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西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地形梯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申怀飞 吴国玺 丁圣彦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9-162,171,共5页
豫西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利用DEM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地形梯度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随高程和坡度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特点:受人类活动干扰影响... 豫西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利用DEM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地形梯度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随高程和坡度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特点:受人类活动干扰影响较大的各类农业用地、建筑用地、果园、水域和湿地主要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和坡度相对较小的区域;而受人类活动干扰影响较小的各类林地(除果园外)、草地和未利用地则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和坡度较大的区域。(2)不同的海拔段和坡度段内各土地类型的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分布规律:农业用地类型和林地类型在各个地形梯度内都占有较大的面积比重,这是由于其基数较大,在区域内占据优势地位决定的;在低海拔小坡度地段内农业用地具有相对的面积优势;有林地随着海拔升高和坡度增大,面积比例不断增大,其主导地位随之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格局 地形梯度 黄河流域 豫西地区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干线公路路网通达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申怀飞 沈宁娟 +2 位作者 林英豪 田庆久 刘琴琴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1,35,共6页
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选取最短时间矩阵、最短路径矩阵、路网密度及通达性系数等指标,对中原经济区干线公路路网通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公路总长度和高速公路长度逐年快速增加,国道和高速公路分别呈现出"四横五纵&qu... 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选取最短时间矩阵、最短路径矩阵、路网密度及通达性系数等指标,对中原经济区干线公路路网通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公路总长度和高速公路长度逐年快速增加,国道和高速公路分别呈现出"四横五纵"和"米"字型布网。郑州、开封、许昌和新乡因优越的干线公路基础条件和中心地理位置,位居公路路网总距离和总时间排名的前列;运城市、蚌埠市和晋城市则因边缘效应而排名相对靠后。郑州和洛阳的交通中心地位明显,特别是郑州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但以二者为中心交通运输最短时间分布状况欠佳,2 h圈内的城市数量较少。研究区总路网密度较高,区域内路网总容量较大,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较强。高密度路网主要分布在中东部,低密度则分布在北部、西部和南部。高通达性城市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和河南省,低通达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山西省、安徽省及河南省部分省辖市,郑州市干线公路通达性最好,蚌埠市最差。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及交通建设资金投入是影响公路路网通达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通达性 最短路径模型 干线公路 中原经济区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申怀飞 侯刚 +1 位作者 翟书梅 程昌甫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7-171,共5页
为了探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因素,为土地的科学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RS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1990—2010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时空变化,并对土地利... 为了探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因素,为土地的科学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RS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1990—2010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时空变化,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详尽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其独特的地形特征塑造了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其土地利用变化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变为主。2)1990—200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面积为25 675.72km2(占总面积的26.91%),2000—2010年变化的面积为20 802.6km2(占总面积的21.81%)。3)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人文因素是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直接驱动力;流域人口剧增造成的消费需求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流域耕地变化,进而导致流域系列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驱动因素 南水北调工程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申怀飞 侯刚 田金磊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89-992,共4页
借助描述区域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间相互联系的强度,并对其经济联系强度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开封、新乡和许昌为次中心辐射整个中原经济区乃至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多级城市体系... 借助描述区域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间相互联系的强度,并对其经济联系强度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开封、新乡和许昌为次中心辐射整个中原经济区乃至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多级城市体系的城市群结构已经形成。②中原城市群表现出"十字外接圆"构造,以洛阳—郑州—开封为横轴、以新乡—郑州—许昌—漯河为纵轴组成的"十"字形区域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发展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经济联系强度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申怀飞 田庆久 吴国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4-208,347,共5页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利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1990—2010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其中林地面积占水...