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厌氧消化污泥的耐酸驯化培养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桂菊 邸玉翠 +1 位作者 申嫄 彭绪亚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3年第2期45-48,共4页
为探寻一种合适的污泥驯化方法,快速提高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系统的耐酸性和稳定性,提出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污泥进行分阶段耐酸驯化培养。试验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pH7.2~5.7),1#、2#、3#反应器的pH每次均降低0.5;第二阶段(pH<5.7)... 为探寻一种合适的污泥驯化方法,快速提高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系统的耐酸性和稳定性,提出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污泥进行分阶段耐酸驯化培养。试验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pH7.2~5.7),1#、2#、3#反应器的pH每次均降低0.5;第二阶段(pH<5.7),1#、2#、3#反应器的pH每次分别降低0.1,0.3和0.5。结果显示,第一阶段,3个反应器的总碱度、COD去除率和容积产气率变化相似;第二阶段,反应器1和反应器2变化总体相似,反应器3则明显不同。经过两阶段的驯化,1#、2#、3#反应器的耐酸值最终为4.1,4.0和4.7。采用逐级降低pH的方法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污泥进行耐酸驯化时,第一阶段(pH7.2~5.7)每次宜降低0.5,第二阶段(pH<5.7)每次宜降低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餐厨垃圾 耐酸驯化 产甲烷菌
下载PDF
耐酸厌氧消化污泥处理餐厨垃圾 被引量:2
2
作者 申嫄 邸玉翠 +1 位作者 吴桂菊 彭绪亚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2-696,共5页
采用耐酸驯化的厌氧消化污泥处理餐厨垃圾,在酸性条件下(pH=4.5),对实验装置容积负荷从1.0kgVS/(m3·d)分9次逐级增加到5.0kgVS/(m3·d)的过程进行了跟踪监测,并较深入地研究了驯化污泥代谢活性和处理效果。实验... 采用耐酸驯化的厌氧消化污泥处理餐厨垃圾,在酸性条件下(pH=4.5),对实验装置容积负荷从1.0kgVS/(m3·d)分9次逐级增加到5.0kgVS/(m3·d)的过程进行了跟踪监测,并较深入地研究了驯化污泥代谢活性和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pH4.5的耐酸厌氧消化污泥,最佳投加负荷约为4.5kgVS/(m3·d),此负荷下容积产气率,CH4含量平均值均达最大,分别为1.68m3/(m3·d),75.0%。耐酸厌氧消化装置持续增料运行46d,产甲烷菌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其COD去除率范围为40.4%-75.0%,仍能保持pH7.2时处理效果的65.0%-91.8%,表明在低pH、低碱度下实现稳定的产甲烷过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酸厌氧消化污泥 低PH值 餐厨垃圾 厌氧消化
原文传递
亚硝态氮对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工艺处理畜禽粪水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刁明月 谢影 +3 位作者 彭绪亚 李治阳 申嫄 何清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33-1338,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反应对畜禽粪水化学需氧量(COD)和氮的去除效率,应用畜禽粪水于接种颗粒污泥的厌氧混合式反应器,进行不同COD与亚硝态氮浓度比值(COD/NO-2-N)对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反应的影响研究。通过实时监测反应器内COD... 为进一步提高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反应对畜禽粪水化学需氧量(COD)和氮的去除效率,应用畜禽粪水于接种颗粒污泥的厌氧混合式反应器,进行不同COD与亚硝态氮浓度比值(COD/NO-2-N)对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反应的影响研究。通过实时监测反应器内COD、凯氏氮(TKN)、辅酶F420、β-葡萄糖苷酶、产气率、pH和氧化还原电位(ORP)等指标得出,COD/NO-2-N为30/1、40/1时,COD去除率、辅酶F420和β-葡萄糖苷酶含量与空白无亚硝态氮的变化规律一致,亚硝态氮几乎未对糖类水解菌及产甲烷菌活性产生抑制作用;而COD/NO-2-N为10/1、20/1时,COD去除率、辅酶F420和β-葡萄糖苷酶含量较低,糖类水解菌及产甲烷菌活性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产甲烷反硝化 亚硝态氮 产甲烷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