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椒油和藤椒油加速氧化过程中风味品质变化
1
作者 张宇 彭子芯 +6 位作者 严雨寒 向凤涛 王劲松 李建龙 张志清 申光辉 侯晓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1,共9页
旨在为提高花椒油和藤椒油品质稳定性和预测其货架期提供参考,研究储存过程中花椒油和藤椒油风味品质变化。采用Schaal烘箱法探讨加速氧化过程中(0~35 d)花椒油和藤椒油的酸值、过氧化值、麻味物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加... 旨在为提高花椒油和藤椒油品质稳定性和预测其货架期提供参考,研究储存过程中花椒油和藤椒油风味品质变化。采用Schaal烘箱法探讨加速氧化过程中(0~35 d)花椒油和藤椒油的酸值、过氧化值、麻味物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加速氧化过程中花椒油和藤椒油的酸值(KOH)均满足国家限量标准(≤3 mg/g),而过氧化值分别在15 d和20 d时超出国家限量标准(≤0.25 g/100 g)。花椒油和藤椒油分别加速氧化10 d和15 d时麻味物质总量损失率分别为5.86%和10.42%,挥发性风味成分总量损失率分别为35.07%和70.01%;加速氧化结束时,花椒油和藤椒油中麻味物质总量和挥发性风味成分总量大幅减少,麻味物质总量损失率分别为37.15%和37.30%,挥发性风味成分总量损失率分别为82.03%和89.08%;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发现,未加速氧化的油与加速氧化后的油区分明显。花椒油和藤椒油在储存过程中麻味物质和香气成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失,且长时间储存易氧化酸败,对产品风味品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油 藤椒油 加速氧化 麻味物质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下载PDF
藤椒精油抗芽孢杆菌生物被膜关键组分的分子对接虚拟筛选与活性评价
2
作者 肖瑀晗 吕昕昱 +6 位作者 张莹凡 原鹏飞 周曼 侯晓艳 陈安均 张志清 申光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135,共11页
为探讨藤椒精油抗腐败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的关键活性组分及其胞内作用靶点,根据文献报道构建藤椒精油组分数据库和芽孢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靶蛋白分子结构集,采用CB-DOCK2进行藤椒精油组分与生物被膜形成相关靶蛋白的分子对接,根... 为探讨藤椒精油抗腐败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的关键活性组分及其胞内作用靶点,根据文献报道构建藤椒精油组分数据库和芽孢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靶蛋白分子结构集,采用CB-DOCK2进行藤椒精油组分与生物被膜形成相关靶蛋白的分子对接,根据分子亲和能力筛选精油抗细菌生物被膜的关键组分及潜在作用靶点。最后通过离体培养结合结晶紫染色法进行藤椒精油关键活性组分石竹烯和氧化石竹烯的抗生物被膜实验验证。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藤椒精油的24种挥发性成分与58个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的靶点具有不同的亲和能力,其中氧化石竹烯和β-石竹烯可通过超共轭效应和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等分子间作用力与ComP、RapC紧密结合并形成稳定构象。离体生物被膜培养验证实验表明,氧化石竹烯和β-石竹烯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最小生物被膜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6.0 mg/mL和2.0 mg/mL。此外,氧化石竹烯和β-石竹烯还能干扰菌体泳动能力,降低细胞初始黏附和自聚集能力,改变细胞表面疏水性。研究结果揭示了藤椒精油抗细菌生物被膜的关键活性组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并为解析植物精油生物活性相关胞内分子机理提供了可行的辅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生物被膜 藤椒精油 芽孢杆菌 氧化石竹烯 β-石竹烯
下载PDF
1株甜菜糖蜜源高产胞外多糖明串珠菌的分离鉴定、发酵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3
作者 张菡 陈海军 +4 位作者 龙晓宇 赵抒娜 魏学军 魏国坤 申光辉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0,共12页
为挖掘甜菜糖蜜中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菌种资源,对分离自甜菜糖蜜中的1株产胞外多糖菌株M1进行分类鉴定,分析其生长特性;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该菌株利用甜菜糖蜜作为底物发酵胞外多糖的发酵工艺参数,并对提取的粗... 