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BsAg滴度反映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毒应答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申恩华 杜娟 +3 位作者 王立红 张晶芬 袁静 付广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7期86-88,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HBsAg滴度的动态变化反映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毒学应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接受ETV(0.5 mg/d)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 目的探讨血清HBsAg滴度的动态变化反映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毒学应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接受ETV(0.5 mg/d)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随访48周。治疗12周,按照患者是否发生病毒学应答分为病毒应答组和非病毒应答组,其中,病毒应答组40例,非病毒应答组22例。比较抗病毒治疗24、36、48周患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滴度、谷丙转氨酶(ALT)和HBV DNA的变化情况。ROC曲线预测患者的病毒学应答和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治疗24周时,病毒应答组患者血清HBsAg低于非病毒应答组(P〈0.05);治疗36、48周,病毒应答组与非病毒应答组HBs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36、48周,病毒应答组ALT与非病毒应答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36、48周,病毒应答组HBV DNA低于非病毒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sAg为3.42 lg U/m L时(最佳临界值),对应的约登(Youden)指数(0.631)最大,可以作为预测48周病毒学应答的指标,其诊断敏感度为85.1%,特异度为78.1%。结论 Hbs Ag可以作为ETV治疗48周发生病毒学应答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恩替卡韦 病毒学应答
下载PDF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申恩华 刘元元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256-258,共3页
关键词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干扰素产生细胞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熊果酸拮抗巨噬细胞促进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瑶瑶 申恩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8-1193,共6页
目的:研究熊果酸对巨噬细胞-肝癌细胞共培养体中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ranswell迁移和侵袭试验检测熊果酸处理与非处理的巨噬细胞-肝癌细胞共培养体中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目的:研究熊果酸对巨噬细胞-肝癌细胞共培养体中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ranswell迁移和侵袭试验检测熊果酸处理与非处理的巨噬细胞-肝癌细胞共培养体中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共培养体中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共培养后的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强,并发生了上皮-间质样表型转变,上皮-间质转化的标志蛋白E-cadherin的表达下调,而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均上调;熊果酸处理的巨噬细胞-肝癌细胞共培养体中,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E-cadherin表达上调,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下调。结论:熊果酸能够显著抑制共培养体中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巨噬细胞 共培养 熊果酸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恩替卡韦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效果 被引量:49
4
作者 申恩华 王茉莉 +6 位作者 王立红 李欣杉 袁艺萌 陈鹏 袁静 张晶芬 付广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8期70-73,共4页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接受ETV或TDF抗病毒治疗的80例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其中接受TDF治疗...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接受ETV或TDF抗病毒治疗的80例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其中接受TDF治疗者38例(TDF组),接受ETV治疗者42例(ETV组)。监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36、48周的实验室指标:肝肾功能、血钙、血磷、肌酸激酶、HBV DNA水平、肝炎标志物,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4周时,ETV组患者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明显低于TDF组(P<0.05);治疗第36、48周时,两组HBs A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36、48周时,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36周时,ETV组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TDF组(P<0.05)。治疗第48周时,两组的HBV DNA水平、HBe Ag阳性患者中的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值下限比例,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阴转率、HBe Ag阴性患者与HBe Ag阳性患者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DF组有2例患者出现血磷轻度下降,骨密度示轻度骨质疏松。结论在第24周及36周时ETV抑制HBV DNA的能力明显优于TDF,第48周时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恩替卡韦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分析
5
作者 杜娟 申恩华 杨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0期156-157,共2页
