理应对气候变化起着关键的作用[1]。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了气候变化教育的基本理念、行动框架、主要内容以来,在联合国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积极推动下,国外学者对气候变化教育方式方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气候变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行动框架 启示研究 基本理念
下载PDF
我国气象系统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申丹娜 李研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8年第1期81-90,共10页
气象科技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气象事业的发展又与气象科技密切相关,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对于准确判断科技创新成效,提高政府科技决策水平和科研单位创新组织效率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气象科技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气象事业的发展又与气象科技密切相关,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对于准确判断科技创新成效,提高政府科技决策水平和科研单位创新组织效率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气象科技创新现状,根据2015年气象统计数据,采用专家评分等方式建立了气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气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准确认识全国气象科技创新能力的状况提供了视角,并提出加强基础研发经费投入、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开放与合作、建立地区间互动机制、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以大型科技计划带动科技创新和知识溢出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科技 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政策建议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气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申丹娜 李研 《科技促进发展》 CSCD 2018年第5期350-355,共6页
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其创新行为和技术知识的扩散程度直接关系到区域创新绩效的发展。在气象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气象科研院所发展的制约因素,而目前对气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估较少。本文首先对气象科研... 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其创新行为和技术知识的扩散程度直接关系到区域创新绩效的发展。在气象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气象科研院所发展的制约因素,而目前对气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估较少。本文首先对气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2013—2016年气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分析;之后运用面板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气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气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依赖于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及水平,其次是创新团队、队伍结构、人才梯队和经费投入,所以,气象科研院所想要发展,必须强化核心技术科技创新,增加研究项目,提升研究成果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科研院所 科技创新能力 层次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
下载PDF
从气象学员到水文气象预报开拓者——章淹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6
作者 申丹娜 陈正洪 钟琦 《气象科技进展》 2018年第6期42-48,共7页
在20世纪40年代末,章淹在西南联大学习气象,基于扎实的理论功底,毕业后,章淹分配至华北观象台当了一名预报员,先后对开国大典做了气象预报,对三峡水库、葛洲坝等重大工程做了水文预报,积累了丰富的预报实践,为其以后研究精细化降水机理... 在20世纪40年代末,章淹在西南联大学习气象,基于扎实的理论功底,毕业后,章淹分配至华北观象台当了一名预报员,先后对开国大典做了气象预报,对三峡水库、葛洲坝等重大工程做了水文预报,积累了丰富的预报实践,为其以后研究精细化降水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气象预报 访谈录 开拓者 学员 三峡水库 水文预报 预报员 观象台
下载PDF
美国实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协作机制及其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申丹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1年第6期449-454,共6页
通过对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组织结构、资金获取、数据共享等协作机制的介绍,认为一项大规模协作型研究计划的良好实施,需要依法进行立项、从国家层面组建独立的协调机构、有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对计划进行定期评估和修正,并真正实... 通过对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组织结构、资金获取、数据共享等协作机制的介绍,认为一项大规模协作型研究计划的良好实施,需要依法进行立项、从国家层面组建独立的协调机构、有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对计划进行定期评估和修正,并真正实现科学数据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全球变化研究计划 协作 管理
下载PDF
气象科技竞争力及其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申丹娜 丹虹 李研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8年第5期495-502,共8页
气象科技创新的总体水平和创新能力是气象强国的关键,气象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参考IMD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指标,以及全球创新指数算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气象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分析,... 气象科技创新的总体水平和创新能力是气象强国的关键,气象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参考IMD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指标,以及全球创新指数算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气象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分析,并通过灰色关联法对气象科技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建立地区间融通机制,缩小地区差异;避免重复研究,促进各类科技活动主体之间的协作融通;推动更多气象科研基础设施、气象科学数据和气象仪器设备向各类主体开放;注重提高公众的气候素养,提高公众对气象的认知能力与水平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科技竞争力 经济 评价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科技项目评估概念与方法研究——以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汽管理局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申丹娜 《科技促进发展》 CSCD 2017年第8期721-727,共7页