为挖掘甜菜糖蜜中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菌种资源,对分离自甜菜糖蜜中的1株产胞外多糖菌株M1进行分类鉴定,分析其生长特性;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该菌株利用甜菜糖蜜作为底物发酵胞外多糖的发酵工艺参数,并对提取的粗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M1为明串珠菌属的苏奥古姆明串珠菌(Leuconostoc suionicum),其延滞期短(仅2 h),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8.0,最高可耐受质量分数为60%的蔗糖;优化后的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为甜菜糖蜜300.0 g/L,酵母粉20.0 g/L,K 2HPO_(4)·3H_(2)O 15.0 g/L,MgSO_(4)·7H_(2)O 0.2 g/L,NaCl 0.01 g/L,CaCl_(2)·2H_(2)O 0.01 g/L,MnSO_(4)·4H_(2)O 0.01 g/L,FeSO_(4)·7H_(2)O 0.01 g/L;最优发酵工艺参数为装液量200 mL/250 mL、接种量5%、初始pH值8.1、发酵温度38.5℃、发酵时间41.1 h,此条件下的胞外多糖产量最高,为39.1 g/L;菌株M1所产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质量浓度为6.0 mg/mL的胞外多糖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0.25%、47.16%和35.92%,对Fe^(3+)的总还原力为0.42。菌株M1能够利用甜菜糖蜜发酵生产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的胞外多糖,在生物转化甜菜糖蜜生产功能性胞外多糖产品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奥古姆明串珠菌 甜菜糖蜜 胞外多糖 发酵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丁香酚对解淀粉芽孢杆菌气液界面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露 覃书漫 +6 位作者 李志洪 杨倩 张志清 陈安均 黎杉珊 侯晓艳 申光辉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8,共11页
为研究丁香酚对解淀粉芽孢杆菌DY1a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及成膜早期界面黏附聚集能力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丁香酚对生物膜形成、生物膜表面微观结构、膜内活菌数及生物膜基质多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对成熟生物膜的清除能力... 为研究丁香酚对解淀粉芽孢杆菌DY1a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及成膜早期界面黏附聚集能力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丁香酚对生物膜形成、生物膜表面微观结构、膜内活菌数及生物膜基质多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对成熟生物膜的清除能力,通过细菌运动能力实验、细胞表面疏水性、细胞表面Zeta电位及细胞自聚集能力,综合分析丁香酚对生物膜形成早期界面黏附聚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香酚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最低生物膜抑制质量浓度(MBIC)为1.500 mg/mL,MBIC的丁香酚对成熟生物膜清除率为28.85%。添加1/2 MBIC、1/4 MBIC的丁香酚培养基气液界面形成的生物膜较为单薄,表面较为光滑平整,生物膜内活菌数显著降低。丁香酚对腐败菌泳动能力抑制率为22.16%~100.00%,对丛集能力的抑制率为43.86%~97.50%,使细胞表面疏水性、细胞表面负Zeta电位和自聚集率均降低。此外,丁香酚显著抑制了腐败菌胞外多糖和蛋白质合成。丁香酚对芽孢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运动能力,降低细胞表面的疏水性、自聚集性,从而干扰早期菌体在成膜界面上的黏附能力,并通过抑制胞外聚合物组分的合成分泌延迟生物膜的形成和成熟。丁香酚可作为抑制腐败解淀粉芽孢杆菌气液界面生物膜形成的潜在抗生物膜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解淀粉芽孢杆菌 生物膜 初始黏附 细菌运动性
下载PDF
佛手瓜块根生全粉添加量对小麦粉加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婷婷 吴运锋 +3 位作者 王宇轩 张志清 陈安均 申光辉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8-178,共11页
为明确佛手瓜块根生全粉对小麦粉加工特性的影响,在比较佛手瓜块根生全粉和小麦粉基本组成成分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30%)佛手瓜块根生全粉对小麦粉的基本理化性质、糊化特性和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为明确佛手瓜块根生全粉对小麦粉加工特性的影响,在比较佛手瓜块根生全粉和小麦粉基本组成成分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30%)佛手瓜块根生全粉对小麦粉的基本理化性质、糊化特性和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佛手瓜块根生全粉的总淀粉和总灰分含量均高于小麦粉,而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平均粒径均低于小麦粉。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佛手瓜块根生全粉在2θ为5.6°、14.2°、17.2°、19.6°、22.2°、23.9°处存在明显衍射峰,表明其属于B型结构淀粉。加工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佛手瓜块根生全粉的添加显著提高了混合粉的吸水性、膨胀度和透光率,降低了其溶解度和冻融稳定性;稳态流变特性研究结果显示,佛手瓜块根生全粉的添加提高了混合粉的表观黏度、稠度系数K、流动特征指数n和屈服应力τ0;动态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佛手瓜块根生全粉的添加提高了混合粉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降低了损耗角正切值;糊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佛手瓜块根生全粉降低了小麦粉的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提高了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和回生值。佛手瓜块根生全粉显著改变了小麦粉的加工特性,研究结果旨在为佛手瓜块根生全粉的加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瓜块根 生全粉 小麦粉 糊化特性 流变学特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的藤椒精油抗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机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莹凡 吕昕昱 +2 位作者 肖瑀晗 杨露 申光辉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102,共15页