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利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1990—2010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其中林地面积占水源区土地总面积的76.00%左右,占有绝对优势。2)1990—2010年水源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在林地、耕地、草地三者之间,耕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均呈现波动变化趋势,林地则呈现先大幅增长后趋稳定,建设用地不断增长,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而这些发生变化的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多分布于人类活动较多的低海拔、低坡度的河谷地区。3)水源区土地利用变化综合动态度为1.20%左右,整体上水源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不大,水源区土地利用稳定性整体上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动态度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申怀飞 侯刚 +1 位作者 魏庆伟 李丽慧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9-212,2,共4页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利用DEM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地形梯度规律进行了讨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其中林地面积占水...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利用DEM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地形梯度规律进行了讨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其中林地面积占水源区土地总面积的76%左右,在水源区中占有绝对优势;(2)2010年水源区整体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221.19,土地利用程度比较低,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总体上较小;(3)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随高程和坡度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特点:受人类活动干扰影响较大的各类耕地、水域和建筑用地主要分布在高程相对较低和坡度相对较小的区域;而受人类活动干扰影响较小的各类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则比较均匀地分布在高程相对较高和坡度较大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格局 地形梯度 南水北调
下载PDF
生长期冬小麦冠层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申怀飞 侯刚 +1 位作者 张鹏飞 杨文倩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98-2001,共4页
采用野外地物光谱仪对样地冬小麦进行实地测量,对实测冬小麦光谱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曲线走势大致与绿色健康植物的一般光谱特征一致,冬小麦的生长状况都比较良好,在7个生长阶段中,变化主要发生在开花期、灌... 采用野外地物光谱仪对样地冬小麦进行实地测量,对实测冬小麦光谱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曲线走势大致与绿色健康植物的一般光谱特征一致,冬小麦的生长状况都比较良好,在7个生长阶段中,变化主要发生在开花期、灌浆期;②比较整个生长期内各个波段的反射率,变化最大的为黄光波段和绿光波段,其次是红光波段和橙光波段,红外波段与蓝光波段较小,紫外波段的反射率在各个阶段的变化均远小于其他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冬小麦冠层光谱的反射率是比较稳定的,变化集中表现在红光及近红外波段;③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其各个波段的反射率均呈上升趋势,在11∶20太阳高度角接近最大时反射率达到最大,接着随太阳高度角的减小,冬小麦各个波段的反射率呈下降趋势;④叶面滞尘量和种植密度对于冬小麦光谱曲线均有影响,但由于条件限制和外界因素影响,未能精确地分析这两种因素对于冬小麦光谱曲线的影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长期 冠层 高光谱 反射率
下载PDF
豫西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申怀飞 付昆 +1 位作者 丁圣彦 梁国付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1年第8期719-722,F0002,F0003,共6页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GIS技术,选取景观指数对豫西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和以旱地为主的农业景观是豫西黄河流域的主体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间斑块密度值差距较大,斑块形状指数差异较明显,总体上较简单;研...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GIS技术,选取景观指数对豫西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和以旱地为主的农业景观是豫西黄河流域的主体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间斑块密度值差距较大,斑块形状指数差异较明显,总体上较简单;研究区域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较高,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农田和林地占有较大优势。该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较小,特别是西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人类干扰活动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黄河流域 河南省
下载PDF
河南省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申怀飞 郑敬刚 杨双喜 《河南科学》 2012年第8期1163-1166,共4页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是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调控人类行为的科学决策依据.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在Arc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幅度变化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对河南省1988—2008年20年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土...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是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调控人类行为的科学决策依据.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在Arc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幅度变化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对河南省1988—2008年20年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河南省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正由温和型向加速变化型转变;②在各类土地类型转换中,耕地是参与转换比率最小的类型,主要原因就是耕地为河南的主要利用类型,占据了总面积的65%左右;③未利用地类型虽然面积及其比例均最小,但却是变化最为激烈的土地利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马尔科夫模型 空间分布 河南省
下载PDF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被引量:4
10
作者 申怀飞 翟书梅 +1 位作者 郑敬刚 聂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6-57,共2页