目的对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大肠癌患者68例,对其采取三标荧光抗体法展开化疗前后外周血21项淋巴细胞亚型标记,经流式细胞仪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化疗后,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3+、CD3+CD8+... 目的对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大肠癌患者68例,对其采取三标荧光抗体法展开化疗前后外周血21项淋巴细胞亚型标记,经流式细胞仪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化疗后,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3+、CD3+CD8+、CD29+、CD4+CD29+、CD4+CD25+细胞在淋巴细胞中所占百分比较化疗前升高(P<0.05),而CD19+、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细胞+所占百分比则较化疗前降低(P<0.05)。结论化疗能够使大肠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化疗 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亚群 变化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夫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付广双 申恩华 +3 位作者 王茉莉 李欣杉 袁艺萌 吴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5期121-124,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吉林省一汽总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109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恩替卡韦(ETV)组(55例)及富马酸替诺福... 目的比较分析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吉林省一汽总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109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恩替卡韦(ETV)组(55例)及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组(54例)。收集其治疗前(T_(0)),治疗后24周(T_(1))、48周(T_(2))、96周(T_(3))的血钙(Ca)、血磷(P)、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骨密度(BMD)指标变化,并分析比较Ca、P、eGFR、BMD的变化。结果两组Ca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在时间点、组间及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的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Ca在T_(3)较T_(0)比较降低,eGFR在TDF组T_(1)、T_(2)、T_(3)较T_(0)比较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骨颈骨密度时间比较及腰椎骨密度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间比较:腰椎骨密度TDF组在T_(2)、T_(3)时低于ET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V及TDF在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时,两种药物对Ca、P影响不明显,随着TDF治疗时间延长eGFR影响增大,且TDF治疗骨密度较ETV高,两者骨密度均值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有降低,影响不明显,为临床医生长期规范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 血钙 血磷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骨密度
下载PDF
用工业回转窑烧制高温氧化铝的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树举 申恩华 马仁修 《有色冶炼》 2002年第6期64-64,75,共2页
介绍了山东分公司氧化铝厂回转焙烧窑烧制高温氧化铝的生产实践 ,阐述了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高温氧化铝 氢氧化铝 回转窑 氧化钠 复合砖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应用耐核苷类药物治疗的免疫改善及疗效
8
作者 李欣杉 袁艺萌 +2 位作者 王茉莉 申恩华 王岩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4期47-48,共2页
目的分析在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耐核苷类药物的免疫改善情况及疗效。方法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耐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所... 目的分析在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耐核苷类药物的免疫改善情况及疗效。方法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耐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所运用耐核苷类药物种类的不同分为两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A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免疫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 A组、B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 <0.05),且A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组患者(P <0.05);A组、B组患者治疗后3、6、9、12个月HBV DNA载量以及HBeAg转阴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 <0.05),且A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组患者(P <0.05);两组组患者治疗前ALT、PTA、HBV DNA载量以及HBeAg转阴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耐核苷类药物的运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免疫情况,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中恩替卡韦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以将其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耐核苷类药 免疫改善 HBV DNA载量
下载PDF
中国15个地区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申恩华 王立红 +4 位作者 王辉 孙宏莉 陈民钧 袁静 王彦宽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2006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流行株的来源和遗传背景。方法收集2006年1—12月15个地区17家医院连续分离的非重复MRSA302株,通过多重PCR对MRSA进行染色体mec(SCCmec)分型,葡萄球菌A蛋白(Spa)分型和多位点... 目的研究中国2006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流行株的来源和遗传背景。方法收集2006年1—12月15个地区17家医院连续分离的非重复MRSA302株,通过多重PCR对MRSA进行染色体mec(SCCmec)分型,葡萄球菌A蛋白(Spa)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SCCmec分型Ⅲ型为76.8%,不能分型为7.9%。从广州地区分离株中发现2株Ⅳ型,Ⅱ型为14.6%;而大连地区分离株中Ⅱ型为75.0%,与其他地区菌株分型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5)。MLST共有4种分型,其中序列分型(ST)239(46.7%)、ST5(44.4%)、ST59(6.7%)、ST88(2.2%)。Spa分型共有14种,其中t30(52.6%)、t37(27.2%)、t2(12.9%)、t632(2.3%)、t437(1.3%)和t570、t601(各0.7%)及t377、t459、t796、t899、t1152、t2649(各013%),未分型占0.3%。未检出pvl基因。结论调查的15个地区MRSA主要克隆株为ST239-MRSA.SCCmecⅢ-t30和ST5-MRSA—SCCmecⅡ-t2,具有独特的地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 多位点序列分型 葡萄球菌染色体mec分型 葡萄球菌A蛋白分型
原文传递
重型肝炎100例HEV感染分析
10
作者 王立红 申恩华 付广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6期9055-9055,共1页
关键词 肝炎 戊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