科技项目是政府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方式,加强科技项目评估对于准确评价科技创新前景和成效,提高政府科技决策水平和科研单位创新组织效率越来越重要,也是当前科技管理部门亟待研究推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科技评估和... 科技项目是政府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方式,加强科技项目评估对于准确评价科技创新前景和成效,提高政府科技决策水平和科研单位创新组织效率越来越重要,也是当前科技管理部门亟待研究推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科技评估和科技项目评估的概念,疏理美国公共部门科技项目评估的主要做法,提出实现政府绩效评估和项目评估相结合的科技项目评估方式,以期为我国公共部门进行科技项目评估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评估 概念 方法 科技项目
下载PDF
国外气候服务组织与管理研究——以美国NOAA国家气候局为例
10
作者 申丹娜 俞文政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90,共5页
为了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了气候服务工作。本文在准确界定气候服务概念、充分了解国外气候组织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NOAA国家气候局的成立背景、组织结构、经费预算以及与区域气候中心的关系等方面进... 为了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了气候服务工作。本文在准确界定气候服务概念、充分了解国外气候组织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NOAA国家气候局的成立背景、组织结构、经费预算以及与区域气候中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综述,进而结合中国国情,分析了NOAA国家气候服务局对中国气候服务的组织管理启示,旨在为研究气候服务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服务 组织 管理 NOAA国家气候局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综合气象灾害防范国际合作 被引量:7
11
作者 孔锋 申丹娜 +1 位作者 吕丽莉 王一飞 《阅江学刊》 2017年第6期69-75,共7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面临严峻的自然灾害风险,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较为薄弱,气象因素导致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将严重影响"一带一路"建设,亟需加强沿线气象防灾减灾国际合作。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综合气...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面临严峻的自然灾害风险,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较为薄弱,气象因素导致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将严重影响"一带一路"建设,亟需加强沿线气象防灾减灾国际合作。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综合气象防灾减灾国际合作中拥有区位优势、科技优势、装备优势和互补优势,在大力推进重要发展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时要及时调整对策:对"一带一路"沿线的自然灾害状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系统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统筹建设重特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统一和集成现有的灾害治理技术、标准和规范,大力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沟通,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提供恰当的防灾减灾援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防灾减灾 气象国际合作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
下载PDF
美日国家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丹虹 申丹娜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6期47-50,共4页
比较研究美日国家技术创新模式,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启发在于:中国技术创新模式既要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结合中国特有的经济体制、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因素;既要尊重自发渐进创新中形成的内在规则,又要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关键词 美国 日本 技术创新 模式 比较 启发
下载PDF
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气象灾害风险防范的对策和建议 被引量:4
13
作者 孔锋 申丹娜 +1 位作者 吕丽莉 王一飞 《中国减灾》 2018年第6期36-39,共4页
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因子导致的水文、海洋、地质灾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较多,灾害严重威胁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安全。因此,开展沿线国家自然灾害风险评估、重特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防灾减灾援助等相关国际合作十分... 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因子导致的水文、海洋、地质灾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较多,灾害严重威胁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安全。因此,开展沿线国家自然灾害风险评估、重特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防灾减灾援助等相关国际合作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防灾减灾能力 风险防范
下载PDF
关于科技创新驱动气象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鹏飞 朱玉洁 申丹娜 《科技与创新》 2018年第20期48-51,共4页
重点分析新形势下气象科技创新对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总结近期气象部门落实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举措,并针对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进一步提出科技创新驱动气象现代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气象 科技创新 驱动 现代化
下载PDF
我国气象科研机构的研发投入产出效率测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丹虹 齐明利 申丹娜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9年第2期157-163,共7页
运用2013—2016年气象科研机构的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中的规模可变模型和曼奎斯特指数法,对我国气象科研机构的研发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了测算,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八大气象研究所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 运用2013—2016年气象科研机构的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中的规模可变模型和曼奎斯特指数法,对我国气象科研机构的研发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了测算,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八大气象研究所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其研发效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对研发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据此,从提升科研能力、完善管理制度、注重各气象研究机构的均衡发展和绩效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为提高气象科研机构的研发效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科研 研发 效率