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课程理念。结合区域特点选取“面向当地”的乡土地理作为培养学生能力很重要的一部分,... 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课程理念。结合区域特点选取“面向当地”的乡土地理作为培养学生能力很重要的一部分,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利于活跃地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地理 新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中学地理 组织 学生能力 学习需要 终身发展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申怀飞 申燕飞 +1 位作者 程昌甫 翟书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634-4637,共4页
综合运用统计资料及1990、2000和2010年3个年份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过程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坡度因子、高程因子对研究区LUCC有明显的驱动作用.高程因子是自然因素中主要的驱动因子... 综合运用统计资料及1990、2000和2010年3个年份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过程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坡度因子、高程因子对研究区LUCC有明显的驱动作用.高程因子是自然因素中主要的驱动因子,两个时段在500~1 000m高程范围上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面积均较大.社会经济因素中人口因子、经济因子(GDP)主要影响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变化,人口因子是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水域、未利用地转化主要由经济因子(GDP)变化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空间格局 驱动机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融合的遥感影像分区分类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申怀飞 胡楠 +1 位作者 丁圣彦 李爽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4-299,共6页
以丹江口水库库区的典型地段为实验区,在对遥感影像进行主成分融合的基础上,采用分区分类法对影像进行分类.结果证实与传统的分类方法相比,采用该分类方法后,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整幅影像的分类精度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 以丹江口水库库区的典型地段为实验区,在对遥感影像进行主成分融合的基础上,采用分区分类法对影像进行分类.结果证实与传统的分类方法相比,采用该分类方法后,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整幅影像的分类精度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分区效果较好的西北山地区和东南丘陵区,分类精度提高的更多,达到16个百分点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融合 分区分类 监督分类 非监督分类 DEM NDVI
下载PDF
基于AHP与信息量法的甘肃省滑坡易发性评估 被引量:14
13
作者 申怀飞 董雨 +2 位作者 杨梅 施采琦 杨欣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12-419,共8页
甘肃省是我国滑坡灾害频发地区之一,该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遭受威胁,为降低该省受灾程度,提高人们对滑坡灾害的防范意识,对甘肃省滑坡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参考国内外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指标及方法,分别从甘肃省地理环境、地... 甘肃省是我国滑坡灾害频发地区之一,该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遭受威胁,为降低该省受灾程度,提高人们对滑坡灾害的防范意识,对甘肃省滑坡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参考国内外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指标及方法,分别从甘肃省地理环境、地质情况、人类活动等方面选取10项滑坡灾害风险影响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与信息量模型得到的各指标权重值及信息量值,对该省滑坡易发性进行综合评估,得到结果如下:极高易发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336%,滑坡灾害密度达12.870;高易发区面积占15.243%,滑坡灾害密度达9.392;中易发区面积占47.544%,滑坡灾害密度达2.041;低易发区面积占32.875%,滑坡灾害密度为0.074;极低易发区面积占0.003%,滑坡灾害密度为0。甘肃省大部分区域滑坡易发性较小,滑坡灾害易发性空间分布呈现集中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且多位于人口密度较高、交通线较密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易发性评估 层次分析法 信息量法 甘肃省
下载PDF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申怀飞 翟书梅 吴国玺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9年第5期90-92,共3页
对河南省部分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基础课程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存在着侧重理论层面,滞后于中学地理新课程的改革,教育实践课程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类课程设置课时较少,学分比例偏低... 对河南省部分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基础课程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存在着侧重理论层面,滞后于中学地理新课程的改革,教育实践课程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类课程设置课时较少,学分比例偏低;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认知理解程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高师院校应通过整合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增加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和教育研究课程,重视教育实习,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新型地理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教育类课程 新课程改革 课程设置
下载PDF
河南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地形梯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申怀飞 申燕飞 +1 位作者 田庆久 杨双喜 《河南科技》 2014年第7X期166-168,共3页
河南省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演变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利用DEM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中的地形梯度规律进行讨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是河南省土地利用的基质类型,其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平原地... 河南省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演变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利用DEM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中的地形梯度规律进行讨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是河南省土地利用的基质类型,其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平原地区,林地和草地则分布在其北部、西部和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带;(2)1988-2008年间河南省除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外,各土地利用类型均发生着波动变化,耕地面积在波动中面积不断减少,未利用地呈现较为激烈的变化态势,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正由温和型向加速变化型转变;(3)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地形和土地利用类型的过渡地带,集中在1 000m、10°以下地区,在0-200m之间主要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在这一区域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矛盾更为激烈,在500-1 000m之间主要是耕地向林地和草地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 地形梯度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的高校课堂绩位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申怀飞 翟书梅 赵昆昆 《高等理科教育》 2012年第2期47-51,72,共6页