为探讨藤椒精油抗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的关键活性分子及其胞内作用机理,采用PharmMapper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结合基因组注释信息对筛选后的靶点进行清洗过滤,预测筛选藤椒精油关键活性组分及抗生物被膜的作用靶点,并应用Cytoscape软... 为探讨藤椒精油抗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的关键活性分子及其胞内作用机理,采用PharmMapper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结合基因组注释信息对筛选后的靶点进行清洗过滤,预测筛选藤椒精油关键活性组分及抗生物被膜的作用靶点,并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藤椒精油活性分子-潜在靶点互作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GO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STITCH数据库获得潜在靶点互作关系,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关键核心靶点。采用CB-DOCK2在线分子对接服务器进行藤椒精油活性分子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最后通过离体培养结合结晶紫染色法、细菌运动能力实验验证藤椒精油关键活性分子的抗生物被膜活性。结果表明,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共筛选获得了21种藤椒精油活性组分,133个潜在作用靶点,8个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共获得17个GO二级条目,包括生物学过程条目6个、分子功能条目8个和细胞组分条目3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8条信号通路,涉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藤椒精油关键活性组分中桉叶醇、金合欢醇乙酸酯、反式法尼醇可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等分子间作用力与核心靶点OdhA、CarB、PurF紧密结合并形成稳定构象。离体生物被膜培养验证实验结果表明,0.32~1.28μL/mL的金合欢醇乙酸酯、反式法尼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均有显著的抗生物被膜活性。研究结果旨在为藤椒精油抗细菌生物被膜的胞内分子机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生物被膜 藤椒精油 解淀粉芽孢杆菌
下载PDF
草莓根腐病拮抗真菌筛选鉴定及其防病促生作用 被引量:50
7
作者 申光辉 薛泉宏 +3 位作者 张晶 段佳丽 王东胜 杨兴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612-4626,共15页
【目的】探索利用植物病、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法快速筛选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生防真菌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菌落培养与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对拮抗真菌进行鉴定;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无菌发酵滤液的拮抗活... 【目的】探索利用植物病、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法快速筛选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生防真菌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菌落培养与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对拮抗真菌进行鉴定;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无菌发酵滤液的拮抗活性,盖玻片对峙培养法观察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室内发芽试验法测定真菌无菌发酵滤液促种子萌发活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的防病促生作用;土壤稀释平皿分离法测定拮抗真菌的定殖能力及对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经鉴定,2株拮抗真菌HF3和HF7分别为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其无菌发酵滤液对7种供试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培养96 h时,HF3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菌丝生长抑菌率均为100.0%。