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7例难治性癫痫 被引量:8
1
作者 申玉勤 邓艳春 +4 位作者 刘丽娟 王彦刚 李南林 夏峰 冯国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其参数调整方法。方法对7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术后2-3周开机,输出电流为0.25mA,刺激时间为30s,间歇5min,信号频率为30Hz...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其参数调整方法。方法对7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术后2-3周开机,输出电流为0.25mA,刺激时间为30s,间歇5min,信号频率为30Hz,脉宽为500μs。分次调整输出电流,其他刺激参数不变。结果经过3—20个月的刺激参数调整,7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中,5例患者(71.4%)发作停止,1例患者发作频率减少59%,1例患者无明显治疗效果。Engel分级Ⅰ级5例,Ⅲ级1例,Ⅳ级1例。结论VNS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关键之一在于刺激参数的个体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 难治性癫痫 治疗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申玉勤 邓艳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315,共3页
植入式刺激器对迷走神经进行慢性、间歇性电刺激作为一种新疗法应用于难治性癫痫,其可以显著降低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机制尚未明了.本文就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机制及疗效的研究进展做一... 植入式刺激器对迷走神经进行慢性、间歇性电刺激作为一种新疗法应用于难治性癫痫,其可以显著降低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机制尚未明了.本文就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机制及疗效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术 难治性癫痫 治疗 癫痫发作 生存质量 刺激器 植入式 电刺激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成功治疗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的难治性癫痫1例报告
3
作者 申玉勤 邓艳春 +6 位作者 林伟 赵钢 王津存 夏峰 冯国栋 刘丽娟 任鲜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5-385,共1页
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无需对致痫灶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可使癫痫的发作减少,对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完全控制,为不能进行切除手术或切除术后复发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现报告1例采用VNS治疗局灶性脑皮质发育... 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无需对致痫灶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可使癫痫的发作减少,对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完全控制,为不能进行切除手术或切除术后复发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现报告1例采用VNS治疗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的难治性癫痫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术 难治性癫痫 皮质发育不良 局灶性 治疗 刺激迷走神经 癫痫患者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改善癫痫大鼠认知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石瑜 邓艳春 +3 位作者 王津存 李明霞 任鲜卉 申玉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816-3821,共6页
研究旨在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PolyenePhosphatidyl choline,PPC)联合丙戊酸钠(valproate,VPA)改善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制作大鼠癫痫模型,通过VPA单纯或者联合PPC给药治疗后,水迷宫检测癫痫大鼠的认知行... 研究旨在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PolyenePhosphatidyl choline,PPC)联合丙戊酸钠(valproate,VPA)改善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制作大鼠癫痫模型,通过VPA单纯或者联合PPC给药治疗后,水迷宫检测癫痫大鼠的认知行为变化,尼氏染色对鼠脑海马区神经元染色计数。结果显示PPC联合VPA给药组,大鼠的癫痫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在水迷宫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给药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在目标象限内的游程和时间长;联合给药组大鼠脑部海马区尼氏染色阳性细胞数高于其他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PC联合VPA给药对癫痫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认知功能 多烯磷脂酰胆碱 匹罗卡品 水迷宫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任鲜卉 申玉勤 +1 位作者 丁伯君 邓艳春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明确临床上多烯磷脂酰胆碱(PPC)联合丙戊酸镁(VPA-Mg)改善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门诊收集的符合要求的42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VPA-Mg联合PPC治疗组(VPA-Mg+PPC组,n=20)和单独使用VPA-Mg组(VP... 目的明确临床上多烯磷脂酰胆碱(PPC)联合丙戊酸镁(VPA-Mg)改善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门诊收集的符合要求的42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VPA-Mg联合PPC治疗组(VPA-Mg+PPC组,n=20)和单独使用VPA-Mg组(VPA—Mg组,n=22)。观察24周后,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程、发作类型、月平均发作次数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VPA-Mg+PPC组在访视1与访视4时的平均月发作频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1.1)w(0.4±0.6),P〈0.05];VPA—Mg组在访视1与访视4时的平均月发作频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1.5±1.4)VS(0.6±0.6),P〈0.05],但两组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A-Mg+PPC组认知评定较VPA-Mg组改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有轻度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数据异常存在。VPA-Mg组胸闷1例,脱发1例,腹痛1例,谷丙转氨酶偏高2例。VPA—Mg+PPC组在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且改善了伴有肝功能异常的病例。结论VPA-Mg与PPC联合治疗癫痫患者不仅可以控制癫痫发作,抵抗丙戊酸镁对肝脏方面的不良反应,而且可以明显改善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认知功能 多烯磷脂酰胆碱 丙戊酸镁
下载PDF