高校课堂绩位相关性规律有:总体上看前排学生成绩优于中排,中排优于后排。座位很不固定的学生成绩较差;经常坐在一起的学生成绩比较接近;经常不和别人坐在一起的学生成绩不是很差就是很好;靠近走廊且为前排中列的学生成绩一般都很好;座... 高校课堂绩位相关性规律有:总体上看前排学生成绩优于中排,中排优于后排。座位很不固定的学生成绩较差;经常坐在一起的学生成绩比较接近;经常不和别人坐在一起的学生成绩不是很差就是很好;靠近走廊且为前排中列的学生成绩一般都很好;座位比较固定的学生成绩一般为中等或中等以上。学生座位和成绩相关性规律符合生态位理论的一般规律,且该规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学生选座位时的学习动机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高校课堂 学习动机
下载PDF
基于GIS的湖南省滑坡灾害风险和损失评估 被引量:4
17
作者 申怀飞 杨清洁 +3 位作者 魏亿鑫 闫旭倩 闵家森 吴宇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6-152,I0007,共8页
[目的]评估湖南省滑坡发生的风险和损失等级,丰富湖南省滑坡防治理论及方法,为该地减少滑坡灾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AHP)以DEM、遥感、气象、岩性、地震点等数据为支撑,分别从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两方面对... [目的]评估湖南省滑坡发生的风险和损失等级,丰富湖南省滑坡防治理论及方法,为该地减少滑坡灾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AHP)以DEM、遥感、气象、岩性、地震点等数据为支撑,分别从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两方面对湖南省滑坡风险进行评估。[结果]①湖南省滑坡风险等级大多处于中低风险等级,少部分为较高风险或高风险等级,中度风险等级最多,占全省面积的31.31%,其余依次为较低、较高、低和高风险等级,其比例分别是24.92%,22.09%,13.88%和7.79%;②从空间格局来看,风险性等级整体呈现出中部、东南高,西南、东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③湖南省滑坡损失等级整体呈现出东高西低,局部不均匀的分布特征。[结论]湖南省滑坡灾害的管理主要应从预防和整治两方面进行,依据各地区常见滑坡类型,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差异化防治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GIS空间分析 风险评估 AHP分析法
下载PDF
河南省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申怀飞 田庆久 +1 位作者 林英豪 邓佳齐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135-141,共7页
以河南省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借助GIS等相关技术和区位熵等指数探讨了河南省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市域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全省半数以上的旅游景区集中在郑州、洛阳、南阳;旅游... 以河南省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借助GIS等相关技术和区位熵等指数探讨了河南省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市域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全省半数以上的旅游景区集中在郑州、洛阳、南阳;旅游景区呈现阶梯分布,旅游资源类型较为齐全;(2)河南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差异较大,豫西、豫东和豫南的区位熵值较高,且分布均衡程度相当;豫北与豫东地区的旅游景区开发程度及旅游业发展水平则存在一定差距;(3)河南省旅游景区与其归属地中心城市的距离分布呈现显著的距离衰减,不同等级旅游景区均的距离衰减趋势显著,但差异较小,而不同类型间旅游景区的距离衰减趋势差异明显;(4)河南省旅游交通网络属于环网型,旅游交通网络连通性及网络回路较差,交通路线密度较小,旅游交通网络通达性水平较低,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交通网络,各景区之间部分区域间的交通线路亟待完善.河南省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对旅游交通网络进行完善,促进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空间结构 GIS 河南省
下载PDF
冬小麦生长期冠层光谱变化相关环境因子分析
19
作者 申怀飞 吴国玺 +1 位作者 杨文倩 翟书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714-5717,共4页
研究以许昌市东郊小麦田为试验区,实测小麦冠层光谱数据,并采集相应样地的土壤样本,测定样本中氮、磷、钾的含量以及pH,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样地冬小麦生长正常,开花期、灌浆期光谱反射率变化较大;土壤pH较为稳定,有... 研究以许昌市东郊小麦田为试验区,实测小麦冠层光谱数据,并采集相应样地的土壤样本,测定样本中氮、磷、钾的含量以及pH,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样地冬小麦生长正常,开花期、灌浆期光谱反射率变化较大;土壤pH较为稳定,有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铵态氮含量与冬小麦冠层光谱在起身期到拔节期变化方向相反,在拔节期到抽穗期变化方向相同,在抽穗期到灌浆期相关关系比较复杂;当有效磷含量较为稳定时,对小麦冠层光谱无明显影响,当其含量较低时,与小麦冠层光谱变化方向相反;速效钾含量不稳定,与小麦冠层光谱相关性比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冠层 光谱 环境因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20
作者 申怀飞 侯刚 郭青云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以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计量经济学等有关理论为基础,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实际,选择与各县经济发展有关的十项指标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GIS可视化技术,通过建立一套测度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竞... 以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计量经济学等有关理论为基础,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实际,选择与各县经济发展有关的十项指标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GIS可视化技术,通过建立一套测度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48个县进行了分析评价,从空间分布方面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不发达县域和欠发达县域构成了中原城市群县域的主体,发达县域和不发达县域的差异显著;(2)中原城市群省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受工业发展水平的影响;(3)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状态,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实力较高、实力提升较快的县域集中分布在"郑洛许三角地带",内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半环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空间差异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