HF3菌丝对大双孢柱孢(Cylindrocarpon macrodidyma CF9)菌丝具有溶解作用,使病菌菌丝出现扭曲、变细、断裂及原生质浓缩等畸变现象;HF3和HF7 103和104倍稀释无菌发酵滤液可促进甜瓜种子萌发及胚根、胚芽生长。HF7 104倍稀释液对西瓜种子萌发及胚芽、胚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HF3和HF7对盆栽草莓根腐病的防效分别达53.0%和46.9%,同时可促进盆栽草莓植株生长,提高果实产量;菌株HF3和HF7在草莓根表定殖数量分别为2.23×105、1.02×105CFU.g-1干土,同时减少了大双孢柱孢数量;接种HF3和HF7可有效调整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促进土壤微生态恢复平衡。【结论】通过植物病、健株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可以快速筛选到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的生防真菌;HF3和HF7对草莓根腐病防治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腐病 灰黄青霉 土曲霉 拮抗活性 土壤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对连作草莓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申光辉 薛泉宏 +3 位作者 陈秦 王玲娜 赵娟 薛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5-321,共7页
为了探索硅酸钾与生防放线菌配合施用对草莓连作障碍的修复效果,以"红太后"草莓为材料,采用日光温室栽培,研究了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对连作草莓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 为了探索硅酸钾与生防放线菌配合施用对草莓连作障碍的修复效果,以"红太后"草莓为材料,采用日光温室栽培,研究了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对连作草莓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对日光温室连作草莓具有明显的防病促生作用,可使连作3年草莓1级苗比例提高44.7%,3级苗比例下降58.3%,连作4年草莓死亡率降至0%;连作3年草莓植株总鲜重、根鲜重、叶片数及叶片鲜重分别增加73.7%、71.3%、11.1%及38.7%。(2)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对草莓开花、果实产量及品质有明显影响,可使连作3年草莓开花提前10 d,花蕾数提高17.0%,果实数、单果鲜重及单株产量分别增加18.6%、90.6%及126.2%,盛果期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21.7%、36.2%及27.0%;可显著提高连作4年草莓单果鲜重和单株产量(P<0.05),增幅分别为194.7%和359.1%。(3)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可提高草莓的诱导抗性,草莓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盛果期PPO酶活性分别提高67.4%和101.0%。由此可知,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可显著促进连作草莓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增强植株抗病性,可有效缓解日光温室草莓连作障碍,在生产上具有较好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钾 密旋链霉菌Act12 草莓 连作障碍 温室 产量和品质 抗病性
下载PDF
紫色马铃薯全粉加工的汁液腥味物质成分及酶解脱腥效果 被引量:10
9
作者 申光辉 覃小艳 +7 位作者 刘海娜 曾雨虹 赵清锋 赵欣悦 陈安均 张志清 黎杉珊 吴贺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91,共9页
[目的]明确冻融分离法制备紫色马铃薯全粉汁液副产物腥味物质成分,及其酶解脱腥效果。[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气味活度值法,分析加工中间样品、汁液副产物及γ淀粉酶酶解汁液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变化。[结果]冻融... [目的]明确冻融分离法制备紫色马铃薯全粉汁液副产物腥味物质成分,及其酶解脱腥效果。[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气味活度值法,分析加工中间样品、汁液副产物及γ淀粉酶酶解汁液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变化。[结果]冻融分离法制备紫色马铃薯全粉过程中样品风味及其挥发性物质成分组成变化明显。从生鲜薯片、熟化薯片、解冻薯泥、分离汁液和酶解分离汁液中分别鉴定出16种(醛类和醇类为主)、27种(醛类、醇类和酚类为主)、18种(醛类和帖烯类为主)、33种(醇类和酚类为主)和39种(醛类、醇类、酮类和酚类为主)挥发性物质。来源于生鲜薯片中的1辛烯3醇是形成汁液土腥味的关键物质,熟化阶段形成的顺3壬烯1醇和吲哚分别是汁液酸腐气味和刺激性气味的主要成分。γ淀粉酶酶解处理可有效消除汁液中的3种致腥成分,同时新生成苯乙醛、壬醛、癸醛、月桂醛、大马士酮、香芹酚等关键性呈香物质,以及吡嗪类、噻唑类杂环芳香气成分。[结论]γ淀粉酶酶解处理可有效脱除紫色马铃薯汁液腥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马铃薯 汁液 不良风味 γ-淀粉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灰霉病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对草莓的防腐保鲜效果 被引量:12
10
作者 申光辉 张志清 +2 位作者 秦文 刘书亮 冯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85-190,共6页
