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两次飞跃”:认识过程的两个辩证环节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申盛泰
-
机构
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建设》
1998年第3期34-37,共4页
-
文摘
对于认识过程“两次飞跃”的问题,我国哲学界传统的观点认为:第一次飞跃是认识世界的过程,第二次飞跃是改造世界的过程。对此作者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个双向活动过程,二者是不可分离的。因此,第一次飞跃不仅是个认识世界的过程,首先是理论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过程;第二次飞跃不仅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世界的过程。“两次飞跃”的实质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辩证环节。
-
关键词
第一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
认识过程
两次飞跃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理论指导实践
“圆圈”
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发展
- 2
-
-
作者
申盛泰
朱文文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
出处
《理论建设》
2004年第1期12-16,共5页
-
基金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2003年度资助课题
-
文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发展:一、与时俱进的内涵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脉相承的;二、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本质,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发展;三、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即”三个代表”理论体系的形式,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新发展的产物。
-
关键词
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
党的建设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转型中的经济呼唤着新的理论思维
- 3
-
-
作者
申盛泰
-
机构
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建设》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11,共5页
-
文摘
本文旨在说明新的理论思维对经济转型的指导作用,即新的理论思维是破除传统经济的冲击波,为经济转型提供前提条件;新的理论思想是经济转型的指示灯,为经济转型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可靠的途径;新的理论思维是实现经济转型的推进器,为经济转型提供精种动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
-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理论思维
创造意识
智力因素
创造性的思维
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
选择功能
传统经济
立体思维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辩证环节
- 4
-
-
作者
申盛泰
-
机构
安徽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
出处
《理论建设》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7-31,共5页
-
文摘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其固有规律的。其中每种经济形态都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链条中一个辩证环节,即它既是前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继承,又为后一种更高级的经济形态的产生准备了前提条件。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时期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经济形态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共产主义
发展过程
发展生产力
精神文明建设
科技成果
-
分类号
F045.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群众路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命线
- 5
-
-
作者
申盛泰
-
机构
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建设》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3-16,23,共5页
-
文摘
党的群众路线既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也包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前提,群众路线工作方法是群众观点在实际中的运用。二者有机的统一则体现了一切领导者做好工作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即目的是“一切为了群众”,态度是“一切依靠群众”,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得中,深刻理解并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仅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依靠群众
人民群众
工作方法
群众观点
建设事业
发展生产力
领导干部
党的群众路线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地理环境和人口是生产力的要素
- 6
-
-
作者
申盛泰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0-55,14,共7页
-
文摘
长期以来,我国的哲学教材都是把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看成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三个并列因素,并认为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只起着一种外在的影响作用,即加快或延缓的作用。例如,李秀林等人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一书就写道:“地理环境。
-
关键词
人口因素
哲学教材
社会运动
物质生活资料
物质变换
决定力量
人口增长
社会物质生活
人类社会
物质生活条件
-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发展知识经济与环境保护
- 7
-
-
作者
申盛泰
-
机构
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建设》
1999年第4期32-35,共4页
-
文摘
发展知识经济在保护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知识经济以智力为主要资源,为保护环境提供了前提;知识经济增强了经济实力,为保护环境提供了物质条件与技术手段;知识经济锻炼和提高了人的素质,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
关键词
保护环境
发展知识经济
自然资源消耗
环保意识
领导干部
工业经济
发展经济
经济发展
环保资金
技术手段
-
分类号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F062.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作用
- 8
-
-
作者
申盛泰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
出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25-128,共4页
-
文摘
“五个统筹”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但各个统筹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为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最终动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
-
关键词
自然
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
-
Keywords
natur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point
-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实践“三个代表”
- 9
-
-
作者
申盛泰
-
机构
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建设》
2001年第5期3-7,共5页
-
文摘
本文认为思想道德是处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和精神保证,即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实践“三个代表”提供可靠的政治前提,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
关键词
实践“三个代表”
客观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
保证
政治前提
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核心地位
-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三个必须”: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则
- 10
-
-
作者
申盛泰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
出处
《理论建设》
2005年第3期51-53,共3页
-
文摘
建构当代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多方面艰苦的努力,但有三个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的: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这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思想、前提、灵魂和核心;二、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和实践的要求,这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最终的目的和归宿;三、必须吸收中外古今一切优秀思想成果。这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必需的资源和营养。
-
关键词
建构
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
吸收
-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特有的理论品质
- 11
-
-
作者
申盛泰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3期10-13,共4页
-
文摘
本文主要论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特有的理论品质,是以往任何别的理论所不具备的,其根据: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革命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性这一最根本的特征。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与时俱进
理论品质
-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论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振兴
- 12
-
-
作者
申盛泰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1986年第4期55-61,共7页
-
文摘
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这场改革能否坚持下去,进行到底,关键在于抓好政治体制改革。这就是要完善、健全人民政治参与机制和权力内部的制衡机制,发扬民主,增强法制.
-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物质利益
政权
经济利益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经济
-
分类号
D6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毛泽东思想
- 13
-
-
作者
申盛泰
-
机构
不详
-
出处
《理论战线》
1981年第22期1-5,共5页
-
文摘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同时要求我们坚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毛泽东思想,既不能“因为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也不能“以为凡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
-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集体智慧
思想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要矛盾
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列主义
-
分类号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谈改革与立体思维
- 14
-
-
作者
申盛泰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1988年第1期36-39,共4页
-
文摘
所谓立体思维,是指人们对认识对象从多方位、多角度考察,探索,力求反映这个事物的整体和周围事物构成的立体画面的思维活动,通过沟通众多的思维通道把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联系的知识,经过多维度的思考而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开放的、新的知识体系。它的特点是整体性、多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
关键词
立体思维
单向思维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