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磨术联合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 被引量:14
1
作者 汤喆 白静 +6 位作者 高磊 田进文 薛桥 刘谟焓 申红远 王禹 苏绍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8-570,共3页
目的血管内超声评价旋磨术联合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确认至少1处病变为高度钙化,并行旋磨术处理的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是否使用切割球囊分为单纯旋磨组34例... 目的血管内超声评价旋磨术联合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确认至少1处病变为高度钙化,并行旋磨术处理的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是否使用切割球囊分为单纯旋磨组34例和旋磨联合切割组46例。患者在支架置入前及置入后均行血管内超声检查,评价支架置入效果。结果单纯旋磨组与旋磨联合切割组最大钙化弧度分别为(215.88±21.81)°vs(226.55±21.59)°,钙化长度比为(0.72±0.06)vs(0.78±0.05),支架置入前最小管腔面积为(2.52±0.07)mm2 vs(2.46±0.09)mm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后,旋磨联合切割组最小支架面积(6.12±0.37)mm2和即刻管腔获得面积(3.66±0.34)mm2,单纯旋磨组分别为(5.42±0.24)mm2和(2.90±0.24)mm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组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中,使用旋磨术联合切割球囊成形术可以获得更好的支架置入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介入性 斑块切除术 冠状动脉
下载PDF
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5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申红远 梁伟 +3 位作者 汤喆 马清华 白静 王禹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578-580,592,共4页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的诊断和处理策略.方法 收集我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2012年1月-2013年10月5例盐酸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入院时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应用替罗非班的1 ~ 14h...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的诊断和处理策略.方法 收集我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2012年1月-2013年10月5例盐酸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入院时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应用替罗非班的1 ~ 14h发生血小板减少,其中4例为极重度血小板减少,1例为轻度血小板减少,最低血小板计数为6×109/L.及时发现并停用替罗非班及其他抗血小板、抗凝药物后,血小板计数于12 ~ 120 h时恢复正常范围,未发生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致命性出血.结论 用药后2h、6h以及24 h常规检测血小板,能够发现绝大多数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出现血小板减少时及时停用并积极处理,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血小板减少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贴块法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6
3
作者 申红远 白静 +2 位作者 汤喆 刘秀华 王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0-852,共3页
目的建立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组织贴块培养法并进行鉴定。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大鼠胸主动脉,4-6h后加入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原代培养2周并用免疫荧光染色对培养的VSMC进行鉴定。结... 目的建立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组织贴块培养法并进行鉴定。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大鼠胸主动脉,4-6h后加入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原代培养2周并用免疫荧光染色对培养的VSMC进行鉴定。结果组织贴块法成功培养了大鼠胸主动脉VSMC,5-7d细胞迁出,10-14d细胞融合至80%进行传代。体外培养的VSMC可传至20代,培养的细胞呈典型的"峰谷"样生长,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纯度达95%。结论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培养体系稳定,操作简单、方便,纯度较高,免疫荧光是鉴定VSMC的较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平滑 血管 肌细胞 平滑肌 细胞融合 组织培养技术 荧光免疫测定
下载PDF
血管钙化的调控因子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清华 刘玉秀 +2 位作者 申红远 白静 王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82-885,共4页
血管钙化在老年人和多种病理状态下很常见,如终末期肾病、糖尿病等。它可导致管壁顺应性降低、僵硬度增加、斑块破裂风险增加、血栓易于形成,最终促使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发生。然而血管钙化一直以来被简单认为是伴随衰老出现的被动的结果... 血管钙化在老年人和多种病理状态下很常见,如终末期肾病、糖尿病等。它可导致管壁顺应性降低、僵硬度增加、斑块破裂风险增加、血栓易于形成,最终促使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发生。然而血管钙化一直以来被简单认为是伴随衰老出现的被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血管钙化是一个主动的、可调控的过程,主要是促钙化因素和钙化抑制因素的竞争失衡。同时血管钙化是一般人群和糖尿病及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强烈的心血管事件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肌细胞 平滑肌 糖尿病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PERK途径在高糖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向成骨样细胞转化中的作用
5
作者 申红远 白静 +4 位作者 汤喆 梁伟 马清华 刘秀华 王禹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4期282-290,共9页