为丰富草莓采后病害拮抗菌资源,以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为指示菌,采用琼脂块法对草莓根际土壤分离的78株放线菌进行筛选,并测定拮抗效果最强的菌株T3-5的拮抗谱。根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进行鉴定,并初步... 为丰富草莓采后病害拮抗菌资源,以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为指示菌,采用琼脂块法对草莓根际土壤分离的78株放线菌进行筛选,并测定拮抗效果最强的菌株T3-5的拮抗谱。根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进行鉴定,并初步研究其无菌发酵液对贮藏草莓腐烂发生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根际土壤分离的菌株T3-5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拮抗圈直径为22.5 mm;对3株常见细菌和6株果蔬采后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该菌株经鉴定为黄暗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xanthopHaeus)。菌株无菌发酵液能够显著降低贮藏草莓腐烂率(P<0.05),延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VC的降低。研究表明拮抗链霉菌T3-5对贮藏草莓具有良好的防腐保鲜作用,在草莓采后贮藏和生物保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霉病菌 黄暗色链霉菌 拮抗菌 草莓 贮藏品质
下载PDF
发酵低醇西瓜果酒产香酵母的分离筛选及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申光辉 黎梅 +4 位作者 王玥 杨红霞 唐倩 刘小英 张志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3-108,共6页
为获得适宜低醇西瓜果酒发酵的酵母菌株,以嗅闻香气和总酯产量为指标,从传统白酒酒曲中分离筛选获得5株产香酵母。通过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结合26S rRNA序列分析,将菌株Z133鉴定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菌株Z... 为获得适宜低醇西瓜果酒发酵的酵母菌株,以嗅闻香气和总酯产量为指标,从传统白酒酒曲中分离筛选获得5株产香酵母。通过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结合26S rRNA序列分析,将菌株Z133鉴定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菌株Z2、Z31、Z32和Z43鉴定为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菌株Z133可产浓郁的果香气味,对糖、SO2及乙醇均有良好的耐受性,可发酵西瓜汁获得乙醇体积分数5.6%的低醇西瓜果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发现,酒体中醇类和酯类香气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高于未发酵西瓜汁,主要香气成分苯乙醇、乙酸香叶酯和乙酸异戊酯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5.65%、6.41%和3.93%。结果表明,从酒曲获得的产香酵母菌株Z133在低醇西瓜果酒发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香酵母 低醇西瓜果酒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下载PDF
生香酵母发酵桑葚低糖复合果酱工艺优化及风味、抗氧化活性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申光辉 冯孟 +3 位作者 张志清 陈安均 黎杉珊 刘兴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9-678,共10页
为改善低糖桑葚复合果酱风味,以异常威克汉姆酵母为发酵菌株,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模糊数学感官综合得分结合苯乙醇含量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复合果浆发酵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ROAV法分析发酵果酱加工过... 为改善低糖桑葚复合果酱风味,以异常威克汉姆酵母为发酵菌株,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模糊数学感官综合得分结合苯乙醇含量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复合果浆发酵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ROAV法分析发酵果酱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并比较发酵果酱与非发酵果酱基本指标、有机酸、抗氧化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生香酵母发酵复合果浆最佳条件为:接种量1×10~5CFU/ml、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20 h、蔗糖添加量4%,所制备的发酵果酱糖度36.02%,可溶性固形物40.15%,p H3.32,感官综合评分86.82,苯乙醇含量为2.83μg/g。挥发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真空浓缩导致风味物质成分损失,通过生香酵母发酵使复合果浆原料增加了苯乙烯、芳樟醇、苯乙醇和辛酸乙酯等香气化合物,最终发酵果酱保留了萜品烯、苯乙醇和辛酸乙酯等7种酯类香气成分,赋予果酱更加浓郁的果香和花香气味。生香酵母发酵提高了乳酸、甲酸、乙酸含量,增加了酸度,口感较非发酵果酱更加醇厚协调,改善了复合果酱风味。生香酵母发酵对样品总酚、总黄酮和VC等抗氧化成分含量及DPPH·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均无显著影响,能够保留更多花青素,并提高了果酱·OH自由基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果酱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 苯乙醇 风味成分 有机酸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低糖桑葚复合果酱工艺优化及其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申光辉 冯孟 +3 位作者 张志清 陈安均 黎杉珊 吴贺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8-165,共8页