痫愈益智汤对癫痫大鼠行为和海马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赵钖 任鲜卉 +3 位作者 申玉勤 陈燕玲 邓艳春 谭庆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痫愈益智汤对癫痫大鼠的发作,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以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腹膜腔注射建立大鼠慢性点燃模型,实验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normal saline,NS)、痫愈益智汤组(XianyuYizhi,X...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痫愈益智汤对癫痫大鼠的发作,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以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腹膜腔注射建立大鼠慢性点燃模型,实验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normal saline,NS)、痫愈益智汤组(XianyuYizhi,XYYZ)、丙戊酸钠口服液组(Sodium Valproate Oral Solution,VPA)和丙戊酸钠口服液痫愈益智汤联用组(VPA+XYYZ),每组15只。各组在造模同时即开始灌胃给药,持续4周。完全点燃的大鼠进行水迷宫实验。用比色法检测海马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结果:XYYZ组、VPA组和VPA+XYYZ组大鼠点燃率、死亡率明显低于NS组,点燃潜伏期也明显长于NS组。大鼠水迷宫实验中,XYYZ组和VPA+XYYZ组大鼠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多于NS组(P<0.05)。各干预组在平台所在象限停留的时间明显长于NS组(P<0.05)。各干预组和NS组相比,大鼠海马内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GSH和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痫愈益智汤通过抗氧化损伤机制保护神经元,从而拮抗癫痫的发生并对癫痫鼠的认知功能起到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四氮 氧化应激 水迷宫实验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痫愈胶囊添加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任鲜卉 申玉勤 +4 位作者 康静 丁伯君 陈艳玲 贾红丹 邓艳春 《医学综述》 2015年第6期1102-1103,共2页
目的观察癫痫患者添加痫愈胶囊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癫痫患者60例,采用痫愈胶囊添加治疗24周,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至观察期结束,60例患者中有51例... 目的观察癫痫患者添加痫愈胶囊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癫痫患者60例,采用痫愈胶囊添加治疗24周,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至观察期结束,60例患者中有51例患者资料完整,而其余9例因失去联系导致脱落,脱落率为15%。观察期结束后完全无发作10例(19.6%);显效4例(7.8%);有效7例(13.7%);改善15例(29.4%);无效或恶化15例(29.4%)。所有痫愈胶囊添加治疗的患者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痫愈胶囊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辅助抗癫痫中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痫愈胶囊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抗NXP2抗体阳性的皮肌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陈碧红 申玉勤 胡怀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5-67,共3页
抗核基质蛋白2(nuclear matrix protein 2,NXP2)抗体阳性的皮肌炎是特发性炎性肌病的一种,除肌无力、皮肤改变的典型表现外,还有钙质沉着、皮下水肿、严重的肌痛及吞咽困难等表现。本文报道1例具有典型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随访17个月后... 抗核基质蛋白2(nuclear matrix protein 2,NXP2)抗体阳性的皮肌炎是特发性炎性肌病的一种,除肌无力、皮肤改变的典型表现外,还有钙质沉着、皮下水肿、严重的肌痛及吞咽困难等表现。本文报道1例具有典型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随访17个月后复查抗NXP2抗体为阴性的患者。1病例资料患者,男,27岁,因“肢体疼痛无力1月余,加重2周”于2019年6月8日就诊于我科。患者于入院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肢体疼痛,腰部疼痛症状明显。3周前出现肢体无力感,伴面部皮疹,鼻翼两侧为著。2周前出现全身浮肿,抬头及转颈无力,双上肢抬起费力,坐起费力,行走约50米后肌肉无力酸痛明显,伴双上肢近端、双侧髋部、双膝关节及前胸部皮疹,伴发热,化验示肌酸激酶7500 U/L,行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门诊按“肌病”收至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可,二便如常,体重增加约10千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抗核基质蛋白2(nuclear matrix protein 2 NXP2)抗体
下载PDF
癫痫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9
作者 陈燕玲 贾红丹 +2 位作者 申玉勤 任鲜卉 邓艳春 《实用医技杂志》 2013年第9期1016-1017,共2页
癫痫是目前神经科第二大常见疾病,其患病率仅次于脑血管疾病。传统手工整理癫痫临床数据的方式代价高、效率低,而且数据容易丢失,远不能满足大量、复杂的临床数据处理需要。医院现有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多为综合性的,尤其门诊病历记... 癫痫是目前神经科第二大常见疾病,其患病率仅次于脑血管疾病。传统手工整理癫痫临床数据的方式代价高、效率低,而且数据容易丢失,远不能满足大量、复杂的临床数据处理需要。医院现有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多为综合性的,尤其门诊病历记录患者信息简单,且检索功能不够强大。临床实践中需要简便、快捷、高效的方法来对数据库资料进行储存、整理,并从中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指导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癫痫 电子病历管理系统 设计 临床数据 脑血管疾病 常见疾病 数据处理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
10
作者 陈碧红 申玉勤 胡怀强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2年第8期435-436,共2页
1例54岁男性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接受甲钴胺、艾地苯醌、辅酶Q10等治疗,治疗1周后因患者双上肢无力,胸闷、憋气等无明显改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胞磷胆碱钠胶囊及维生素E胶丸。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第10天,患者出现头颈部出汗增多,实验... 1例54岁男性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接受甲钴胺、艾地苯醌、辅酶Q10等治疗,治疗1周后因患者双上肢无力,胸闷、憋气等无明显改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胞磷胆碱钠胶囊及维生素E胶丸。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第10天,患者出现头颈部出汗增多,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7×10^(9)/L,中性粒细胞0.25,中性粒细胞计数0.4×10^(9)/L,考虑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能与依达拉奉有关。停用该药,其他药物继续应用,同时给予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150μg皮下注射1次。2 d后复查,白细胞计数9.6×10^(9)/L,中性粒细胞0.72,中性粒细胞计数6.9×10^(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清除剂 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 依达拉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