目的:研究高糖刺激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向成骨样细胞转分化中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途径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VSMCs,分为正常对照组(5mmol/L D-葡萄糖),甘露醇组(5mmol/L D-葡萄糖+25mmol/... 目的:研究高糖刺激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向成骨样细胞转分化中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途径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VSMCs,分为正常对照组(5mmol/L D-葡萄糖),甘露醇组(5mmol/L D-葡萄糖+25mmol/L甘露醇),高糖组(30mmol/L D-葡萄糖),高糖+PERK-小干扰RNA(siRNA)转染组(30mmol/L D-葡萄糖+PERK-siRNA转染),高糖+RNA干扰阴性对照组(30mmol/L D-葡萄糖+乱序RNA转染)。分别作用48和72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分别从信使RNA(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不同时间点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GRP78、PERK、p-PERK、eIF2α、p-eIF2α、ATF4的改变,以及成骨样细胞标志性分子核心转录因子(Cbfα-1)、骨钙素以及平滑肌细胞标志性分子α-SMA的改变情况。应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ALP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甘露醇组比较,在mRNA水平,高糖组和高糖+RNA干扰阴性对照组PERK和eIF2α表达升高(P<0.05),PERK-siRNA转染后其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在蛋白质水平,PERK、p-PERK、eIF2α、p-eIF2α表达升高(P<0.05),PERK-siRNA干预后其表达均降低(P<0.05)。高糖刺激VSMCs后ALP活性升高(P<0.05),PERK-siRNA转染后其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PERK途径在高糖诱导VSMCs由收缩表型向成骨样细胞表型转化中发挥作用,抑制PERK途径可以部分阻止这一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 高糖 肌细胞 平滑肌 成骨样细胞 转化
下载PDF
雷帕霉素联合2-DG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谢琨 申红远 +2 位作者 郑焱华 李婷婷 魏香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3-699,共7页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系统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新药时代使骨髓瘤患者的生存得到极大改善,但仍不可治愈,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骨髓瘤的治疗效果。目的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系统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新药时代使骨髓瘤患者的生存得到极大改善,但仍不可治愈,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骨髓瘤的治疗效果。目的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联合糖酵解抑制剂2-脱氧-D-葡萄糖(2-deoxy-D-glucose,2-DG)对体外培养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法分析两药单独应用及联用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和毒性的影响,并通过CompuSyn软件计算合用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pa和2-DG单药及联合作用下对骨髓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Rapa和2-DG单药及联合作用下骨髓瘤细胞周期调控分子CyclinD1、凋亡相关指标P53、Bax、Bcl-2的表达。结果CCK-8法显示多种不同浓度组合下Rapa联合2-DG作用48 h有显著的抗骨髓瘤协同作用,其CI值介于0.6~0.8,其中Rapa(50 nmol/L)和2-DG(0.5 mmol/L)合用的CI值为0.642,显示出很好的协同作用;流式细胞术显示联合应用Rapa(50 nmol/L)和2-DG(0.5 mmol/L)较空白对照组和单药组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S期的比例下降,凋亡率明显升高(P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apa(50 nmol/L)和2-DG(0.5 mmol/L)联用组促凋亡指标P53、Bax等表达增加,凋亡抑制指标Bcl-2表达下降(P均<0.05)。结论Rapa和2-DG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RPMI8226细胞增殖,并显著增加其细胞凋亡,显示出较好的协同作用,对于进一步探索Rapa和2-DG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2-脱氧葡萄糖 雷帕霉素 细胞周期 凋亡 协同作用
下载PDF
基层军官女性家属乳腺增生症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梁伟 杨俞 +1 位作者 申红远 白静 《人民军医》 2015年第6期631-632,共2页
目的:调查基层军官女性家属乳腺增生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行乳腺体检的某基层部队军官女性家属386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行乳腺体检的地方育龄女性402例。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 目的:调查基层军官女性家属乳腺增生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行乳腺体检的某基层部队军官女性家属386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行乳腺体检的地方育龄女性402例。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以及人工流产史、初潮年龄、家族乳腺疾病史、夫妻生活满意度、哺乳时间、情绪是否稳定(是否存在焦虑和抑郁)等情况。所有被调查者均由同一高年资医师进行问诊、触诊,使用CMS-100型红外乳腺诊断仪对双侧乳腺进行检查。结果:基层军官女性家属罹患乳腺增生症213例,占55.2%(213/386);地方育龄女性为164例,占40.8%(164/402);两者患病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基层军官女性家属中有人工流产史、夫妻生活不满意、哺乳时间短(<6个月)、情绪不稳定(可疑焦虑和抑郁)者所占比例,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地方育龄女性(P<0.05,P<0.01),有家族乳腺疾病史、初潮年龄早(<14岁)者所占比例与地方育龄女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基层军官女性家属乳腺增生症患病率较高,有人工流产史、夫妻生活不满意、哺乳时间短、情绪不稳定可能是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军官 女性 乳腺增生症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