为优化乳酸菌发酵低糖桑葚复合果酱工艺条件,并分析发酵对其风味物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分别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均匀试验法对乳酸菌发酵和果酱浓缩条件进行优化,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果酱有机酸的组成与含量,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 为优化乳酸菌发酵低糖桑葚复合果酱工艺条件,并分析发酵对其风味物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分别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均匀试验法对乳酸菌发酵和果酱浓缩条件进行优化,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果酱有机酸的组成与含量,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果酱风味物质成分。结果表明,果酱最佳发酵条件为:乳酸菌接种量1×10~5CFU/ml,蔗糖添加量8.00%,脱脂乳粉添加量5.00%,37℃发酵20 h。最佳浓缩条件为:初始pH值3.8,蔗糖添加量28.90%,增稠剂(低甲氧基果胶∶黄原胶=1.0∶1.0)添加量0.50%,氯化钙添加量0.04%。所得果酱呈明亮的紫红色,稳定性和口感良好,有桑葚果香和发酵特有的气味和芳香。与未发酵果酱相比,乳酸菌发酵提高了果酱中乳酸含量、乙酸含量和柠檬酸含量,发酵果酱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比未发酵果酱多8种,包括5种酯类,2种烯类和1种脂肪酸。乳酸菌发酵可显著增加桑葚复合果酱中的有机酸和香气成分,可以用来加工风味独特的新型乳酸菌发酵低糖桑葚复合果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低糖桑葚复合果酱 有机酸 风味成分
下载PDF
超高压对泡萝卜的杀菌效果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申光辉 陈安均 +1 位作者 陈姝娟 张志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71,共5页
研究300~600 MPa超高压条件下处理四川泡萝卜5~25 min,对其细菌总数的影响、对霉菌、酵母菌及大肠菌群的杀灭效果的影响。并采用3种模型对不同压力条件下杀菌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随处理压力和时间的增加,超高压对泡萝卜... 研究300~600 MPa超高压条件下处理四川泡萝卜5~25 min,对其细菌总数的影响、对霉菌、酵母菌及大肠菌群的杀灭效果的影响。并采用3种模型对不同压力条件下杀菌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随处理压力和时间的增加,超高压对泡萝卜的杀菌效果增强;霉菌和酵母菌对压力较为敏感,500 MPa处理5 min可被全部杀死;Weibull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泡萝卜超高压杀菌的动力学过程(决定系数R2〉0.99),且相较Log-logistic模型更简洁、灵活实用。尺度参数b随处理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形状参数n则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泡菜 杀菌动力学 Weibull模型 Log-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草莓土赤壳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申光辉 薛泉宏 赵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32-1040,共9页
采用形态学特征结合rDNA-ITS序列比对方法,对陕西长安区草莓根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以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结果表明大双孢土赤壳(Ilyonectria macrodidyma)为该地区草莓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适应范围广... 采用形态学特征结合rDNA-ITS序列比对方法,对陕西长安区草莓根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以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结果表明大双孢土赤壳(Ilyonectria macrodidyma)为该地区草莓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适应范围广,可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为4,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7,分生孢子致死条件为45℃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根腐病 大双孢土赤壳 致病性 rDNA-ITS序列
下载PDF
以紫色马铃薯酶解汁液为辅料的浓色啤酒发酵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申光辉 李志洪 +6 位作者 赵清锋 曾雨虹 赵欣悦 邹涵 刘玫婷 张志清 陈安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4-132,共9页