下载PDF
美国国家极轨环境业务卫星系统(NPOESS)项目再次陷入困境
16
作者 申丹娜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 2009年第4期1-3,共3页
1 国家极轨环境业务卫星系统(NPOESS)简介 1994年,按照美国总统指示,由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负责的极轨气象卫星POES项目与美国国防部的极轨气象卫星DMSP项目进行了合并,新的项目被命名为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系统 (NPOE... 1 国家极轨环境业务卫星系统(NPOESS)简介 1994年,按照美国总统指示,由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负责的极轨气象卫星POES项目与美国国防部的极轨气象卫星DMSP项目进行了合并,新的项目被命名为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系统 (NPOESS : The National Polar orbiting Operational Environmen tal Satellite System).NPOESS 项目的成立,是美国政府倡导的军民两用气象卫星创新计划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环境 卫星系统 美国总统 极轨气象卫星 Satellite 美国国防部 POLAR DMSP
下载PDF
基于质量发展的气象预报服务模型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石阳 申丹娜 董昊 《气象科技进展》 2019年第3期225-229,共5页
基于质量发展的气象预报服务模型是指把气象预报服务业务及其支持基础作为气象预报服务的一个整体提供体(不论该提供体的组织架构或开展气象预报服务的形式),融合其标准体系实施机制,促使预报与服务的平衡发展,实现气象预报服务。构建... 基于质量发展的气象预报服务模型是指把气象预报服务业务及其支持基础作为气象预报服务的一个整体提供体(不论该提供体的组织架构或开展气象预报服务的形式),融合其标准体系实施机制,促使预报与服务的平衡发展,实现气象预报服务。构建这样的模型,需要从内部运行保障有力、统一协调、高效有序,外部服务效果彰显、绩效突出、投入性价比高,内外互动及时、高效、持续改进机制健全等角度出发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预报 服务模型 质量 预报服务 组织架构 服务业务 标准体系 平衡发展
下载PDF
High-performance frequency stabilization of ultraviolet diode lasers by using dichroic atomic vapor spectroscopy and transfer cavity 被引量:1
18
作者 Danna Shen Liangyu Ding +4 位作者 Qiuxin Zhang Chenhao Zhu Yuxin Wang Wei Zhang Xiang Zh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356-362,共7页
We develop a high-performance ultraviolet(UV)frequency stabilization technique implemented directly on UV diode lasers by combining the dichroic atomic vapor laser lock and the resonant transfer cavity lock.As an exam... We develop a high-performance ultraviolet(UV)frequency stabilization technique implemented directly on UV diode lasers by combining the dichroic atomic vapor laser lock and the resonant transfer cavity lock.As an example,we demonstrate a stable locking with measured frequency standard deviations of approximately 200 kHz and 300 kHz for 399 nm and 370 nm diode lasers in 20 min.We achieve a long-term frequency drift of no more than 1 MHz for the target 370 nm laser within an hour,which is further verified with fluorescence count rates of a single trapped ^171Yb+ion.We also find strong linear correlations between lock point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Our approach provides a simple and stable solution at a relatively low cost,and features flexible control,high feedback bandwidth and minimal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target UV las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quency stabilization ultraviolet diode laser dichroic atomic vapor spectroscopy transfer cavity
下载PDF
分布式大科学项目组织与管理问题研究——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申丹娜 丹虹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4-59,共6页
大科学项目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近来逐渐增多,并成为许多国家科技战略和科技管理的焦点,特别是以多部门、多国家共同合作为特点的分布式大科学项目,正逐步成为未来大科学项目组织实施的主要组织形式。但由于分布式大科... 大科学项目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近来逐渐增多,并成为许多国家科技战略和科技管理的焦点,特别是以多部门、多国家共同合作为特点的分布式大科学项目,正逐步成为未来大科学项目组织实施的主要组织形式。但由于分布式大科学项目涉及多个部门、其资金来源不尽相同、研究活动场所比较分散,因此,其管理和协调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在实施大科学项目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难题。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第一个成功组织实施的分布式大科学项目,对其国家决策、组织管理和协调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无疑会对分布式大科学项目的组织与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大科学项目 人类基因组计划 组织 管理 协调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科学事实及其相关问题争论评述 被引量:6
20
作者 申丹娜 丹虹 齐明利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115,共6页
当前气候政策已实施了几十年之久,但围绕着气候变化的争论始终存在,而且愈演愈烈。本文通过研究,疏理了当前在气候变化科学事实和形成原因的争论,在气候预测模型和影响评估的争论,在气候变化科学认知以及气候资源属性的争论,试图从哲学... 当前气候政策已实施了几十年之久,但围绕着气候变化的争论始终存在,而且愈演愈烈。本文通过研究,疏理了当前在气候变化科学事实和形成原因的争论,在气候预测模型和影响评估的争论,在气候变化科学认知以及气候资源属性的争论,试图从哲学角度提出这些争论的根源:即需要另辟蹊径解决气候变化研究的不确定问题;加强气候变化科学自主性的研究;优先权制度成为了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一把双刃剑,注重对气候变化重大问题顶层设计,注重科学传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争论 哲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