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流浪地球2》与《天地大冲撞》比较分析
1
作者 申宇彤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0期78-81,共4页
科幻电影是依托于历史和现实,对未来展开想象的文化产品。国产电影《流浪地球2》和美国电影《天地大冲撞》同为灾难科幻题材,都呈现了灾难中的人性和人类如何度过危机的过程。在影片的科幻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彰显。但两部影... 科幻电影是依托于历史和现实,对未来展开想象的文化产品。国产电影《流浪地球2》和美国电影《天地大冲撞》同为灾难科幻题材,都呈现了灾难中的人性和人类如何度过危机的过程。在影片的科幻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彰显。但两部影片中人物在相同阶段的动机和目的却截然不同,这也侧面折射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以这两部电影为例,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西方电影不同灾难叙事背后的文化差异,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西文化 《流浪地球2》 《天地大冲撞》
下载PDF
基于信号重构的非参数化混叠信号分离方法
2
作者 申宇彤 杨修志 +1 位作者 李品 晋本周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通信等信号在时域、频域、时频域存在复杂混叠,且各类型信号带宽差异大、调制样式多样,常规信号分离方法难以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重构的非参数化混叠信号分离方法。基于瞬时幅度的傅里叶分解,建立非参数...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通信等信号在时域、频域、时频域存在复杂混叠,且各类型信号带宽差异大、调制样式多样,常规信号分离方法难以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重构的非参数化混叠信号分离方法。基于瞬时幅度的傅里叶分解,建立非参数化稀疏信号模型,将混叠信号分离转化为瞬时幅度和瞬时频率的联合估计问题,基于交替迭代思路,分别进行估计和更新。对于瞬时幅度项,基于广义近似消息传递方法进行估计;对于瞬时频率项,利用瞬时频率变化平缓性特征,建立瞬时频率更新模型,实现对瞬时频率的更新。进一步,基于瞬时幅度和瞬时频率估计结果进行各信号重构,实现混叠信号分离。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能有效分离时频域复杂混叠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分离 非参数化 单通道 稀疏重构
下载PDF
泸定M 6.8地震同震重力与形变效应模拟研究——闭锁剪力孕震模式的新证据
3
作者 金雯 谈洪波 +1 位作者 申重阳 申宇彤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5-856,共12页
2022年泸定M 6.8地震为近期川滇地区显著强震。本文基于Okubo平面矩形弹性位错理论,采用已有的由地震波反演获得的同震破裂模型,模拟研究了泸定M 6.8地震产生的地表同震重力变化、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结果表明:①同震重力变化图像具有... 2022年泸定M 6.8地震为近期川滇地区显著强震。本文基于Okubo平面矩形弹性位错理论,采用已有的由地震波反演获得的同震破裂模型,模拟研究了泸定M 6.8地震产生的地表同震重力变化、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结果表明:①同震重力变化图像具有以发震断层为界,呈正、负四象限对称分布特征,与震前(2019年9月—2020年9月)实测重力变化图像和发震断层左旋走滑特征具有一致性,说明其孕震过程可用闭锁剪力模型来解释;②在远场区域,同震垂直位移图像与重力变化图像类似,位错引起的介质密度变化效应大于地表垂直位移效应,而近场地表垂直位移效应大于介质密度变化效应,显示出负相关性;③同震水平位移图像具有对称的四象限特征,与GNSS实测结果显示的变形特性一致。该结果可为地震前后重力、形变观测结果的解释提供依据,同时为强震孕育的机理研究提供线索,尤其为闭锁剪力孕震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新的实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同震模拟 重力变化 形变 闭锁剪力
下载PDF
时频交叠电磁环境对雷达侦察系统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柴恒 管振辉 +1 位作者 申宇彤 高墨昀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0,共5页
在雷达和通信共用的超高频(UHF)、L、S波段,时频交叠的复杂电磁环境给雷达侦察系统的侦收、分选及识别带来了困难。尤其是当电磁环境中出现了多种调制形式的大时宽、大带宽、低功率、类噪声的低截获概率信号,这些信号可能来自于低截获... 在雷达和通信共用的超高频(UHF)、L、S波段,时频交叠的复杂电磁环境给雷达侦察系统的侦收、分选及识别带来了困难。尤其是当电磁环境中出现了多种调制形式的大时宽、大带宽、低功率、类噪声的低截获概率信号,这些信号可能来自于低截获概率雷达,也可能是使用同样频段的通信信号。针对时频交叠的电磁环境客观现状,文中分析了电磁环境的发展趋势,并对多信号时频交叠概率进行定量分析,得出雷达侦察系统需要进行针对性改进的结论,最后结合国外最近的技术发展,对改进雷达侦察系统应对时频交叠电磁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交叠 电磁环境 雷达侦察系统 低截获信号
下载PDF
川滇及邻区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壳密度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申宇彤 杨光亮 +3 位作者 谈洪波 王嘉沛 张明辉 申重阳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2022年第3期316-330,共15页
川滇及邻区是青藏高原东流物质往SE-SSE旋转和逃逸的主要场所,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十分活跃.本文总结了川滇及其邻区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和地壳密度结构研究的近期成果和重要进展:(1)利用重力与GNSS定位技术,获得了8条重力探测剖面的布格重... 川滇及邻区是青藏高原东流物质往SE-SSE旋转和逃逸的主要场所,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十分活跃.本文总结了川滇及其邻区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和地壳密度结构研究的近期成果和重要进展:(1)利用重力与GNSS定位技术,获得了8条重力探测剖面的布格重力异常信息,利用多种地球物理观测共同约束的重力反演技术,构建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及邻区地壳密度结构的基本构架;(2)通过小波分解及归一化梯度等重力信号分离、提取方法,发现了川滇菱形地块顺时针旋转运动的重力学新证据;(3)通过玉树M_(s)7.1、芦山M;7.0和鲁甸M_(s)6.5地震的科考研究,加深了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地震孕育构造环境的认识:大型左旋走滑剪切断裂带(甘孜—玉树、鲜水河、小江)和大型逆冲推覆构造(龙门山)两侧密度结构差异显著,两大构造均为区域地震活动控制性断裂,鲁甸震区地震活动可能与小江断裂带“东迁”作用有关;龙门山断裂带的推覆特征和滑脱层构造,可能是芦山地震发生在后山断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重力探测 布格重力异常 地壳密度结构 孕震构造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