【目的】冻融分离产生的汁液是固液分离法制备紫色马铃薯全粉的副产物,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花青素。为提高该汁液的利用价值,将酶解后的汁液作为辅料添加至麦芽汁中发酵制备浓色啤酒。【方法】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浓色啤酒的发酵条... 【目的】冻融分离产生的汁液是固液分离法制备紫色马铃薯全粉的副产物,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花青素。为提高该汁液的利用价值,将酶解后的汁液作为辅料添加至麦芽汁中发酵制备浓色啤酒。【方法】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浓色啤酒的发酵条件,分析其主要抗氧化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添加紫色马铃薯酶解汁液制备浓色啤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马铃薯酶解汁液添加体积分数为25%,初始pH 6.5,接种2%(φ)的M21啤酒酵母,15℃条件下发酵10 d。所得啤酒呈琥珀色、晶莹剔透,酒香协调、入口柔顺,感官评分为86.9,酒精度[φ(乙醇)]5.84%,总酸体积分数15.6 mL/L,还原糖质量浓度18.69 mg/mL,色度37.71 EBC,总酚、绿原酸和花青素质量浓度分别为360.2,685.7和208.4 mg/L,每100 mL啤酒中含啤酒10倍稀释液的总还原能力与0.150 mg/mL维生素C相当,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9.9%,与质量浓度为0.043 mg/mL维生素C相当,ABTS自由基清除率83.9%。【结论】紫色马铃薯冻融分离酶解汁液可部分替代麦芽汁发酵高抗氧化活性的浓色啤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马铃薯 冻融分离 浓色啤酒 发酵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利用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培养解淀粉芽胞杆菌产抗菌脂肽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申光辉 余国贤 +4 位作者 张志清 陈安均 黎杉珊 刘兴艳 吴贺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8,共10页
为实现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资源高值化利用,以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为基础培养基,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PC2利用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发酵产抗菌脂肽的培养基进行优化... 为实现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资源高值化利用,以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为基础培养基,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PC2利用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发酵产抗菌脂肽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游离淀粉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6.0、2.11、0.18和1.29mg/mL,钾、钙和镁含量分别为1.07、0.05和0.10 mg/mL,铁、锌、锰和铜含量分别为7.10、2.34、0.25和0.09μg/mL。蔗糖、谷氨酸钠和硫酸铵是影响菌株PC2发酵抗菌脂肽的3个主要因素。菌株PC2以马铃薯全粉废水为基础培养基无抗菌脂肽产生,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获得了产抗菌脂肽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0.2 g,谷氨酸钠3.96 g,硫酸铵6.0 g,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1000 mL,所得抗菌脂肽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1.74 mm。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获得最适发酵条件为:接种量6.0%,装液量50 mL/250 mL,初始pH 6.8,发酵温度31℃,摇床转速170 r/min,发酵时间35 h。获得的抗菌脂肽粗提物抑菌圈直径可达22.81 mm,较优化前增加了1.08 mm,发酵液活菌数由优化前的2.6×10~8 CFU/mL提高至3.2×10^(10) CFU/mL。试验结果为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 解淀粉芽胞杆菌 抗菌脂肽 响应面法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3株放线菌对甜瓜幼苗的促生与抗性诱导作用 被引量:38
18
作者 赵娟 杜军志 +5 位作者 薛泉宏 段春梅 王玲娜 申光辉 陈秦 薛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16,共8页
