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步态运动水平变化,研究假体周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率的变化趋势,揭示置换初期、长期运动变化对骨重建的影响规律。方法基于自适应骨重建理论,建立股骨-假体有限元模型,以术后初期、长期...目的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步态运动水平变化,研究假体周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率的变化趋势,揭示置换初期、长期运动变化对骨重建的影响规律。方法基于自适应骨重建理论,建立股骨-假体有限元模型,以术后初期、长期步态水平作为重建参数计算假体周围BMD分布,采用Gruen分区方法量化BMD的变化。结果术后初期,恒定步态组与变化步态组BMD存在明显差异,最大差异发生在低步态组中,造成大转子区域BMD减小41%;步态运动提高促进假体近端、中端BMD变化,显著影响发生在大转子区域,造成BMD增加47%;术后长期阶段,步态运动提高促进假体中端、末端区域BMD恢复,BMD增加2%~9%。结论研究结果为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康复过程提供指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步态运动水平变化,研究假体周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率的变化趋势,揭示置换初期、长期运动变化对骨重建的影响规律。方法基于自适应骨重建理论,建立股骨-假体有限元模型,以术后初期、长期步态水平作为重建参数计算假体周围BMD分布,采用Gruen分区方法量化BMD的变化。结果术后初期,恒定步态组与变化步态组BMD存在明显差异,最大差异发生在低步态组中,造成大转子区域BMD减小41%;步态运动提高促进假体近端、中端BMD变化,显著影响发生在大转子区域,造成BMD增加47%;术后长期阶段,步态运动提高促进假体中端、末端区域BMD恢复,BMD增加2%~9%。结论研究结果为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康复过程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