【目的】研究3株生防放线菌Act1、Act11和Act12对甜瓜枯萎菌(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性,及其对甜瓜幼苗的促生作用和叶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诱导作用,为防治西甜瓜枯萎病提供高效生防放线菌。【方法】通过琼脂块法和无菌发酵滤液试验... 【目的】研究3株生防放线菌Act1、Act11和Act12对甜瓜枯萎菌(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性,及其对甜瓜幼苗的促生作用和叶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诱导作用,为防治西甜瓜枯萎病提供高效生防放线菌。【方法】通过琼脂块法和无菌发酵滤液试验,研究了3株放线菌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性及其无菌发酵滤液对甜瓜种子胚轴、胚根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株放线菌对甜瓜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甜瓜根系质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以及对甜瓜叶片PPO活性的诱导作用。【结果】①供试放线菌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圈直径均超过17mm,其无菌发酵滤液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抑菌率为2.65%~65.27%,且能促进甜瓜胚轴、胚根生长,提高甜瓜种子活力。②放线菌Act1、Act11和Act12以1.5 g/kg的接种量与TF混接,甜瓜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较单接TF分别增加了17.57%,13.54%和11.59%,差异显著(P<0.05);放线菌Act11以1.5 g/kg接种量与TF混接,甜瓜幼苗根系质量较单接TF处理增加了53.33%;放线菌Act1和Act12以2.0 g/kg接种量与TF混接,甜瓜幼苗根系活力较单接TF分别增加了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促生作用 诱导抗性 甜瓜 枯萎病
下载PDF
放线菌剂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叶片PPO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19
作者 段春梅 薛泉宏 +5 位作者 赵娟 呼世斌 陈秦 王玲娜 申光辉 薛磊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8-54,共7页
以黄瓜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生防放线菌剂单接和与病原菌混接对黄瓜的促生作用及对黄瓜叶片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供试放线菌制剂对黄瓜幼苗有显著的促生作用,在接种量为1.5 g/kg、20 d时,菌剂Act12(密旋链霉菌,Strept... 以黄瓜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生防放线菌剂单接和与病原菌混接对黄瓜的促生作用及对黄瓜叶片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供试放线菌制剂对黄瓜幼苗有显著的促生作用,在接种量为1.5 g/kg、20 d时,菌剂Act12(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单独接种处理后,黄瓜植株总质量、根系鲜质量、根系长度、根系活力及叶面积分别较对照CK提高18.8%、225.0%、57.3%、482.0%及45.3%;Act12与黄瓜枯萎菌HK混合接种时,其各对应指标测值分别较对照HK提高78.9%、114.6%、162.6%、443.4%及50.0%。②施用菌剂后对叶片诱导酶PPO活性有一定提高,45 d时,单接Act12(1.5 g/kg)较对照增加了54.4%。③接种放线菌剂对黄瓜幼苗叶片绿色度SPDA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施用放线菌剂能显著促进黄瓜生长发育,对根系生长及活力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并使黄瓜产生诱导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菌剂 黄瓜 促生作用 PPO活性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对植物酯酶抑制法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姜露 叶麟 +3 位作者 杨雪 黎杉珊 申光辉 张志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0-204,共5页
利用酶抑制法可以快速检测蔬菜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这两类农药能抑制酯酶的活性,并影响酯酶对底物的催化能力。根据这一原理,采用麦麸酯酶作为酶源对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残前处理方法中农残提取液、提取方法、提取时间及... 利用酶抑制法可以快速检测蔬菜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这两类农药能抑制酯酶的活性,并影响酯酶对底物的催化能力。根据这一原理,采用麦麸酯酶作为酶源对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残前处理方法中农残提取液、提取方法、提取时间及样品提取液的处理方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用5%丙酮-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提取液,然后超声提取5 min后,将样品提取液再用0.45μm有机滤膜过滤后蔬菜中农药残留提取量可达到最高;且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3.61%~102.81%,变异系数为1.20%~7.23%。因此,该前处理方法可满足于麦麸酯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药残留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酯酶 酶抑制法 有机磷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蔬菜 前处理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